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44章 乡党 (2)

第44章 乡党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虽然“心斋”比“身斋”更重要,但是没有“身斋”则难以做到“心斋”,形式是内容的表现。这就是斋戒的重要意义。斋戒形式主要沐浴更衣,保持身体清净。不喝酒,保持心性清净,因为喝酒乱性,使人昏沉,哪里还能使自己“心斋”呢?此外不能有淫欲,必须夫妻分居,因为淫欲是影响人的清净心的大忌,也是养生的大忌。

斋戒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吃的问题。孔子说“齐必变食”,朱熹解释说:“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不茹荤”就是不吃荤。“荤”,又作荤辛,指味辣而臭气浓烈之植物。《说文》“荤,臭菜也。”《苍颉篇》:“荤,辛菜也。”《仪礼?士相见礼》在“膳荤”注:“辛物,葱韭之属。”后来人们把鸡、鸭、鱼、肉等食物也纳入“荤”,与“素”相对。如:荤血(鱼肉之类的食物);荤膻(荤腥类的肉食,比喻不洁净);荤臊(指有辛味的菜与肉类);荤膻(指有辛味的菜与牛羊肉)。刘宝楠在《论语正义》里面反对这种说法,说“荤”不是指肉食。但不管是否包括肉食,严格的斋戒是不能吃肉的。金鹗《求古录礼说补遗》:“变食不但不饮酒,不食葱蒜等,也不食鱼肉。”

后世儒门之士没有弄懂孔子“斋必变食”的含义,以为孔子没有吃斋,就不按照圣人的规矩大吃大喝,那么斋戒的意义还存在吗?实际上孔子特别强调“斋”。《论语?述而》说:“子之所慎斋。”《礼》言:“致斋于内,散斋于外。”必斋戒而后可交神明,则食荤必然不能虔诚而生诚意。

佛教修行者,不但斋戒(例如八关斋戒)时期严禁五辛、酒肉、邪淫(邪淫指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若是在八关斋戒时期内,夫妻性关系也要禁止)等,而且在平常修行生活中也要禁止。同时,荤酒与肉类共为禁止供佛之食物。至后世,每在寺院门前之界石刻有“不许荤酒入山门”等字样,称为禁牌石、戒坛石、荤酒牌。

据《梵网经》卷下举出,五辛系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楞严经》云:“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意思是这种荤菜,吃熟的就会使人淫欲心越来越大,吃生的就会使人脾气越来越大。还说:“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

对于肉食,如果不是斋戒之期,佛教就提出吃“三净肉”,即一不看见杀,二不听见杀,三不是专门为自己而杀,这种肉可以吃。或说“五净肉”,加自死肉及鸟残肉。但《楞伽》、《梵网》诸经,提出断除一切肉食。

孔子对国君赐给他的动物,一定要养起来(君赐生,必畜之),说明孔子平时也是吃三净肉的。

论语禅:

斋戒即得禅定。

吃饭禅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求精,肉不求细。米饭经久变味了,鱼肉经久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规定进餐时间,不吃。肉来路不正或者时间不当,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主食。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从没喝醉。从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在夏传才写的《论语趣谈》中,作者说看过“孔府家宴”的精美广告,第一页就是引录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并说孔子是美食家。一位外国朋友到曲阜饭店吃了“孔府家宴”后,就高薪聘请中国的大师傅去外国承办“孔府家宴”,孔子变成了中外闻名的美食家。

人们不去追求“道”,不去追求“仁”,于吃倒是穷追不舍,斤斤计较。有一个笑话,以前有一个老迂夫子,认为一个人只要做到《论语》里面一两句话,就终身受用无穷。当下就有一个年轻人说,我就做到了两句,老夫子马上改容相敬,立刻请教他做到了哪两句,年轻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完全照做了。其他的他都不知道,唯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记得牢,而且也做到了,真是一个大笑话。

实际上,孔子虽然懂得饮食养生的诀窍,但是他绝对不是美食家。而且他“蔬食饮水,乐在其中”,怎么会追求锦衣玉食呢?正因为人们错误地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义,而且又是断章取义,所以就认为孔子过着上层贵族的奢侈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还成为批林批孔时的活靶子,说孔子是过着剥削阶级的腐朽奢侈的生活,孔子平白无故地受了冤屈。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呢?先且录几种权威的翻译。杨伯峻《论语译注》:“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古隶《论语译说》:“米弄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徐志刚《论语通译》:“饭食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如此等等,基本上大同小异。这样的翻译我们不予以认同。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张栻解厌当作平声,言不待精细者而后属厌也。案《周语》‘不可厌也’,韦注,厌,足也。《晋语》‘民志无厌’,韦注,厌,极也。”这里解释“厌”有“足”的意思,那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食不足精,脍不足细”了,也就是“食不求精,肉不求细”的意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哪里会去苛求饮食的精细呢?那一些不志于道,专门为满足口福的人,就不要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为借口了!

