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58章 子路 (10)

第58章 子路 (10)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孔子在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不持之以恒去坚守德行的人,必然会做坏事,一做坏事,就必定没有好结果,所以周易虽然告诉人们占卜趋吉避凶,但是你没有恒心行善,就不用占卜了。因为没有恒心行善,必然没有好结果。即使过去做了一点好事,也因为堕落而前功尽弃。

以禅修来看,恒心就是持久不变的定力。如果你现在行善不倦,持之以恒,那么你的未来自然就会有福报。反之,就会得到恶报。所以说,恒心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一些信徒,没有远大理想,烧香拜佛,只求眼前富贵,要名要利,求财求贵,贪得无厌,妄想做一点好事,马上就要大富大贵,急功近利,此种心态,与佛心大相违背。只要你有恒心,只要你坚持做一个好人,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你急功近利,给菩萨供几个水果,就要得一座金山,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耕耘,哪有收获?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论语禅:

恒心就是精进。

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能够和平共处,圆融无碍,但他又不会附和世俗,而会保持自己的不同;小人没有独立见解,他们只会附和世俗,他们为争私利而不能和平共处。”

“和而不同”首先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齐侯与晏子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话意思是:和与同是不同的。和好比作羹汤,用水、火、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经柴火烧煮过的汤,各种元素已融为一体。厨工根据人的口味,适当加以调和,太淡就增加调料,太浓就加水冲淡。

“和”与“同”运用到现实中,也有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齐景公说:“梁丘据这个人与我算得上是和吗?晏子回答说:“只能算是同,算不上和。为什么呢?君说可以的事情,如果其中有不可以的地方,臣就应该提出不可以的意见加以完善;君说不可以的事情,如果有可以的理由,臣就应该提出可以的意见加以修正。梁丘据则不是这样。君说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君说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水与水做成的汤,有什么味道呢?又好像五音只有一种,有什么听头呢?”(《左传?昭公二十年》)

《国语?郑语》则这样说“和”:“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话出于史伯之口,他是对郑桓公说这番话的。其意是说: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就叫做和谐。这种和谐,丰富中见出统一,发展中见出方向。如果不是这样,把相同的东西相加,那用尽了也就完了。

因此,“和”并非就是一团和气,“和”是汇合各种正确意见而成新的思想,让我们办事不再出现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集体智慧的力量。如果一个领导要不刚愎自用,就要常常听取别人不同意见,而不要求别人与自己意见完全相同。那种只管附和上司,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虽然保持了与上司的“同”,可实则就是小人,因为他顾全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大局和全体的利益。所以孔子是提倡“和而不同”的。

有关“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诠释。

何晏注:“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嗜好者同,然后争其利,故曰不和也。”

皇侃疏“君子和而不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千万万,其心如一,而所习之志业不同也。”“小人同而不和”:“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皇侃突出了“争”、“斗争”,这是对的,孔子是强调“君子无所争”的(《八佾》),所以君子和谐团结。

皇侃认为君子所表现的不同是“所习之志业不同”,这是符合君子的实际情况的。同是君子,但是个人环境和根基不同,缘分不同,所以各自所从事的工作和志向也不同。虽然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但是君子的心都是相同的,就是无私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人民造福,这就是君子的共同目标,道路志向不同,但是最后仍旧殊途同归。

何晏注所注“所见各异”,就是说各自有不同看法,我们要说明的是,君子的不同看法是从整体和全局的利益出发的,因为君子是入世的菩萨,他是无私的,他不会为个人利益而去迎合上司的看法。所以君子有大理想,他总会积极思考问题而有不同意见,正因为他是从大局出发的,所以君子是能够和平共处的,他是能够圆融无碍的。

所以“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就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只从个人利益出发,随声附和,不讲原则,因此一旦造成失误他也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古棣《论语译说》翻译此句为:“君子和君子和睦团结,但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却不是一样的。”

