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64章 卫灵公 (2)

第64章 卫灵公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无为而治”,实际就是让你“德化天下”,从天子到臣民都以修身为本。天子回归自然了,他统治下的臣民就会跟着他回归自然。天子的一切言行都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有了一颗赤子之心,再也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那么他的臣民实际也都会成为他的弟子,向天子看齐,那么这个国家还不大治吗?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有其深刻的含义。

处无为之事,具体到天子本人,不是去加强自己的统治,不是去扩张自己的土地,而是像舜一样一切从自己做起。要天下孝,自己先孝,所以舜是一个大孝子,父母多次害他,他仍旧孝敬。要天下人勤奋,自己先要勤奋,所以舜亲自劳动,不畏劳苦。

处无为之事,就是要以德治国,宽待天下百姓。不要严刑峻法,让犯错误的人有改过的机会。舜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处无为之事,就是要简政放权,不要事必躬亲,要重用杰出人才。不要人浮于事,只要大众齐心,一人可以顶一万人。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如此看来,统治者“处无为之事”,他不用发号施令,天下就大治了,这就是“无言之教”,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天下百姓,比任何强硬政治措施都要好。所以,“无为而治”就是“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说到底就是从天子以致百姓均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让人除掉私欲,达到“无我”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无知”和“无欲”怎么会有联系呢?这实际又涉及到上文孔子所说的“一贯道”了,因为“道”的本身,或者自然本身,或者说佛性,它是不能用世间知识解释的,相反世间的知识会为悟“道”设立障碍,佛教叫做“所知障”。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你的学问越多,你就离大道越远。所以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样要得道,反而要将你的学问“损之又损”,就像上面所说那个烧火做饭的和尚,什么也不懂最好,这样就很容易进入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无一切执着,超越文字,不是做学问能够做出来的。也如六祖《坛经》所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无为而无不为,相似于《金刚经》中的无相境界。无为就是不要有为,有为,无论我们努力做了多少好事,也仅仅只是有限的善有善报,它不是究竟法,终究还在轮回之中。如果我们做了好事,不求报答,不执着于此,就是无为了,也就渐渐进入无相境界,一旦进入了无相,也就是佛了。佛的境界,虽然度无量众生而不作有度之相。正因为如此,佛就获得五眼六通,如观音菩萨有千手千眼,无所不能。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石头希迁禅师因读到僧肇《涅槃无名论》中“览万像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乃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己;法身无量,谁云自他?圆镜虚鉴于其间,万家体玄而自现。境智真一,孰为去来?至哉斯语也!”这正是无相境界。圣人没有自己了,无我了,他反而就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到处都是自己了。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可是若是错误地理解了“无为”,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魏晋玄学家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就是不明白“无为”的真正含义。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从来圣贤,只有为人、为学、为德而已,断断无有为治者。若一有为治之心,则天下益乱矣。‘恭己’二字,即是修己以敬,又即为人、为学、为德之实工夫。”诚然。

论语禅:

无为而无不为,虽度无量众生而不作有度之相。

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的。”

“杀身成仁”已经是一句成语,成语词典的解释一般是: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它的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它的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拨乱反正以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孔子,杀身成仁的本来意义也就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了。

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通常对杀身成仁的解释。但是至于什么是正义的事业,谁又会去为了它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呢?这就值得我们深究了。

如果不理解孔子的出世之道,是不能理解“杀身成仁”的本来意义的?杀身成仁与前面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有相似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想不通,或者生活受到什么打击,他就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这是与“杀身成仁”背道而驰的。

“杀身成仁”是佛教所说“菩提心”的高度体现,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最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正义的事业,应该是指为大众谋福祉的事业才是正义的事业,如果是为了个人一己之私,不畏国法,侵犯大众的利益,那样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小人,小人所做的都是非正义的事,他所表现的是与“杀身成仁”相反的境界。

在历史上做到了“杀身成仁”的,像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为众生赎罪;像文天祥始终保持民族气节不投降,留取丹心照汗青;像谭嗣同为了民族的强盛,为了唤醒民众,我自横刀向天笑。所有这些,他们的事迹都是可歌可泣的,都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或者民族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大菩萨“杀身成仁”可以施舍自己的一切。在佛教修行的六度中,布施就是修行“舍”的。布施重在一个“舍”字,舍得舍得,不舍不得。首先要舍得身外之物,渐渐连身内之物也能够舍,到最后也就进入了无我的境界了。

