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65章 卫灵公 (3)

第65章 卫灵公 (3)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好色与好德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人不好色了,那么他就是好德了。所以,孔子的这句话并非单单是一个比喻,而是好德与好色是有联系的。正如佛经《楞严经》说“色心不除,尘不可出”,意思是如果不消除好色之心,那么是不可能走上出世之道的。可见,好色与好德是有紧密联系的。

《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我们现在的人理解为女色或美色,实际上“色”是指一切存在的总称,并非单单指女色或者美色。但是,对于生命来说,色欲实际上又是生命之根,若是面对美色而不动心,也就很容易达到“无我”的境界了。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以来,多少才子佳人、英雄豪杰,虽然名扬一时,可是最后栽倒在这里的又有多少呢?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柳下惠算是觉悟了色空之人,所以孔子对柳下惠不能出来做官感到非常遗憾。孔子说:“臧文仲他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很贤,却不举荐他做官。”

柳下惠(前720~前621),享年百岁。山东新泰(一说河南濮阳)人。姬姓展氏,名获,字禽,一字季,春秋鲁国大夫无骇之后。食采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

柳下惠品德高尚,最有名的故事是坐怀不乱。有一天,他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定力还影响到他的学生,据说有一位鲁男子,曾经是柳下惠的学生,他拒绝接纳女人同居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孔子家语?好生》有记载,这个故事说的是鲁男子隔壁少妇的房子因暴雨而坏,少妇想要托身于其屋内。可鲁男子予以拒绝,少妇就说:“你怎么没有仁爱不接纳我呢?”鲁男子说:“我和你都是青春年少,所以你不能进来。”女人说:“你怎么就不学柳下惠呢?让你的温暖可以到达门外之女。”鲁男子说:“柳下惠他可以这样做,我却做不到。我因为做不到所以不接纳你,也就是学柳下惠了。”孔子对鲁男子的做法大加赞叹。

像鲁男子一样学柳下惠亦是入世的菩萨了。

论语禅:

色即是空,色不是空。

恕道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反躬自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孔子说:“君子责备自己,小人责备别人。”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一生可以奉行的修行原则,孔子概括为一个“恕”字。“忠恕之道”,前面已经多次说过,是孔子的一贯道,也就是孔子出世精神的外在表现。具体到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如何实行“恕”呢?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修行的原则。

“恕”表现在反躬自问,即“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你总是为别人着想,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没有为别人想得周到,你多责备自己,那么别人怎么还会有怨恨呢?即使错在别人,君子也要责备自己?为什么呢?那就是既然我要做入世修行的君子,我就要能够感化别人,别人有错就是我的错。如果我不能感化别人,反而去责备别人的错,那么想要别人没有错,反而他的错更多,而且还会招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所以君子总是要先替别人想,只要你总是先替别人想,那么别人也会替你想。不会替别人想的人,别人也不会替你想。

从前有一个人叫做王宪尹,康熙壬子秋天,金榜题名。夜里从远路回家,将近村门,忽然遇到一个酒醉疯子,抓住他问道:“你是什么人?”拿起刀来就要杀他。王严肃地说:“我是王某,就是新科考取的人!”这个人说:“我正要杀新科王某。”更加疯狂地向他扑来,幸亏邻里人飞奔救护,才得逃脱。回家后,不与家人说这件事。第二天,酒醉者醒来,回忆起昨夜的事,非常惊慌恐惧,认为事情一定会报告官府,绳之以法。急忙同邻里数人,登门请罪。先生关闭大门,不予接见,好像昨天晚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金榜题名,可以说就要有权有势了。自己毫无错误,却无端受到一个酒徒迫害,一般人的痛恨也是不可释然了。可这位王先生,不仅不报复,而且好像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其“恕”道的境界可算到达最高层次了。

说到恕道,有人批评孔子,说孔子自己也没有做到。他经常批评人,甚至要开除自己的学生冉求。他一当上鲁国的大司寇就杀了少正卯。我们看问题都要看出发点,只要他的出发点是无私的,他是为了对方,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那么他所做的就是对的。圣人是无私无我的,所以他所做的事情也就都是对的。如果杀人就不对,那么法律也不能判死刑了。管仲不殉主,他的主人死了,他不仅不死,还去侍奉新主人,可孔子没有批评他。因为他让齐国振兴了,人们得到了他的恩泽。所以孔子认为他是失小节而存大信。

论语禅:

能行恕道就是入世的菩萨。

人能弘道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大道,道的本身虽然是永恒的,不离开每一个人的,但是没有人的弘扬,道本身是不能让人觉悟的。”

这句话本来是比较好理解的,“弘”本来有“高大”意思,但“弘”本身也有动词“扩大,推广,光大”的意思,所以“弘”在这里是“发扬光大”的意思,具体到“弘道”来说,就是“弘扬大道”的意思,而不必牵强附会再去做其他很多的解释。

一般使人误解的是“非道弘人”这句话。有人理解为“不是道使人高大”,还有人理解为“以道弘人”,是用“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我们认为这些理解没有一点道理也不是,可并非孔子原意。

