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147章 方言,民俗,宗教(6)

第147章 方言,民俗,宗教(6)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云岩寺】位于苏城西北虎丘。东晋咸和二年(327)王珣、王珉兄弟舍宅为寺,称虎丘山寺。唐初因避讳改武丘报恩寺,会昌间毁。原在山下,分东西两寺,后移建山上,合为一寺。北宋至道间(995—997)改律为禅,称“云岩禅寺”。寺依山势,高下迤逦,梯空架虚,被誉为“吴中梵宇最胜者”。南宋初,临济十二宗绍隆驻此时,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绍隆圆寂,建骨塔于东山浜畔。晚明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募修后,有下院和归并寺院11处,殿宇5080间。咸丰十年(1860)兵灾后,殿宇十不存一。同治光绪间重修石观音殿、天王殿和大殿。民国七年(1918)重修头山门。十七年吴县县政府告示,虎丘全山划归寺管,面积181亩,“然并非地归僧有,仍属公有性质。”抗日战争起,寺僧挥霍,不事修理,渐见衰落。50年代初山上殿宇仍归僧侣。1953年由园林部门接管,留少量僧众。同年虚云法师发起重修绍隆塔,捐出供金4000元重修石塔(高3米)、方亭。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初期,绍隆塔与寺内佛像俱毁。1969年僧众离去。1970年起归园林局使用。1994年3月落实政策,归还市佛教协会。(参见第三卷(第一章)(第一节)“虎丘”)

【文山寺】位于东中市文丞相弄,又名文山潮音禅寺。原为文山寺、潮音庵和云林庵,面临中市,背枕桃坞。潮音庵乃南宋以来有名之古刹,清初居比丘尼,嘉庆间为僧寺,礼拜华严。民国五年(1916)住持心传法师接任潮音庵住持,是时文山寺已日渐衰落,云林庵亦僧徒星散。因文山寺为前代名刹未可湮灭,心传出资1500元兼并寺后云林庵和左邻文山寺,民国十四年翻建完成,称文山潮音寺,有殿宇65间。日久渐颓。1958年时有尼众41人于此安居修持。“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房屋被指甲钳厂占用。1988年该厂迁出,归还佛教协会。1989年重修,宏观大起,气象一新。1991年5月21日佛像开光,方丈润田升座。1999年11月15日,照莲法师继任方丈。时有释迦牟尼、西方三圣、韦驮、观音等佛像,都已装金供奉,暮鼓晨钟,香烟绕燎。现有尼姑19人,连同勤杂工共25人。润田师太已八十高龄,住持当家,明福师太协助,每月经常接做佛事十多次,逢到观音诞辰和初一、月半,城乡善男信女前来进香的很多。(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之“文山寺”)

(第二节)道教

一、概况

苏州道教相传始于汉代。自西晋咸宁二年(276)创建真庆道院(目卩今玄妙观)至今,道教在苏州也已1700余年了。唐宋时不少皇帝崇信道教,道教鼎盛,道观纷纷兴建。苏州在宋代重修或兴建的有天庆观(玄妙观)、天妃(后)宫、大关帝庙、福济观(神仙庙)、三茅观、轩辕宫、朝真观等,其中在今金阊区境内的为数不少。苏州道教以正一派流传最广,全真派传布甚少。

