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13章 八佾 (1)

第13章 八佾 (1)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礼与佛戒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八佾的舞乐都到了他家里,胆大包天,野心不小。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呢?”

三家撤除宴席时演奏着雍的国乐,孔子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样的诗句,他们家里哪一点相称呢?”

孔子说:“一个人不仁,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不仁,他怎么能欣赏乐呢?”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这一章是讲克己复礼的。“礼”这个词,今天的一些词典一般做此表述,“礼”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如礼制,封建礼教。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因为推翻封建帝制的需要,传统思想受到严厉批判,礼教被认为作为维持封建秩序的精神枷锁更是首当其冲。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外在表现是“礼”,礼教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维持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它既是人类道德规范的概括表现,又是以德治国的根本。为政以德,需要礼教来确立人与人之间正确的伦理关系,需要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的道德规范,只有当人的精神境界到达较高层次的时候,人类才能开始建立理想的和谐社会。

“礼”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它作为人类一般的道德规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过去我们只看到为臣、为子、为妻要服从于国君、父亲、丈夫,忽视了“三纲”同时要求国君、父亲、丈夫为大臣、儿女、妻子作表率的意义。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是相互的,即君王要做好君王,臣子要做好臣子,父亲要做好父亲,儿女要做好儿女。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伦”道德规范。

这些道德规范毫无特权,孔孟本身也不是国君,他们从整个社会秩序出发对社会所有的人都有道德规范,绝不是从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角度提出来的。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含义。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个有道之君爱护他的臣子和人民,那么他的臣子和人民自然也会对他忠心,作为忠臣他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能把这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的牺牲理解为君叫臣死。忠君爱国的思想是普遍性的要求,但是并非国君的地位绝对不可动摇,在特殊的乱世时代,儒家思想认为可以推翻暴君。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周朝是中国拥有时间最长的王朝,其典章制度越来越为完善,其“礼”发展到了孔子所赞叹的“郁郁乎文哉”,对于中国历代的礼,孔子宣称“吾从周”。但是,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孟子说:“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春秋》二百四十年中,共有弑君三十六次。其中还有许多子弑父的,如楚太子商臣之类。此外就是贵族世卿专权窃国,如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为了延续中华文明,他义不容辞站出来,提出克己复礼。

这一章可说是谈礼的重点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成为了一句成语,对于这句成语的解释,一般词典都说“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这是不是孔子的意思呢?孔子对于“八佚舞于庭”肯定是批判的,但孔子不是一般人,他是仁者,是有定力的禅者。孔子是个什么人?《学而》篇已经作了概括,即“温、良、恭、俭、让”,这是一个禅者的形象。如果把“是可忍,孰不可忍”理解为孔子怒发冲冠,拍着桌子,咬着牙齿大发雷霆,这样的孔子是否还像一个禅者?从修行的禅者来看孔子,对于季氏的做法,孔子是严厉批判的,但是他不会暴跳如雷去骂季氏。所以“是可忍,孰不可忍”应该翻译为“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呢”。

从佛教修行的立场来看季氏的做法,叫做不守本分,佛教以因果观来看世间贫富贵贱的分别,一个人一生有多少俸禄,能做多大官,那是他前世修来的,如果超越了他的福分,那就是不守本分。季氏不是天子,却做天子的事情,既暴露了他的野心,也是不守本分。不守本分的人,如果其野心成功,所超越本分的占有,到最后都会要加倍偿还。孔子从“礼”的立场来挽救季氏,虽然没有明说因果,但其目的仍旧是普度众生。

儒家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但是这种善因受环境影响就会改变,只有遵循礼教,约束人类过多的贪欲,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佛教同样如此,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只因私心杂念而蒙蔽了清净佛性。所以佛教提出了“戒定慧”三无漏学,无漏就是没有缺漏。“戒”相当于儒家“礼”的约束,儒家的“礼”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的依据,依于礼则合乎法,违背礼则犯了法。道德与法律的相互约束,使人不能做不道德的事情,不做不道德的事情,自然也不犯法了。佛教的戒律亦如此,戒律既体现了一般的道德规范,也具有法律的效应,因为违背了清规戒律,自然要受到惩罚。守戒与不违礼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患意识,从而培养不犯错误的定力,有了定力,就有顿悟的一天,从此就开发了智慧,走入了止于至善的境界。所以,从克己复礼,到佛教的守戒入定,提法不同,而目的一致。

