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5章 学而 (3)

第5章 学而 (3)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我们认为,从字面上来看,“三”在古汉语理解为“多次”是很常见的;从语意来看,曾子注重反省自己,并非就是上面三件事。作为颇得孔子心传的曾子,如果总是机械地去反省这三件事,就不是曾子了。事实上人的私心杂念是无数的,这三件事只是举例而已。对“传”的理解,不能认为曾子做了老师,就不用去实践孔子所教给他的知识了。孔子所传授给他的做人处世的学问,需要他时时去实践,在生活中去不断地检查自己,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自己都没有做到,又怎么能够当老师呢?

曾子是孔子学生中最老实的一个人,外表看起来比较笨拙,平常也不爱多说话,但是他却得到了孔子的真传。他得到真传的秘诀是因为他为人处世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在自己的心,抓住了自己的心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朱熹《四书集注》说:“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来自于圣人,到后来离开圣人的时代越远,学说就越失真。唯独曾子的学说,致力于内心用功,所以传下来就没有弊病,从子思和孟子那里就可见端倪了。可惜啊!他的嘉言善行,没有能够全部流传于世。那些幸存下来的言行,后学能够不尽心学习吗?”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主张反省自己的,反省实际就是儒家最主要的修养方法“慎独”的实施方式。《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见”是通假字,即“现”。“隐”是指“暗处”,“微”指“细事”。意思是:“不要在暗处出现恶念,不要认为事小就无所谓。因此君子独处的时候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意思是君子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和细微的念头,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

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只要管住了自己的心,一切犯罪行为都可以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曾子的这种慎独功夫到后来发展为程朱理学最主要的修养方法。

经常观察自己心中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叫做“观心法门”,是禅宗“参禅”常用的方法,其下手之处就是要像曾子一样管住自己的心。管住了自己的心就能培养我们的意志力,意志力就是定力,有了定力,对于人生一切大小事务自然就应付自如。管不住自己的心,像和尚一样天天打坐,也还是不能开悟。

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着冥思。

怀让禅师便问弟子:“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

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

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

怀让就说:“砖既不能磨成镜,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牵牛要牵住牛鼻子,抓住了自己的心,才能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天天打坐冥思苦想,并非能够成佛。只要贴近生活,饥来吃饭困来眠,过普通人的生活,在普通的生活中去观察那一颗活泼泼的心是善还是恶,才最终有开悟的一天。这种方法的下手之处,最初在得到一片纯善的境界。

从前,有个修行人,为了检查自己的意念是善还是恶,就准备两堆石头,一堆是白石子,一堆是黑石子。用此来记载自己每天善恶的念头。凡是产生一善念,就捡起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凡是产生一恶念,就捡起一颗黑石子放在一边。开始时,每天的黑石比较多,后来,白石渐渐多起来,到最后就全是白石子了。可见要到达纯善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艰巨努力。但是,到达了纯善的境界还不是最高境界,只有到了不思善、不思恶才是发现本来面目,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当下一念,是最重要的,像曾子一样,反省当下的一念是善还是恶,不久就能进入圣流。正好像佛教偈语所说:“阿那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阿那耶识就是深层次的意识(潜意识),是很不容易观察出来的。只要每天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只有主宰了自己的心,才算真正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论语禅:

观心可以切断妄念的瀑流,一切私心杂念消除了,行动上就不会有错误了。

以民为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领导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肃谨慎、专心认真地办理各种政务,严守信用,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在农闲季节才摊派劳役。”

从《论语》一开头,我们就认为,从孔子的仁政爱民,到曾子《大学》提出“亲民止于至善”,再到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其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圣人的心是相通的,民本思想与释迦牟尼的众生平等,实则是一贯的。儒家以民为本,用佛教的话说就是要慈悲济世,实行大乘佛教的菩萨道。一切以众生为中心,把众生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这种思想体现到一个国家身上,就是孔子所说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儒家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仁政,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这种民本思想实际就是要国君要以国为家,把一个国家当做了自己的家,那么百姓就不仅都是他的臣民,也都是他的亲人,如此一来仁政就降临了。他首先就会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因为没有人民就没有他这个国家。

如何以国为家呢?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治国之道,即是处处从老百姓着想。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管他领导一个多大的国家,都需要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第一,要严格讲信用,遵守诺言,即所谓天子无戏言也。第二,不能奢侈,要勤俭节约。第三,要处处爱护百姓。第四,不能在农忙季节摊派劳役,只有人民丰衣足食,天下才能太平。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治理好国家。所谓“仁者,爱人”,道出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提倡节俭,反对腐败,是天下大治的根本保障。不管是哪个时代,也不管是哪个帝王,只要上层统治者奢侈腐败了,就没有不灭亡的。

