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91章 人大政府政协(4)

第91章 人大政府政协(4)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1958年开始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大炼钢铁,组织人民公社,开展“除四害”(四害:开始为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改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活动·,发动群众清除市区大小土墩,填平部分河浜,拆除阊门城门;在工业系统中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使许多行业开始实现由手工工场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在大炼钢铁中,全区数以万计的人次投人,拆毁了区内大部分城墙,建有不少“小土炉”。全民动员捐出家中除铁锅以外的铜、铁器作原料,结果炼出的都是不符合质量的废铁。由于“大跃进”和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使金阊区的工作受到一定损失。区委、区人委和全区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度过了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时期,通过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全区经济建设、城市工作得到恢复。

二、60年代前期情况

196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区人委认真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发动各条战线学习解放军,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继续进行调整工作,开展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比学赶帮超”运动,促进生产发展。1965年全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高。

三、“文化大革命”时情况

1966年8月,区小教系统的部分教师以“三个造反兵”的名义贴出第一张大字报,继而串联并成立“造反”组织,10月后逐渐把斗争矛头指向党政各级领导。年底,区内群众“造反”组织纷纷建立并开始活动,区政府部分领导遭到批斗。政府工作全部瘫痪。1967年1月26日,在上海“一月夺权风暴”影响下,“苏州市野战兵团延安指挥部”和“苏州市街道工业系统工人红色造反兵团延安指挥部”封存、收缴区委、区人委的印章,并宣布接管一切权力机构,致机关陷于瘫痪。“造反派”夺权后,不久即分裂为两派,一派为支持苏革会,称“支派”,占据城外;另一派为踢开苏革会,称“踢派”,占据城内。派性斗争形式也由辩论发展到武斗。1967年8月22日发生火烧鲇鱼墩的严重事件,25家商店、326家居民房屋被焚毁,石路闹市区东北角一夜间成一片废墟。

1968年4月成立延安区革命委员会,混乱现象有所扭转。1972年根据市革委会部署,在工业战线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整顿企业,加强管理,调动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974年的“批林批孔”,又使全区的经济工作和其他正常秩序受到干扰,1976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全区工作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四、“文化大革命”后情况

1976年10月,集中精力拨乱反正,很快恢复各项工作的正常秩序。在全区范围内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华林森帮派在苏州的罪行,开展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清查同华林森帮派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复查“文化大革命”和历史老案,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委、区政府在城区工作中,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分配制度人手,进行管理经营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工、商、劳务三业同时发展。1987年三业利润达1409.88万元。期间,区政府注意发挥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文教卫生事业、市政建设、社会治安等工作的领导,使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得到同步发展。

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区人民政府于1986年制年定《全体会议制度》、《区长办公会议制度》、《工作请示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明确机关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机关干部考核制正在不断完善,深人基层进行现场办公;建立与健全三级信访网络,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区领导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政府及各部门认真处理区人大、政协会议的批评、建议,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按照市委、市政府在金阊区开展“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接受社会监督)活动试点的要求,从1988年10月起,至1989年底开展单位(部门)达97个,参加人数8817人,区政府领导率先垂范,制定廉洁规定18条,全区建立54个群众监督小组,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并公开办事制度,向群众宣传廉政勤政,弘扬新风。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下,全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人。区商业局在全区商业系统推行“公有民营”,将55家小商店的经营权转给职工个人。人事部门推行引进人才工程,建立与市场调节为主的、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市场。各部门、各街道推行干部聘用制,各项配套改革相继推行,至1995年末,全区企业改革已建立近百家公有民营、租赁、风险抵押承包企业。区属工业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社会保险、实施再就业工程为重点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快,全区共有350多家企业、1万余名在职职工参加投保,享受养老保险的职工已达4600多人。

区人民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年都要确定若干项实事工程,向区人大会议汇报,经人大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实事工程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道路拓宽改造、居民新村建设、古城区街坊改造、“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和集贸市场建设等,如1995年实施的16号街坊解危安居工程,动迁居民2093户,总投资4.5亿元,至1997年基本竣工,改善居民居住质量,受到群众好评。

自1990年下半年苏州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区人民政府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各级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制,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投人“创建”实践。至1998年5月,苏州市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考核,8年来,全区年均投人创建经费1000万元,直接参与创建活动达5万多人次,先后完成重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1个,对17条主次干道全面进行墙面粉刷和市容整治,实施18个无地队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全区114座公厕和611只垃圾箱达标改建,先后建成“洁齐美小区”6个,“洁齐美街巷”7条,“安全卫生小区”28个,圆满完成“创建”的各项任务。区人民政府又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扎扎实实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第三章)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简称街办)是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开展宣传教育,发展街道经济,负责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指导居民委员会做好各项社区服务工作,办理区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宜。

