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39章 子罕 (2)

第39章 子罕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孔子没有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断,不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期望,不固执己见,没有自我。

“绝四”是圣人“大我”思想的流露。“毋”,史记作“无”。“无”即是这四种完善的人格是圣人心中本身就具备的,并非外求而获得的,所以“绝”不能翻译为“禁止”。正如程子说:“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凡夫心中有“我”,所以在一切时候做一切事情总是离不开“我”,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一定想要实现自我的目标,坚持自己错误的见解,这一切现象都因为心中有“我”。有了“小我”,天地就变得狭窄,人就变得自私。小我的出现,以佛教的说法来自“无明”,无明就是自私的种子。

佛教以十二因缘法阐明生命的起源,发明生命循环流转的原因。生命的起因是无明,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因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的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因此,佛教认为,生命的奥秘在于阿赖耶识(第八意识)。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即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佛教还有第七识、第八识。佛教唯识学认为第八识是宇宙的本体,具足一切最高智慧,也是无量劫以来无明愚痴的发源地。第八意识的开发就是去掉小我,走入大我,趋向无我,归宿于天人合一的空的境界。

在佛教那里,凡夫因为被现象迷惑,第八识就落下了自私的种子,于是生起第七识“我执”,执着个体便是自己,世界上有了“我”,就以“我”为中心,生起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把个人从宇宙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就有了爱憎之感,由前五识作出具体反应。故眼对美色则生爱。因为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有触,所以,为满足爱憎,就生贪嗔痴,造杀盗淫妄等罪。所造恶业种子,通过信息传递,都存入第八意识,在机缘成熟时便生恶果,反之,若贮存的是善的信息,便生善果。故人的一生好象是演戏,导演正是第八识。转识成智的关键是觉悟人生是梦,去掉小我的妄心,找回大我的真心。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不造恶,第六识不分别,第七识不执我,第八识不落种子。身无杀盗淫,口无妄语,心无恶念,身口意都清净,即入甚深禅定而大彻大悟。故第八识的开发就是佛性开发。

论语禅:

从“无我”得到生命的解脱。

无畏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去世以后,周代的文化不都集中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我们理解为“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孔子都镇定自若。因为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有很强的定力,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也能镇定自若。有人认为,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这是错误的理解。孔子从来不向外求,即从来不求助外力,所以即使在他病重的时候,也没有向鬼神祈祷。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孔子也没有一点畏惧,而是以一种自信心,以承担文化命脉为己任。

孔子认为只要有坚定的信心,有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中华文化的命脉是不会中断的,这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个小小地方的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所以孔子从来都是认为人是自己的命运的主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子畏于匡”这个“畏”字,不能做“害怕”解释。南怀瑾说:“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实际上这个字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死了。”

南先生的《论语别裁》很有特色,但这里的解释我们不认同。我们认为,理解为“害怕”就低估了孔子的定力,既然孔子镇定自若,他的学生也不会那么窝囊。

杨伯峻《论语译注》解释为“拘囚”,我们认为是望文生义。

古棣《论语译说》解释为“遭难”有合理性,“畏”在《广雅?释诂》有“难”的意思。

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孔子在匡地被围困,害怕得不得了。

有大禅定的人在个人生死关头都不会害怕,因为他无我,所以也就真正“无畏”,中国历史上的延寿禅师就是不怕杀头的和尚。

延寿(904—975)是唐末、五代间之法眼宗僧人,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即将杀头时,当事者说:“若他害怕死,就把他杀了;若他不怕死,就把他放了。”禅师押赴市曹面无戚容,典刑者怪而问之,禅师回答说:“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于心无愧。”因此被无罪释放,并听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

延寿禅师是有大定力的人,所以当他赴刑场的时候,仍旧镇定自若。不怕死,未必会死;怕死,未必不会死。定力来自一个人坦荡无私,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死就不放在眼里了。延寿禅师动用公家的钱去放生,并非为己,而是为了那些弱小的生命。所以他以为以自己一条命来换那么多的命,值得,脸上自无惧色。这就是心底无我无私无畏的写照。

论语禅:

因为无我,所以无畏。

菩萨什么工作都做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还会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代地位低贱,所以会做许多粗俗的事。君子会做这些粗俗的事是多余的吗?不多余啊!”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不能被国家任用,因此以技艺着称于世’。”

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嚭(pǐ)。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朱熹说:“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一字子张。”

对于这两段话的翻译,杨伯峻《论语译注》是这样说的: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道:“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便道:“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样多的技巧吗?是不会的。”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

我们认为,在当时统治者的眼里,圣人不是普通的一个有技艺的人,更不能做粗俗的事。所以太宰是以圣作为疑问提问来的,意思孔子真的是圣人吗?如果真的是圣人,为什么还搞那些雕虫小技和粗俗的事呢?朱熹说:“大宰盖以多能为圣也。”也是错误的理解。皇侃疏:“太宰问孔子圣,又问孔子多能,而其心疑圣人务大,不应细碎多能。”这样解释比较合乎情理。子贡予以反驳,说孔子是圣人和多能都是天意。孔子对太宰的不理解也表示遗憾,统治者总是站在自己高贵的位子上自以为是,而不知圣人把自己并非看得很高,为了众生的利益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所以圣人并非不能多才多艺,并非不能做粗俗的事。孔子说:“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做许多粗俗的事。君子会做这些粗俗的事是多余的吗?不多余啊!”

文昌帝君说:“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就是属于菩萨行。大乘菩萨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还有什么粗俗的事不能做呢?佛说,菩萨入世要精通五明,即世间的一切科学技术都要精通,然后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人民服务。菩萨虽然还不是圣人,但是圣人是从菩萨做起的。若以为圣人就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则大错特错了。在圣人眼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也是没有贵贱之分的。

禅宗六祖慧能初到五祖弘忍处时,他的地位不就是很低的吗?他只能去厨房做破柴踏碓的苦力,但是慧能没有任何怨言,他做苦力心安理得。传说唐代天台山国清寺拾得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本来是丰干禅师偶于赤城道中拾得的无家弃儿,遂携至国清寺付僧抚养,故叫做拾得。长大后任食堂香灯之职,后来僧众以为颠狂,降其厨房洗碗。连普贤这样的大菩萨都可做洗碗的事情,那么一般人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呢?

“吾不试,故艺”译为“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也是不对的。孔子是有使天下大治的志向的,但是天下无道,他无法去实现自己的志向,所以自己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在技艺上却出名了,这并非孔子的本意,孔子并非想使自己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他的志向是要正天下人心,克己复礼,让三代之治重现。所以说孔子不被国家任用,就去学技艺去了,不是孔子的本意。以圣人之心来说,技艺是外在的东西,不是道的本源,一旦契入道的本源,一切技艺都不通自通了。佛说,解脱的圣人都有五眼六通,什么都知道。

论语禅:

菩萨就是把自己放入众生的最底层,所以什么事情都能做。

无知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我没有知识。即使有一个粗人来问我,我和他也是空对空,我本来就一无所知。我只是探询问题的两端,找到了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显示出事物的本质。”

竭,揭的通假字。王念孙《读书杂志》“《礼运》释文‘竭,本作揭’”。《诗经?大雅?荡》“颠沛之揭”,毛传:“揭,见根本貌”。

一般人认为这里显露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孔子在这里不是谦虚,而是讲真正的知识不是世俗的知识,即无知之知,说的是真正的知识就是没有知识。

知识最高处就是“道”,最高的“道”是无言的,因此最高的知识是“无知”。正如著名僧人鸠摩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僧肇的《肇论?般若无知论》说:“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斯则知自无知矣。”又说:“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