《史记》记载黄帝:“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意思是说黄帝勤政爱民,善于节制。

《礼记》载,宰我问孔子说:“我听说黄帝在位有三百年,请问黄帝是凡人吗?为何能够活三百年呢?”孔子回答说:“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在生的时候,百姓得到他的利益有一百年;死后,百姓敬畏他的神灵有一百年;继后,又用他的教化一百年。所以说在位三百年了。”

论语禅:

以众生心为心。

修行三阶梯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同学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爱护兄弟和朋友,做事谨慎,诚实守信,然后博爱一切众生,这才算真正亲近仁。这一切都做好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学习书本上的东西了。”

这话总结了从入世到出世的修行三阶梯。第一阶梯在家修行孝道,第二阶梯将爱心扩及到亲戚朋友,第三阶梯扩及到一切众生。

在家首先是尽到自己的孝道,这是孔子道德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当时的显学代表人物墨子所反对的。墨子提出“兼爱”,故其“薄亲”,如反对儒家的厚葬以及种种繁琐的礼节。实际上,孔子教育弟子做人的入手处虽然是从家庭开始,但其归结点还是要爱洒众生,他说的“泛爱众”与“兼爱”并没有什么区别。孔子有修行的先后次序,即亲亲—仁民—爱物,首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爱别人,最后爱一切众生,这样就能按部就班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出世)。

孔子何尝不想一切众生都相互友爱,但是面对人欲横流的世界,如果不先从小我做起,又怎么能够趋向大我。如果实行墨子的“薄葬”,人们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连父母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兼爱呢?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境界,他很向往“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

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从这一段话来看,孔子希望爱心遍及一切众生,一切平等,没有分别,与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所以孔子、孟子的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

论语禅:

因为心不平等,所以众生也不平等。

贤贤易色

子夏:“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敬重贤人,一看见他们就要肃然起敬,改变平时对人随随便便的态度。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服务人民,能够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如果这一切都做到了,即使他从来没有入学读书,我也一定认为他是很有学问的人了。”

对于“贤贤易色”这句话也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贤贤”与孔子说的“亲仁”实际上没有区别,一般也没有引起歧义。问题是这个“易色”。

朱熹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意思是学习贤人的优秀品德,就会改变人的好色之心,这向善就有诚意了。那是不是一旦亲近贤人,就不能再接近女色,太太也不要了呢?

国内有些注本也觉得朱熹不妥。如杨伯峻译为:“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这样就把“贤贤”的原意搞错了,“贤贤”变成“重视妻子的品德”了。

我们的翻译:“敬重贤人,一看见他们就要肃然起敬,改变平时对人随随便便的态度。”这句话“易”就是“改变”的意思,“色”即脸色和态度。看见有仁德的贤人来了,应该改变平时随随便便的态度。

把“贤贤”与“好色”联系起来,古来这种看法很多,清刘宝楠注《论语正义》:“贤贤易色,明夫妇之伦也。”接着引证《诗经》“关雎”一诗说淑女配君子,是为了消除好色之心,使大家都去尊重贤人。然后说:“今案夫妇为人伦之始,故此文叙于事父母事君之前。《汉书》李寻传引此文。颜师古注‘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公羊文十二年传‘俾君子易怠’。何休注‘易怠,犹轻惰也’。是‘易’有‘轻略’之义。又广雅释言‘易,如也’。王氏念孙疏证引之云‘论语贤贤易色,易者,如也,犹言好德如好色也’。此训亦通。”

对于“易”字有两种解释,第一是解释为“轻略”,那么“贤贤易色”就是“尊重贤人,轻略美色”的意思;第二是解释为“如”,那么“贤贤易色”就是“好德如好色”的意思。还说“孔曰:子夏弟子卜商也,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不管怎么解释,都把“贤贤”与“好色”联系起来。不仅与“好色”联系起来,连夫妻之伦处理不好,也是“好色”。

以禅宗来看“贤贤易色”,那就是不断参学,所谓参禅,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而是需要懂得提高自己定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盲修瞎练,而是需要善知识的指点。佛教所谓善知识,就是好朋友,这种好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能够促进自己道业增长的贤者,他们能教示佛法正道,是令得顿悟的师友。

佛教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说明修行者需要谦虚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

论语禅:

亲近善知识,不要当面错过了自己的师父。

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即使学习,也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心和诚信为根本。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无友不如己者”朱熹是这样注解:“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

朱熹的意思是,“无”是“不要”的意思,“友”则是名字作动词用,“交朋友”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了。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