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老子 > 第38章

第38章

小说: 老子      作者:老聃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2 ]。化而欲[3 ]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4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5 ]。

【注释】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顺其自然,不加干涉。无不为,没有一件事能脱离它的规律。

[2]自化:自己按照规律去运行、发展。

[3]欲:欲望,贪念。

[4]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道质朴的本性。

[5]自正:通行的王弼本作“自定”。第五十七章中有“我好静,而民自正”。

【译文】

“道”总是顺其自然,不采取干涉的行为,但它发挥的作用又无处不在。诸侯君王如果能坚守它的原则,那万民就会自己按照规律去运化,遵从生老病死的过程。自生自灭的过程中,如果产生贪欲,我将用道的质朴的本性去镇服、安抚他们,也会消除他们的欲望。没有欲望,内心就会平静、淡泊,不用劳神去管理,天下自动就安定了。

【阐述】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主张因循事物自然的本性,而不以主观意志去干涉事物的发展。后世有不少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老百姓也有意识、无意识地按此标准行事,逐渐累积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不同的人对“无为”有不同的理解。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我们消极地无所作为,也不是说当有人来侵犯时,我们就一味地逃避退让,任由他人欺负。世人皆欲为大为强为雄,不愿为小为弱为雌,而我却要为小为弱为雌,这也是所谓的“无为”。

老子的“无为”可以这样来理解:首先指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思想和行为,这主要就是自己而言的;其次就是不勉强而为,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他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大有所为,只不过要过滤掉一己之“私”的部分:“私意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本章中的“朴”,是宇宙无形无象、恍惚杳冥的状态,是一种得“道”的境界。因为一切都能顺其自然,于是就会像天地一样没有生死,没有烦恼,不受物欲牵引,不被浮名诱惑。这就是大智慧。达到这种状态,就能没有东西能牵绊你的心。因为心不受牵绊了,意志就自由了,从而没有什么使你恐惧,没有什么妨碍你前进,从而使生命得以永恒。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有邪念、贪欲侵入,就可以用这种淳朴之道,让自己清醒。

在治国方面,如果王侯放弃个人的意志,不再妄加干涉,人民自然会按照需要,发展生产,安居乐业,从而就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

春秋时候,宓子贱、巫马期都曾治理过单父这个地方,他们虽然都治理得很好,但是方法截然不同。宓子贱治理时悠然自得,从不走出公堂,每天弹琴作乐。可是单父的百姓照样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任,巫马期接替他。巫马期非常勤奋,每天披星戴月,忙忙碌碌,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事无巨细,他都亲自处理,虽然单父治理得还不错,但是自己却疲惫不堪。

他听说宓子贱治理时非常轻松,十分不解,便去拜访宓子贱,向他请教秘诀。宓子贱知道后笑着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我治理的时候,因为并不颁布什么政策,所以就不用督促执行。不用官府干涉,人们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可以使自己更富足,于是各自发挥各自的力量。这样一来,我等于是在集合众人的力量来治理单父,自然就轻松了。而你身为地方长官,太想有所作为,于是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做,那样依靠的只是自己的力量,当然会很辛苦。”

一心想着有为,结果总是达不到目的。只有用无为之心对待事情,才能无不为。这就是王夫之《老子衍》所揭示的,“以为无用,而有用居然矣;以为有用,而无用居然矣”。所谓的无不为,就是任万物自为,自然循道就可“无不为”了。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大道发挥作用的方式。天道如此运行,如果推衍至社会政治领域,侯王人等当遵守这一原则,让百姓自然化育。由此,老子强调人应当“静”而非“动”,人心应当“不欲”而非贪念。

喜欢《老子》吗?喜欢老聃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