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33章 述而 (4)

第33章 述而 (4)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我们认为,这些观点似是而非。首先,一个基本的观点,孔子从来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孔子说过的那些话中哪句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呢?“子不语怪、力、乱、神”,难道“不语”是否定鬼神存在吗?鬼怪看不见,可暴力、悖乱是看得见的,孔子不语,难道这些现象不存在吗?至于孔子不说鬼神,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使命是劝每个人去做一个仁者,特别是统治者,做一个仁者,就必须仁政爱民,以民为本,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敬鬼神而远之”是要以民为本,务民之义,并非否定了鬼神的存在,不仅没有否定,而且还要尊敬鬼神。因为在生正直,才能死后为神,所以应该向神学习,利益众生。孔子反对媚神,因为利益众生,就是祈福,不用媚神,其福自来。若贪赃枉法,鬼神正直,不仅不能保佑,而且还会给予惩罚。

《中庸》记载: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广大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太伟大了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的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思议,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着,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中庸》第十六章)

这段话可以说鬼神无处不在,而喻大道无处不在,但不能因为鬼神与自然之道联系起来,就以为鬼神不是具体的鬼神了。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灵”,即是指鬼神随时随刻都在我们身边。

郭沫若从“惟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耳,岂知神之所飨”这句话,认为孔子并没有肯定有真正的鬼神存在,这是不对的。“岂知神之所飨”,意思是神有没有来享用还说不定,并非说神不存在,因为没有斋戒和诚心,神是不会来享用的。再说,如果是祭祀祖宗,就不一定来享用了。因为祖宗并非都可以升为神,如果祖宗投胎变人了,他怎么可能来享用,这种祭祀则仅仅只是后辈尽到孝心而已。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有禅机可参的。有禅师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并非他否认佛不存在,也并非他对佛大不恭敬,因为禅的顿悟就是要打倒偶像,不要去求外在的佛,佛就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其意亦是如此。孔子不说鬼神了,并非否定鬼神的存在。因为仁者需要在现实中修行去悟道,大道需要我们用心去修,找鬼神无用。只有修身齐家,扎扎实实在现实中做好一个人,才能真正达到至善的顿悟境界,到那时你不用拜鬼神,鬼神反而要来拜你。

论语禅:

求神不如求己。

菩提就在眼前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弟子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没有什么隐瞒你们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做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什么特殊照顾,甚至因为忙于其他弟子的学习,反而顾不上自己的儿子。

然而,孔子平等地教育一切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开悟了,如颜回、曾子,而有的学生为什么不开悟呢?其中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可以用禅宗的一个公案来说明。

中国禅宗临济宗黄龙派的开山祖是黄龙慧南,慧南传晦堂禅师。晦堂的门下,收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文豪黄山谷道人,就是黄庭坚。晦堂开示黄山谷的方法很特别,借用了《论语》中孔子说的这句话,一句人人熟悉的句子。《碧岩录》记载:

既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

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

一日同堂山行次,时岩桂盛开,堂曰:“闻木犀花香吗?”

公曰:“闻。”

堂曰:“吾无隐乎尔。”

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

黄庭坚皈依了禅师,就请求指点开悟捷径。禅师就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你应该理解吧?黄庭坚予以猜想,被禅师否定,弄得黄庭坚莫名其妙。

一天,黄庭坚陪晦堂禅师在山间散步,晦堂一言不发,山谷也没有问什么。忽然一阵清幽的木樨香飘来,禅师便问:“你闻到木樨香了么?”

黄庭坚说:“闻到了。”

禅师即说:“你看,我没有隐瞒你吧?

黄庭坚顿悟,即使礼拜谢恩:“恩师真是婆心切切啊!”

晦堂笑着说:“我只是想让你到家罢了。”

黄庭坚想要开悟,就想找捷径,自然认为师傅不要保守。禅师知其心意,就用孔子的话回答他,“吾无隐乎尔”,可黄庭坚不能理解。一直到指点花香,黄庭坚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呢?佛性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从来没有秘密所在,仅仅是凡人被私心杂念所掩盖就看不见了,所以以为成佛开悟必定有秘密捷径。实际上,只要每天举手投足能起善心,佛性即来,花香代表佛性,禅师可以闻到,黄庭坚也可以闻到,禅师怎么隐藏了什么呢?佛性每天都在每个人的寻常生活中存在,我们终日里穿衣吃饭,举手投足,无一不显露佛性。所以说“大道不远,只在目前”。黄庭坚经黄龙晦堂禅师的提示,于闻香之处已悟到了性相不二的道理,

