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8章 城巷河桥(1)

第8章 城巷河桥(1)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金阊区位于苏州市西北部。苏州建城最早见于《吴越春秋》记载。周敬王六年(前51),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都城!辟建八门,其中阊门即在今金阊区境内。二千五百余年来!阊门一带几经兴衰,阊门亦几经修建。1958年阊门终被拆除,仅存遗址。民国年间开辟的金门却完整保留了下来,与阊门遗址同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的街巷是由古坊发展演变而成。唐宋时为苏州古代街巷发展的鼎盛期,有“七堰八门六十坊”、“里闾棋布城册方”之描写(白居易诗)。金阊区境内的海红坊、清嘉坊、学士街、桃花坞大街及城外的山塘街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街巷。尽管历经变迁,苏州古城街巷的格局始终未见大改,许多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改名)。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城区范围不断拓展,新建街巷的命名继续体现了苏州特色,反映苏州的历史风貌。新建的干将路就是沿用历史上干将坊的名称。

苏州地处太湖水系,河港密布、水网交织是苏州一大城市特色。“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前泊舟航。”宋《平江图》精细描绘了苏州河道纵横流贯全城的独特风貌。至今,宽阔的京杭大运河、护城河流经金阊区境内;城内,“三横四直”干流就有第一横河、第二横河、第一直河、第二直河“二横二直”在金阊区境内纵横交织,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城外,山塘河、上塘河(原阊门运河)也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变迁,不少河道湮没,“二横二直”也已支离破碎,断断续续。

水乡泽国的苏州,水多桥也多。唐诗云:“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北宋苏州知州杨备诗云:画桥四百”。苏州城内桥梁多若繁星,最盛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桥25座。俗话有“一步两桥”之说。百余年来,随着不少河道的淤塞、填没和成为道路,许多古桥已被拆除。因此,留存至今的古桥显得特别珍贵,金阊区内的普安桥、普济桥、上津桥、下津桥等古桥都已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拓宽和延伸,在古城区外新建了不少桥梁。虎丘立交桥的建成,使苏州河桥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横跨大运河的狮山大桥、何山大桥,是连接金阊区与苏州新区的要津。

旧时,苏州街巷命名有“过桥换名”的不成文规矩,因而桥梁不仅是街巷交通的连接体,而且成为街巷名称的分界点。桥名亦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大凡所称,皆有出典。宋代以后,大都“题名刻石志之”。有的桥上还刻有图案、碑记、联语、题字。也有些在桥面上建有桥亭,供路人避雨和憩息。

(第一章)城门,城垣

周敬王六年(前514),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江南平原上筑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土城,是为阖闾城。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城市迭遭战火,城垣几经修建,然其位置和规模二千四百多年基本未变。自50年代起,由于历史的原因,城门、城垣已被拆除大半,所幸仍有几座城门建筑和部分城垣遗址被作为历史文物保存并维护至今。

(第一节)城门

《吴地记》载,春秋吴都阖闾城有“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据《吴郡志》所记八门是:西阊门、胥门;南盘门、蛇门;东娄门、匠门;北平门、齐门。但八门之名史载不一。《吴郡图经续记》无平门而有葑门,并说平门一名巫门,与赤门都不在八门之数。吴国时“不开东面之门,欲以绝越”。唐时八门全开。宋初填塞蛇、匠二门,留阊、胥、盘、葑、娄、齐六门。南宋时为便于守卫,废胥门,只开五门。元末张士诚占据苏州后,恢复胥门,并在六门添造了月城。清代,太平军攻占苏州后,曾将葑、娄、齐、胥、阊5门的月城拆除。战后,月城又恢复。

民国时期,先后增开和重辟金门、平门、相门和新胥门,并一度开新阊门。

1949年苏州解放时,开有阊门、盘门、葑门、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金门、新胥门9座城门,另有被封闭的胥门和废弃的新阊门。以后大部分城门陆续被拆除(门名被作为地名保留),现仅存盘、胥、金3门。

苏州城门中,在金阊区境内有阊门、金门和新阊门。

【阊门】位于城西北。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时所辟八门之一。《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阖闾率大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为表示一定要打败楚国的决心,把阊门称为“破楚门”。战国时,吴属楚,复名阊门。古时阊门楼阁十分壮丽,诗多咏及。晋陆机《吴趋行》云:“阊门何蛾蛾,飞阁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北宋时,门上亦有楼三间,甚宏敞,苏舜钦尝题诗于上。《吴郡图经续记》云,此门旧有李阳冰篆额。南宋建炎中(1127—1130)门废,宝祐二年(1254)赵汝历复建。

