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55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23)

第55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23)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苏州馄饨面馆业的历史也很悠久。明清时,枫桥形成全国著名的米豆市,“枫镇大面”成为苏州特色面点,流传至今。苏州馄饨以精致闻名,清乾隆年间,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中就有“精洁馄饨”市招。嘉庆年间,梁溪(指无锡)膳业(羊肉面店)在养育巷海红坊创建梁溪公所。苏州面馆业中,主要有苏州帮、常锡帮、虞帮等行帮。阊门外近水台面馆、四时春面馆(虞帮)、聚新春面馆都是开设较早的老店。馄饨店中,西中市万兴馆,宣统三年(1911)开业,

也可列人早期馄饨店行列。面店、炒面店、馄饨店、糕团店四种类型,苏州习惯称点心店。面店主要经营鸡、肉、鱼、虾等花色面;炒面店经营炒面、炒糕;馄饨店经营馄饨、水饺、烧卖、汤包、汤团、春卷等。凡是专营馄饨、馒头之类,不售面点的小吃店,旧称“件头店”。另外,苏州还有荷担走街串巷叫卖糖粥、馄饨的“骆驼担”,常在固定时间敲响竹梆,沿途现煮现卖,用料考究,鲜美可口,同时亦有面点(光面、咸菜肉丝面等)及应时小食品出售,深得小巷深处、大院深宅的居民所欢迎。

苏州面店在长期的竞争中,各自形成独特的名点,在阊门一带比较有名的是近水台刀切面、四时春小肉面。民国后,面机普及,减轻了擀馄饨皮子的手工劳动,促进馄饨店的兴旺。创于20年代的馄饨店有福兴馆(大马路)、柯万兴(景德路)、朱宏昌(上塘街)等。民国十九年(1930)后开办的馄饨店有长兴馆(山塘街)、何兴馆福记(山塘星桥湾)、张记(中街路)、何正兴(朱家庄)、复兴馆孙记(大马路)。至解放前夕,苏州有面馆业89户,其中设在金阊区内的29户。

二、革新与发展

解放后,面馆馄饨业有所增加。1956年归口饮食公司实行全行业对私改造,实行公私合营面馆业36户(金阊区10户),馄饨店14户(金阊区3户)1963年合作商店情况:面馄业有122户、450人,其中合作商店41户、343人(金阊区12户、122人)合作小组14户、35人(金阊区2户、22人)有证个体户67户、72人(金阊区14户、19人)。

馄饨业1950年时103户,金阊区有34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面馆馄饨业网点大量撤并,花色面点减少,至1976年仅剩12户,供应品种单调、乏味。1979年后随着饮食行业体制改革,面馄业又兴旺起来,近水台、聚新春等老字号装修一新,恢复传统花色面点。80年代以后,集体、个体面馄店大量发展,遍及大街小巷、居民新村,有的居民家庭也在门口设摊供应大、小馄饨,群众称便。原有的老字号面店聚新春、近水台因石路商业区改造,于1994年、1999年先后被拆除。近水台面馆暂迁南浩街营业,其规模已大为缩小。而鸭蛋桥堍“大娘水饺”1998年开张后,每天顾客盈门,给石路地区的面馄业增添了新的经营品种。

(第四节)饼馒

一、行帮与品种

苏州饼馒业以供应早点为主,以大饼油条为大宗,其他有绞连棒、馓子、老虎脚爪、蟹壳黄、油饼、生煎馒头、实心馒头、花卷等。陈设简单,仅烘炉、油锅、炉子就可,店面不求讲究,甚至檐下披个遮荫棚即可,经营较灵活,有的供应大饼油条,有的只做烘饼,操此业者甚众,几遍布苏城大街小巷。为招徕吃客,有的还兼营豆浆、米粥等。

