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148章 方言,民俗,宗教(7)

第148章 方言,民俗,宗教(7)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苏州解放初,各教派基本维持现状,仍属差会管辖。抗美援朝运动起,断绝与差会的经济联系,外籍教士全部撤离,教会和教堂全部由中国教牧人员管理,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道路。1951年起,教会事业陆续改为公办,除堂内宗教活动外,教会不再办其他事业。1959年4月,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代表会议决定,保留4处教堂,内2处开放宗教活动,其余各堂或出租,或交房管部门使用。堂内仅每周礼拜一次,其余宗教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全部停顿。1979年下半年落实宗教政策,教堂产权陆续收回,教牧人员重返堂内。1983年起,宗教活动恢复为每周举行四次,每两月举行一次圣餐礼,每年举行两次洗礼。

四、教堂选介

【救恩堂I原属中华基督教会(长老会)的教堂,位于上塘街上津桥东。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建,民国十七年(1928)募款1.1万元重建。60年代初拆建为动力机械厂职工宿舍。救恩堂下辖二布道所。一在专诸巷28号,建于同治二年(863)。现为建文包装厂仓库;一名景步(即柏氏布道所),在乐荣坊口,民国十二年(923)左右建,后为姜思序堂颜料门市部。90年代初拆除后兴建亚细亚商厦。

【普益社】为教会办的事业单位。民国七年(918)左右设于乐荣坊口,十年屋毁于火。北长老会差会及该社诸重华等筹资购得美孚洋行西部房屋(在今广济路)为社址,相传耗银元1万。十二年,江浙军阀战争中,阊门外教会为军队占用。该社组织教徒在难民、伤兵中积极进行救济工作,获各界好评,从而逐步扩大事业。至二十二年,该社积极提倡开展体育、灭蝇、音乐、旅游等活动,兴办英文夜校、半日女学、平民学校,开展乡村识字、巡回文库,免利借本以及施诊、施粥等。日军侵占苏州时,被占为日海军俱乐部。抗战胜利后,为救济分署分配救济物资,增办普益小学,经费来自募捐及原妇孺医院基金利息。1951年起,除小学外其余活动停止。1958年结朿。

(第四节)天主教

一、概况

明万历二十七年(599)—月,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苏城小住,是最早至苏的外国传教士中的知名者。此后,外国传教士陆续来苏传教,明末苏州地区就有天主教堂8处。清康熙四十六年(707),皇帝亲自在苏召见西洋教士时表示,对服从中国礼仪者可赐票准予传教。由于罗马教皇坚持不从中国礼仪,清廷下令禁教,从此持续130余年。禁教时,江南主教莪德斐理铎、南怀仁来苏州,化装成脚夫进城,乾隆四十九年(784)在阊门许家小堂晋升4名修生为司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渐趋活跃。太平天国在江南时,教会建筑一度被破坏。其后虽有恢复,但民众排外心理日盛,时有冲突发生。抗日战争期间,教堂又遭破坏,教友都避难上海。

1950年下半年,天主教内开展反帝爱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强行封闭。至1979年教堂陆续修复开放。1980年5月恢复教会组织。天主教苏州教区的主要活动场所——杨家桥天主堂亦于1981年修复后开放。1984年,上海佘山修道院江苏分院在杨家桥天主堂成立,培训教区修女,至1999年末已办3期,有20余名修女结业。1998年3月,苏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在杨家桥天主堂举行第四届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上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苏州市天主教爱国会章程修改草案》,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马龙麟主教任主任。1999年6月9日马龙麟逝世。

二、教堂简介

【杨家桥天主堂】位于三香路190号。教堂原属教友殷氏,清咸丰十年(I860)毁于战火,六年后由该堂渔民集资重建,后又陆续扩建,设立男女读经班,为渔民教友云集之所,俗称“网船公所”。光绪十八年(892)法籍神父窦总铎在教堂西侧购地12亩,建大圣堂,名七苦圣母堂,从高处向下看,屋顶平面为十字架形。新堂内设男学,旧堂改作女学。抗日战争前,全为渔民教徒过宗教生活之处。1949年前后,一度受水火帮土匪骚扰。人民政府肃清帮匪后,复为教堂。1958年被用作社会主义教育学校,“文化大革命”中被附近工厂、小学占用。1981年归还教会,修复后开放。

