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45章 乡党 (3)

第45章 乡党 (3)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食不语,寝不言”,不说话是一种修行。吃饭除了不能说话以外,此外拿碗筷都要彬彬有礼,咀嚼时也能出声,不能狼吞虎咽,不得丢弃粮食等等规矩都在内。睡觉除了不能说话外,还有睡觉也有姿势,例如佛教就要求保持吉祥卧,即向右侧卧。

朱熹引范氏曰“圣人存心不他,当食而食,当寝而寝,言语非其时也。”又引杨氏曰:“肺为气主而声出焉,寝、食则气窒而不通,语、言恐伤之也。”这是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不仅寝食不可说话,而且平时一切废话都不要说。这样人不仅可以减少很多错误,而且能够培养大的定力。所谓祸从口出,若能禁语,则很多错事都可避免。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和曾子,看起来呆呆的,平常也不说话,可他们却是不犯错误的人,不要以为不说话,人就不聪明。

为了减少说话的错误,佛教采用闭关的方式,与人世隔绝,这种方法,效果是很明显的。闭关指人在一定期间内,在某一场所所作进行闭门修持或研学。闭关期间的作息内容及方法,依目标或宗派之差异而有不同。或修净土,或修禅,或修密,甚或阅藏研佛等等。一般而言,闭关期间必须有护关者,且素食、禁语、禁足(不出关房)。然在必要时亦可破例(如生病就医、修持发生问题须请示善知识……等),而特殊性的闭关(如密教之生死关、黑关)则另有规定。闭关之期限,依个人所修之不同目标而有差异,有仅七日之短期方便关,亦有长达数十年,甚或不证悟则永不出关者。

论语禅:

无言可使你保持在禅定状态。

第一念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和普通瓜果,吃前用它们来祭祖时,表情也一定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座位长幼尊卑次序放得不端正,不坐。

举行乡饮酒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

乡里人举行驱鬼的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时,便向受托者拜两次,然后送行。

季康子赠送药品给孔子,孔子拜谢接受时说:“我不了解,不敢尝。”

禅修的人要保持清净心,就要注意第一念想的是什么,第一念是为人还是为己,仁者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第一念不同。做任何事情前,仁者第一念想的是别人,而凡人第一念想的是自己。如果第一念不再是自己了,那么我们也都是圣人了。这就说明圣凡转化就在翻掌之间,没有什么为难的。虽然就在翻掌之间,但是要做到第一念不是自己,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必须学习孔子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不离诚敬。

孔子“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是他吃饭的第一念,吃饭时先想自己的祖宗,先祭祀祖宗,就叫做不忘本,不忘本就不会变质。佛教修行者吃饭时,先吃三口淡饭不吃菜,同时发三个愿:第一口饭,愿断一切恶;第二口饭,愿修一切善;第三口饭,愿度一切众生。第四口才开始吃菜。不管什么时候,先有一颗诚敬心,如果这样行之下去,则就无时不是清净心了。

孔子“席不正,不坐”,长幼尊卑次序很重要,这是他时常保持正念的方法。朱熹引谢氏曰:“圣人心安于正,故于位之不正者,虽小不处。”朱熹所说应仅指座位是否摆正,是否摆正与正念联系起来亦牵强附会。此应指座位长幼尊卑次序,因为它也是礼的表现,第一念要想到礼。

艺术大师丰子恺问他的老师弘一法师为什么每次先要把椅子摇一摇才坐下,弘一法师说可能椅子上有小虫,摇下地,否则一坐就把它坐死了。可见法师第一念想的是众生,连微小生命也不放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段话是说明孔子任何时候都是先尊重老人。敬老尊贤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周礼讲:“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于其家。”对九十岁的老人,连天子有事要问,也要到老人的家里去。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有的译注上说孔子站在东面的台阶上,以表示欢迎。这是误解,欢迎什么,欢迎这一些驱鬼的人吗?没有道理。这里是说明孔子想着这种大型的驱鬼仪式会惊动祖宗庙里的神,所以他站在台阶上祈祷,以期祖宗的神灵安宁。这仍然说明他任何时候第一念都不忘本。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这是托人问候朋友,虽然是托人问候,但是当他拜所托的人时,他的第一念实际就是对朋友的诚意了。虽然朋友不在面前,可拜托之人,就等于朋友在面前一样。我们常说“拜托”,这就是拜而托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对于这段话朱熹引范氏曰:“凡赐食,必尝以拜。药未达,则不敢尝。受而不饮,则虚人之赐,故告之如此。然则可饮而饮,不可饮而不饮,皆在其中矣。”杨氏曰:“大夫有赐,拜而受之,礼也。未达不敢尝,谨疾也。必告之,直也。”最后说“此一节,记孔子与人交之诚意。”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丘未达,不敢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性,所以不敢尝。”也就是说孔子怕吃错药反而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圣人的性格。我们以为,这是孔子在接受别人所馈赠药的时候,他还不明白别人为何要送药给他,今后又怎么答谢他。在这一些问题没有清楚之前,他是不敢冒然去尝别人所送的药。所以在这里,孔子心中的第一念仍旧是他人。

