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老子 > 第39章

第39章

小说: 老子      作者:老聃

【原文】

上德[1 ]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2 ]为之,而无以为;上义[3 ]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4 ]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5 ]。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6 ],而乱之首。

前识[7 ]者,道之华[8 ],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9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0 ]。

【注释】

[1]上德:老子认为“道”与“德”不可分离,但是“德”有上下之分,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的是“上德”,是最好的品德修养。

[2]上仁:最高境界的仁,拥有大仁之心的人。仁,与人相亲,无私地帮助别人。

[3]上义:大义,大义之人可以为真理、正义奋不顾身。义,正义、真理。

[4]礼:是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国家制定礼是为了区分尊卑贵贱,维系统治。

[5]攘臂而扔之:攘,扭住。扔,指强行按住。

[6]薄:薄弱、不足、缺少。

[7]前识:提前认识,先见之明。这里的是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8]华:浮华,表面。

[9]厚:和后文的“实”都代指道,道是朴实敦厚的。

[10]去彼取此:彼,代指仁、义、礼、智。此,指道、德。

【译文】

德行修养高的人,自然流露出道的本性,而不以德行高尚自居,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修养境界不高的人,总是执著于有德的名声,所以才无德。

最高境界的德,合乎道的原则,顺其自然不妄加干涉,却能做到无所不为;自以为有德的人,做事情是为了获取功名,从中得到回报。

最具有仁爱之心的人,爱护、帮助别人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没有功利的目的;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人,对义都有明确的认识,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的决定,也是品格高尚的。

“礼”是用来制约人的行为的,人家不服从这种制约,就扭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到地上,强迫他去做。

所以,丧失道的原则后,才会提倡品德;丧失品德后,才会提倡仁爱;丧失仁爱之心后才会提倡守义;丧失义气之心后才会强调礼来约束别人。

要制定礼来约束天下人,是因为统治阶层失信于民,威望降低,用强制的办法规范别人的言行,会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第一要害。

那些自以为了解了道的人,只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妄加揣测,其实是非常愚昧的。所以圣贤之人,崇尚道的敦厚,拒绝浅薄;崇尚淳朴、实在,拒绝浮华。这就是君子放弃仁、义、礼、智,而选择道、德的原因。

【阐述】

“德”就是一种“得”,即“得道”。“德”和“道”是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道”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看不见,“德”可以彰显出来使人了解。遵循“道”就是“德”。“道”无尊卑,那为什么“德”会区分上下呢?那是因为“得道”的程度不一样。

“上德”,是“唯道是从”的“得”,是“道”之显,即一切都遵循“道”的规律的表现。其实“上德”的根本特性是“道”,就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施恩与人,完全出于自然之心,不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因为有利可图,想要别人报答。 “上德”与“无为”一样,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必人为地做些什么。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周文王视察臧地时,注意到一个在湖边钓鱼的人,那个人看似在钓鱼,可是又显得漫不经心,似乎并不关心能否钓得着鱼。文王觉得这是一位世外高人,于是请他来治理臧地。

可是那个人上任之后,既不下达行政命令,也不对原先的法律作任何的变动,可以说对政事是置之不理。

三年后,文王又来到臧地。他发现,因为人们没有什么要进谏的,也没有意见可提,原来设置的接受进谏和建议的场所都没有用了,那些专门负责谏、议的官员也都解散了。人们也都非常务实,所以地方长官们也不去彰显政绩和功德。买东西时,没有人把度量器具改小,也就不会有缺斤短两的克扣现象,由于人们对度量衡都坚信不疑,负责度量的官员也不去校正、核准那些度量器具了。

臧地如此和谐融洽,文王非常高兴,将那个钓鱼的人封为太师,并恭恭敬敬地向他请教:“这种治理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天下,用来治国吗?”可是那个人却含糊其辞,不给予明确的回答。结果,到晚上时他就逃跑了,早上他刚被封为太师。

其实,那个人并不是不想回答文王的问题,而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臧地之所以能这样安宁、稳定,并不是因为他采用了什么好的治理策略,而是因为他没有实行任何政策,完全地顺其自然,不加以人治。

老子认为社会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不是因为没人治理,恰恰是人们想尽问题去治理它,才使它问题重重。如果像那个钓鱼的人治理臧地那样,就会避免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治理而产生的损害,百姓自然就按照自然的规律生产、发展了。这种无策之策,无治之治就是“上德”,治国以“上德”,就会使国家安定太平。

“下德”是执著于“有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功利性很强,有明确的目的,王弼解释为“求而得之,为而成之”。老子认为,封建社会制定的那些区别尊卑贵贱的礼仪,就是“下德”,如王弼所言“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而这样的“德”,往往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行不遂心,萌生出来的都是些假仁假义。当年国民党要员拜谒中山陵,并不是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真心的崇敬,而是各有自己的打算,面和心不和,对他们这种各怀鬼胎,鲁迅先生曾写诗讽刺:“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三分钟,各自想拳经。”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以仁义标榜自己,反而使自己受制,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时,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不去救郑国,反而直接攻打宋国。这样一来宋襄公不得不带兵回去救国,他刚在泓水的南岸驻扎下来,楚国的军队就到了河对岸。

公孙固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后劝宋襄公讲和,但宋襄公却自诩为仁义之师,还命人做了一面绣着“仁义”二字的大旗,认为楚军虽然强壮,但自己凭着仁义,就能战胜。

两军开战后,公孙固看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人多兵强,但是如果我们趁着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时,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

宋襄公却指着大旗说:“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岂不违背了仁义之师的名号?”

楚军已经全部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时,公孙固又对宋襄公说:“楚军正在布阵,趁他们还乱哄哄的,我们发起进攻,也许还能取胜,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宋襄公却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楚国的兵马摆好阵势后,立刻发动了攻击。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兵力单薄根本抵挡不住,宋襄公自己也中箭受伤。还亏得宋国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兵马,拼着命保护宋襄公逃跑,总算保住了他的命。宋襄公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宋襄公却说:“仁义之师打仗,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

宋国的将士们听说之后,都暗骂宋襄公真是没用。后来他箭伤发作,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宋襄公自以为是“仁义”之师,并为了保住“仁义”之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不是真正得“道”之人。

喜欢《老子》吗?喜欢老聃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