正一道士素以吹、弹、打、写、念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能念的称为“法师”,能吹、弹、打的称为“音和”,其余称“道众”,只有法师才能主持法事。道教在举行斋醮和道场法事中,法师口诵赞词,边唱边舞,边以音乐伴奏,这是道教宗教仪式的一种特征。道教讲究修炼之法,在道士中深谙道经兼通内功医药者为数不少。至清代中叶,每逢旱涝、疫病流行,官员常持斋步至道观虔诚祝祷,或延道士设醮行法,并多次重修道观。太平天国战争后,多数道观被毁,无力兴复。道观经济来源大减,需接经忏以糊口,日久道士遂由潜心修道转为借此谋生,甚至世代相传为业。加之学道者多贫家子弟,习乐和从事经忏的日多,研读道经之风日衰,兼长医药气功的更寥落无闻。民国初,只三茅观住持王石泉研读道经,曾刊行《生神炼》诸书。擅长器乐的却代代相传,苏州道教音乐由此卓具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道观业务骤减,道士生活困难,由政府帮助生产自救或给予救济,年轻和有技能者陆续转业,大多数道观出租。1958年在“庙观支援工业”声中,3.47万平方米的庙观由房管部门接管,在金阊区辖境仅保存王洗马巷的春申君庙及阊门内下塘的福济观两处。“文化大革命”期间,道观关闭,道士全部转业。1979年起宗教政策逐步落实,道教日渐复兴。1998年,在南浩街重建神仙庙,翌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

二、道观选介

【春申君庙】在王洗马巷16号。春申君名黄歇,战国楚人。楚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元年(前262)为相国。后封于吴,号春申君,领管吴国旧地,常住苏州。他对苏州的水利发展作出过很多贡献,后人多次建庙供奉。现存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同治间重建,1落3进,临街有戏台,内有配殿、大殿和后殿。民国时期,每逢神诞日进香人络绎不绝。民国二十年有屋65间。1956年有屋51间。1958年后交房管局管理,神像仍保留。“文化大革命”中神像及石狮俱毁,尚存临街戏楼、配殿、大殿和后殿归工厂使用。1990年道教协会重修春申君庙,再现昔日庄重古朴的风貌。(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之“春申君庙”)

【神仙庙】又名福济观,原建于阊门内下塘街,由于历史原因遭到破坏。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8年由江苏亚细亚集团实施南浩街北段改造工程时,重建于南浩街北段神仙街(因新建神仙庙而得名)口。1999年3月竣工,5月18日举行神像开光仪式。当年农历四月十四“轧神仙”庙会即在新庙周围举行。(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之“福济观”)

(第三节)基督教

一、传入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清廷准许官民人等信奉洋教。清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教士戴医生等人,皆着华装自沪乘舟至苏,沿途散发布道单张,旋返。嗣后,基督教渐人苏城。最早来苏传教者,是同治六年(1867)到达的原英国人戈登部下军官、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教士史密德。史交友面广,传道工作从城南逐步推开。后两年美监理会教士因美国南北战争结朿,教会恢复拨款而来苏,传道工作从城东转及城中。接踵而至的有南浸信会、圣公会、使徒信心会。传教方式是先义务办学、施诊,医生、教员等兼负传道,同时在学生、教员、病员中吸收信徒,培养华人传道。甲午战争以后,苏人深感研习西学的必要,人教会学校就读者增多。某些华人人教,企图借教会势力谋取个人利益,于是“吃教”之说由此而起。自1901年签订辛丑和约开始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基督教在苏传布的最盛时期。如原属监理公会的救世堂,初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民国十三年(1924)移建养育巷慕家花园弄口(现为新华书店仓库)。原属中华基督教会(长老会)的救恩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建于上塘街上津桥东(0年代拆改为动力机械厂职工宿舍)。原属南浸信会的新民堂,民国十一年(1922)建于东中市,二十九年移建于中街路新民社内,兼办新民小学,今改为东中市小学。原属圣公会的天恩堂,光绪二十五年(1889)始建于桃花坞,民国八年(1919)重建于桃坞中学内,今改为市第四中学。

二、撤离与回归

抗日战争爆发后,教士纷纷逃离。珍珠港事件后,美英等国教会产业被日军视为敌产,予以封闭或接管,西洋教士都回国。抗战胜利后,西差会作出速回中国恢复教会的部署,以倍增于战前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重新控制在苏教会。美国援华经济分会物资由各教堂出面分发,以扩大影响。此时苏城共8个教派,各派积极争夺势力范围,比战前方式多样,尤注重青年工作,大量散发福音书,举行连续几天的布道大会。在解放战争日益胜利的形势下,差会作了应变安排,提倡家庭基督化,并加强乡间的教会工作。

三!“三自”革新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