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38章 子罕 (1)

第38章 子罕 (1)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三不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少说利、命和仁。

此章的断句与解释争论很多。传统的解释是:把两个“与”释为“和”,不点断,即“孔子罕言利和命和仁”,即三者皆“罕言”。“罕”训少,“罕言”即少言。《朱熹集注》:“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我们赞成朱熹的标点,但不认同其理解。

第二,将“与”解释为“从”的意思。陈天祥《四书辨疑》:“若以理微、道大则罕言,夫子所常言者,岂皆理浅之小道乎?圣人于此三者之中所罕言者,唯利耳,命与仁乃所常言。命犹言之有数,至于言仁,宁不可数也。圣人舍仁义而不言,则其所以为教为道,化育期民,洪济万物者,周何事也?王滹南曰:‘子罕利一章,说者虽多,皆牵强不通。利者圣人之所言,仁者圣人之所常言,所罕言者,唯命耳。’(王滹南名若虚,金人,其说见其所著《误谬杂辨》中)此亦有识之论,然以命为罕言,却似未当。如云‘五十而知天命’、‘匡人其如予何’、‘公伯寮其如命何’、‘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此之类,亦岂罕言哉?说者当以‘子罕言利’为句。与,从也。盖言夫子罕言利,从命、从仁而已。”

第三,将“与”解释为赞成和肯定的意思。清人史绳祖《学斋占毕》:“子罕言者,独利而已,当以此四字为句,作一义。曰命曰仁,皆平日所深与,此当别作一义。与‘吾与点也’、‘吾不与也’等字之义。”

孔子为何很少说“利”、“命”和“仁”?

何晏注:“罕,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也。”这种说法显然是肤浅的,没有深刻理解这三个字内在含义。若说仁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就要少言,怎么可能呢?大家不能做到,就应该天天提起这个事,若不提及,人们更加做不到了。所以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

杨伯峻先生说:“《论语》一书,讲‘利’的六次,讲‘命’有八、九次,若以孔子全部言论比较起来,可能算是少的。因之子贡也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至于‘仁’,在《论语》中讲得很多,为什么还说孔子罕言呢?于是对这一句话便生出许多别的解释了……我则以为《论语》中讲‘仁’虽多,但是一方面多半是和别人问答之词,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门的最高道德标准,正因为少谈,孔子偶一谈到,便有记载,不能以记载的多便推论孔子谈的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万倍于《论语》所记载的,《论语》出现孔子论‘仁’之处若用来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还是少的。”

我们认为,孔子很少说“利”、“命”和“仁”,我们应该如下去理解。

所谓“利”,就是个人的利益,个人名利,谁也看不破,但是孔子就叫大家要看破,若做一件事情,先讲利益,斤斤计较,没有钱就不干,那么工作还能做好吗?所以孔子罕言利就是不讲利益,不总是想到个人的利益,即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去先考虑个人的利益,而是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好。例如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先说要多少钱,能做好事情吗?对于现代的金钱社会来说,孔子这句话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所以这里并非说孔子平时不说“利”,这个字,而是孔子在平时做任何事情总不把利益放在前面,先讲奉献,不讲报酬。至于说到“利”这个字,孔子是教育大家不要被利益蒙蔽了眼睛,孔子经常在生活中向弟子门晓以利害,让大家见利而不忘义,并非在生活中不说利。

至于不说“命”,并非孔子心中没有“命”,而是要人去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要被命运所束缚。如孔子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劝弟子们要珍惜时间,去把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至于如现在的看相算命,孔子是很鄙视的。孔子不迷信,所以不与大家说“形而上”的命,因为命就是因果规律,没有善因就没有善果。孔子只注重现实,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努力创造善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就是算命很准,知道了还有什么用呢?昨天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所有牢牢抓住现在才是把握人生的关键,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若不抓住现在就必然悠悠度日,不知老之将至。所以,人生的时光如此宝贵,去算命,去预测,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不说“仁”又是什么意思?“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不可能不说,《论语》第四篇就是《里仁》,全篇都是有关仁的记载。所谓不说仁,就是要“仁”体现在利益众生的实际行动中,整天说仁不行仁,那么与口头禅者相似。别人说食,自己终不能饱,求仁必须在行动中体现。仁并非可以让老师可以赐给你,而要你自己在实践中去悟道,在深刻的反省和灵魂的净化过程中,仁就自然来到了。到这个时候仁者自悟,并非老师可以说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言命’、‘言仁’,其害与‘言利’同,所以‘罕言’。今人将‘命’与‘仁’挂在齿颊,有损无益。”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理解。

