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30章

第30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以发展观作为指导就会推进社会健康、协调、和谐、快速的发展,就会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进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动力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曾强调:“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解和把握执政规律,必须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发展的观点,指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条件

我们党将发展置于首位,并且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再次强调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性质的根本体现,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了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导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任何发展都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人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后根据和基本立足点。”这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奉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因此,以人为本是将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动力,将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处理与协调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实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宗旨和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要求便是执政为民,这就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脱离科学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不可能提高。设想一下,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等理论只能成为空话,都不可能转化为实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人民群众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同利益相关,这就使得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内涵

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指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这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可看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完全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于是,不能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置于经济水平得到发展以后进行。因而,执政党必须认清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来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当代世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人口急剧膨胀等严峻的现实问题,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变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增强了带领人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

(四)坚持统筹兼顾,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方法

党在领导国家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五个统筹”实质上体现了我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它指出了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确立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要求。故而,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能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我们党在面临新阶段、新任务时,务必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并能有力地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丰富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

“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对执政规律和执政理论的科学把握。”因此,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就是执政为民。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更加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可见,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与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在《决定》中的新表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是我们党执政理念丰富性的具体表现。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也是我党与其他阶级政党区别的根本所在。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使得“如何才能使发展更好地体现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问题得到了完满解决,同时,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化了党的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强化了党的执政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伟大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历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该历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依靠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努力加快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理念。新时期,科学发展强调发展依靠人民群众,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坚持依靠人民,集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程度,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的目标任务。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党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执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如何有力地控制政权、有效地运用政权、积极地维护政权的能力。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推动发展,达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根本保证。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思想保障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多元化,难免出现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确立统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可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因此,我们党首先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其次,加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力度,使人们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最后,全党同志应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其内涵、要求、实质等都有全面性、科学性地理解和领悟。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不断更新发展观念,努力加强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以更快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随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增强、完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也有了可靠的思想保障。

(二)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工作就是联系、带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这体现了党的组织领导能力,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断完善党的工作,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可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组织保障。首先,要充分发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时刻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局势,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整体上提升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坚持“层层服务”工作机制(即上级党组织服务于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于群众的工作机制),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最后,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党的宗旨和任务、明确党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带头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提高党的组织领导能力,可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完善党的制度机制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党的制度和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完善党的制度机制建设,可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化的领导制度,始终坚持党内民主、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其次,要不断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选拔具有正确的政治觉悟、高尚的生活作风、过硬的工作能力的干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最后,要努力形成行之有效地监督机制,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机制、我国的立法、执法监督机制、各种媒体舆论监督机制等,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又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健康、大踏步地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新时期我们党推进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决策。

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高乃云

【摘要】全球化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观背景。全球化既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造成了严峻的考验。全面分析全球化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点,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规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和长效机制,是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