杨伯峻将它译为“君于用自己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此译与原意相差更远。

孔子告诫不要做那种专搞小圈子“同而不和”的小人。欧阳修做《朋党论》,将孔子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他指出:“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且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这种观点是深刻的。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屡见不鲜。

澫益禅师说:“无诤,故‘和’,知差别法门,故‘不同’。情执是‘同’,举一废百,故‘不和’。”

论语禅:

佛法圆融故“和“,法法有别故“不同”。

善人的标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能肯定他就好。”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不能肯定他就坏。不如一乡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大家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刘宝楠说:“此人或者行与众同,或朋党矣。”就是说他没有原则,顺众人所好,或者他结党营私。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他就是好好先生,什么人也不得罪,乡原,德之贼也。因此,他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刘宝楠说:“此人或者行与众异,孤特也。”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这个人可能具有远见卓识,独立不移,因此,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如果一乡的人全部是坏人,那么他们喜欢的人还是好人吗?所以不能以为大多数人的看法就是正确的,真理也不一定就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出现在眼光短浅的众人当中,他自然难以讨这些人喜欢。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惩恶扬善的正义者,恶人自然把他视为眼中钉;为虎作伥的不义者,恶人自然把他视为好朋友。所以孔子说“不如一乡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这就是善人的标准了。

论语禅:

善人的唯一标准就是利益他人。

安祥禅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安详舒泰。”

朱熹说:“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皇侃《论语义疏》:“君子坦荡荡,心貌怡平,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而心恒戚戚,是骄而不泰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恐惧。”君子因为心胸宽广,所以就与人为善,容人之过,从来不会做什么坏事,这样自然就安详舒泰了,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君子安详舒泰,他自然就没有骄傲的神态了。小人心胸狭窄,嫉妒别人,与人为难,也就是与己为难,这样他时常忧愁,患得患失,心神不宁。因为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常常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出风头,自以为是,一旦得志,不可一世,所以外表的傲慢和骄傲使他失去了安详的神态。

安详是君子的本色,没有一定的修养,要做到安详是不容易的。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可如何才能“不忧不惧”呢?那就是因为君子有无私的心境,若人没有自己了,无我了,他还怕谁呢?他还有什么忧虑呢?佛教说:“有求皆苦。”人有所求,这才是痛苦的根源。求名求利,患得患失,自然心态就不安详了。有了内心的禅定才有表现于外表的安详,安详是一种禅定境界。

论语禅:

无我则安详。

以杀止杀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说:“善人教育百姓用七年的时间,也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孔子说:“使用未经训练的民众去作战,就意味着白白抛弃他们的生命。”

儒家虽然提倡非暴力主义精神,反对战争,但是为了保卫和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生命安全,孔子并不完全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作战,否则便会让他们白白送了性命。这种观点实际就是以杀止杀,不对侵略者予以迎头痛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就没有保障。正如抗战时期,高僧弘一大师说:“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不杀生是佛教的宗旨,可是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尚也要拿起武器,以保家卫国。因为不对侵略者迎头痛击,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所以为了广大人民利益,去消灭侵略者,虽然是杀生,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佛经说,释迦牟尼前世修行时,随船出海,发觉船上有一盗贼阴谋在人们熟睡后,杀死大家,抢劫财宝,释迦牟尼想:“此人若是杀众人会长入地狱,我要杀他我就要入地狱,可是要免盗贼和众人入地狱,我就得入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因此,将其击毙。那么释迦牟尼是否要称刽子手呢?君子杀人,只为救人,用杀为止杀,用暴为止暴。关键处要看他的目的如何,是否为解救大多数人,是否和天下民心相应。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朱熹说:“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即,就也。戎,兵也。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以即戎。”也就是说教育中自然包括了道德伦理教育,文武同时进行。“文”则主要是“孝悌忠信”等礼教,“武”则主要是作战技术的教育。

论语禅:

不杀生,但有时要杀人。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