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7章 学而 (5)

第7章 学而 (5)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孔子所说“观其志”就包括了养心、养道和养圣。要时刻观察父母的意志和思想,既要让亲人身心愉悦,又要让他们觉悟最高的真理。所谓“观其行”,就是父母死了以后,还要好好回顾他们一生以来的善行和恶行,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深刻为他们忏悔。如果是美德,就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努力在生活中去实践。

朱熹引尹氏说:“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这是说如果父母所行的道是正道,那么一辈子都应该奉行,不是三年的问题。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三年不改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第一是三年都不忘记自己父亲,时时心中都有父亲;第二是父亲对我有期望,我不要忘记他的教导,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因此,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着重表达孝子之心,并非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一切生活习惯,而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亲人,忘记他曾经为了儿子成长的谆谆教导。父亲的教导,当然是从正面来说的,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亲的心愿,他要儿子有志向有作为,这些教导往往都是语重心长的,所以孝子在生不敢无视严父的谆谆教导,在父亲死了以后也不要因为没有严父的监督了而为所欲为,辜负了亲人的殷切期望。实际上不仅是三年不要忘记父亲的教导和期望,就是三年守丧之后也不要辜负父亲的期望。只因为三年亲人新丧,更加不要因为悲痛而忘记了自己的志向,要时时提醒自己,化悲痛为力量,去实现伟大的理想。三年之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了,自然就有所为了,自然就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去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了。

从国君来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道”是慎终追远的意思。新君主继承父业了,不要马上就培植自己的势力,将老臣全部换了,一代天子一代臣,心中没有自己的先祖。再就是父亲安国治民的政治,已经让百姓安定下来了,你马上施行新政,就有可能破坏人民的利益,政策的不稳定也失去统治者的信任,民心不安,天下不稳。所以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意思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也许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他父亲的旧臣,不改变他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这段话正是对孔子所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注释。

论语禅:

“道”是永远不会改的。

“和谐”与“中庸”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实行,以和谐为贵。先王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大大小小都遵从这个原则。但是,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自己,也是不行的。”

“礼之用”就是礼的外在表现,它的“用”是什么?就是“和为贵”,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或许就来源于此,从古到今,大家礼尚往来,以和为贵。孔子一生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了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所以他赞扬先王最好的地方就是社会和谐,没有强权,没有暴力,才出现和谐的太平世界。

对于和为贵的理解,这里特别强调,也不是无原则的和谐,必须礼尚往来。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是如此。不能为和谐而和谐,我们认为应该是要从双方面来要求自己。首先自己要做好,彬彬有礼,可别人要是无礼,那就让他,让他还是无礼呢?

孟子教导他的弟子,遭受别人三次无端侮辱,诽谤,就要回骂他。

主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要饶恕人七十个七次(“七”在圣经中代表完全,即耶稣要人完全饶恕别人)。所以耶稣说,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还可以送右脸给他打。

中国还有一个唾面自干的成语。说娄师德眼里没有恶人,很能忍让别人。他的弟弟说:“别人向我脸上吐痰,我把它擦干就行了。”可娄师德说他这样做还是心态不平静,应该自己都不要动手去擦,让它自己干了,才算真本事。

我们认为,礼让的原则适合于个人修养,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方法,如果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说,孟子的思想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显然是提倡反抗强暴的,提倡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如日本打进中国来了,显然是不能对它以礼相待了。再如岳飞为什么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敬仰,那是因为他有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看看他的《满江红》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岳飞对敌人的恨,正体现了对民族的爱。因为正义的反抗,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只有实现了和平,和谐社会才能来到。特别是在乱世,就应该像曾国藩的做法:“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和谐”与“中庸”是有密切关系的。中庸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左也不右,不上也不下,才能达到和谐。中庸是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可我们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无原则的调和,没有原则,从而提出批判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文革”时代,因为强调阶级斗争,中庸更是孔子的一大罪状。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怎么能够中庸呢?实际上这是误解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主张的中庸,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质量互变规律有一个“度”的问题,有时候超过了度,事物的质量不是往好的方向变化,而是走向极端,出现大问题。

孔子“和为贵”的中庸思想是有原则的,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中国新儒家创始人之一梁漱溟在“批林批孔”时,公开说“我只批林,不批孔,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种态度才是“中庸之道”,才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本质。

中庸在佛教般若智慧里面叫做“中道”,与儒家的“中庸”一样也是反对走极端的。中道是禅宗顿悟的基本条件,禅宗说即身成佛,即心是佛,如果一个毫无修行的凡夫因此就说自己是佛,那就是狂禅了。即身成佛,即心是佛是就绝对本体来说的,众生平等只有到了佛的境界才能做到。可以顿悟即身成佛,即心是佛,但是并非这凡夫的肉身就是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辩证统一,贯穿了中道的原则。禅宗后来走向狂禅,因此而渐渐消失顿悟的本意,那都是因为违背中道的结果。

论语禅:

