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15章 八佾 (3)

第15章 八佾 (3)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禅者相信命运由自己主宰,不是宿命论者,但属于因果论者,即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意思是一切存在事物的本质是空的,但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因果不空,即善恶是有报应的。孔子亦如此,他不是宿命论者,但他相信因果报应。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个“天”就是“理”,这个天理包含了因果规律,如果违背了正义,做了坏事,祈祷也是没有作用的。即作恶必有恶报,作善才有善报,所以努力为善才是真正的祈祷。

孔子生了病,子路要他祈祷治病,并引用古书作证,孔子婉言拒绝(《论语?述而》)。可见孔子是不相信神灵能主宰自己命运的,要真正没有病那就是思想行为要真正没有错。孔子的天命论,与禅者一样,说明了因果不空。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他认识到了因果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犯错误了。

论语禅:

净化自己的心灵也如同向神灵祈祷。

“礼”与生活禅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鄹邑之子懂得礼啊?他进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曲阜城内有一座祭祀鲁国始祖周公旦的大庙,称为太庙。太庙中保存着大批鲁国历史文物,堪称鲁国的历史博物馆。鲁国的许多重要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因此太庙是学习礼仪和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所在。孔子每次来到太庙,都虚心向别人请教。有的人见孔子什么都问,就在背地里议论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陬人之子”指孔子。孔子父叔梁纥,尝为其邑大夫。

孔子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习礼,长大后又非常注意观察、学习各种礼仪活动。当时曲阜城内经常举行乡射礼、乡饮酒礼,还有各类祭祀活动以及丧葬、嫁娶活动,孔子经常参加或围观,对各种礼仪逐渐精通。因此,当时人们纷纷传言孔子是礼学大师。但是有人看到孔子到了太庙什么都那样谦恭地问人,就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懂礼,于是就讥讽“谁说鄹邑之子懂得礼啊?他进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了这样的议论,并不生气,就说:“是礼也。”意思是说:不懂的就问,这正是礼啊!澫益禅师《论语禅解》引李卓吾说:“不知便问,是孔子直心道场处。若云虽知亦问者,谬矣!”

孔子以禅者的风度回答了怀疑者的话,语重心长,其风格颇似禅师的开示。“礼”本来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如果仅仅只有书本上的“礼”,不把“礼”与生活实践与修身联系起来,这样的“礼”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孔子把“礼”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联系起来,颇似于中国禅宗所提倡的“生活禅”,“礼”表现在生活实践中的方方面面,“禅”亦不能与日常生活分离开来。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朝武德(618年)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至五百。后来弘忍移居东山,又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这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禅就在生活之中,行住坐卧,吃饭屙屎都是禅。因为禅不离开生活,后来马祖、百丈等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并举的禅修模式,禅由此时也就真正变成“生活禅”。实际上,禅从来就不离开现实生活中的“我”,从达摩祖师传慧可,从慧可传僧璨,从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从弘忍到六祖慧能,其一脉相承就是要“我”敢于当下承当自己,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去检查和验证这颗当下承当的心。

孔子把“礼”与生活联系起来,亦如同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参禅。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把“礼”与生活政治联系起来。“出门如见大宾”,接待贵宾是什么态度?如果像迎接贵宾那样认真负责,一点也不马虎,那么他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以“出门如见大宾”的态度对待工作,那么就是真正的忠于职守的仁者。“使民如承大祭”,这是指对待下属的态度,如果像举行重大祭祀时对神灵那样小心谨慎的态度来对待百姓,那么百姓怎么不会拥护你呢?像祭神一样爱护他们,这样的人一定是好官或圣君。如尧舜等都是与民同乐,绝对不会残酷迫害百姓。

“入太庙,每事问”以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等都是孔子的生活禅。

论语禅:

不要片面理解“礼”,“礼”是修心,它随时随刻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非暴力主义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规矩。”

“射”是周代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任何事情不能靠强力去制服别人,射箭也要表现得文雅有礼,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古时候通过射箭来看一个人的仁德,只要求射中,而不主张射穿靶子。一个人的力量有大小,光凭力气大,也许不仅可以射穿靶子,可能墙壁也能射穿。射箭是比仁德,若凭一己之力,射穿靶子,不仅不是本事,而是粗暴无礼。如果有力就是有本事,那么张飞应该比诸葛亮强。可诸葛亮虽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却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飞力气再大,也难以一时敌百人。

