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18章 里仁 (2)

第18章 里仁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从本体来看仁,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儒家说人性本善,即使是恶人,也不一定他没有一点好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孟子批杨墨也是万不得已,而不是象后世宋儒等人,反而恨天下没有杨墨可批,自己就不能标新立异,所以就从佛老开刀。孟子总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的,例如武王伐纣,太公带兵征战,伯夷则拦马强谏,两个人有如水火。但孟子说:“二人都是天下的大老!”不仅没有轻率地划分优劣,而且对伯夷还极其赞美,说:“伯夷,眼睛不去看不好的事物,耳朵不会听不好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昏乱,就退居田野。在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乱民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去居住。他认为同无知的乡下人相处,好像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烂泥或炭灰之上。商纣王时候,他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到伯夷的名字的人,贪得无厌的心就会廉洁起来,懦弱无能的人也会树立志向。”故孟子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很多人都把它翻译成为:“如果有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这是对“仁”的一种肤浅理解。不做坏事不是仁的最终目的,而求仁的人肯定也不会去做坏事。这句话实际是从仁者有爱憎那段话而来。仁者当然是有爱憎的,但仁者的最高境界是他眼里再也没有恶人了。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后说:“奇哉,一切大地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而没有证得。”所以他的平等心一生起来,就发起无限慈悲心而普度众生。若无平等心,佛陀不能成佛,孔子也不能成为圣人。

螺髻梵王(梵天王顶髻作螺形),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说:“此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不要认为世尊的佛土不清净,我看见释迦牟尼的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说:‘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各山,充满了污秽和丑恶’。螺髻梵王说:‘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所以见此土不清净。舍利弗!菩萨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内心清净。只要开发了佛的平等智慧,就能看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装饰。”净心诫观说:“德如螺髻梵,去处见西方。”

论语禅:

心净则佛土净。

自度度人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好仁的人厌恶不仁的人。好仁的人,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虽然厌恶不仁的人,但仁者无敌,他实行仁德,不使不仁的东西再加在他身上。有能一整天把都自己的力量用在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也许还是有的,但我还没见过。”

因为对孔子的“无恶也”没有作正确理解,所以翻译这句话的时候一般人也译错了。“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一般人以为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再加在自己身上”。实际上不是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仁者虽然厌恶不仁,可仁者无敌,真正的仁者眼里没有恶人,所以他实行仁德,就要不使不仁的东西再加在不仁者身上。也就是说我要同情他,还要想法度他,让不仁的东西远离他,那么我怎么还来得及厌恶他呢?如果厌恶他,我难道还有仁德吗?

孔子这是从更高层次上要求仁者,“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不仅要同情他、怜悯他,而且还要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仁者不能独善其身,他必须入世度人。若不能入世度人,他还是停留在自度的阶段,相当于佛教里面的罗汉(已经自度的人)。而大乘佛教不是这样,大乘佛教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双方面都是辩证统一。所以,孔子在这里说的话,有大乘佛教的风格。即仁者就是自度度人的菩萨。

舜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以大孝着称。虽然他的父亲和继母千方百计害他,可他仍旧不恨他们,而且仍旧孝顺。这种人如果没有普度众生的菩提心,也就没有这种大定力去对待不仁者。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在佛教的禅修叫做发菩提心,就是时刻想着对别人好,时刻想着帮助别人,也就是孔子说“一日用其力于仁”(孔子的弟子颜回可以做到),这种人就是入世修行的菩萨。什么是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这两个字到了中国变成了神的代名词,实际菩萨不是神,菩萨是“觉悟有情”的意思,“有情”就是指一切众生,大菩萨就是觉悟的圣人,一般人只要初发心利人都已经走入菩萨的行列。修菩萨道,就是利益他人,觉悟众生,普度众生。因为利益了他人,实际何偿不是自利?觉悟了众生,自己何偿不会觉悟?普度了大众,自己何偿不会得渡呢?所以菩萨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渡渡他的仁者。大乘佛教的菩萨道就是禅宗的渐修。

论语禅:

发大乘心,普度众生。

内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句话是对“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补充说明。这是修养方法之一。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见贤思齐,这里边有深刻的哲理,所以“见贤思齐”就成了一句成语,即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意思。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明一个仁者要能够经常以反面典型来反省自己。如果不是经常反省自己,总是去看人家有没有错误,那他就成不了仁者。孔子说过责备自己很严,而对待别人却要宽。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树立榜样,别人看到榜样也才能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想要别人没有错误,他的错误反而会更多。不去指责别人,只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反而会很快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他的错误就越来越少。

