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22章 公冶长

第22章 公冶长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孔子选女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价公冶长说:“我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啊。”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不会犯法。”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杨伯峻《论语译注》将“虽在缧绁之中”翻译为“他虽然曾经关在监狱之中”是增字解经。公冶长是齐国人,当时还关在监牢里,孔子不因为他是犯人而厌弃,认为那不是他的过错而是遭受冤狱,仍选他为婿。这说明孔子评价人很公正,不以一时的境遇而喜恶,坚持以德才为标准。

孔子能够把女儿嫁给一个囚犯,不管他有没有罪,一般人都做不到。对于普通人重的是名分,想的是门当户对。谁不想自己的女儿能够高攀,可孔子不是这样,他看中是对方的品格,看中对方是不是需要自己的帮助,所以孔子就是这样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孔子看人不看地位,他只看人品。据说孔子就看中公冶长坐牢才把女儿许配他,因为孔子看中他的老实。公冶长在牢里傻呵呵地呆着跟没事似的,也不见上诉,也没有托人找关系通消息,幸好真凶自己不小心暴露了,他才免此一难。所以孔子认为公冶长是个老实人,女儿嫁给他就放心。

侄女不是孔子的亲女儿,孔子却为她找了个富家公子。虽然侄女婿南宫是贵族公子,但孔子看中他的仍然是他有德。

王肃《孔子家语》:“纥(孔子父亲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于是乃求婚于颜氏……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这就说明孔子之前,孔子已经有了九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可这个哥哥是个残疾,是一个跛子,长孔子很多,此时哥哥已经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当然孔子就要为侄女找女婿。

南容,即甫宫敬叔,鲁国人,《史记索隐》考证他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他在南容,以南容为氏,父子兄弟先后都投拜孔子求学。孔子认为南容这个学生在国家政治上轨道的时候会有所作为,这是有才;在国家政治混乱黑暗的时候不会做坏事而受刑,这是有德。所以把侄女嫁给他,这个选择,仍是以德才为标准。

《论语?先进》记录孔子对南容的考察:“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白圭”,这里指《诗经?大雅?荡之什》这首诗,诗中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意思是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而说的话有污点,就无法收回了。南容是有领地的贵族,能够反复读这句诗,加强品德修养,注重谨言慎行,所以孔子认为他能够“有道不废,无道保身”,把侄女嫁给他。

孔子选女婿注重德才,不论门第高低,不看一时的境遇,这是许多人办不到的。孔子对女儿和侄女也不偏心,把侄女嫁给有领地又有德才的贵族,把女儿却嫁给关进监狱的平民。

对于女儿和侄女的不同选择,朱熹集注说: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

这里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认为孔子要避嫌,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对自己的女儿好对哥哥的女儿不好,所以就关照哥哥的女儿。二种意见是程子,他认为圣人无私心,根本用不着避嫌。认为孔子嫁女可能是因为年龄大小不同,时间有先有后。

我们认为,孔子作为圣人,肯定没有私心,但是在嫁女问题上,他肯定是要先让侄女选,然后才让自己的女儿选,这是圣人的本色。孔子一定没有想要女婿比侄女婿强,他肯定是首先要照顾和关心哥哥的女儿。

论语禅: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鲁国君子与瑚琏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孔子评论子贱说:“君子啊,子贱这个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能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个东西。”子贡又问:“是什么东西呢?”孔子说:“是瑚琏。”

“子贱”是“宓不齐”的字,是孔子的最年轻的学生之一,曾为“单父宰”,即单父的地方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县长,有政声。孔子曾说:可惜让他治理的地方太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苑》记载:宓子贱治单父,善于用人。当孔子为鲁大司寇之时,盛赞宓子贱为君子。

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这是第一个层次,但接下来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鲁国的环境可以出君子,只有在鲁国这种环境才能培养出子贱这样的君子。周公东征打败了伙同武庚叛乱的殷商旧属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故土建立鲁国,鲁国是保存西周礼制较多的侯国之一。

子贱的政治才能,表现在仁政爱民,放权于民,无为而治。《吕氏春秋?察贤》中说他“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说的是他到任以后,时常弹琴自乐,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另一位接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还是不很满意。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不花力气却能治理得那么好呢?”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传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意思是:子产为政,政策对路,措施得力,老百姓不能够欺骗他;宓子贱为政,旷达循情,体任自然,恤老爱幼,老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为政,法令严密,刚毅果敢,秉公执法,不循私情,老百姓不敢欺骗他。

从上面三种政策来看,唯有子贱属于仁政,仁者爱人,仁政就是要爱民亲民,让利于民,放权与民。专制虽然可以一时制服百姓,但不能得民之心,贪官专权于一人,唯利是图,更不值一谈了。所以孔子说“仁者宜在高位”,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官,而且应该做最大的官,子贱仅仅为县宰,孔子感觉是大材小用。

孔子弟子中,子贡是最有名望的一个人,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评价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斤,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子贡是瑚琏,说明他在仁德上还有欠缺。但瑚琏终究是个宝贝,《朱熹集注》:“瑚,音胡。琏,力展反。器者,有用之成材。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fǔ)簋(ɡuǐ),皆宗庙盛黍(shǔ)稷(jì)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子贡很有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但孔子在上面说过:“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东西,只有一种用途。所以子贡还是有缺陷的。子贡是军事家、外交家、商业家、政治家,这都是一个方面的专业才能。子贡曾经出使诸侯国,在春秋各国的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他很会说话有关系。《史记》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然而,子贡说话太多,孔子也是斥责他的,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子贡虽然多才多艺,声望日隆,可是仁者不求名位,而求道德上的完善。仁者也许看起来很笨,但一旦顿悟就会开发出世的智慧,到那时就一通百通了。所以以出世境界来看世上的名人,他们不管有多大本事,都比不上出世的圣人。像子贡那么有本事,但他有自知之明,他对老师有无限的崇敬,这就把他与那些普通的名人区别开来。

论语禅:

形而上者谓之气,形而下者谓之器,养浩然之气,做非凡之器。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