佛陀大慈大悲,怎么还会向众生保守成佛的秘密呢?只因菩提心印,妙密难明也,若言下顿悟,法外忘相,正如六祖慧能所云:“密在汝边!”何秘密之有?当时飞毛腿将军追赶慧能要抢衣钵,有所觉悟后,还认为五祖是不是传了秘密法给慧能,问:“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说出来了就不是什么秘密法了,如果你能够时时处处观照你的心,所有的秘密你都能发现,这时你就开悟了,这才知道一切秘密不离开自心。

论语禅: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仁民爱物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不用网捕鱼,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不射巢中之鸟,表面上好像是愚蠢的做法,按现在的观念来看这样怎么能够发展生产。但孔子的这种做法,表明他的仁民爱物之心。孔子推行非暴力主义,其仁心首先要遍及人,然后还要遍及万物。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朱熹集注》)

佛教有吃三净肉的做法,与孔子一样都是一种方便法门,都是培养人的慈悲心(仁心)。佛教的三净肉即不见杀(被杀动物没有看见),不闻杀(没有听见),不为杀(不是专门为自己),这三种肉可食。孟子也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所以孟子也是提倡吃三净肉的。有一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吃三净肉,以为这样做似乎是掩耳盗铃,却不知这样做是培养慈悲心(仁心)的开始。如果你能够吃素当然更好,没有这个条件,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算是慈悲的开始了。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得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后,为躲避追赶,逃亡江南,隐姓埋名,乔装平民。入怀集县与四会县交接之地时,隐藏到了一个猎人群里,每日为猎人砍柴汲水,煮饭打扫,偶尔随缘对他们讲说佛法。猎人有时亦让慧能守网,慧能时时将网打开一面,令动物自寻生路,救活的物命不可胜数。饭时,则以野蔬寄煮肉锅,以“肉边菜”维生。如此,慧能于猎人群中隐居十五年。后来感动了猎户,放下屠刀,改行向善。

儒家反对暴力,仁民爱物,戒杀止暴,其旨出于“我与民物,其大本出于一源”,与佛教《楞严经》“汝心汝身,外洎山河大地,皆为妙明心中之物”意义相似。但佛家戒杀止暴更甚儒家,以其慈悲之心,不但要戒杀,而且要素食,不但不伤鸟兽虫鱼,而且不准无故伤害花草树木。儒家之仁,从深层次来讲遍及万物,故当戒杀放生,从浅层次来说更重入世做人,唯人是万物之灵,先把人做好,就能与天地同参,渐达出世之旨。因此,从层次来讲,佛站得更高。但从目的来说,并无二致。儒家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虽适合世人,但由于后人大义未明,引发后儒之偏见,儒佛之间产生一些无益的争论。更多的时候因为两者之间的相通相融性,故能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互相补充,共谋和平发展。

佛教无处不谈杀生的危害。《楞严经》云:“杀心不除,尘不可出。”《普贤行愿品》云:“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智度论》曰:“诸余罪中,杀业最重。”《婆沙论》曰:“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于当来世中,决不遇刀兵灾。”澫益禅师说:“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正因为佛教把戒杀止暴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所以世界上的佛教徒不遗余力地反对战争和侵略,倡导非暴力主义,祈祷世界和平。

论语禅:

我与民物,其大本出于一源。

一阐提也有佛性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那个地方的人难以交往,但互乡有一个少年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弟子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支持人家进步,不支持人家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自好,以求进步,我支持他的进步,不是庇护他的过去。”

孔子认为要允许人过去犯错误。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学方针,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应该允许人过去犯错误。

互乡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现在无法考证。但是可能是一个不文明的地方,否则怎么那里的人不好说话呢?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甚至野蛮,也许就是孔子之所说的夷狄之地吧。但即使是夷狄,也能通过教育变成彬彬有礼的君子。孔子的学生境界当然不高,以为人过去不好,永远就不是好人了。

无独有偶,《大庄严论》里面也说,佛陀的弟子都不接受一个五百世没有善根的人出家,而佛陀却接受了。

故事是这样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求出家。所谓出家则“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出家人绝不能是坏人,如果善根福德因缘没有,或者是少,是不能出家的。所以,古大德为人剃度,他一定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这个老人来求出家了,佛就叫舍利弗、目犍连等一些大弟子们来看这个老人可不可以出家?据说阿罗汉有神通,能够看五百世。他们一看,这个老人五百世中都没有做过好事,都不肯收他,都不肯给他剃度。这个老人就流眼泪了,痛恨自己的业障这么重。佛就告诉大家:“这个人可以给他剃度,他在无量劫以前是个樵夫,有一天,在山上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在恐怖中爬到一棵树上,口里念了一声‘南无佛’。因为他念了这一声‘南无佛’,所以今世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到我们这个法会里面来,我现在就给他剃度,满他出家的大愿。”释迦牟尼佛收他为徒,以后他证得阿罗汉果。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