不管是施舍身外之物,还是身内之物,都不要有所执着,不要企图获得回报,正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就叫做无相布施,只有无相布施才能使人达到“无我”的境界。因为世人行施舍,心希果报,就是着相,一着相,其难以得到“无我”的境界,下辈子就只能享受所施舍的短暂福报,不能得到最终解脱。

如果能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他一定是一个无我的人,也就相当于孔子所说“杀身成仁”的境界了。《六度集经》记载了释迦牟尼前世修行时将身体舍弃给众生的故事,是“杀身成仁”的真正楷模。释迦牟尼前世修行时,以身饲虎,亦是杀身成仁的一个典范。

论语禅:

一个人连身体都可以布施的时候,那么自我也就不存在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已经是一句成语。通常的解释是: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俗话说“鼠目寸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实际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长远眼光。一个斤斤计较眼前得失的人,就叫做没有长远眼光。一个只看见眼前利益的人,也叫做没有长远眼光。一个不能大度的人,也叫做没有长远眼光。一个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见别人的优点的人,也叫做没有长远眼光。

《战国策》里记载了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说明了有远虑的人,就没有近忧的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盛行养士之风,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很能善待他的食客。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请人嘱托孟尝君,愿意投奔他的门下做个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才干吗?”回答说:“没什么才干。”孟尝君笑着收下了他。这说明孟尝君养士,不计较贫富贵贱,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也可以说他有长远眼光。因为真正有才的人并不一定马上就会显露才干,有德之人也并不一定马上就会显露有德。

可孟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冯谖贫穷而看不起他,给他吃粗劣的食物。

住了一段时间,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没鱼吃啊!”底下人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给他吃鱼,跟中等门客一个样。”又住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出外没车啊!”底下人都笑话他,又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给他驾车,跟上等门客一个样。”于是他驾着车,举着剑,到朋友家串门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客!”后来过了一阵,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我没法照顾家啊!”底下人都讨厌他了,认为他贪心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先生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的用的,不让短缺。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冯谖三唱是不是贪得无厌呢?实际不是,冯谖是有德有才之人,他在这里是试孟尝君的诚意。如果孟尝君没有诚意,他不一定在这里住下去。而孟尝君呢,他是好事做到底,全部满足他的要求。这又说明孟尝君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他是有长远眼光的。如果孟尝君小气的话,当初也不会收留冯谖了。可冯谖三唱,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冯谖也不计较,说明了孟尝君的大度也非一般了。气度大就是有长远眼光。

然而,孟尝君的大度终究还是有限的,他还不真正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如果是单单养一个冯谖,他是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如果要他把他治下所有百姓都当成冯谖来养,他就没有这个器量了。所以说孟尝君的大度还有限量,那么他的长远眼光也是有限度的,他也不能有真正的远虑。可喜的是,他得到了为他远虑的冯谖。为他狡兔三窟,使他最后一生无忧。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那个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高呼万岁。孟尝君一听他把债券烧了,虽然名为“买义”,可他认为对他的损失很大,所以他听完冯谖的报告后很不高兴。这里就说明孟尝君没有冯谖那样的长远眼光了,他不懂得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这种因舍而得,后来很快就实现了,冯谖的德才,才使孟尝君实有体会。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他的封地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远虑。

到这时候,冯谖又劝告孟尝君要有更长远的考虑,说出了“狡兔三窟”的道理。他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高枕无忧,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冯谖已经在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了。如果当初孟尝君嫌弃冯谖贫穷,不收留他,他此时的困境又有谁替他解脱呢?这是说明了孟尝君的长远眼光。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空出了相国的位置,把原来的相国调任大将军,派了使者,带着黄金一千斤,车马一百套,去骋请孟尝君。这么高的待遇,一般人自然不用说走马上任。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请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如果没有冯谖的远虑,孟尝君要是去了梁国并非一定会成功。

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重回朝廷当相国。冯谖告诫孟尝君说:“希望您向齐王请求得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宗庙筑成,可以使孟尝君的封地永远属于自己了。这时,冯谖才对孟尝君说:“三个洞已经凿好,您就此高枕无忧,享受安乐吧!”孟尝君做相国几十年,没遭受一丝半点祸殃。如果没有冯谖的远虑,就难以做到的。

论语禅:

布施现在的财富可得到长远的善报。

色与空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有见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说:“臧文仲他是一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很贤,却不举荐他做官。”

这句话据《史记》记载是孔子在卫国时说的,当时卫灵公宠幸他的夫人南子,出门坐车和南子一起招摇过市,把孔子放在一边作陪。孔子看见卫灵公如此好色,就离开了卫国。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