论语禅:

第一念为他人想与第一念念佛,都可使人进入清净心。

爱人与爱物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这说明儒家学说是“人学”。因为孔子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不能离开人的,所以中国的哲学自古以来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

杨仁山是近代佛教的大居士,写了《论语发隐》,对于孔子“不问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问马”三字是后人妄加。孔子驾马车上朝归来,结果看到厩已焚,无处关养马匹了(也就是说厩焚时马不在厩中),面对此情此景,孔子第一反应是问有没有烧伤人,而没有责怪家人,此足见孔子仁道宽厚。后人妄添“不问马”三字,使人以为孔子不怜恤马,这与孔子“埋马以帷”的举动相矛盾。

朱熹说:“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

还有人对这句话的标点提出了看法,有这样标点的: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不”就是“否”,是别人回答孔子的话,然后孔子接着问马的情况,认为这样符合孔子一贯思想,符合儒家思想仁民爱物的一贯精神。

也有这样断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对于上面看法,我们以为杨仁山的说法不无道理,孔子仁民爱物《论语》多处谈到。但是任何事情总有一个轻重缓急,出了火灾,首先是问人伤了没有?说明了从孔子心中所自然流露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先爱人,然后才能进一步爱物,到爱一切众生。所以,问人,所体现的是孔子一贯的“人本主义”思想。再说马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孔子不为个人财产损失而可惜,先关心人的安全,亦是圣人无我境界的表现。

论语禅:

菩萨弃物而爱人。

重义轻财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朋友死了,没有人收埋发丧,孔子说:“我来办丧事吧。”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那么贵重,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有缘相会相识相交,才成为朋友,既然是朋友了,就没有彼此的分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之义。酒肉朋友,乌合之众,一旦触及个人利益时就不是朋友了,那是世俗的朋友,不是君子的朋友。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收埋发丧,孔子说:“我来办丧事吧。”显露出了朋友之义。朱熹说:“朋友以义合,死无所归,不得不殡。”朋友靠正义才能团结在一起,死于他乡,举目无亲,只能靠人帮助了。或者贫困无钱,也只能靠人帮助了。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人都死了,出钱收埋他,不能求得任何回报,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难以情愿。可真正的朋友是不求回报的,孔子在这个时间出来帮助,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心心相印,彼此没有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看孔子的做法。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那么贵重,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孔子把朋友的祖宗也看作是自己的祖宗,因为祭祀的肉代表了朋友的祖宗,所以孔子要去拜它。至于财物,即使贵重到车马,孔子也是无所谓的。朱熹说:“朋友有通财之义,故虽车马之重,不拜。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这样解释比较贴切。

论语禅:

重义轻财是菩萨道的修行。

吉祥卧

寝不尸,居不客。

睡觉不像死尸一样躺着,家居太久,家人就难以用客礼相待了!

尸,死尸。这里指像死尸一样展开手足仰卧。

“寝不尸”与“吉祥卧”的关系。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皇疏言人卧法云,眠当欹而小屈,谓足小屈也,夫子曲肱而枕。则侧卧可知,今养生家亦如此说。”这种卧法实际就是佛教所常说的吉祥卧。“曲肱而枕”来自《述而》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总是以平常人出现在世间,实际他也是一个大修行人。因为吉祥卧就是修行人的一种修行方式,释迦牟尼临终也是采取吉祥卧而离开世间的,这是涅槃相,不可等闲视之。

佛经中说到三种睡觉姿势是不好的: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