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历史的记忆 > 第35章

第35章

小说: 历史的记忆      作者:张嘉友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予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使国际社会兴起了一股持续的“中国热”,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良机,也是化解“中国威胁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与法国、俄罗斯和印度等许多大国共同开展“友谊和文化年”活动,为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华文化也通过这座桥梁走向世界,国家的文化凝聚力和辐射力快速增强,大大推进了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速度。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汉语热在全世界蓬勃兴起。自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成立首家孔子学院以来,目前全球已成立了上百家孔子学院,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有了宽广的平台。不仅如此,中国已经打造出了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媒体品牌:如中央电视台相继开通了英语、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新闻、商务、旅行和文化等。2010年1月1日,专门针对海外观众、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也正式上星。有了这些媒体,就能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三)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艺术,掌控媒体话语权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舆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利益日趋多元化,不同声音和不同舆论影响越大,也就越需要加强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讲究引导艺术,形成不同媒体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国际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锋更加频繁,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目前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新闻,90%被西方国家所垄断,其中70%为跨国公司垄断。西方媒体在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其切身利益的舆论上,往往都实行严格控制,甚至歪曲事实凭空捏造。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增强国际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掌控国际媒体话语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因此,必须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不断深化,文化外交显现出迷人的魅力,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1月,由中国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哲学思考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熊,飞

【摘要】当代是个多元化的大变局时代,青少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在个性上都追求独特,他们所追求的独特个性不是一时突发的,而是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大变革有关,从而使得个性的发展出现了两面性:其利催人激进奋发、充满自信;其弊会让人看重名利、伤其自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

【关键词】青少年;个性发展;学校教学;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祖国的栋梁和花朵,肩负着祖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充分创造条件以促进当代青少年性格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促进各项政策与措施不断尽量到位,促使他们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由外在的环境影响和内在的自我修养组成,优良的个性要靠良好的自我教育和周围和谐氛围来引导。尤其在步入21世纪,青少年们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青少年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青少年在获得名誉的同时,想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要如何吸引众人的眼球以展示自己,满腹经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这个时代只不过是基础,要成功地将自己推销出去更多的是需要有自己的个性。

一、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现状

什么叫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个性是大脑结构的特征,通称为禀赋,内在表现为气质、性格、能力等;外在表现为兴趣、旗号、观点等,一般表现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有个性。

2006年,一个个普通的学生、上班族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乃至国际歌手的“超级女声”们,与其说是她们赶上了好时机,还不如说她们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她们在个性上的独特。时尚达人、潮流一族成为许多当代青少年的向往。事实上,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影响,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的认识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青少年千差万别的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是以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因而充分发展个性是促使青少年成才的不可缺条件。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大变局的时代,学习、成长早由以前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变成了今天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就要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而“超级女声”们正是充分发挥了她们独特的个性,梦想才得以实现。

学校是青少年的人生发展的重要场所。但是我们现在有的学校,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重围,没有重视或者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讲一样的内容,有的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但还是叫他们上课听讲;而有的学生程度太差,听得一知半解,但老师讲完了就再也不讲了。我们用刻板的定规将千姿百态的人整齐划一,不同资质的人输进去后按着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时间予以统一制造。难怪南怀瑾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句话,无论哪一个做老师、父母的人听起来是不太舒服,也不愉快,但是很多的老师和父母都是做着这样的事,做着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事。我们都曾亲身经历或目睹过这样一些现象:刚入幼儿园的纯真稚子、刚入一年级的天真孩童,特别爱问为什么,有些时候,做父母的、为人师的,对这些问题可谓是不胜其烦,有时甚至会大动肝火。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问题却越来越少,以至许多外国教育专家都惊异于中国孩子的“乖”。而这所谓的“乖”导致我们中国孩子们会做的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个性和创新,似乎只是老师们的影子,若要尝试新的,这对乖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二、当代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做一个成功父母和老师,首先应当帮助孩子弄清楚孩子到底是一只鹿还是一只鹰,做到因材立志、因材为学、因材施教,让鹿去猛跑,让鹰去高飞。因此,是否能成才关键取决于家庭和学校是否对青少年进行个性化教育和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培养。我们就应该根据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努力发展其个性,寻找青少年的闪光点,确定并培养青少年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8岁才上学,每逢课本上的知识考试总是全班倒数第一。但爱迪生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幻想,爱做“白日梦”。爱迪生的这些行为曾经引起他母亲南希的忧虑。但南希并不因噎废食而禁止孩子做实验,还一再鼓励孩子大胆地继续进行创造性的实验。正是这些创造性的实验锻炼了爱迪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了他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了他迅速地走上了科学发明的道路。

