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53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21)

第53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21)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解放以前,苏州市区居民一向以柴草为生活燃料。解放后,柴草价格高于煤炭,且来源逐渐稀少,烧煤很快成为居民主要生活燃料。煤球先是“小煤球”,1957年2月,苏州开始生产、使用蜂窝状煤球(简称蜂球),但用户极少,煤建公司组织煤球炉革新小组,对炉胆设计,组织加工和供应改进型煤炉作出努力,居民见到它省煤、发火快的优点,逐步使用蜂球,至1972年全市已基本上使用蜂球。

二、市场供应

居民生活用煤的供应,自1957年8月20日起实行凭粮油证不限量、不定点供应。1964年9月,取消凭证供应,但在数量上一次不超过100公斤。1968年1月,实行凭证、划区、定点、定量供应,每月的定量标准为(!3人户供蜂球130市斤或小煤球150市斤,4!6人户供应蜂球150市斤或小煤球180市斤!人以上户供蜂球180市斤,小煤球则每人多供10市斤。(1市斤=0.5公斤)1970年11月1日起,取消定点供应,实行凭卡、定量、记录供应,供应标准调整为(!2人户月供蜂球120市斤或小煤球130市斤;3人户月供蜂球130市斤或小煤球150市斤人户月供蜂球140市斤或小煤球170市斤,人以上户每人每月增供蜂球(小煤球)10市斤。1975年4月起,又改为凭证记录、划地区供应,并分上半月和下半月两次供应。1976年1月1日起,实行划区定量凭证剪票的供应办法,定量标准为(!2人户月供蜂球(小煤球)120市斤,3人户为140市斤,4人户160市斤,5人以上户,每增1人增加10市斤。1980年4月起取消划区供应,凭票可在全市范围通用。嗣后,随着煤气、液化气逐渐普及,煤球销售量日益减少。至90年代后期,市区90%以上住户均使用煤气或液化气,煤球商店纷纷转业、关闭。少量用户所需煤球,由个体经营者以手推车或黄鱼车沿街叫卖。

(第三节)机电设备

一、概况

苏州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由私营五金商店兼营日用小电器。公私合营时归口国营苏州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属商业系统。1962年8月,建立由市物资局管理的苏州金属机电设备公司,专营市区工厂生产、维修、技术改造和小型基建所需用的统配、部管及地产机电设备。1972年11月,分出该公司的机电设备部分,成立苏州市机电设备公司;公司地址在东中市155号。1980年10月,公司成立机电修理服务部,把机电产品经销网点延伸到周边各县的主要集镇。1983年地、市合并后,代管原苏州专署所辖6县(市)的机电公司,1993年12月,正式更名为苏州市机电设备总公司。

苏州市机电设备总公司主要是承担全市工矿企事业单位生产维修、技术改造措施、小型基本建设等方面所需机电产品的供应和经营。经营的品种有汽车、摩托车、空调器、机床设备、通用机械、电工仪表、电线电缆、工具轴承等各类机电产品145个大类、1500多个品种、万个以上规格,众多产品为苏州地区代理、特约经销、专卖。1999年经国家国内贸易局核准,获得商品流通一级代理(机电)资格,企业形成整机销售为主,配件供应、安装维修、信息跟踪等多种服务为辅的经营体系。

1997年,机电设备总公司对所属进口产品部、汽车销售公司、机床设备销售公司等进行公司制改造,先后控股建立苏州西电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苏州精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并与国内企业强强联合,成立南京依维柯苏州销售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苏州金陵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形成“一司多制”的新格局。

至1999年末,机电设备总公司拥有10个全资子公司,3个维修(安装)服务中心,自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还有东中市、下津桥、新区3个仓库,库房及货场面积3.5万平方米,并配有装卸设备和运输车辆。资产总额1.37亿元,职工232人。1999年销售总额54376.56万元,利税139.94万元。

二、企业简介

【金洲大厦】位于阊胥路马路一区东的西口,1995年8月由市物资局投资建造,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楼高13层,总面积1.6万平方米。一楼出租给市五金公司,开设五金机电经营部,面积1600平方米;二楼设有700多平方米的钢材市场。’三楼有800余平方米的邮品交易市场;每层面积1100平方米,四楼以上均为办公用房。

(第四节)木材

一、木材加工

苏州有大运河之便,水运发达,元明时期即成为东南地区的木材集散地。清代,木材批发者称“号”,零售者称“行”,大都集中在胥门、齐门一带,不属金阊区辖。本节主要记述设在金阊区内的木材加工业。

