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4章 学而 (2)

第4章 学而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佛教提出一切恶业都会让人堕落地狱、饿鬼和畜生三个恶道中去,而地狱和饿鬼是我们看不见的,畜生虽然能够看见,但一般人不会联想到人也能够变成畜生。孔子则不谈这些,他敬鬼神而远之。然而,孔子不谈这些,并非否定它们的存在。否则儒家还怎么要祭祀祖宗呢?如果祖宗不存在了,还有谁在受祭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因为说这些东西不能让人得到解脱,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他不把精力放在“形而上”的探讨上,而是具体谈如何做人,人做好了,就能与天地同参,那么也就解脱得到永恒的快乐了。

因此,《论语》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而做人实际就是修正“身口意”的错误行为,所以也就与佛教殊途同归了。后来儒家发展“修身”的学说,“修身”也就是修行的代名词。《大学》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是曾子记载孔子的遗言(经)和他自己的诠释(传)的著作。曾子是得到孔子心传的人,也就是说是孔子的嫡传弟子,孔子的全部学问在他那里都全部学会了。他学会了什么?《大学》这段话说得清清楚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是高贵的天子,还是贫贱的百姓,都要修身。

以佛法来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实际都包括在“身口意”三个方面。

“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开悟),这是让你有正确的世界观,属于“意业”上的。诚意就是“勿自欺”,欺骗别人实际就是欺骗自己,所以不要自欺欺人,这也属于“意业”上的,同时如果从口头表达出来,就要说话诚信,不说假话,或者花言巧语,这就属于“口业”了。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没有邪念,自然属于“意业”范围。

身体的行为则包括在齐家治国等生活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那些都属于“身业”的范围。首先能够管好自己的家庭,要管好自己的家庭,自己首先就要为人孝悌,自己做到了孝悌,才有资格管好国家,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这些都是属于“身业”上面的修行,也就是实践中的修行,管束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出错误的行为。

论语禅:

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的错误行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则修而无修。

修行先修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为人处世做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反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那是很少发生的事。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反而喜欢造反作乱,那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事。君子致力于追求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起来了,大道的最高境界也就出现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不是仁的根本呢?”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有人说“仁”就是“人”,属于古汉语的假借。

程树德《论语集释》、陈善《扪虱新语》:“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曰‘观过,斯知仁矣’。又曰‘井有仁焉’。窃谓此‘仁’字皆当作‘人’。”

王恕《石恕意见》:“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乃是为人之本。”

李泽厚《论语今读》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翻译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段话的“仁”是有逻辑推理的结论,是一步一步深入,得出“仁”这个落脚点。首先有子说,要做好一个人的根本是什么,即“为人也孝弟”,这是做人的根本,既然“人”可以用“仁”取代,这里怎么不取代呢?“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孝悌开始做人,就树立了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树立了,并且持之以恒,永不放弃,那么大道的最高境界也就会出现,也就是说终究会大彻大悟的。既然大彻大悟了,那么也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有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仁的根本,这个根本是从做人开始,即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开始的。

“道”在孔子那里是一种思想境界,也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仁”是指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善性,类似于佛教所说人人具有的佛性。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并非说孝悌就是仁,仁是事物的本质,孝悌是事物的表象。用古人的话来说,仁是体,孝悌是用。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通过孝悌,只是恢复人本来面目的方法之一,而且是走向仁的境界的最根本的方法。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够站稳脚跟了,终究会大彻大悟,发现大道的本源。

“道”在这里,我们一般都理解为思想体系。但是,“道”在孔子那里就是“仁”,就是大道的境界。而“仁”与“道”是宇宙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本立而道生”的“生”不能翻译为“产生”,因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它本来就是那样,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发明的,应该翻译为“发现”或者“出现”。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仁”并非高不可攀,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做人的责任,“仁”就每天都在与我们相伴。

只要一个人首先做到了孝悌,做好了一个人,他就是在追求“仁”,即使不识一个字,在孔子那里也是大学问家。正好像禅宗六祖慧能,原来是一个砍柴人,不识一个字,但是五祖弘忍却把衣钵传给他(从达摩传到他是六祖)。当时五祖的高足还有神秀,因为他比神秀更快地悟透了禅的本质。所以一个一字不识的慧能,反而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师。孔子也希望自己的弟子不是空做学问,要在实践中去认识真理,在实践中去追求仁的境界。所以,他提出了下手之处,就是从身边做起,从脚下做起。那就是首先在家里做到对父母尽孝,与兄弟友好相处。所以,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道也是佛教所提倡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一些儒门人士,甚至名人,不能理解佛教辞亲出家的做法,认为佛教无父无君,是不孝,因此自古以来,儒士常常有辟佛的议论。实际上,以慈悲为宗旨的佛教哪有不孝的道理。佛最讲究缘分,有缘才能得度,那么在所有的缘分里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缘分应该是最深的。佛教连小到昆虫的众生都不忍伤害,难道可以对缘分最深的父母不孝吗?所以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无不强调孝亲的重要性。《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专门讲述孝道的经典外,其他许多大小乘经典里面无不提到孝亲对于解脱的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代禅师,虽然出家,但是他们依然奉行孝道。

