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40章 子罕 (3)

第40章 子罕 (3)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知”在这里指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圣人的智慧,或者说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本身是无知的,所以说“知自无知”。无知之知是一切之知,无所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无知的知,即是无分别,无执着,不取相,与世俗认识完全不同,是真谛,是圣人于究竟处所体会到事物的真实情况。真谛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宇宙本体,不能成为“知”的认识对象,即真谛是无知的。但是圣人的无知,并非像草木石头一样没有知觉,而是大大优于有知有觉,只有否定世俗的知觉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般若的“无知”更确切一点就是无世俗之知。世俗知觉根本不可能把握真谛,世俗的知觉是俗谛。于是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世俗所认识的世界,是妄心派生的,完全虚假,由此而引出的知识,也全部荒谬。一个是般若无知所认识的世界,它不以人心为转移,是最真实的存在,所以叫做真谛。由于它在我们的心中不能形成任何形象,所以叫做无相。两个世界虽然水火不兼容,当时仍旧可以统一,排除了世俗之知,即可看透假象世界的无相真谛。无知之知即是用否定世俗之知的办法,以达到破除世界的假象,把握世界真谛的目的;反过来,再用把握了的世界真谛去观察万有,解脱众生,至于涅槃。

《般若无知论》讨论的问题,也不限于佛教的内部。《老子》以“无知无欲”教民,早已提出“涤除玄览”的认识原则;《周易》用“无思”、“无为”释“易”,《庄子》为“无知”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见《庄子?养生主》)

僧肇深刻地论述了“无知之知”的理论。《般若无知论》一开论则肯定确有一种“无知知”,超越于“有知知”并与之对立起来:“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此中的“有所知”,或简名“知”,或称“惑智”,是指人的认识而言;所谓“无知”、“不知之知”,或简称“智”,或“圣智”,系指佛教的般若智慧。因此,“知”与“无知”的对立,就成了两种认识论的对立。僧肇的《般若无知论》中,分析出般若(圣智)和通常人的认识(惑智)不同。通常人所讲的认识,只限于对现象世界作片断的、虚幻的认识。而且这个现象世界本身就是虚幻不真实的,是人们主观意识造成的假象。凡“知”都是有限的,所以说“有所知则有所不知”。

论语禅:

到了无知境界,便已经悟“空”了。

以众生为“三宝”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纪小,也一定要严肃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去。

孔子遇到穿丧服的人会变得严肃庄重。因为中国人强调慎终追远,强调孝道,所以历来都把丧事作为一件大事来办。作为一件大事来办,其精神实质是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而不像今天的丧事徒有形式,而没有精神,办丧事都变成好玩的事,也不能使产生严肃慎重的心情。有仁心的人,看见别人的亲人去世,就像看见自己的亲人去世,所以当看见穿丧服的人时候,心中也同时产生悲哀的表情,脸上也自然变得严肃起来。孔子看见邻家有丧事,他就不再唱歌,因为心中随之而悲哀,就不能唱歌了。在路上看见穿丧服的人,他的表情也会马上变得严肃起来。这都是仁心的体现,并非能够做作出来的。

孔子遇到戴礼帽穿礼服的人也同样会与众不同。“冕衣裳”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戴礼帽,穿礼服,肯定是参与典礼活动的人。遇到参与重大典礼活动的人,孔子的表情也马上变得严肃起来,这表现他的忠心和爱国。因为不管礼衣礼帽在谁身上,都是国家的象征。在这个时候,这个人本身意义已经消失,而他的象征意义已经产生出来。

佛门说礼敬三宝,三宝即是佛法僧,佛和法都是很神圣的,当然会使人尊敬,可僧人却不是这样,僧人的素质有高有低,对于低素质的僧人很难使那些佛门弟子产生崇敬的感情,但是佛陀教人都要平等看待,穿上了僧衣,就象征着清净,一切众生都应该恭敬,恭敬是自己的事情,素质是别人的事情。同一道理,当官的素质也有高有低,可能那个穿着礼服的人还是个腐败分子,但是他穿上了礼服就不再代表他自己,所以孔子一看见这些人表情就变得恭敬而严肃起来。