“非道弘人”的翻译必须意译。孔子这里说的“道”,包括了出世之道,这种出世之道虽然表现在入世之中,也就是孔子所主张的“道不远人”(论语?雍也),同时它也是永恒的,不会被消灭的,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发现,没有人去弘扬,“道”本身是不会让人觉悟的,因为“道”是要人去悟的。最高的“道”就是觉悟,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彼岸的世界。先觉者得到了,悟道了,他们就会让大家都觉悟,要让大家都觉悟,那是需要人去弘扬的。

弘扬大道,就是弘扬宇宙的真理。儒释道三教圣人,都有救世的理想,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到了大道的最高境界,三教是相互统一的。所以弘扬大道的君子,必须没有门户之见,让三教都在人间得到弘扬,这样不同众生,其境界高低不同,他们也就有缘接触任何一教,而认识生命的真相,得到生命的解脱。

人能学孔子,释迦一定高兴;人能学释迦,孔子也一定高兴。儒佛合璧则双美,互相排斥则两伤。三教所说的道理,都有益于身心。泰山不嫌小土,才能成其大;沧海不择细流,才能汇其深。

佛教五戒,类似儒家五常,只能互相称赞,不能互相毁谤。我国文化自古特重孝道与伦常,佛教传入我国后,于孝道方面,乃特为强调《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等;于伦常方面,则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系与“不杀、不盗、不淫、不饮酒、不妄语”等五戒为一致配合之思想。从此,五常五戒相提并论。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则心常清而志凝,神不昏而理现,即智。

佛教认为,在所有的布施中,法施的功德是最大的。佛教将布施分为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佛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在这三种布施中,法施之外的另外两种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只有法施能够使人觉悟,从而彻底摆脱六道轮回的痛苦,从而走向涅槃的彼岸。《大智度论》说:“法施为第一,以财施果报有量,法施果报无量。财施欲界报,法施三界报,亦出三界报。”因此,佛教以弘扬大道作为最大的功德。

论语禅:

一切布施,法施第一。

知行统一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一个劲地想啊想啊,结果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读书啊!”

孔子说:“君子只追求大道,不追求衣食。耕田,也会有饿肚子的;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忧虑不能得道,不忧虑贫穷。”

孔子说:“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孔子说:“所有的人都可接受教育,没有贫贱等级的区别。”

孔子说:“道不同,就没有共同语言。”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门前台阶,孔子说:“台阶啊!”走到坐席旁,孔子说:“坐席啊!”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盲人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专一帮助盲人乐师的道。”

禅宗从一开始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为顿悟的境界到底是什么?这是无法从语言文字上说明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是顿悟是一种心灵感应,与文字没有关系。所以禅宗强调真修实证。孔子亦是如此,孔子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在生活中做好一个人。然而,这仅仅是从一个方面来说的。如果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大师都强调要知行统一,即知识理论必须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例如中国佛教净土宗强调念佛就可开悟,就可往生西方成佛。但是如果没有净土理论的指导,念破喉咙他也开了不悟。再说参禅,顿悟的境界确实不立文字,但是你如何去参禅这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历代禅师为什么四海为家,寻师访道,那就是需要掌握正确的理论去指导他参禅。如果整天冥思苦想,他就是坐一百年也不能开悟。所以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

孔子一贯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强调君子必须在实践中修行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品行。但是,孔子并非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在这里,孔子就提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一个劲地想啊想啊,结果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读书啊!”

这一段话讲的是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读书,光是空想,是不能找到答案的,所以孔子就提出了学习。如何学习?当然主要是读书,到老师那里系统地接受理论的学习。

君子的学习与普通人的学习不同的是,君子是为了追求道而学习,他不是为了谋生而学习,不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而有了吃饭的本钱去学习。为了追求道,君子会不断地发奋学习,即使非常贫穷也不影响他对道的追求。所以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

然而孔子又说“学也,禄在其中矣”,那么君子学习是不是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呢?这句话与前面所说“学而优则仕”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学得已经差不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做官。所以说只要努力学习,俸禄和工作也能够得到的。只有学得好了,今后的工作才能有理论的指导,也才能更好地搞好工作。

学习是如此重要,所以孔子希望人人都接受学习,因此他的私学打破了等级观念,不管贫富贵贱都能够在他那里接受学习,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

正因为大家都在追求正道,那么大家就应该经常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中国的禅宗有丛林就是这样相互比较从而起到互相鞭策的作用。如果不是追求相同的正道,那么大家就不可能聚集起来,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上面都是强调学习的重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截然分开,知和行必须统一起来,学习是为了指导修行实践的,离开了修行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与他的修行实践不挂钩,那么这种理论无论都无用。所以《论语》一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习必须贯穿在实践之中,即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追求仁德的道路上,学生应该毫不犹豫你追我赶,甚至“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自己以身作则,在生活实践中的履行仁道。

孔子接待一位盲人,可以说是关怀备至,这是表现了一个仁者的爱心。仁者对一切人都要有平等心,盲人失去了眼睛,那就更加需要我们关心。所以盲人师冕来见孔子,走到门前台阶,孔子说:“台阶啊!”走到坐席旁,孔子说:“坐席啊!”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孔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了爱心应该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他的示范也就告诉人们,大道不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论语禅:

不立文字,不废文字。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