苏州饼馒业以苏北帮居多,其次为镇江帮、丹阳帮,再次是台州帮、苏杭帮。杭饼帮亦称杭州饼摊,一般较具规模,擅长供应生煎馒头、蟹壳黄、盘香饼等。饼馒业中有不少高手还租借茶馆门口营业,如鸭蛋桥长安茶馆边王承业王云记饼店,其制作的生煎馒头、蟹壳黄、盘香饼等脍炙人口,民国时期在苏城小有名声。这种茶馆饼馒摊在金阊区内就有十余家,大多设于大街上。一般饼馒店多属夫妻家庭店,极少雇工,只是偶尔带个把徒弟。除自制自售饼馒外,亦供时令品种的春卷皮子、蛋面衣、油氽葱油饼之类。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连年灾荒,大批河南回民到苏州,聚居石路南阳里一带,回民开办饼馒店增多,主要制作羌饼、葱油千层饼、牛肉馅锅贴等清真点心,也做大饼油条。

二、增点便民

解放初期,饼馒店开业户增多。1956年归口饮食公司实行对私改造,其中实行公私合营的饼馒店23户,清真店1户,其余均实行合作化。1963年,合作商贩饼馒业有327户、1175人,其中合作商店126户、849人(金阊区31户27人);合作小组148户、273人(金阊区89户、171人);有证个体53人(金阊区4人)。1964年合作饼馒店减至148户、1034人,其中金阊区46户、35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饮食服务网点大撤并,饼馒业都搞大集体,取消合作小组,经营品种只留单一的大饼油条,行业职工大批转业或下放农村。由于网点减少,造成市民吃早点难,买大饼油条都得排长队;又因不适当地搞集中统一,饼馒店普遍经营亏损。

改革开放以后,饼馒业网点迅速增加。1979年,仅石路一带就有23户饼馒、小吃等饮食店供应早点,鸭蛋桥饼馒店还恢复供应米烧粥。1980年后,全市饼馒业陆续进行体制改革,放开经营,花色品种增多,传统点心相继恢复应市。市区街道办、个体办饼馒小摊遍及街头巷口。至1985年,饮服公司的饼馒生面业有95户,其中国营3户(金阊区1户:西中市大观楼);集体88户(金阊区30户:都亭桥、景德第一、景德第二、虹桥、廖家巷、长春、回民、皋桥、山塘、钱万里桥、半塘、星桥、虎丘、留园、杨安弄、专诸巷、南新、上塘、阊门回民、吊桥回民、鸭蛋桥、广济桥、石路、永福桥、横马路、马路一区、爱河桥、朱家庄、枫桥、菱塘浜生面工场3户(金阊区1户:上塘机面工场);集体水磨年糕工场1户:上塘年糕工场。1988年饼馒业全部划归各区领导管理。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早点渐趋高档,而原有饼馒店由于店小微利,负担沉重,经营亏损,陆续转业;有的经体制改革,转为民有民营。一些外来人员开设的小型饼馒店则陆续增设于小巷深处、居民新村,群众称便。

(第五节)糕团小吃

一、风味特色

苏州糕团业与吴俗四时八节喜用糕团作馔密切相关,千百年来已形成风味独特、品种繁多的食品大类。唐宋时,苏州糕团已名目繁多。明清时,苏州糕团铺已遍及城内外。清袁枚《随园食单》称:软香糕以苏州都林桥为第一,其次虎丘糕西施家为第二”。糕团店亦称点心店,传统经营品种有:圆子、汤团、年糕、团子、绿豆汤、百合汤、馒头、粽子、春卷及时令小食品汤芋艿、焐熟藕、糖烧山薯等。

清代,糕团业中涌现一批各具特色的名店。黄天源糕团店(嘉庆年间开设于中市街,道光年间迁观前)糕团品味出色,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

苏州小食品(小吃)素负盛名。小吃品种随季节而变换。有鸡鸭血汤、荤素线粉汤、桂花莲子汤、桂花糖芋艿、藕粉圆子、酒酿圆子、梅花糕、海棠糕、春卷、油饼、五香茶叶蛋、粢饭团等数十种。大多支布为摊,现做现卖。除大多聚集在玄妙观外,石路小荒场一带亦为数不少。

