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6章 学而 (4)

第6章 学而 (4)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如果真像朱熹这样解释,孔子也不能是圣人了。只因为朱熹的注解被统治者提升为封建社会“开科取士”的依据,历代知识分子受其害的不少。

像朱熹这样理解的,还有很多。

清刘宝楠注《论语正义》:“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吾等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吾所与处者,必贤于我。”根据周公的话,《论语正义》说“则不如己者,即不仁之人,夫子不欲深斥,故只言不如己而已”。还引证了很多:“《吕氏春秋》骄恣篇引仲虺(huǐ)曰‘能自为取帅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群善治要》引中论曰:‘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须己慎者也。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吾之偾(fèn)也,亦无日矣!’又《韩诗外传》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此于善者,自进之阶;此于恶者,自退之原也。诸文并足发明此言之旨。’”

因为既然不能交比不上自己的朋友,那么对下文“过则勿惮改”就有人理解为交朋友交错了,所以要改。

《论语正义》:“皇疏载一说云,若结友遇误,不得善人,则改易之,莫难之也。故李充云,若友失其人,改之为贵也。案高诱注吕氏春秋骄恣篇,引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证所择而莫如己者亡之义。亦以过为结友过误,或汉人有此义。故李充云然。然既知误交,何难即改,似不足为君子虑也。”这真是一错再错了!

或者受传统的影响,或者是出于自己的主观臆测,今世新出的很多版本的论语译注都是这样理解的。略举几例。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的译文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徐志刚《论语通译》也是这样。

中华书局出了“中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丛书”,有李申编著的《论语精粹解读》也是这个意思。

君子真的“不交比自己差的朋友吗”?

我们认为,若君子不交比自己差的朋友,也不能为君子了。既然是君子,对于比自己强的就会虚心学习,对于比自己差的,也能看到他的优点,即使完全没有优点,也可以做反面的榜样。

因此,我们的翻译是:“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即使学习,也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诚和信任为根本,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不管是哪位伟人,他们都是很谦虚谨慎的。所以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就是要人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看一切朋友都没有不如自己的。这里与前面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形成对比,“重”即自重,要增加人的自信心,人才能前进。但是过分的自信就会变成骄傲自满,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唯独自己一切都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下去,君子也就变成小人了。所以“君子不重则不威”和“无友不如己者”从两个方面提出君子的处世的人生态度。

禅宗扫平一切,彻底去掉自我的执着,达到心即是佛,是心作佛的顿悟境界,因此,禅者虽然要经常参访“善知识”,但他的眼里也是没有“恶知识”的,既然没有“恶知识”,那么他的眼里自然不可能“无友不如己”。

提婆达多处处与佛作对,是释迦牟尼的“恶知识”,在他一次暗杀佛陀没有成功之后,身陷地狱,佛为摩顶授记,佛陀哪有丝毫恨意?“恶知识”虽然可恨,但是他可以做反面教材,亦从反面普度众生,从这个意义来看,魔即是佛,我们还有什么怀疑呢?

论语禅:

大海因为站在最低处,所以它能够汇百川。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要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经常追念自己的祖先,这样民风就会变得厚道了。”

孝是渐修的起点。曾子在这里说“慎终追远”,即为一种尽孝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启发众生本有的良心,然后回归于厚道,即众生本有的佛性。

“慎终追远”是让孝道以祭祀的方式延续下来,刘宝楠注:“当春秋时,礼教衰微,民多薄于其亲,故曾子讽在位者但能‘慎终追远’,民自知感励,亦归于厚矣。《礼记?坊记》云:‘修宗庙,敬祭祀,教民追孝也。’”《中庸》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朱熹集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都认为“慎终追远”是有关祖宗丧祭的事情。所以过去中国民居的大厅上面总有“慎终追远”四个大字,以表示对祖宗的追念和尊敬。

然而,曾子是得孔子心传的学生,他的“慎终追远”,除了面对春秋礼教衰微的局面,提倡慎重对待丧祭,有时代意义外,其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孝道精神,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祭祀。

不是形式上的祭祀,那就要诚心,要诚心就要相信祖宗的灵魂真的在自己面前,孔子说“祭如在”。

有人说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除了他“敬鬼神而远之”外,还有一些根据。如“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祀也。赐欲知死人有知无知,死徐自知之,未为晚也。’”(《说苑?辩物》)

子贡提的这个问题,孔子不作正面回答,但也已经回答。这段话的意思,如果我说人死后有灵魂,就会害怕生者去殉葬;如果说死后没有灵魂,那些不孝子孙就会丢弃亲人的遗体而不管。因此,孔子就说,如果你要知道死后情况,你慢慢会知道的,因为你自己也会死的,到那时你就知道了。有人因为孔子如此回答,就证明孔子不相信鬼神存在。

实际上,孔子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只是他的重心落在现实的人道,重在修心。以佛法来看,人并非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生命都在六道中轮回,鬼神也是六道生命之一。如果孔子回答人死后有灵魂,那么活人就会认为人是永远不会死的,他就会轻视自己的生命,自杀殉葬去陪伴自己的亲人,而这种杀生行为就是愚蠢的。如果说人死如灯灭,那就更加不行了,更影响孝道的推行。如此看来,孔子已经是一个觉悟了生命轮回的圣人,他希望通过人道的修行使众生都得到解脱。