《朱熹集注》说:“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

周武王建立天下后,以礼治国,在进行射箭比赛时,废除了商朝的“贯革”,即射穿靶子。周朝末年,各国崇尚武力,以强欺弱,“贯革”的风气又恢复了。这不仅仅是射礼的衰亡,而是仁德的衰亡,所以孔子才有感叹。

“射礼”表现了中国文化的非暴力主义精神。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中国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屏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言“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不杀,先从小事做起。《论语》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他见齐宣王不忍牛之觳觫(húsù,恐惧得发抖)而就死地,就称赞齐宣王“是心足以王矣”!他认为行王道,先当仁心不杀,“兽相食,且人恶之”。即禽兽互相吞食,人且厌恶它,何况人类互相残杀?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是说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的!孟子解释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因为偶像是人形,却用来殉葬,非仁也。孟子说“仁者无敌”,能王天下。而欲仁于天下者,首当戒杀。“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周王征服天下,决不是以武力征服天下,当时的人民在残暴的商纣王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盼周犹如盼救星,天天祈祷周王何不快来耶!我何不能快得救耶!孔子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但臣民不忍纣王暴政,急不可待,纷纷逃亡归周,故周得天下是暴君把人民赶到他那里,并非周欲取而代之也。孟子说:“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鹊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仁人者得民心也,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周以仁德感人,以礼治民,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八百年天下,国泰民安,四海清平,难怪孔子念念不忘恢复周礼。

论语禅:

比赛应该传播和平,更不能助长杀心,礼在比赛中,禅在比赛中。

在“礼”中入定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春秋中期以后,鲁公每月初一不但不亲临祖庙行告朔礼,而且已不听政,可是还要照例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

孔子说:“你爱的是那只羊,我爱的是‘告朔’之礼。”子贡认为既然没有内容,形式也就不必要了,何必每月初一还要在祖庙杀一只活羊呢。

孔子认为不能废弃羊,因为礼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什么也没有了,还怎么去克己复礼呢?不需要“礼”的形式,只能针对已经开悟的圣贤来说的,他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禅定中,其心已经出世,故已不需要世间“礼”的约束。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没有一定形式的约束,那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羊和“礼”的关系,是“礼”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礼”的本质和内容来自清净心,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整天杂念纷飞,他怎么能保持清净心呢?那就只有靠“礼”的形式来约束自己,有了形式的约束,即使敷衍了事,也仍旧能够感受“礼”的存在。如果什么形式也没有了,那么天下还能不大乱吗?孔子虽然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可是如果连羊也撤掉了,那么连“俭”也没有了,“礼”还如何存在呢?

佛教对于礼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视的,禅宗说即身成佛,但没有成佛之前,仍旧需要遵守禅门清规。寺庙天天都要供养诸佛,香花灯烛供果四季不断,如果把香花灯烛供果等撤了,那么还像一个寺庙吗?还怎么让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广结善缘呢?所以,对于“礼”的形式和内容,我们要辩证地看,虽然更重要是内容,要有一颗虔诚心,要有一颗清净心,但是,内容需要形式来表现,也需要形式来约束。所以不要因为一讲“礼”在于心,就什么形式也不要了。

佛教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是说修行者行住坐卧都要合乎威仪。在佛门里,吃饭、穿衣、走路、会客、开会、访友、探病都有一定的礼仪。

佛门吃饭前先要供养诸佛,要念经念咒,还有“食前五观”,第一句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修行人应把饥渴当作一种疾病,以食物为良药进行医治,使身体维持健康而食用。又云“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了修成道业,才受用此食物。还有要心中观想,吃第一口时断一切恶业,吃第二口时增长一切善业,吃第三口时愿所造善根回向众生。佛门修行人走路也与众不同。

佛教认为,世人举足动步无不是罪,就以走路来说,一生误伤的生命不知道有几千万亿了。所以佛教提醒修行人,不仅不能故意杀生,也不能误伤脚下的生命,要脚下留情。《沙弥律》说,修行人应该在每天清晨没有下床以前,先念佛号数声,祈祷说:“从清晨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你即时生净土。”然后念咒七遍,咒语是:“俺地利日利娑婆诃。”念过七遍后,再在地上走路,就不用有误伤的担心了。

论语禅:

按照礼仪来为人处世,那么我们就每天都在禅定中。

常不轻菩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是谄媚呢。”

《朱熹集注》说: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尔。时人不能,反以为谄。故孔子言之,以明礼之当然也。”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