孔子遇到瞎子会照顾他们,体贴关怀。瞎子眼睛看不见了,在社会上生活都很艰难,所以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人,孔子看见他们不但不会歧视,而且还会与前面两种人一样恭敬让道,这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周安士说:“古来娶瞽女、病女者,类多身荣子贵。无他,以其立心仁厚,能为彼苍包容一人,彼苍亦将优待一人矣。”所以,不能歧视残疾人,歧视别人,就是歧视自己。

论语禅:

见一切众生都是菩萨。

无见顶相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长叹说:“老师的形象,我抬头仰望,越看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他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已经看清了老师站立在面前的高大形象,虽然想要追上去,结果还是没有办法赶上。”

颜回感叹孔子“仰之弥高”,就是抬头仰望,越看越高。这个形象类似于佛经上所说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种好相,其中一种相名为“无见顶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为髻形,一切人都看不见顶点。《优婆塞戒经》卷一说:“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无见顶相”对于孔子来说,可以说是形容他崇高的形象,也就是颜回所说的“仰之弥高”。颜回把老师的“无见顶相”当作一种“形而上”的相,他不是从肉眼来看的,而是从心上来看的,心无边际,所以“无见顶相”也没有边际,用“无见顶相”来形容孔子的也是很适合的,因为颜回在这里说的是孔子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具体生活中的孔子。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只有颜渊才能最深刻地了解自己的老师。所以颜渊感叹地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老师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这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也就是颜回已经从孔子那里看到道的本源,所以孔子的形象已经代表一种出世的境界。

对于这段话后面的标点,一种标法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另一种标法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标法不同,对“如有所立卓尔”这句话的理解也不同。一种说法认为是颜回自己可以独立工作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这样翻译的。

我们认为这里仍旧应该是指孔子,这样才能使全文的语气连贯,所以我把最后几句话翻译为:“直到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已经看清了老师站立在面前的高大形象,虽然想要追上去,结果还是没有办法赶上。”

论语禅:

因为真理没有顶点,所以追求真理的人都有无见顶相。

孔子病倒后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病得很厉害,子路让学生扮作老师的家臣,准备安排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转了,问道:“很久了吗?仲由干这种骗人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手里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手里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孔子病得很厉害,子路让学生扮作老师的家臣,准备安排后事。读到这一段时,一般人的理解是,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

实际上这段话更为可贵地表现孔子无我的心境,因为再生就无我了,所以就更不在乎自己死后享受什么葬礼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的定力,他坚信自己还不会死去,他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孔子对自己的丧礼要求简单,不准讲排场。可孔子为什么要求大家严肃对待葬礼,并且有三年之丧呢?那是孔子要培养整个社会一个尽孝的风气。

刘宝楠注:“此当是鲁以币召孔子,孔子将反鲁,适于道路中得疾也,故有‘死于道路’之语。盖孔子自知必反鲁也。夫子言己未必复见用,以大礼葬,亦当得归鲁,不致于死于道路。”这是指孔子应季康子邀请回国,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孔子仍旧希望自己能够在鲁国实现自己理想,后来不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就在晚年开始整理中国的文化,为续中华文化之命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有大意志力的孔子坚信自己不会在路上死去,因为他还要去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子路一贯行骗吗?在这里,子路好像是被批评的对象,子路也是经常受到孔子的批评的。但子路也有襟怀坦白的一面,他尊重孔子才这样做,并非他自己想骗人。

“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这句话有些人翻译为“子路实行欺骗的行径已经很久了”,我们以为不对。虽然子路经常表现出鲁莽和草率,但是在孔子的教育下他的人格日益完善。没有发现他平时有很多欺骗的行为,相反由于他的正直,经常表现出他的见义勇为。至于这一次是破例,对于子路来说为了尊敬自己的老师,也是万不得已。所以认为子路一贯以来就从事欺骗的行为显然是不对的。这句话是一个倒装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很久了吗?仲由干这种骗人的事情。”说明孔子在病重的时候,孔子不知道子路做了这样的事情,他病情好转,清醒过来就问学生,子路让学生扮作家臣的事是不是已经很多天了,并非说子路过去欺骗很久了。

论语禅:

圣人重生不重死。

自家宝藏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对于“待贾而沽”这段话,一般人认为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这里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子贡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后来成为外交家也不是偶然的。这里他与老师来了一段幽默。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如果把宝藏起来,就是隐士了,就是道家思想了。所以当子贡问孔子是卖宝还是不卖宝呢?孔子心领神会,说当然要卖,但是要等待时机,等待识货的商人。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