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31章

第31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宏大社会环境中推动的。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正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考察全球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深入剖析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适应全球化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和机制,是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一、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

全球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当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过程。全球化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观背景,它正给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全球化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大众化的实效性。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开放世界,任何国家要在封闭环境中实现繁荣富强是不现实的。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化,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平台,在各种范围和领域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宽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增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这个理论。这既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而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整合力。

全球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着更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形式。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主动回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环境。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看成已经产生就不能更改的教义,而是当成不断地接受检验、不断地修正、完善的理论体系,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全球化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重大战略思想,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其内容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另一个方面,大大拓宽了大众化途径。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开放性与理论内容的开放性是内在一致的。开放的社会环境在增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度的同时,也为大众化途径的拓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给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充分考察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面临危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对外关系。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还没有最终摆脱落后和不发达状态。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比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城乡差距扩大、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信心。部分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困惑,动摇着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从过去主要是对抗斗争转变到如今的即联合又斗争。在与西方发达国家频繁交往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价值理念甚至各种腐朽文化和错误思想观念也会随之传入我国,严重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削弱着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受和认同。

全球化“消解”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大量社会思潮和观念相继传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淡化”趋势。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人由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鼓吹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只是一个学派”,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一些激进的改革者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张西方式的政党制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制,完全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思想文化上鼓吹西方文化,抛弃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主张极端个人主义,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采用各种形式故意歪曲党的光辉历史,诋毁马克思主义。这些都影响着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经济和科技优势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消解”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希望力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来推进文化全球化,积极利用各种手段极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断言和鼓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趋同论”,大肆渲染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往往以经济、科技、信息为载体,向我国扩散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借助于强势媒体的力量,利用因特网的开放性大肆宣传西方文化,兜售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不断抢占我国的教育、文化、传媒、信息市场,并通过这些领域与多种途径进行人才争夺和思想争夺,尤其是将争夺青年作为美国意识形态渗透的长期战略。正如俞可平教授指出:“经济全球化陷阱也许还不是经济表象掩盖下的政治陷阱,而是经济掩盖与政治设计共同营造的文化陷阱。”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扩张,必将对我国社会大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民族认同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全球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冲击。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的多样化和离散性,引发了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全球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和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多样化。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交锋之中,很可能使部分人在客观上产生无所适从,甚至思想混乱。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利用意识形态故意制造一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消遣、娱乐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们不断地把这种生活方式,随着产品一起输送给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市场,对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将更加激烈,方式隐形化和手段多样化成为一个基本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资本主义卖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示、声音、图像、软件和联系。这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交流。”西方“消费主义”观念对广大青年的影响最为严重,很大程度上消解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三、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全球化视野中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自觉探索构建适应全球化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和长效机制,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改善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强化大众化的整合力。《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视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可见,经典作家非常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党都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精辟思想,如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邓小平指出:“必须加强党对思想路线的领导。”江泽民指出:“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自觉加强党的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到党领导的整个事业中来对待。要充分发挥党的宣传部门和组织部门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统筹协调作用,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联动机制。

创新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众化的吸引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点,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启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立足于时代实践、实现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在内容上,要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能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反映改革开放的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因为,人民群众对理论体系的接受认同,一般是以与自身各种利益的反映程度和实现状况为依据的。不断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在形式上,要坚持语言通俗化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统一。要像黑格尔那样教会哲学“说德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用通俗化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在宣传形式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群体差异和接受方式,运用多种形式把哲理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优化整合传播媒介资源,提升大众化的引领力。在现代社会,任何思想或理论的有效传播,其传播载体和机制的选择利用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它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会被广大群众了解并接受,它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从一定程度上讲,传播平台和机制的选择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在大众化中引领社会思潮,传播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必须花大力气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大众化传播体系,尤其是要探索信息化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机制。

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利用多样化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要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遵循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先进手段改造传统传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能,加强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把互联网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和新平台。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科学机制和有效实现方式。

培养大批理论宣传教育人才,奠定大众化的支撑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与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作为一种真理应该和大众的思维、生活相结合。当然,期盼普通大众都精通马克思主义,那是不容易办到的,但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有一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被群众掌握的过程,即存在着大众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的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品位,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和简单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正如列宁指出:“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尤其是要重视对中青年理论家的关心和培养。实行老中青帮扶机制,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完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考评机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努力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重点研究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人才保障。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