民国二十年(1931)3月,糕团业建同业公会,有会员31户,其中设于金阊区的10户:黄天源西号(都亭桥)、五福来(西中市)、陆万兴(吴趋坊)、乾源兴(山塘街)、天乐(山塘街)、华吉祥(黄鹂坊桥)、亦顺兴(山塘街)、包顺兴(上塘街)、协万兴(阊门外小菜场)、张源兴(养育巷)。

二、撤并与恢复

解放后,糕团业消费对象有所变化,大众化点心类有所增加,而婚丧喜庆、乔迁、造房等定制糕团有所减少。1956年归口饮食公司对私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的糕团店有19户,其中金阊区3户:包顺兴、亦顺兴、天来福;北塔区户:五福来、陆万兴、万福兴、孙顺兴。实行合作化的糕团店有57户,小食品店879户。1963年糕团、小食品合作商贩情况是:糕团业38户、331人,其中合作商店24户、316人(金阊区9户、121人);合作小组1户、2人(金阊区);有证个体13人(金阊区6人)。小食品业576户、961人,其中合作商店23户、267人(金阊区10户、140人),合作小组119户、247人(金阊区6户、99人),有证个体319户、332人(金阊区66户、79人),另有无证摊贩(收据户)11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糕团小食品业多种传统品种受到批判,停止生产,应市糕团也以年糕、黄松糕等大路货为主,网点大量撤并。由于网点减少,仅剩几户国营店,居民吃点心要排长队,等座位,糕团小食品质量下降,服务态度大不如前,1978年后,糕团小食品进行体制改革,网点迅速增加。1980年后,街道居委会集体、个体有证商贩开办糕团摊点、点心店明显增多。1985年设在金阊区的糕团店有:国营2户:五福来(西中市)、聚天兴(养育巷),集体2户:南新(金门路)、广济桥(广济路);小食品店有新苏州日夜店、四季、迎新、半塘、虎丘、乐惠、又一村、菱塘等8家,均为集体店。1988年划归区商业局领导管理。90年代后,糕团小食品店大多转为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不少商店因石路商业区改造而拆除,著名的新苏州日夜店亦被常州大娘水饺所替代。

(第六节)茶馆水灶

一、茶馆

苏州茶馆业历史悠久,茶馆多兼营书场,故称茶馆书场业。茶馆内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小茶会,形成苏州茶馆的地方特色。

苏州烹茶品茗自唐朝起就很讲究。虎丘山铁华岩下泉水,唐人刘伯芻(一说为陆羽,另一说为张又新)品为第三,即今第三泉。自白居易开凿山塘河后,七里长堤(后人称白公堤)便成为酒肆茶楼聚集之地,每逢三节会(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及端午龙舟节,虎丘“旁山一带到处茶棚”,提篮小卖所在成市。明清时期,七里山塘著名茶馆有十数处,大都门临塘河,危楼杰阁,以书画点缀茶室,道是“茶寮高隐绿杨枝”,“阳羡(即宜兴)时壶(明名手时大彬所制紫砂壶)烹绿雪”。其中,山塘街情园、虎丘山一同馆更是有名的茶肆。山塘河里游船,既向游客供应船菜船点,又供应茶茗,任客所指。

茶馆经营书场,明李玉《清忠谱一剧已有记载。清代,苏州茶馆书场有数十家,阊门外湖田上引凤园、东中市中和楼、德仙楼、汤家巷梅园、山塘街大观园,都是历史较久的老书场。明清时苏州阊门商业繁荣,商人“晨集茶肆,通交易,名茶会”,如米业就有枫桥铁铃关、山塘白姆桥等茶馆茶会。商界各行各业茶会都有固定的茶馆,有些大茶馆内有多个行业茶会,各居一室。

清道光十九年(1839)十一月,苏州抚署特向茶馆业示禁:不准开设女子茶馆;茶馆不准男女杂座;茶馆有弹唱词曲者,只准男子不准妇女等等。茶馆成为女子禁地。清咸丰十年(1860)春,阊门外商市毁于兵燹。同治年间茶馆业有所恢复。清末民初,茶馆业十分兴盛,阊门外石路一带有辛园、大观园、和园、福安居、长安、啸云天、龙园、玉楼春、亦园、南星阁等;东、西中市有德仙楼、中和楼(后改春和楼)、梅苑、大观楼、鸿春。

