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35章 泰伯 (1)

第35章 泰伯 (1)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不舍不得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多次把王位让给季历,因为老百姓不知道这回事就没有人称赞他了。”

泰伯,即太伯,“泰”通“太”,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泰伯三让的故事可以感受一个人止于至善的品德。人间富贵最高大概就是当国王做皇帝了,所以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王位而产生了多少流血的斗争,可是竟然有能拥有王位而不要的人,他就是泰伯。

泰伯的盛德因为时代已经很久,当时人民已经不知道这回事了。但是博古通今的孔子却知道这回事,所以经他提起,人民从此都记得泰伯的盛德了。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他的弟弟虽然也是贤者,但让位者更显示出高尚的品格,所以孔子就念念不忘泰伯了。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三让’,究竟让也;‘以天下让’,以天下之故而行让也。此时文王已生,纣亦初生,泰伯预知文王之德,必能善服事殷,救纣之失,故让国与之,令扶商之天下。是故文王之至德,人皆知之;泰伯之至德,又在文王之先,而人罔克知也。至于文王既没,纣终不悛,至使武王伐纣,则非泰伯之所料矣。”

泰伯是三次让,还是多次让,有两种说法,因为“三”在古代也有多的说法,前面已经提过。据刘宝楠引郑玄注说:“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子仲雍,少弟季历。太王见季历贤,又生文王,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太王疾,泰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没而不返,季历为丧主(即主持太王的丧礼)一让也;季历赴之(即发出讣告),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三让之美,皆隐蔽不着,故人无得而称焉。”因此有人认为既然历代注释家都说是泰伯三让就应该翻译为三让。

我们认为无论是三次还是多次,在这里没有多大讨论的意义。因为注释家为了说话的方便,可以说三次,而实际上也许不止这三次。孔子只是借此来赞叹泰伯的美德,让人们不要忘记他。因为当时连周公后代鲁君也不知道了,经孔子这一提倡,《史记?周本纪》、《韩诗外传》、《吴越春秋》、《论衡?四讳篇》等均有详细记载了。

与泰伯相同,还有不要王位的佛陀。泰伯弃王位隐居于蛮荆之地,佛陀则弃王位入山苦修。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的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处长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时出家修行。为了寻找一切众生的解脱之道,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舍弃了王位。

论语禅: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恰到好处的美德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约束,就会过分而变得虚伪或者谄媚;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约束,就会胆小怕事;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约束,就会天下大乱;只是直率而不用礼来约束,就会变得尖刻,出口伤人。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忘记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恭”、“慎”、“勇”、“直”等都是美德,但是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综合的修养项目。如果离开了“礼”的约束,这四种美德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这里的“礼”就是一种大的道德规范,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无我无私,利益众生。只有在这个总原则的约束下,这些美德的实施才能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

“恭而无礼则劳”。“劳”是什么意思?现在一般翻译成为劳苦,但是劳苦还是不能正确反映这句话的意思。“劳”是会意字,说是人用衣服兜沙灭火,意思是救火事极繁剧。古棣《论语译说》认为救火不但繁剧,而且“危险”,所以就翻译为危险。

我们认为“劳”有操劳过度的意思,此处可解释为“过分”,引申为谄媚和虚伪。恭敬是君子做人的原则,但是又不是无原则的恭敬,过分的恭敬,人就会变得虚伪,恭敬也就是谄媚了。有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互敬重而符合礼节,就能避免招来无谓的耻辱。所谓恭敬不是表面的点头哈腰,那样只能是谄媚。恭敬是从内心发出的。人有权有势的时候,就恭敬;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冷眼相待。这都是世态炎凉的表现,所谓“恭敬”也是很虚伪的。

“慎而无礼则葸”。太谨慎的人,就只会明哲保身,胆小怕事,因此也就见义不为了。谨慎当然是美德,但是谨慎中间也有一个礼的约束问题,懂得了礼,该做的就会一定会去做,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如果不以礼来约束自己,谨慎就变成了自私,办事就会畏前畏后,就不会有献身精神,也就见义不为了。

“勇而无礼则乱”。勇敢是一般人所缺乏的美德,但是若过于勇猛,就变成鲁莽,也就会蛮干了。所以孔子虽然称赞子路勇敢,但是又批评他不慎重,结果仅仅是无谓的牺牲。如果只是勇敢,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就会大乱。所以,这里的用“礼”来约束,也可以说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要盲目蛮干。

“直而无礼则绞”。直率也是君子所需要的品德,佛教禅宗说:“直心是道场。”只有小人才会邪曲。但是,太直了,不以礼来约束,就会变得尖刻刺人。人若没有礼节,什么话都说,表面上好像是直率,实则是坏事。中国人历来强调隐恶扬善,不揭别人隐私是美德之一。你什么话都说,别人好的说了不要紧,若坏的给你宣扬出去了,他还怎么在这个世界做人呢?人总要犯错误,应该善意去帮助别人,而不要去刺伤别人。孔子论朋友的快乐,一定说:“喜欢讲别人的好处。”说好话,做好事,是人难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有一处优点,大家就加以宣传,那么好人就会更加上进,这就是与人为善的意思。因此圣人讲善,可以转变社会风气;百姓讲善,可以感化愚顽恶人。关键的地方就是赞叹宣传人的长处,不隐没人的善心。孔子说:“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也是这个意思。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君子带头去孝顺自己的亲人,那么天下就会归仁。中国人是讲亲缘关系的,血缘关系是中国人团结的力量源泉。表面上看来,好像中国人的出发点是自私的。实则不然。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人只有先孝敬自己的亲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儒家讲“亲亲,仁民,爱物”,一步一步去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脚踏实地,不断上进。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若君子在富贵的时候仍旧记得他的老朋友,那么就不会出现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现象。正如《增广贤文》所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自己富贵了,老朋友还是山村野民,若见到这样的朋友,一般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就会不再与他来往,甚至见到了也会装作不认识。

论语禅:

过犹不及。

全心而去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有病,他预计自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就把自己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打开被子,摆正我的脚!摆正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心可以免除一切损伤了,小子们啊……”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要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要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注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具备君子的风度,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端正自己的表情,和颜悦色,这样就接近于诚信;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执政的事,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一般人认为,曾子在这里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其根据就是《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朱熹也是这种说法,朱熹说:“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门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难如此;至于将死,而后知其得免于毁伤也。小子,门人也。语毕而又呼之,以致反复丁宁之意,其警之也深矣。程子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故曾子以全归为免矣。’尹氏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曾子临终而启手足,为是故也。非有得于道,能如是乎?’范氏曰:‘身体犹不可亏也,况亏其行以辱其亲乎?’”

可意义不仅仅就在这里。君子不毁伤发肤就是尽孝,如果父母处于危难之际,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甚至要献出生命的时候,也因为不敢毁伤,而让父母落于虎口吗?再说君子杀身成仁,连一根头发都不敢毁伤,又怎么去杀身成仁?圣人都是甘愿为众生而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释迦牟尼修行时,连头目手脚等身体的一切都可以奉献给众生,又怎么连一根头发都舍不得呢?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