元末重建阊门城楼后,曾题额“金昌门”,而“吴人呼阊门已久,不能遽改,名之如故”。清初修建门楼,题以“气通阊阖”额。据乾隆《苏州府志》和《姑苏繁华图》所绘,阊门筑有瓮城(即月城),陆门西临吊桥,东接阊门内大街(今西中市);水门西临聚龙桥,东接水关桥。今西中市城门口至吊桥间为月城大街,有数十户商店。太平天国战争瓮城被毁后,改建成小月城。民国十六年(1927),小月城被拆建成阊门广场。二十三年为改善交通,又拆去阊门,改建与金门相仿的罗马式城门,二十五年竣工。改建后的阊门,中门宽9米,高9米,为车行道;两侧门各宽2.5米,高4米,为人行道。1958年“大炼钢铁”时,城门被拆除,钢筋被取走利用,城砖用于砌小高炉。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城墙继续被拆毁。1982年将原城门北到沿河的城墙连土基全部堆平,筑成4路公共汽车站台、盘车道、始发站。现存南侧小拱门的青砖残拱,宽60厘米,有36厘米为装饰浮雕,系12厘米X12厘米凸起正方形角连续图案。青砖上有“顾蔚记之铭”字样,每砖29.5厘米X9.5厘米。城门的门轴为铁制,仍嵌于残拱墙壁内。水门50年代初尚有木栅门,60年代还留有青石拱券,今仅存青石金刚墙。

阊门历来就是苏州古城的化身和缩影,声名卓著。唐《吴地记》云(孔子登山,望东吴阊门,叹曰‘吴门有白气如练’”。白居易《登阊门闲望》云:“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曾赏钱塘兼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唐寅《阊门即事》则云(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可见阊门是何等繁华。从清代乾隆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和雍正年间的桃花坞木刻《阊门》图中,人们还能欣赏到那时阊门的盛况。

【新阊门】阊门、胥门之间原来没有城门。民国初年(1912),城外商业兴盛。为便于交通,于民国十年921)在阊门、胥门之间开一城门,名“新阊门”。该门比阊门小,只有一个拱门,当时要由黄鹂坊桥弄翻过一个矮土墩才能出城。新阊门的位置,在今金门南60米长船湾航运公司内,直对城内恤孤局。遗址现在仍可见残迹。航运公司食堂东南的杂物库,就是利用城门洞改的,拱门还清晰可见,城基是青石、黄石、花岗石直横混砌,地面上还可见三层。文物调查时,测得城门深5米,宽4米,高5.3米。民国二十年金门建成后,新阊门逐渐被废弃。

【金门】位于阊门之南。民国十八年(1929)开始辟建,二十年元旦竣工。门名得自古金阊亭,又与五行学说中的西方在酉位属金相关,并寓有坚不可摧和财富集中之意。该门借鉴巴黎凯旋门,由一大二小三座拱门并列而成,上端雉堞仿欧洲古城堡风格,系罗马纳司克式,中门为车行道,两侧门为人行道。墙体用清水砖砌筑,下部用花岗石勒脚。金门是苏州唯一的中西合璧式近代城门,1991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城垣

一、规模

苏州古城的规模,据《越绝书》记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明初《苏州府志》载,城墙周长“计三十四里五十三步九分。”清康熙元年(1662)巡抚韩世琦改筑苏州城,“城周四十五里,长五千六百五丈,高二丈八尺,广一丈八尺,女墙高六尺。”今之砖城乃元代重建后历经明清重修所遗,实测周长约为15.1公里,约有四分之一在现金阊区境内。

二、修毁情况

民国期间,现金阊区地段城墙坍塌、毁坏以及修复确凿可考的大致有:民国十四年925),雇工70人,用2天时间修复金门两侧两处坍塌城墙。十八年,阊门与胥门之间18处城墙坍塌。二十三年,学士街莲花巷底、天官坊陆家花园、高井头尤家花园等处附近有11处城墙坍塌。二十六年,苏州为抗日修筑防御工事,沿城顶挖掘壕沟,加之有些地段城墙被侵华日机炸成缺口,受损较大。二十九年,修复平门至金门、金门至胥门段城墙7处。三十五年,阊门尚义桥西北角约5!6丈一段城墙坍塌。三十六年,修复四摆渡等3处城墙。

解放后,对如何保护好历经沧桑尚基本完好的城墙未予应有的重视,致使大部分城墙先后被拆除。1958年3月,苏州市人民委员会第十四次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本市的城墙,除部分的城门、城墙保留,作为历史遗迹供人参观研究外,其余全部拆除”,要求“各级组织必须加强协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并建立拆城办公室。“大跃进”期间,大部分城墙被拆毁。城墙砖石被大量取去建造炼铁小高炉。后又因道路拓宽或开辟、单位新建扩建、“备战、备荒”

取城墙土做坯烧砖、构筑防空工事、兴建居民住宅等多种原因,城墙被不断损坏和拆毁,城基被大量占用。80年代以来,虽然把保护城墙的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但城墙已残留无几。

90年代后,在普查现存城墙的基础上,加大了保护力度。

至1999年,苏州古城仅存少量城墙和断续残迹,金阊区境内的具体如下:

胥门与金门之间,道前街以北约300米处残留城墙一段,外侧全用金山石和39厘米X16厘米X7厘米青砖砌筑,系晚清结构。金门附近有10米城墙存留,从砌筑手法看,基础为明代遗存。

金门与阊门之间,烟糖公司与阊门之间尚存6.7米城墙,但内外均被工厂和民宅包围,墙身砖石大部分被挖掉。曾于1983年4一5月间维修加固,得以保持现状。

阊门至四摆渡一段城墙呈时隐时现状,其存留部分大多曾被挖成防空洞。

(第二章)道路街巷

苏州是座河道纵横的水城,交通运输自古舟船多于车马,故甚少大道,多的是小街小巷,即便是商业大街也不宽广,两面店铺中的人可以交谈甚至传递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变化,最早出现的“马路”是在清末开通的阊门外大马路(今广济路、阊胥路及盘门路、南门路)。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拓宽城内街巷,第一条拓建的就是主要在现金阊区境内的景德路。嗣后,由于时局动荡,战事频繁,苏州的道路建设进展缓慢。直至苏州解放以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这20年中,道路交通才得到较快改善。至1999年末,苏州已形成“三横四纵”的主干道。金阊区位于苏州城区西北部,有“一横三纵”主干道路经过区境通往市区西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幽深的小街小巷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吴地记》即有“郡郭三百余巷”之说。据民国时王謇《宋平江城坊考》载,宋代苏州城有巷六百三十余条,街二十条,弄三条,还有被称之为前、里、场、坊、堂、园、庄、湾等的七十余条,被称作路的只有两条。明洪武《苏州府志》收录街巷204条。清同治府志收街巷343条。民国《吴县志》录街巷793条。20年代至今,小街小巷已有不少被改造为宽阔的大道,但仍然在苏州古城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中期开始的古城区街坊改造工程,将小街小巷的路面翻修、房屋翻建,仍努力保持原有风格,体现古城特色。

(第一节)主干道

主干道是指城市主要交通道路,金阊区境内共有19条(包括跨区道路)。

一、东西向主干道(自南而北排列)

【三香路】东起姑胥桥,西越阊胥路至狮山桥东堍西环路口。全长3192米,宽30!40米,沥青路面,绿化带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自阊胥路至三香桥段属沧浪区,三香桥以西至寺泾桥为金阊、沧浪两区共管,路南侧属沧浪区,北侧为金阊区。寺泾桥以西均属金阊区。区内长度为1872米。该处原为农田,1980年开辟城西新城区,建成东西主干道。“三香”之名源于三乡庙。《吴门表隐》(孝子顾凤山墓在胥门外三乡庙侧。”其庙系三乡土地庙,从前香火极盛。庙旁有三乡村,后衍“乡”为“香”。1982年筑路至三香桥,1983年延伸至寺泾桥。1987年延至今址。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等机关办公处均设于三香路18号。

【干将西路】位于人民路乐桥以西,东连干将东路,西至西环路,地处城市横向轴线。全长4166.05米,其中古城内段1220.01米。自人民路至新春巷口段属平江区,新春巷口以西均属金阊区,区内路段长3938米。该路以干将河(即第二横河)西段为中心线(截弯取直),河南北两岸绿化带和沥青路面。自人民路至学士街口为两路夹一河,南北车行道宽各20米,人行道宽各5!6米,河宽6!10米。河南侧属沧浪区,河北侧分属平江、金阊区。取名“干将”,源于干将东路西段旧名干将坊,干将为春秋时吴国铸剑名匠。拓宽延伸后统一使用干将为路名。金阊区内路段原为镇抚司前、通和坊、乘马坡横巷,于1994年改建为干将西路。学士街口至西环路段(原称干将中路),为一板块三幅式沥青路面,宽40米,其中快车道15米,慢车道各6米。全线人行道为盲人砖面路。1992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1994年9月28日竣工通车。

【景德路】位于人民路中段西侧,东起人民路,西至金门口,与金门路相接。全长1510.5米,宽10.6!16米,沥青路面。从人民路至王天井巷口一段属平江区,王天井巷口向西至金门口属金阊区,区内路段长1190.5米。民国初年,该路中间为1米左右的石板路,石板下架空为下水道,两侧各为宽约1米的弹石路。自人民路至王天井巷段原名郡庙前,因府城隍庙而得名。王天井巷至中街路段原名朱明寺前,因朱明寺(今苏州军分区机关驻地)而得名。中街路至黄鹂坊桥段原名申衙前,因明代状元宰相申时行宅第(今环秀山庄及以西)而得名。黄鹂坊桥至石塔横街段原名黄鹂坊桥弄。石塔横街以西称葫芦弄,以石塔之葫芦顶为名。民国十七年(1928)拓宽后统称景德路,取名于景德寺。寺为晋中书令王珉舍宅建,元末毁于火。明永乐二年(1404)重建,嘉靖二年(1523)废,十一年改建为王鏊祠,今为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址。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与苏州刺绣研究所相伴左右。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