宋末元初浙江余姚九功寺有一位禅师,大约公元1294年前后在世,字行已,号懒禅,浙江上虞人。他出家不久,父亲去世,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懒禅虽已出家,但深明大义,不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他奉养他的母亲,不是把十方施主舍于寺庙的财产金钱拿来作养家孝亲之用,而是用他自己省吃减用仅有一点积蓄来养活他的母亲。有时身上穷得一文钱也没有,可是又不能让年老的母亲饿肚皮,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去,买米回来养亲。

我们可以从他怀念慈母的四句诗中看出一片赤忱的孝心:“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母子之情。

禅家说,心即是佛。可什么心才是佛呢?难道凡夫心也是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心就在日常生活中,孝心就是佛心。人们只知道心外求佛,而不知孝顺父母就是佛心。拜心外之佛,不如发菩提心,从孝顺父母开始。

论语禅:

爱父母,爱兄弟,爱一切众生。

修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谄媚,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佛教强调从身口意修行,通过身口意修行修正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保持如如不动的定力。就身口意三个方面来说,口的修行主要是指说话要谨慎,说话没有错误,保持说话的定力。常言道“祸从口出”,说明了说话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有关口业的阐述,在佛教十善的戒律里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就是诚实不说假话。“不两舌”就是不说搬弄是非的话,挑拨离间。“不恶口”就是不说恶言骂人。

“不绮语”,《三藏法数》的解释是“绮语者,谓乖背真实,巧饰言辞,令人好乐也”,那么上面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当属于“绮语”之列,绮语就是花言巧语,随对方心意将事情夸大或缩小,一副谄媚讨好的小人嘴脸。这种人,孔子认为是没有仁德的。因为他有个人企图,他花言巧语,满脸谄媚是为他个人的私欲服务的。此外也指诲盗诲淫、情歌艳曲之类,属于淫色之类的话都是绮语。

佛教的观点,四种口业会得到不同的报应,妄语会使自己得到被诽谤、被人骗的报应,两舌会得到眷属分离、亲族嫌弃的报应,恶口会得到常闻恶声、言多诤讼的报应,绮语会得到言无人信、语不明了的报应。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子。

孔子对说话提出了很多告诫,总是劝人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意思是说:“仁者说话迟钝。”就是说有仁德的人他说话是很慎重,不会随便说话的,表面上看起来傻傻的,实际不是大智若愚。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意思是还没有轮到你发言你就抢着说话,这叫做急躁;已经轮到你发言了你却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就冒然说话,这叫做盲目。可见说话是一门很大的艺术,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以致于追悔莫及。所以,仁者说话谨慎。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告诉我们不要说阿谀奉承的话,不要给人吹喇叭,不要给人抬骄子。为什么要去吹捧人呢?那是因为人有所求,求什么?无非是求名求利。因为有所求,他就会不顾原则说奉承的话,讨得上司高兴,追求个人名利。所以这种人,就与仁义相违背了。仁者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不求个人名利,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故无欲则刚,不会对达官贵人做出一种谄媚的样子。

入世的禅者亦是如此,他在修行的过程中,为的就是放下个人利益去为众生服务,从而走向无我的境界。真正的禅者不会为世间名利动心,自然就不会去讨好达官贵人。禅者静默的作风,贯穿中国历代禅师。

吹捧上司的人就一定能够往上爬吗?不一定!真能稳定做大官不靠吹捧,而靠一颗忠心,他不求名利反而名利自来。

唐朝宰相李泌曾向懒残禅师请教他的前程如何,李泌有大官之任,懒残有心点化他,便在火盆中拣了一块只有半边熟了的芋头给他吃,李泌大为不解。

懒残说:“你虽是宰相,大鱼大肉能保证以后天天吃到吗?这虽是半生半熟的东西,老百姓却能天天吃。”

李泌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

懒残说:“你虽是宰相掌握杀生大权,但你的生死却掌握在皇帝手里,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伴君如伴虎’,想想不后怕吗?所以那大鱼大肉你能吃得安吗?老百姓虽是淡茶粗饭却能吃得安。”

李泌说:“依你怎么办?”

懒残说:“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为此,李泌悟出了懒残禅师话的意思,便听从“勿多言”的劝告,稳稳当当的当了十年宰相。因慎口修心,又修得了正果,年老回乡后还为乡里做了很多善事。

论语禅:

修禅吧,那样你就不会说错话。

曾子的观心法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否实践了呢?”

有人把“三”理解为下面所说三件事,同时认为曾参此时已经做了老师,“传”不再是孔子传授给他的学识,而是指曾子在做老师传授知识,因此翻译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是熟练?”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