该教堂教友颇多,约!5万人,绝大部分为渔民和农民,分布在苏州市郊区和吴县市各乡镇。锡山市部分乡镇的渔民教友亦属于该堂管辖。每逢主日及大瞻礼日,教友到堂活动者约500!5000人次。(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之“杨家桥天主堂”)

(第五节)伊斯兰教

一、概况

苏州伊斯兰教民大多为回族,其祖上多从外地迁来。据崇祯《吴县志》载:元泰定间(1324—1327)西域人来苏,在西馆桥建礼拜寺,明初移置支家巷。又建一寺在阊门外义慈巷。苏州穆斯林聚居地为阊门外和城内铁局弄、砂皮巷一带,大抵阊门外多屠宰户和马车业中人,城内多经商者和知识界中人。一般穆民经济不富裕,加上从前回族及其宗教活动受歧视,因此有些人往往隐瞒其穆民身份。清真寺至1949年时仅剩4所。

新中国成立后,穆斯林逐步联合起来,地域和社会职业之间的隔阂及歧视现象渐渐消除,宗教活动正常开展。1952年政府拨款对天库前和太平坊两清真寺加以修理。对生活困难的穆斯林给予救济,逢开斋节回民放假一天,并增加供应食油和面粉,清真寺免交房地产税,不少穆民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机构。“大跃进”时两寺被工厂租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寺都被占用,穆民宗教活动都在家中进行。1979年开始落实宗教政策。1980年开斋节,全市穆斯林在天库前寺恢复宗教活动。1982年太平坊清真寺重建竣工,成为全市穆斯林活动中心。

二、清真寺选介

【太平坊清真寺】位于石路(今阊胥路)太平坊29号。民国十三年(1924)由阊门外穆斯林发起,马明德阿訇负责筹建。经费向沪、宁、扬等地穆民募捐,大部分由南京穆民蒋星阶捐助。十五年建成,原名清真义学。解放初虽房屋失修,仍举行宗教仪式。1958年并人天库前清真经学。1959年先后出租给街道,改为民办小学、校办工厂。1982年收回,重建为仿阿拉伯式教堂,费用除来自雷允上药厂外,由政府资助1万余元。同年建成开放,500余穆民参加活动。1985年政府又拨款1万余元增建一层新楼。寺占地495平方米,内礼拜大殿120平方米,沐浴室80平方米。其他清真寺保存的12块明清碑刻现俱集中该寺。市伊斯兰教协会驻此。(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之“太平坊清真寺)

【丁家巷瑞凝礼拜寺】位于阊门外北丁家巷5号。相传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太平天国时毁,清光绪年间修复。民国二十年(1931)时有教民200人左右。后因太平坊清真寺兴起,寺务渐停顿,除保留做礼拜的1间外,余屋陆续出租。1959年公私合营后,改属房产公司,现住居民。产权已收回。

【天库前清真经学】在天库前56号,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该寺占地2亩8分,除大殿、客堂、水房外,还有廊亭、假山、石笋、自流井等。殿堂格局似大型讲经场所。堂内原有俞樾手书“从圣堂”银杏木横匾一块。因天库前、专诸巷一带多玉业工人,其中穆民不少,故该寺在民国时期为继砂皮巷、铁局弄二寺之后最兴盛的一所伊斯兰寺院。20年代寺内开过经学,招收回民子弟,抗日战争前因经费无来源而停办。50年代后期起,为市区穆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唯一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1979年首先得到恢复和修理,但寺周围俱为雷允上药厂厂房,几经协商!982年寺址出让给雷允上药厂,厂方则为太平坊清真寺承担翻建费用。(参见第三卷(第二章)(第四节)之“清真寺”)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