近代高僧倓虚大师的在他老的自传《影尘回忆录》说到邀请高僧弘一大师来湛山开设律学讲座,弘老开示的题目“律己”,主要的是让学律的人先要律己,不要拿戒律去律人,天天只见人家不对,不见自己不对,这是绝对错误的。又说平常“息谤”之法,在于“无辩。”越辩谤越深,倒不如不辩为好。譬如一张白纸,忽然染上一滴墨水,如果不去动它,它不会再往四周溅污的,假若立时想要他干净,马上去揩拭,结果污染一大片。末了他对于律己一再叮咛,让大家特别慎重!

倓虚大师谈到弘一大师平素持戒的工夫,就是以律己为要。口里不臧否人物,不说人是非长短。就是他的学生,一天到晚在他跟前,做错了事他也不说。如果有犯戒做错;或不对他心思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律己”不吃饭。不吃饭并不是存心给人呕气,而是在替那做错的人忏悔,恨自己的德性不能去感化他。他的学生,和跟他常在一块的人,知道他的脾气,每逢在他不吃饭时,就知道有做错的事或说错的话,赶紧想法改正。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几时等你把错改正过来之后,他才吃饭,末了你的错处,让你自己去说,他一句也不开口。平素他和人常说:戒律是拿来“律己的!”不是“律人的!”有些人不以戒律“律己”而去“律人,”这就失去戒律的意义了。

从“律己”和“律人”来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话有更多的禅意,一个人仁者,他首先是“律己”,因此好人和坏人都是他的榜样,好人是好榜样,坏人是坏榜样。

九华山有一个肉身菩萨(死后肉身不腐)叫做大兴和尚,他生前的口头禅是“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好和坏都有自己的因果,而仁者已经超越于好与坏的相对性,他要让好人更好,让坏人变好,那么首先就要自己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好了,不好的人最后也会自然对你好。

论语禅:

律己变成君子,律人变成小人。

悟“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悟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道”是什么?

汉郑玄注:“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那么就是孔子感叹当今世界无道,这个有道,言下之意是指仁政和王道,也就是当今世界只有霸道,没有王道。清刘宝楠注:“闻道者,古先圣王君子之道,已得闻知之也。闻道而不遽死,则循习讽诵,将为德性之助。若不幸而朝闻夕死,是虽中道而废,其贤于无闻也远甚,故曰可矣。”这是说孔子已闻古代圣王的道和君子之道。宋朱熹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事物当然之理,到底是什么理,还是含糊不清。

现在的人把“道”翻译为真理的很多。例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把这句话翻译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解说“真理”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那么孔子的真理是什么?我们仍旧不清楚。当前学术界又有了一种看法,说“道”是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古棣《论语译说》说是“政治之道”所以他就翻译为:“我早晨听到哪个国家实行道,当晚死去也安心了。”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道”是孔子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提到的“道”是“形而上”的道,即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的道。这种“道”是出世的“道”,也就是宗教意义的上“道”,要走入这种“道”的境界,禅宗叫做“悟道”。人生苦短,不能荒废光阴,要抓紧时间修“道”。如果真正悟“道”了,那么永恒的生命就产生了,肉体死去还有什么要紧呢?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若孔子只要哪个国家实行了政治上的道,就愿意死去,那孔子也太轻生了,他也就不是中国的圣人了。孔子虽然一生奉行人本主义,但是他实际上也有宗教家的精神。他比宗教家聪明的地方,是用入世的法则导人走向出世之道。

“道”既然是宇宙的最高法则,一旦悟道,也就没有生死了,也就永生不死了。执着追求“道”,并非去追求肉体上的长生不老。秦始皇不懂道,所以就做出让人去海边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傻事。道士不懂道,所以就入山清修,求得肉体的永恒。孔子所追求的“道”,是生命永恒的“道”,这永恒的道并非就是肉体的永恒,而是有似于禅宗大彻大悟的那种境界,一旦大彻大悟了,生命就真正永恒了,肉体死去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鉴于这里的“道”有如此深刻和微妙的意义,所以我们以为这个“道”不翻译为好,所以把这句话翻译为:“早晨悟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也就是说这个“道”是开悟的意思,并非具体的“道”。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