父母无疑是孩子的第一导师,也是最大的导师,对青少年的环境及所受到的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且有利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长位于主导地位,影响着整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理解子女的程度,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得当,过于严厉或溺爱都将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与子女之间由于各自成长的背景不同,较易产生“代沟”,如不能相互体谅,则将成为心理疾病的隐患。和孩子交朋友而并不是以老者或者长辈自居,而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母亲性格有利于培养子女优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成长,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孩子感兴趣的,家长在经济等条件能力允许之下,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从而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当然,这就不是我们所谓的“溺爱”了,因为家长的“满足”是为了挖掘孩子的潜能。所以,家庭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孩子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即个性成才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人们对发展个性的问题越来直关心,越来越重视。从教育主管部门到许多学校和广大教师,从不同层面进行改革,采取了许多措施,并且开始取得成效。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每一个学校都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认为办学特色是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保证。美国的高等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己的实际条件,努力发挥优势,创办出自己的特色,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西方的家长对孩子以后的独立能力培养很看重,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就要求孩子有能力自己找到出路,所以在传统习俗的压力之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把握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当居住在英国肯特郡的爱尔兰10岁男孩Declan?Galbraith的天籁童音《Tell Me Why》传遍世界时,我们也就不再惊讶与奇怪了。在许多方面Declan Galbraith是一个正常的10岁的男孩。他喜欢电脑游戏、游泳和足球。现在Declan Galbraith已是英国最畅销的童声歌手之一,他的歌声清澈迷人,高音清亮,极富感染力。这就是外国家长对孩子个性发展的支持以及孩子自己努力的例子。

美国学校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努力办出特色,吸引不同个性学生的角度,评选最受欢迎的学校,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因为这种趋势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特征。同时,在我国大众化教育中,要吸取英国的办学教训,处理好普通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关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依托企业办学。英国的教训在于,把原来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院都改为普通大学。而在这之前,把原来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的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也逐渐改为综合中学,名义上综合中学既担负普通教育也担负职业教育,但由于高校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导向,实际上在综合中学里是以为升学服务的学术居主导地位,职业教育则受到冷落。这样带来的恶果是:那些长于动手而拙于学术的学生大批辍学,即使勉强去读那些学术型的学校,其个性——兴趣、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抑制了这类人才的成长。即使大学毕业了,拿到学士学位后,依然难于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出现“满街都是大学生”的不正常现象。而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生们只是规规矩矩地学习课本知识,没有培养属于自己的特色。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个性的发展也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要防止在挥舞个性这把双刃剑时伤到自己,我们就得先留心它的两片刀刃。在家长、学校的配合管理下,如果青少年教育得当,个性发挥恰当,无论是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等,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他人接受,他们的未来毋庸置疑是一片光明;相反,若是青少年的个性在不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了,内向、情绪不安将会成为他们的特点。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个性与遭受严重挫折和冷遇歧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并且有交互作用,表明在遭受不良心理刺激时,不同个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受的影响不同,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所受影响较大,也说明个性对青少年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有重要影响,不同个性青少年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有很大差异。许多研究者有这样的共识,生活事件对个体是否构成不良影响,除了事件本身的性质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个体因素(即个性)和社会支持等背景因素有关。

喜欢《历史的记忆》吗?喜欢张嘉友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