茶馆书场接洽演出,一旦谈洽签约,业主就送上银洋一元,称“盘洋”,如演出期间场场爆满,业主另送上1!2元银洋,称“复档盘洋”,意为下次演出的预聘金,艺人接受则下次到苏演出,只能先就此家。书场与艺人以售出书筹数“拆签”分成,以艺人名望而定,有四、六开或对拆等,一般听众满200人就称“双龙”,为大响档了。民国时,30年代改书筹为书票。茶馆书场演出一般为下午和晚上两场,场子里放八仙桌,靠书台正中的一桌称“状元台”(亦称老年台),专供有身份者或老听客就座。二三十年代,长凳、方凳渐改良为“礼拜凳”,椅背上有木板可放茶杯。听众多围桌而坐,边喝茶边欣赏,听客多时得搬掉桌子,增加座位,一般老书场只有几十个听众,有70!80人就要搬台子。夏天书场备有手拉风扇,由堂倌为听众拉扇。晚上演出,书场里点“保险灯”(汽油灯),书台上点蜡烛,灯烛点完,说书“落回”(即暂告段落)。书场喝茶多用茶壶、小茶杯,茶馆堂倌服务周到,给听众冲茶送毛巾。晚上听客多带灯笼,挂在书场门口横杆上,将要“落回”时,堂倌便把灯笼一一点亮,以便听客散场。书场里还备水烟筒出借。随着风气渐开,书场里女听客渐多,有些茶馆在书场内用木栅隔离一角,特设女宾席,如梅园书场女宾席约有20个座位。以后,大书场开始安装电灯、时钟,泡茶改用玻璃杯,烧茶改“七星灶”为“炮仗炉”。茶馆每壶茶3个铜板,一场书连茶价初为7·8个铜板,后增至10!12个铜板。书场、茶会是茶馆主要的收人来源,每逢农历十二月二十至除夕,为评弹大会书黄金季节,大书场有十数挡艺人连台通宵演出,此时茶馆收人最丰。茶馆书场业中堂口由堂倌(亦称茶博士)包干,老板包给正堂(类工头),正堂可自雇帮手。正堂工资不过5元,帮佣仅2!3元,其收人主要靠营业拆账,20年代一般为营业额的10%归堂倌,30年代增至15%·20%。茶馆堂倌都练就一套沏茶、端茶、冲水绝活,手艺好者一手连臂可端起10多把茶壶,提大铜吊冲茶水干净利落,有“凤凰三点头”之称。茶馆与菜馆一样,过去通行“响堂”,茶客要绿茶或红茶,堂倌就喊“绿眉一壶”或“红眉一壶”;要加菊花就喊“绿眉加菊”等。堂倌熟悉老茶客的职业、家庭、习惯、嗜好,甚至熟悉欣赏哪个流派的评弹艺术,喜抽哪个牌子的香烟。茶客要购买烟、点心及什物,堂倌都会代办,甚至雇车马送客回府。每个堂倌备有手折(记事本),记录为茶客垫付的各类费用,逢年过节,茶客自会来结账,同时奉送一些小费,这才是堂倌较丰盛的收人。堂倌高手换茶馆,熟客亦会随之转移,故茶馆老板对他们不得不另眼看待。

苏州茶馆内除商人茶会外,社会各界几乎都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茶馆,各色人等每天相聚,吃茶议事或聊天娱乐。民国二十六年11月,日军侵占苏州时,茶馆业损失严重。以后,随着商业畸形发展,茶馆业中出现新潮茶座、茶室及咖啡馆等,一些茶馆成为投机商贩的交易场所,如春和楼为棉纱棉布掮客聚集之地。

解放后,1950年2月全市茶馆书场业有171户,1951年6月有149户,其中设在金阊区内的52户,有12户兼营书场,详见下表: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