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说不管是祭祀祖宗还是鬼神,都好像他们就在自己面前。有人说好像就在自己面前,并非真的就在自己面前。如果好像在自己面前,那么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吗?这祭祀的人又怎能生起虔诚来呢?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所以他认为必须虔诚祭祀,慎终追远。

论语禅:

不忘记自己的祖宗,也就是念佛。

为众生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知道人家的政事,他是自己求来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他说:“我们的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获得的。夫子之‘求’大概与一般人之‘求’是不同的吧?”

佛门有六通之说,其中“天耳通”是指耳根具有一种特殊听觉能力,远近什么声音都能够听到,又称天耳智通、天耳通证。《大智度论》说:“云何名天耳通?于耳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能闻一切声、天声、人声、三恶道声。云何得天耳通?修得常忆念种种声,是名天耳通。”

孔子有没有天耳通呢?因为孔子从来都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出现在世间的,不是以“神”的身份出现在世间的,所以从来没有人说他有天耳通。

然而,孔子作为一个仁者入世修行,他过的是禅者的生活,以孔子的禅定到六十岁就已经耳顺了,不能说他没有神通。孔子到了七十岁已经能够随心所欲不踰矩,说明他的定力已经能够出神入化了,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但是又能不犯错,这恐怕已经是佛陀的出世境界了。不过,孔子一生不以宗教家现身,所以他也不显什么神通。

这里有人问孔子到一个国家,他以前也没有去过,却为何会知道那个国家的事情呢?难道孔子有天耳通吗?如果没有天耳通,是不是孔子到了一个国家,就到处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事呢?他这么热心打听政事,是不是想当官呢?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只是一个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五十一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但是后来三桓腐化堕落,孔子自动辞职,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自己是甘当布衣的。他自己说:“富贵于我如浮云”,是不重视什么名号的。所以,他代理鲁国的相,看到鲁国腐败,不可能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便毅然辞职不干。他周游列国,也有的国君想用他做官,但不准备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坚决不当花瓶,不作摆设,证明他并不看重官职爵位。例如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但孔子并非看到俸禄高就留在卫国。

然而,孔子不追求当官,只是说明他的思想境界不同凡人,并非他就不问政治。

“必闻其政”,古棣先生《论语译说》将“闻”译为“知道”,并举例《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吾未闻者,独鬼事耳。’”高诱注:“闻,知。”说杨伯峻《论语译注》(岳麓书社)译此“闻”为“听得到”是不妥的。我们觉得这样很符合原意,孔子以他的人格魅力自然能感知一个地方政治情况,不用他去打听就自然知道。朱熹说“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

那么孔子了解政治是不是想当官呢?不是!南先生在《论语别裁》里面解释得好:“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

这就说明,孔子虽然关心政治,但并非有什么政治野心,他只求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大治,实行仁政。伟大的境界自然就能感动大众,所以自然有人请他做官,但是在当时那种乱世,社会黑暗,他的政治理想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就始终不做官,从事教育事业,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流传下去。

圣人已经看破和放下世间一切才成为圣人,所以他对世间一切名利富贵而无所求。圣人无所求,众生却有所求。有求则必有痛苦。圣人因为以无求之心而产生同体大悲之心,所以圣人求众生都得解脱,走出人生苦海,这就是圣人所“求”与我们凡人所“求”不同的地方。

我们凡人所求甚多,到了寺庙,求富贵,求名利,什么都求,供一篮水果就要菩萨赐一座金山,可见是欲望大得很。欲望大非菩萨所为,要想有所求,就要向圣人学习,那样才能没有一切所“求”的痛苦,也才能真正解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求菩萨不如求自己。怎么求呢?普度众生,自利利人。正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如果你反过来为众生而“求”,你也就是有“求”必应的菩萨了,你也就是圣人了。

论语禅:

为众生而求幸福,与众生息息相通。

三年无改于父“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的时候,就要经常观察他的意志;父亲死了以后,就要观察他一生的行为。三年都不要忘记父亲,改变他的教导。这就可以叫做孝了!”

真正的孝道是什么?就是孔子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了。对于这段话《朱熹集注》说:“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朱熹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使后人多有误解,就是父亲死后三年他在世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改变,这样理解有碍孔子的本意。如果父亲是个大恶人,那儿子也跟着干坏事吗?例如秦桧是个大奸臣,那么他的儿子也要跟着做奸臣吗?如果是这样,孔子还是圣人吗?

以禅修的境界来看孝道,孝子养亲包括养身、养心、养道、养圣。下等养身,只能给父母提供吃穿,使父母在物质上没有缺乏。但已经是世人难以做到的了。中等养心,即讨得父母欢心,不违背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在精神上愉快。上等养道,使父母明了大道之理,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最上等是养圣,使父母滋养圣胎,走上向仁的最高境界。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