在苏州,机器锯木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开始出现。当时地处留园路的利华协记锯板厂,试装一台土制的铡锯车,但限于技术,试车未获成功。之后,由于手工锯板不能满足需要,机器锯木厂相继出现,较为有名的有:民国二十九年建立的祥泰锯木厂(长船湾),民国三十年建立的何顺泰锯木厂(潭子里)、中国锯木厂(广济桥),民国三十一年建立的复兴泰锯木厂(长船湾)、苏州新记锯木厂(南濠街),还有日商扬子公司和红叶公司开设的锯木厂(火车站附近)、义昌木行(西园);民国三十四年开设的陈万兴板箱锯木厂(吴趋坊),民国三十五年开设的大华锯木厂(长船湾)。当时锯木厂的主要经营业务是生产苏州和上海的包装木箱板坯、纸夹板成品和承接当地木业、基建单位、板箱作坊的木材加工业务。

1956年初,在对私改造和合作化高潮中,锯木、板箱生产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分别成立个生产单位,其中设于金阊区内的有3个公私合营苏州锯木厂(长船湾70号)、板箱生产合作社(北濠弄17号)、锯木加工社(清嘉坊15号)。1957年6月,苏州锯木厂与建筑工程公司木材加工厂合并,成立苏建木材加工厂。1963年11月,建立苏州木材加工厂,厂址在长船湾6号,隶属市物资局。1970年10月,板箱生产合作社并人木材加工厂。1981年,苏建木材加工厂与苏州木材加工厂合并,定名为苏州木材加工一厂,1982年3月,市木材公司所属的苏州市第二木材加工厂并人木材加工一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经济上独立核算。1985年6月,苏州木材加工一厂更名为苏州木材厂,苏州木材加工二厂更名为苏州木材加工厂。

二、企业选介

【苏州木材厂】位于长船湾68!70号,始建于1956年,为苏州市木材加工的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锯材、建筑木构件、木包装箱。建厂后,机构几经撤并,1985—1987年企业生产经营大幅度增长,锯材产量超3万立方米,木包装箱产量超过9000立方米,建筑木构件产量超过3000立方米,并连续3年上交税利超百万元。1992年以后,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生产经营开始萎缩,连续几年发生亏损。1996年3月,该厂与苏州华林木业有限公司合并。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增加木制企口地板,但仍未扭亏。1997年,厂部从长船湾6号搬迁至白洋湾华林公司厂区办公,以盘活存量资产。1997年12月,市物资控股(集团)公司决定将苏州木材加工厂、苏州华林木业有限公司全部并人该厂,至1998年上半年办妥全部手续,木材加工厂和华林公司营业执照注销。1998年11月,市物资局组建苏州市物资再生集团公司,该厂归属再生集团公司领导。1999年5月,厂部回迁至长船湾68!70号,企业规模进一步缩小,年末,在编职工306人中,已有近200人下岗、内退,劳务输出40余人,留岗生产自救、维持企业的人员60余人。

(第五节)化轻建筑原料

一、化轻原料

解放前,苏州没有形成化学工业行业,十余家造纸、火柴、纺织、面粉等近代工厂生产所需的基本化工原料,均由工厂直接向上海采购,苏州只有一些西药店、颜料店兼营少量化工原料。1958年后,化工生产渐成行业。1963年5月27日,在原苏州市轻化工局供销经理部、纺织工业局供销经理部两家所经营基本化工原料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化工轻工公司江苏省苏州市公司,负责市区生产、建设单位所需的部管物资,代行原化工原料公司对统配、部管化工轻工物资的行业管理职能。公司地址设在阊胥路136号。1963年10月,市公司改为支公司,管理权限和物资分配供应范围,扩大到苏州专区所属各县。1973年1月,又改为苏州市化工轻工公司,管理权限仍限于苏州市区。1983年地、市合并,市公司对原苏州地区所辖6县(市)公司,实行业务指导和指令性计划的原料分配供应。

公司建立之后,积极搞活物资流通,提高物资保供能力,经营统配、部管、省管及三类化工物资达190余种,发挥物资部门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中的主渠道作用。公司经营、仓储等设施齐全,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公司经营化工危险品保持35年安全无事故的先进记录。1988年企业升为市级先进企业。1999年末公司的主营业务:化工原料、橡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金属材料、木材、电器机械、普通机械;兼营业务:石油及制品、鱼粉、五金交电,以及仓储服务。