论语禅:

不要说得好,把握当下一念最重要。

驾车与指月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掌握哪个方面的专长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朱熹说:“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孔子多才多艺,精通六艺,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说过。但是孔子绝不以此特长而沾沾自喜,古棣《论语译说》认为孔子以自己“不局限于一艺而自喜”,甚错。孔子在前面说过“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一个东西,只有一个用途。

孔子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认为自己审理案件与一个法官没有什么区别,但我做的不是这样的具体工作,我做的是纠正天下人心的工作,使人不会犯罪,也就没有官司可打。孔子绝对不是想去做一个什么专家,做一个有什么特长的专业人才。所以,当别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到后就很幽默地说:“我要掌握哪个方面的专长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为什么要驾车呢?有人认为赶马车很高贵,所以孔子说要赶马车。古棣《论语译注》说:“赶车,即一项被尊重的技艺,而且按照传统只有属于贵族的士才有赶车的资格。”这样理解孔子甚错。孔子真是要做个车夫吗?不管车夫的职位多么高贵,都不是孔子的本意。朱熹说:“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可见不管有何执,都仅仅是一个手艺而已,而驾车还是一个最低下的手艺。

实际上,孔子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即是说我的志向不是做个有什么特长的专家,而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命脉,这文化就是一辆大车,没有人来拉,我就来拉,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我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把握这车的方向,让它永远不会迷路。孔子在这里,就义不容辞地担当了文化舵手的责任。

于是,我们就应该知道孔子把自己的使命定位指明前进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就近来说就是要求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远来说,就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求“道”,得到“道”的顿悟,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才到达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舵手比喻,与佛教禅宗的《指月录》意义相同。《指月录》记述自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至大慧宗杲等,凡六百五十禅门诸宗匠之历略及机缘语句等。所谓“指月”,是以“指”喻言教,以“月”比佛法。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认为一切言教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以言教而显示实相,然言教本身并非实相。

论语禅:

看圣人指向的目标,而不要只看“指”。

礼拜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拜倒在地,这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不拜倒在地,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违背了大家,但我还是主张拜倒在地。”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做法,因为虽然材料不同,但是本质还是没有变化,而且节俭也是美德,所以孔子也不是生搬硬套周礼的一切规定,只要本质上没有变化,孔子还是主张变通的。但反对跪拜简化的做法,表明孔子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礼的内心恭敬和态度,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

南怀瑾《论语别裁》说:

中国本是礼义之邦,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孔子说这是礼貌,“拜下,礼也”。但现在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就是不诚恳。对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敬礼的精神,须要绝对的诚恳,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即使是违背了时代,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做法,但还是要保持我们古礼为上,因为它内涵传统文化的精神,并非徒重外表而已。

南先生所说很有道理,按照南先生这样说,“拜下”,就是要跪下去,甚至五体投地,以表示诚恳和恭敬。而“拜上”,就是不跪拜了,只是用手做个姿势就行了,即拱手就行了。

礼拜在佛教禅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禅门早晚功课没有哪天不礼拜。从修行来说,一个人先要“放下”自己才能“自在”,要放下自己就先要放下这个肉体,所以面对已经觉悟的佛菩萨,不管是泥巴塑成的,还是金子制作的,都要虔诚地礼拜。有人说禅门礼拜的功课还有健身的作用,因为礼拜就是全身运动,如果礼拜得多会大汗淋漓,西藏密宗的大礼拜其运动量更大于汉传的双手顶足礼,确实都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是,作为禅门功课其目的在明心见性,所以拜佛在于拜心,不在于健身。诚心,那么这种礼拜就丝毫不能偷工减料,应该按照佛门规矩完成动作,这与孔子所说“吾从下”意义相同。

孔子所说,虽然是拜君长,但众生都有佛性,故众生也是佛。释迦牟尼修行时叫做常不轻菩萨,一切众生他都礼拜,不管被打还是被骂,他都照拜不误。孔子提出拜君长,要“从下”,一方面国君和长辈是应该值得尊重的,二方面也是仁者必需的礼仪,怎么可能简化呢?如果简化了,当然就是骄纵了,让人渐渐傲慢而没礼节。从禅修来看,礼拜就是放下自己,诚心礼拜,五体投地,则渐渐能够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道理。

论语禅:

拜佛,拜众生,拜自己。

无我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