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21章 里仁 (5)

第21章 里仁 (5)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可忠恕之道仅仅是实践仁的方法,它并非仁之体。禅宗有本书叫做《指月录》,什么叫做指月呢?以指譬教,以月譬法。《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故诸经论多以指月一语以警示对文字名相之执着。禅宗则借此发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教义。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认为一切言教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

所以曾子叫大家去实践忠恕之道,并非忠恕之道本身就是道,而是应该像“指月”一样,我们不能只看指,却不看月,若只看指,就忘记了本体,忘记了本体就永远不能开悟。

我们认为,忠恕之道,相当于神秀的渐修,而一贯之道相当于慧能的的顿悟,所以,从佛祖的“拈华微笑”到孔子的“一贯之道”,圣人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论语禅:

言下顿悟一贯之“道”,佛与儒实无区别。

事亲并非只是顺从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委婉地劝阻他们。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敬,并不违礼,虽然内心忧虑但不怨恨他们。”

在《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一般人理解为要绝对服从父母,不要违背父母。在这里孔子再次提出“不违”。孔子被批判为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其问题也就在这里。因为有人把“无违”解释为凡是父母说的都必须绝对服务,不许违背。宋明理学家强调父权的绝对权威,所谓“孝顺”,就是“以顺为孝”,凡是父亲说的话都必须遵循,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实际上,孔子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主张必须不违背“礼制”,所以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后边省略了什么呢?我们认为无违后边省略的是“礼”。所谓礼,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礼节仪式和各种典章制度,也可以统称为礼法。所谓“无违”,就是按礼法去做。礼法规定可行的,就去做;不可行的,就不能做。礼法到今天来说就是法律、纪律、规章、制度,你不能因为要“孝”父母,就去犯法。不合社会道德规范,不合法纪制度,不合礼节,即使父亲说了,也不能干。所以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子女对父母一味顺从。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犯了错误,作子女侍奉父母要“几谏”,“几谏”就是委婉劝告的意思。如不接受劝告的意见,仍然抱尊敬的态度不发展到冲突对抗。“劳”是忧愁的意思,劳而无怨,是说找机会再劝告,虽然内心忧苦却不怨恨。孔子这里主张的是对父母的错误要劝阻,劝阻无效再劝阻,做到劳而无怨。《礼记?曲礼》说“三谏不从,则泣而随之”。那么父母做犯法的事是不是也“泣而随之”,这不会是孔子的意思。“泣而从之”是暂时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

《孝经》对这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曾子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生气的回答:“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篇》)这里“争”当训为“诤”,谏也。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追求仁的人,他眼中是没有恶人的,何况是自己的父母。但是仁者眼里没有恶人,并非说可以看着恶人继续犯罪,所以孔子说“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发菩提心,要慈悲度人。因此,对于与自己缘分最深的父母来说,父母犯了错,儿辈怎能坐视不管呢?只是儿辈在劝谏父母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晚辈对长辈始终要有礼,要尊敬长辈,即使父母不听从,也不能怨恨他们,要继续想法将他们的错误降低到最低程度。

论语禅: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没有目标地远游,要走到远方去,就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和目标。”

对于“游必有方”,南怀瑾在《论语别裁》说:“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这种解释,我们不大同意。有哪一个人出门会没有一定方向乱走的呢?到月球去也还是个方向。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朱熹说:“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按照朱熹所所,“方”的意思,指的是方向。但是,在中国古代交通不太发达的时候,父母仅仅知道出游的一个方向,而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如果路途一远,半年都不能带回一个信,那父母急不急呢?这是不是孝呢?所以,“方”仅仅理解为方位,不符合孔子原意。

由于大家没有确切地理解“游必有方”的意义,而“父母在,不远游”的意义又非常明白,因此,大家就认为父母在的时候就不能出去。所以,历代都用这个原则去约束儿辈,要求子女在父母跟前为其尽孝,不能远游。实际上孔子不是这个意思。

大丈夫要有所作为,怎么能够天天守在家里呢?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的时候,不要没有目标地远游,要走到远方去,就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还要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些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要让父母天天在家里担心。“方”,既不是方向,也不是方法,而是指“一定的地方和目标”。如果仅仅有一个模糊的方向,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和事业,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怎么能够是孝呢?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知道了你去了什么地方,知道你在那里有所作为了,他们就放心了。父母是希望子女有所作为的,只是他们不希望子女没有目标地乱游,并非不希望子女出去到外面大干一番事业。