二、建筑材料

苏州地产传统建筑材料砖瓦等,具有悠久的历史。位于阊门外半边街92号的石业公所,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民国年间,先后成立吴县石灰窑同业公会,后改组为吴县石灰砖瓦业同业公会,零售商店则成立吴县砖瓦石灰店业同业公会。

解放后,1950年6月成立国营煤建公司,经营水泥、玻璃、沥青等计划分配的重要建筑材料,其他如砖瓦、石灰、黄沙等,仍由私营商店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苏州市砖瓦石灰总店,按区建立区中心店。1963年成立中国建筑材料公司江苏省苏州支公司,负责市区及邻近各县的建材分配。1964年接收区管的零售商店,后几经调整撤并,在金阊区内仅有一家位于皋桥西堍的勤工建材商店,1981年时归属苏州市日用杂品公司。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建材商店发展较快,各建筑部门亦纷纷开办建设物资公司。1997年3月,苏州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苏州建设物资公司,公司地址设于养育巷246号四楼,办公场所550平方米,注册资金1000万元,员工32人。主要经营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建筑机械、装饰装潢材料、五金交电等建材制品,并为多家企业在苏州的销售总代理。1997年10月,成立苏州建设物资公司塑钢门窗分公司。1998年5月,与大连实德塑胶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大连实德型材苏州经销处。建设物资公司负责对建设(集团)内各开发公司的材料供应,同时对外拓展销售渠道。1999年销售总收人206万元,利润8万元。

(第五章)对外贸易

据《苏州市志》记载,早在三国孙吴和南北朝时期,苏州已与海外有经济联系和人员交往。公元8世纪,苏州已成为内外通商要地。金阊区的阊门南濠一带,历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清康乾年间,这里“南北舟车,外洋商贩,莫不毕集”。延至民国时期,进出口贸易乃受控于外国洋行,加上历年来战火的破坏,阊门一带渐趋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对外经济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由市外贸进出口公司统一经营。区内生产厂家提供出口产品,交由外贸出口。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开始起步,并取得一定进展。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苏州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享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优惠,苏州对外经济贸易进人新的发展时期。

金阊区的外贸工作起始于1988年。是年5月,成立金阊区对外经济贸易办公室,当时与区工业局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1991年5月,成立金阊区对外贸易公司。1992年后,区内各业发展迅速,“三外”(外贸、外经、外资)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一批“三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陆续成立,外贸出口创汇逐年增长。1994年组建金阊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1996年11月改称金阊区对外经济贸易局),当年全区完成外贸收购额2.64亿元,在城区中名列第一。

(第一节)出口创汇

金阊区的外贸主要是按照市下达的外贸收购指标提供出口创汇产品。区属工业企业虽则都是小企业,但由于与科研机构合作,产品多为国际市场需要的小商品,属于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江南电池厂生产的江南牌R6P高功率电池,质量超过国家标准,港商要求批量订货。校办工业的调压器4个系列15个品种打人国际市场,出口8000多盒,外贸收购额76万元。

1989年全区10个出口企业里有6个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超额幅度较大的有外贸工艺编结厂、姑苏编结厂、帽厂、传统工艺厂。是年8月,石路传统工艺厂的仿古彩灯到新加坡举办中秋灯会,该国总统黄金辉为开幕式剪彩。

1990年,按照中央沿海经济开发战略,贯彻“本口岸为主,外口岸为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经营方针,抓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全区对外贸易取得较好的进展。在“990中国(苏州)丝绸旅游节”暨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金阊区交易团在5天会期内成交编结制品、湖笔、绣品等出口合同金额35万美元。另有特种铝锅和医用敷料的出口于10月上旬签约。姑苏工艺编结厂通过不断开拓新品,闯出外贸出口的新路子。该厂先后开发110种线结玩具、近300种棒针衫,成交率达60%以上。至1992年,全区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8家,出现区属企业、校办企业、街办企业一齐上的新局面,棒针衫、丝绸服装、工艺帽、湖笔、医用敷料等产品打人欧美、日本等市场。苏州传统工艺总厂生产的彩灯,先后次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处举办灯展,使姑苏灯彩饮誉东南亚。

1993年全区外贸收购额完成2.13亿元,出口交货企业增至25家,其中区外贸公司外贸供货额突破亿元,华昌轻纺公司的供货额和吴中服装厂的收购额超过千万元,姑苏、外贸、桃坞编结厂和金裕来制衣厂的收购额超过700万元;出现一批新的外贸产品生产企业,拓展外贸产品门类,机电、服装、工艺品成为区外贸的3大支柱,占总量的80%以上。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