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34章

第34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3.2003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坚定不移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以此为契机,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取得了重大进展,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舆论监督等监督形式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力,对反腐倡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修改后的党章增加了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等内容,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邓小平曾经强调:“要整顿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惩治腐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反腐倡廉建设,党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工作方针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在实践的道路上,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反腐工作新体系;在战略部署上,实行整体规划;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实行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配合;在依靠力量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利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党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和国情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的新道路。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袁,强

【摘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胡锦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的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特质,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今世界,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及军事力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初步形成了文化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2003年10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后来被分别载入党章和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领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愿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必然要求以人为本。首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巨大需求。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当人的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文化需要便成为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需要有了大幅增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文化生产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人民群众既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能力,特别是发挥文化工作者队伍的重要作用。总之,“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科学分类,促进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文化建设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部分,这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全面发展,就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以非营利性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它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互联网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内容,既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政府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并依据城乡具体情况和各地区的差异有所倾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基本保障,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形成。

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要起到引导、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近年来,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加快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进程,并为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实践表明,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密切。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精神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文化体制表现出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等一些突出问题,因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势在必行。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作为集体学习的主要内容。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部署,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0年7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此为契机,全国掀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高潮。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将打破束缚文化发展的不合理体制,激发文化创造力,壮大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服务,而且势将建立起新的时代精神风尚,激发人们对改革事业不断推进的新希望。

四、坚决抵制“三俗”,保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良莠不齐。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把将(文化人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只有这样,文化建设事业才能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除了在传统文化媒体中坚持“扫黄打非”活动外,网络文化是一个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虚拟的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管理互联网已成世界各国惯例。胡锦涛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提出“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维护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进行有效管理的规章措施和法律法规。2009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手开展了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成效显著。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多,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也日益紧密,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地注意到文化的重要作用,首次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一个新亮点,凸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制高点。

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S. Nye)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以来,这个词就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专用词汇,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收买的手段来实现目的的特殊力量。所谓国家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等的吸引力。其中,文化的力量最为重要。

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具体来说,一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不断加深。各国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文化领域,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大肆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干预。“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文化软实力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我们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文化建设,迅速增强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制高点。

(二)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