虽然“食不求精,肉不求细”,但是为了身体健康,能够有健康的身体去追求正道,还得注意吃饭的学问。孔子在这里提出九种不能吃的食物,有这么多不能吃的食物,并非是孔子挑剔食物,因为其中几种是明显不能吃的,这几种食物吃了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情况严重还会使人中毒。

为何“烹调不当”不能吃呢?

朱熹说:“烹调生熟之节也。”如果没有煮熟,或者煮过火了,都是不能吃的,这是很平常的知识。有人烹调还包括很多技巧和口味的调节,这一些是美食家的要求,孔子没有过多的要求。

为何“切得不方正的肉”不吃呢?

朱熹说:“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离于正也。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盖其质美,与此暗合也。”这个意思不正确。因为肉是否切得方正,与正念联系起来牵强附会。我们以为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说“‘割不正’,谓不当杀而杀,或非分,或非时也。”也就是说肉来路不正当,即不是三净肉,或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吃。

为何“从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呢?

肉干不明白来历,是否有问题,都不清楚,所以不能吃。可酒怎么也不喝呢?孔子虽然没有反对饮酒,但他强调“不为酒困”。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说明他酒量很大,但他也有限制,从不喝醉。孔子饮酒有如此海量,可他还经常强调“不为酒困”,对于一般人来说更要有节制。因此,孔子规定不饮街上买来的酒,因为那是高度酒。他规定只喝自家酿的酒。古人用酒大多家酿,现在的农村有些地方还自家酿酒,这样的酒都是低度的米酒,甜的,少喝一点,开胃,又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有益健康,这是孔老夫子有节制地饮酒的原因。

“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主食”,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孔子虽然没有天天吃素,但是绝对不会像今天的人那样大吃大喝。现在所谓的“孔府家宴”,满桌子山珍海味,一应俱全,哪里还会以米饭和馒头为主?这种“孔府家宴”孔子吃不起,就是吃得起,孔子也不会吃。

此外孔子“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虽然不多吃,但是姜是辣的,属于荤辛之列。这是什么原因呢?朱熹说:“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这个说法有道理。姜虽然辣,但是没有臭味,却有益身体健康。不但可以开胃,还可以治病。至于“通神明,去秽恶”更是宗教上面的价值。佛教所禁吃的“五辛”里面没有姜。

什么叫“不时不食”?朱熹说“不时,五谷不成、果实未熟之类。此数者皆足以伤人,故不食。”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一生以求道为己任的孔子来说,不在于这一些小事上面。还有一说认为“不时”是过早的食物,冬天在温室种的菜蔬。在《汉书》循吏召信臣傅和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里便称为“不时之物”。但在汉朝,也只有“太官园”和其他少数园圃才能供奉,也只有皇上和极为富贵之家才能享受,而在孔子时,不但没有温室种菜的技术,即有,孔子也未必能够享受。

第三种说法“不时”就是不该吃饭的时候,或者过了吃饭的时候。《吕氏春秋》尽数篇:“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即此意。刘宝楠《论语正义》阐述了这个意义。所以我们翻译“不时不食”为:“不到规定进餐时间,不吃。”

这种要求与佛教里面有“过午不食”的规定类似,“过午不食”又叫做持午、不非时食。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人在日出之后至中午之间,可进食一次,超过中午之时限即不得进食,此称过午不食。对于在家弟子每月六斋日或受持八关斋戒,亦有此戒。若过午而食,称为‘非时食’(即破斋)。

今天,小乘佛教国家,如缅甸、泰国,严格禁止午后进食固态食物。中国佛教徒承认此一戒条,并解释过午不食的理由是基于午后外出的饿鬼看到和尚进食,易起嗔恨心。但在中国寺院,功课从早排到晚上,因此他们认为一定要吃晚餐,否则僧众没有体力参加晚上的活动。大多数中国寺院都进晚餐,虽然如此,仍有和尚恪守戒律,十二点以后不吃任何东西。

论语禅:

吃得多则道心少。

无言禅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