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47章 先进

第47章 先进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野人也可爱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说:“有人说‘那些先学习礼乐然后再做官的人,都是平民;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都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对于“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古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先进”是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后进”是指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贵族子弟。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野人”指乡野平民,“君子”指卿大夫子弟。整个这段话就可以理解为:那些先当官,靠家世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家世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杨伯峻《论语译注》是采用了这种观点,并说孔子不满意当时卿大夫的子弟,靠父兄的庇荫,做了官后才去学礼乐的情况。

南怀瑾认为“先进”是指我们的前辈,但是他对这个“前辈”追溯到原始人,他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先辈对礼乐文化,是“野人也”。原始都是野人的生活,慢慢进化、进化,才有文化的形成。“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他说我们后辈,有了文化以后就不同了。生下来就接受文化的教育,教育得好,有高深的修养,受了文化的熏陶,很有学问,我们给这种人的名称是“君子”。“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假使说到实用上的话,则主张先辈的朴野。

还有人认为“先进”是“首先进入”,“后进”是随后进入。古棣《论语译说》把这句话翻译为:“首先进入礼乐的,是住在郊外的殷人;随后进入礼乐的,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如果我有权施行礼乐,就依从殷人的礼乐精神,注重实质。”

朱熹认为是“孔子既述时人之言,又自言其如此,盖欲损过以就中也”。那么所谓“君子”和“野人”是当时上层人说话时自称自己是君子,而把先学习礼乐的人贬称为野人,这句话是孔子在引述“时人”的话。《朱熹集注》:“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子曰:‘先进于礼乐,文质得宜,今反谓之质朴,而以为野人。后进之于礼乐,文过其质,今反谓之彬彬,而以为君子。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不自何其过于文也。’”

我们认为,“质”是质朴,即是人类先天的本性,人类先天的本性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文”是人类不断进化而积累起来的人文文化,它已经经过人类的加工和修饰,是人类千百年来知识经验的积累。如果一味强调“文”,繁于文采,言词华丽,看起来很斯文,实际是酸溜溜的,人就会变得很虚伪而不诚实。所以孔子宁可要一个质朴无华的“野人”,也不要一个虚伪而不诚实的伪君子。因为保持先天质朴的本性,纯洁无邪的人,必然不会危害社会和国家。而表面上彬彬有礼,实则虚伪而不诚实的人,如果选用他们出来当官,则对社会和国家都有危害。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先进‘的确有’野人气象,‘后进’的确是‘君子’气象,但‘君子’的确不如‘野人’,故评论须如此,用之须如彼。”

论语禅:

原始的质朴更加接近清净心。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