论语禅:

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礼”与清净心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提的问题很重大啊!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铺张浪费,不如朴素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仪式隆重,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这里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林放:鲁国人。当时不是孔子的学生,据说后来成为孔子的学生。所以汉代《礼殿图》有他的名字,朱彝尊《孔子弟子考》据以补入。今泰安东南有放城集,传说为林放故里。

林放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一切事物的根本必然涉及到形而上学的大问题,也就是宇宙本源问题,是哲学问题,是不能简单地说清楚的。礼的根本在哪里?根本在于人心,人心的根本又在于仁。孔子虽然在这里没有直接回答林放的问题,但他已经间接回答了林放的问题。这就是任何内容都要靠形式来表现,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内心的真实才是礼的最真实的表现。

孔子在这里所有强调的“礼”的根本要用“心”去体会。尽孝不在于形式,心里悲痛又不如化悲痛为力量,在行动中去报答亲恩。

以禅宗来看礼之本,礼之本来自清净心,清净心才产生维持人类文明的礼仪。因此,礼仪是心灵净化的催化剂,只有来自清净心的礼仪才能真正实现灵魂的洗礼。因此,不仅儒家有礼仪,佛教也有礼仪。制订这些礼仪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灵魂的洗礼,从而去掉私心杂念,培养入世的定力,达到顿悟开慧的目的。

既然礼仪是清净心的表现,那么形式是次要的,心灵的净化才是主要的。所以,如果没有一颗清净的心,无论多么隆重的礼仪,并非能够体现内心的真诚。相反,如果有一颗清净的心,即使形式上简单俭朴,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真诚。

论语禅:

清净心让人文明礼貌。

“礼”与平等心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说:“夷狄也有君王,不像中原各国目无君长!”

夷狄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泛指文化落后的民族。夷是对中国东方各族的泛称,又称东夷。在远古传说时代,东夷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先秦华夏,为夷羌苗黎所融化而成,东夷是华夏先民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商、周三代,东方有九夷之称,是许多东方族类相近的氏族部落的统称。夷也用以泛指中国周边各民族,与夏对举。如四方之夷、夷夏之别,汉代称西南各族为西南夷等。狄,主要指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在历史上,夷狄与中原地区相比,确实是属于文化落后的地方。但是并非落后了就不能学礼了。在《孟子?藤文公》说到楚国的陈相就是一个转变的例子。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即使当时在夷狄地区也有贤君出现。《朱熹集注》引程子话说:“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那么“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应该翻译为:“夷狄尚且有君王,不像中原各国目无君长”。近人杨树达说“有君谓贤君也”,即指楚庄王、吴王阖闾。

与夷狄相比,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由于人们接受了圣君的统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礼仪也最为发达。尧舜禹是孔子向往的和谐社会,人类的精神面貌与后世自然不同,即使到了夏商以后,人类欲望虽然加重,但国家的礼制也不断完善,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到了西周,集前代礼制之大成,中华礼仪之邦于是形成。只是到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痛心疾首,于是说:“夷狄也有君王,不像中原各国目无君长!”

孔子把夷狄与中原地区进行对比,以夷狄淳朴能够忠君爱国,提出了“礼”不分尊卑的命题。他主张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礼”变成了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的道德要求。

长期以来,我们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其意为“庶人没有资格受礼,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远古的刑礼观。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尊、卑。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其意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这种观念以尧舜禹时代最为典型。那个时代,形成了维持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处罚制度,礼制刑法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孔子极其推崇三代之治,他希望建立大同世界,“礼”和“刑”是全体社会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怎么可能让统治阶级具有特权呢?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