《礼记》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业。”(《礼记?曲礼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做儿子的,外出一定要报告,返家一定要当面告诉父母。所去要有稳定的处所,所操持一定要有稳定的职业。”可见并非不准子女出去,而是怕出远门父母担心。

如果说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孝,那么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吧?女儿嫁人了,父母不一定不健在吧?如果父母在不远游,那么女儿也不能嫁人了,或者也不能嫁远处了。事实不是这样,如果父母知道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不管有多远,父母不但不会担忧,还会为女儿高兴。作为儿子也是如此,父母并非希望儿子天天呆在家里无所作为,儿子考上大学了,就是有出息了,要远离父母去读书,父母怎能不高兴呢?儿子参加工作了,也可能要远离父母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虽然很远,但父母知道儿子去的地方是干事业的地方,怎么还能不高兴呢?所以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就是找到一个好去处,不让父母担心,并非作为儿女不能远离父母。就人生的大目标来说,儿女应该追求仁德,做一个好人,广发菩提心,利人度人,那才是真正的好去处,那才是大孝。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说“为法故游,不为余事也”。出家人辞亲去家,只为求法,父母也许一时想不通,但是人能出家,即是大孝。出家人四海为家,以自度度人为目的,他最后不仅自身得到解脱,也使父母以及一切有缘众生都得解脱,这已经不局限于在家的小孝了。历史上真正懂道理的父母,也是支持儿女出家的,甚至主动送儿女去寺庙出家。

论语禅:

人生的道路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直心是道场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奉君主,频繁地谏诤,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频繁地谏诤,就会被疏远。”

《朱熹集注》:“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朱熹引胡氏的话来说明无论对君王,还是对朋友都不要频繁地谏诤。

这个看法,我们不能认同,这恐怕不是子游的原意。子游是孔子的著名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子游的话既然录入了《论语》,就是代表了孔子的思想。孔子可是坚持正义,从来没有明哲保身的态度。《朱熹集注》只说出了现象,而没有表达好子游的原意。我们做如下的理解,尽管频繁地谏诤会引来自身的祸患,但是君子应当坚持正义,不因为怕招来耻辱,或者被疏远,就放弃正义的主张,即使引来了祸患,我仍旧要坚持正义。因为我是正义的,所以我行我素,我走自己的路,不会看别人的脸色。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戴高帽子,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我不能因为随顺世俗就放弃自己的原则,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去说一些违心的话。我说忠言,虽然对方当时不喜欢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明白了道理以后,就会感谢我。魏征谏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所以从长远利益来说,说直话的人不会吃亏的。

魏征多次犯颜直谏,得到长孙皇后的夸奖,说明唐太宗有一个贤妻在身边。但是像唐太宗这样有度量的皇帝,也忍不住魏征屡屡直谏,说得自己没有面子。所以有一次他终于不能忍耐了,回家大声说:“一定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长孙皇后退了下去,穿戴好朝服站立在庭中,太宗很惊奇,怎么在家里也穿起了朝服,问她这是干什么。皇后说:“我听说主上英明臣下就耿直,现在魏征耿直,是因为陛下英明的缘故,我怎么敢不穿戴朝服恭贺陛下呢?”太宗便转怒为喜了。

从魏征劝谏唐太宗来看,他行的是直心。佛教说“直心是道场”,为什么这样说呢?高僧僧肇对此解释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禅宗六祖慧能《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意思要想日常生活中培养定力,就应该保持直心。

直心是禅宗用功的方法,也是仁者入世修行的准则。不顾朋友的面子,也不管对方地位有多高,只要对方有错误就多次劝谏,这就是直心。尽管这样会导致上级或者朋友的侮辱和疏远,但是仁者并非为自己求名位,所以他不会谄媚,所以他说话也就质直无谄。魏征就是这种人,修禅的人能够向魏征学习,也就渐渐能够做到直心了。

仁者必须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也就是直心。直心是什么?就是真诚心。如果没有真诚心,也就不会担忧上司或朋友的错误,更不会屡次劝谏,这种人只会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因此,有大智慧的人会珍惜向自己提意见的朋友,他知道他对自己是忠诚的,唐太宗就是这样的人,他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果你身边出现了一个直心的朋友,你应该为此而庆贺。

论语禅:

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