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20章 里仁 (4)

第20章 里仁 (4)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然而,孔子认为如果以礼让为国,那么治理国家的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不是常人的看法,这是仁者的境界,这是悟道者的话。以常人来看,别人打我,我就要还击,如果不还击,我就会变成弱者,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可悟道者相反。顺则为人,逆则为仙。如果按照常情去做事,就始终是凡人;如果与常情相反去做事,那么就会成为神仙。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入于甚深禅定时“远离颠倒梦想”,所谓颠倒梦想,就是众生之心是妄心,妄心随外界而动,就轮回生死;佛之心是真心,真心如如不动,不受外界影响,就涅槃寂静。所以,心作众生,就是众生,心作如来,就是如来,一切唯心造。

修行的仁者,要把众生颠倒的世界再颠倒过来。如何颠倒呢?例如,基督教说,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还要让他打右脸,这已经是部分颠倒了。因为这对一般人来说,他还不能容纳异教徒,所以只能是部分颠倒。佛教则要全部颠倒,一切众生都是朋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没有信教不信教之分。所以无论是谁打了你,你都不要还手。忍让是修行的关键,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行常人之所不能行,就要颠倒那些常人的做法。如果把这种个人的修行做法延伸到治国上来,那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礼让为国”了。

古代禅师高峰老人插秧偈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偈就是告诉我们退让是“悟道”的捷径,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山穷水尽。人与人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所以“礼让”既可以是个人修行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有人说,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实则不然。礼让就是非暴力主义,不用武力,以非暴力主义为武器同样也能够取得胜利。甘地用非暴力主义运动赶出了英国殖民者,同样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甘地虽然在非暴力主义运动中献出了个人的生命,但是他以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全民族的独立,以自身的实践证明了礼让治国的伟大胜利,其精神是永垂不朽的。甘地二十多年来,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先后绝食21次,被捕入狱8次,坐牢时间长达6年半。他不用非暴力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不正是礼让为国的典范吗?

只有慈爱能征服一切,能真正成就帝王之业。印度的阿育王想以武力征服整个印度半岛,进行大肆杀戮和兼并,得了“暴恶阿育王”之名。但是,当他接受佛教之后,完全改变了思想,前后判若两人。他为战争而忏悔,为所杀生命而无限悲痛。他宣告永远不再征战,“愿一切众生废除暴力,克己自制,实践沉静温和之教。”他本来声威赫赫,日丽中天,可以继续扩大疆域,但他却放弃了战争选择了和平。历史证明并没有任何邻国因为阿育王修德而乘机攻击,他的内部也没有叛逆事件发生。相反全境充满了和平,连他王国之外的国家也都接受了他仁慈的领导。

论语禅:

战胜百万敌军的人还不算真正的英雄,战胜自己方为真正的英雄。

把名位看空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地位,就怕德立不起来。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仁,别人就自然知道你。”

一般人认为这是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由于不能体会孔子的最高境界,在语句的翻译上多有误解。名誉和地位是一般人都追求的,但圣人就相反。孔子告诉我们道德仁义才是我们需要不断追求的,只要我们立足于追求仁义道德,那么名誉和地位都会不求自来。而一个真正的仁者,其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对于这样的仁者来说,即使名和位来了,也会抛弃,真正修行的人会把名位看空。

不能把名位看空的人是因为他执着于“我”是真实存在的,为满足自己就千方百计追求名位。佛教说“色即是空”,就是首先破凡夫的执着有“我”的假象,不要以为“我”这个身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不要以为“我”身外的大千世界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心经》中观音菩萨出定后就特别提醒一切众生“色即是空”,不要被“色”的假象所迷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世间所有一切客观实在都如《金刚经》所说的“如梦幻泡影”。

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佛陀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只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获得。佛陀说妄想,爱因斯坦说错觉,错觉跟妄想相似。

佛教还说“四大皆空”,有人说就是酒色财气都空吧,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回答。说明很多人说四大皆空,实际上不懂它的原意。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种元素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真理。