让心不离开中道。

读书不是做学问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上不追求满足,居住上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言语谨慎,向有道者请教,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是一个禅者,参禅是不做学问的,无论是“渐修”,还是“顿悟”,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修行。因此,孔子提出做一个君子不是靠读书读出来的,一个君子的标准就是在生活上无所要求,但是在精神上却有永无止境的追求。所谓“好学”也就是指在精神世界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只要他精神过得充实,即使不识字,孔子也认为他是“好学”的。这与禅宗不立文字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虽然不会做小人,但是我们成不了君子,是因为我们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不追求精神的充实。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但对于君子从不在这些方面去提过高的要求。所谓食无求饱是指君子在吃的方面要求很简单。

“君子食无求饱”的“饱”字,古棣的《论语译说》认为作“满足”解释,可以更符合原意,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作吃饱解释也未尝不可。按照古人的卫生规律,君子不仅不追求饮食上的丰盛,而且吃饭时也真的不吃得很饱。君子在饮食方面的要求是很简单的,这与佛教徒颇有相通之处。

佛教有“过午不食”的规定,即过了中午就不吃东西了,这样才能保证出家人神清气爽。至于吃什么,出家人都是随缘的,化缘到什么就吃什么。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与夏丏尊吃饭,夏丏尊觉得所吃的咸菜很不是味道而多次皱眉,而弘一法师却吃得津津有味。

如果人只在吃穿住这些方面追求,他就很难成就。我们当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做苦行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正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而不应该遇难而退,甚至怨天尤人。古人云:“自古人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可见人才都是从磨难中走过来的,要真正做一个君子自然也例外。

孔子还说君子的好学是“就有道而正焉”,在佛门就叫做参访善知识。君子虽然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且办事敏捷,言语谨慎,但是还不行,还要向有道之人请教才能不走弯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恶人,也可当善知识看。因为恶的反面就是善,从恶中我们可以看到善的益处,更加觉悟行善的紧迫性。所以,在生活中遇到顺缘是善知识,遇到逆缘也是善知识。逆缘虽然障碍自己修行,但是只要正确对待,它也能促进自己精进。虽然,从形式来分辨,恶人就是恶知识,好人就是善知识。但从本质来看,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

论语禅:

生活标准放低了,精神世界就提升了。

求“道”的定力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处于贫困时不谄媚,处于富贵时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还是不如贫困时却乐于追求自己的道,富贵时却仍旧谦虚好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你现在真正懂《诗》了,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的道理了,告诉你过去,你就知道未来,你已经能够举一反三了。”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会做生意的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特别称赞了子贡的经商才能,并说因为他经商有钱为孔子弘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

子贡是先贫后富的人,地位的变化,就有了处于贫富两种不同环境时应该保持何种心态才是君子的问题。他的想法是:“君子处于贫困时,不会谄媚;处于富贵时,不会骄横。”他当时自以为这种境界很了不起,所以就很得意地去问孔子。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是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人,他没有打击子贡的积极性,而是首先肯定,然后进一步启发他:君子追求道,他的心态是不受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的。君子贫困的时候,他仍旧安贫乐道,他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追求最高的道,不会因为处境不好就放弃自己的志向。君子富贵的时候,他也不会得意忘形,他仍旧会谦虚好礼。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定力,在生活中的一种大定力。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描写的也是这种定力。君子应该是有定力的人,他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使自己情绪不稳,既不会因一时所得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一时失落而一蹶不振。这就是生活中的定力,有了这种定力才是真君子。

程树德《论语集释》:“人之为境所动者,以见心外有境故也。贫而谄,富而骄,陋矣,故以‘无谄、无骄’为可。然无谄、无骄者,特不为境所动耳。能了心外无境否乎?不能了心外无境,而能保其真,不为境所动乎?故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一段话的解读,颇有禅理,比较深刻地分析了孔子对子贡的肯定而又有进一步的要求,让他求道而永不退心。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够做到不“贫而谄,富而骄”的境界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这样不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而对外界动心,不动心就能够培养定力。但要真正得到出世的大定,还必须在贫困的时候,仍旧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最高境界,像颜回那样住陋巷一直不退道心。相反,人一旦处于富贵的时候,有权有势,要想不骄横也难以做到,所以也就没有好礼之心了,没有好礼之心,也就退道心了。因此,在富贵的时候,也一定要谦虚谨慎,做一切事情都要低调,对任何人都要彬彬有礼,这样才是求道的人。

澫益禅师写了《论语禅解》,关于这一节他说:“子贡之病,在愿息,文在悦不若己,故因其所明而通之,‘告往’、‘知来’,全是策进他处。道旷无涯,那有尽极,若向‘乐’与‘礼’处坐定,便非‘知来’矣。”

澫益禅师告诉我们“道”的境界没有止境,只能永远看到不足的人才能攀登到真理的顶峰。如果为眼前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顿悟,那么就很有可能走火入魔。所以求道需要定力,子贡所说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仅仅是世间的禅定,若如孔子所说“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则已渐渐进入出世的禅定,可如果就坐定于“乐”与“礼”,那么离大道仍旧很远。“道”是无边无际的,由世间禅定进入出世禅定距离还很远,哪里能够停止追求的步伐呢?

论语禅:

有了定力,所向无敌。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