“我”是谁?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顺治皇帝出家诗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若能看破“我”本来不存在,看破“色即是空”,则自然能够把名位看空。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由于大家没明白要把名位看空的含义,所以一般人就翻译为:“不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这样一来,这段话也首先就是立足如何做官了。孔子的目的不是求官,而是求仁,所以孔子的原意自然应该不怕没地位,就怕自己没德。如果没有德,反而拥有地位,那么就会给众生带来灾难。地位越高,灾难越大。

孔子认为,立德才是最根本的。《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叫做“三不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立德是第一位的。远古人心淳朴,只重视立德。周秦以后,则一般人只重视立功了,功成名就,则名利双收。孔子则把立德放在第一位,立言放在第二,立功放在第三。

立言也能流芳百世,但是孔子也没有这种思想,孔子“述而不作”,他没有写过一本著作,其《论语》是学生整理出来的。再如释迦牟尼也没有写过一部著作,浩繁的三藏经典是后人整理出来的。老子留下五千言,也是没有办法才留下来,因为关尹子向他讨,否则就不放他出关。可见,圣人出世,唯有一件大事,就是要纠正天下人心,使人人都走向道德完善的境界,并得到生命的最后解脱。所以地位和名望都不是他们追求的目的,让众生觉悟才是他们的目的。

孔子说“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有人翻译为“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领,努力让别人知道就知道了”。别人不知道我,就想尽办法让别人知道吗?那孔子还是孔子吗?《论语》一开头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对照前面,这样翻译不能够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的处世态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怎么会那么汲汲求取功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呢?孔子不要地位,当然也不要名誉。但是一个人如果真正追求仁,他就有善名,不求闻名反而会闻名。做了那么多好事,百姓记着他,众生记着他,怎么能够不闻名呢?

所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仁,别人就自然知道你。”正好像那些有德的隐士,越隐其名气越大,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境界很高了,所以连皇帝都想请他出山。

论语禅:

当你一切都不想拥有的时候你就会一切都会拥有。

一贯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根线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佛教禅宗起源于一个“拈华微笑”的故事,“华”就是“花”,即佛祖拿起一支花露出微笑的故事。

“拈华微笑”是佛陀拈花示众,迦叶尊者因了悟而破颜微笑之禅宗典故,全称“拈华瞬目破颜微笑”,又作“拈花微笑”。后世引申为默然两心相通之意。

据《联灯会要》卷一记载,释尊于灵鹫山登座,当其拈华默然之际,大众俱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个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拿起一支花,却不说话。大家都是来听法的,怎么佛陀就举起一支花给大家看,却一言不发呢?所以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佛陀是什么意思。在大家惊愕之际,唯独迦叶在那里笑起来了。大家也不知道迦叶笑什么,但正在这时,佛陀就说我最高的法门已经传给迦叶了。这就是禅宗西天第一祖迦叶的故事。

从此,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即心即佛。这一宗派在印度传到达摩,达摩传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二祖)、道育等,僧璨(三祖)为再传。僧璨弟子为道信(四祖),道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慧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慧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慧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一块里程碑,他之后出现了五家七宗,与中国文化融合一起,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等等,都受到中国禅学的影响。

孔子说“一贯之道”,很与释迦牟尼当年拈花示众相似。曾子平时说话迟钝,看起来很笨,可他却是独得孔子心传的人,所以当大家正在等孔子再说明什么是“一以贯之”时,曾子就说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大家也莫名其妙。但老师在大家又不好问,等孔子出去后,大家就忍不住都来问。可曾子也知道大家不懂老师的“教外别传”,既然不懂,就只好概括一下孔子之“道”就是忠恕而已,一般人能够做到忠恕就已经很有境界了。实际上真正的“道”就是上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这是“形而上”之道,无法用世间文字说明。

对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之辞也。”“忠”要求积极为人,如“为人谋而下忠乎?”、“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孔子思想的基石,是实践“仁”的方法。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