根据1954年12月全国人大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苏州市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6月通过在本市设立街道办事处、整顿划小居民委员会的方案;11月,金阊区设山塘、横马路、丁家巷、胡家墩、虎丘5个街道办事处。嗣后,随着行政区划的多次变化,街道办事处的设置亦多次调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居民新村的兴起,区内又先后增设彩香、三元两个街道办事处。至1999年末,全区共设7个街道办事处:金门、桃坞、石路、山塘、留园、彩香、三元。

(第一节)街道办事处

【金门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4年,称阊门办事处,隶属于北塔区。以后随着区划的变更,街道所辖范围亦曾多次调整。至1991年8月,原金门、中街路两个街道合并,定名为金门街道,延续至今。位于苏州古城区偏西、金阊区东南部,东以王天井巷、永定寺弄与平江区接壤;西至长船湾、南新路,以环城河与石路街道相望;南至干将西路,以干将河与沧浪区为界;北至东、西中市,以中市河与桃坞街道为邻。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1999年末总人口41175人,设26个居委会。街道下属事业单位5家、企业15家。办事处驻中街路116号。

【桃坞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下半年,隶属于北塔区。1958年8月,改隶金阊区。1960年7月至1963年2月,曾一度隶属桃坞区。街道辖区范围在1958年至1960年曾一度向南拓展至景德路。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部、金阊区东北部,东起河西巷、河沿街,与平江区相邻;西至阊门外北码头,与山塘街道相望;南临中市河,与金门街道相隔;北至平四路。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区中心的桃花坞大街贯穿东西,大街两侧多小街小巷。流经辖区的河道长4579米,有桥梁18座,以“小桥流水人家”闻名。1999年末总人口28185人,设18个居委会。街道下属事业单位6家、企业11家。办事处驻阊门内下塘街116号。

【石路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初设横马路、丁家巷两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下半年,丁家巷街道并人横马路街道。1962年7月改今名。辖区位于苏州城西、金阊区中部,是全区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区党政、司法机关都设在这里。辖区范围东至阊门、金门,以护城河与金门街道相望;西至白莲桥浜,与三元街道为界;南以小日晖桥河与沧浪区为邻;北至上塘河,与山塘街道相隔’总面积1.2平方公里。1999年末总人口24262人,设17个居委会。街道有直属企业9家。办事处驻金门路大墙院27—1号。

【留园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6年初,当时称胡家墩办事处,1959年改今名。1960年4月至1962年5月,一度并人山塘街道,“文化大革命”初期曾改名红卫街革委会。1973年恢复今名。位于阊门外西北、金阊区中部偏西,东以广济路、山塘河与山塘街道相邻;西临大运河,与苏州新区相望;南自渡僧桥到枫桥,以上塘河与石路街道分界;北至沪宁铁路,与郊区虎丘镇接壤。总面积5.2平方公里。1999年末总人口45972人,设23个居委会。街道有直属企业23家。办事处驻西园路38—1号。

【山塘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底。随着行政区域的变化,辖区多次调整,曾与虎丘街道、留园街道合并、分设。1968年5月虎丘街道并人,延续至今。位于阊门外西北,境内主要街道山塘街始建于唐宝历元年(825),系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修筑,是古代从阊门通往虎丘的要道,名胜古迹众多。1996年8月,市人民政府已将山塘街、河至虎丘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街道辖区东以环城河为界,西至虎丘路郁家浜,南以环城河、上塘河与留园街道分隔,北以北环路、虎丘与郊区相连,面积2.7平方公里。1999年末总人口30958人,设15个居委会。办事处驻清塘新村综合楼。

【彩香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83年3月,原名彩香浜街道,1985年9月改现名。辖区位于苏州古城西郊,距城4公里,东起菱塘新村,与石路街道毗邻;西临桐泾江(又名庙桥河),与三元街道相望;南起三香路、里双河,与沧浪区连接;北至金门路,与石路街道相连,面积2.65平方公里。原为郊区横塘乡虹桥村,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为新村住宅区,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并建有休闲公园,具有江南水乡特色;1985年6月,在土耳其召开的联合国人类居住区委员会第九届会议上放映彩香新村录像,引起各国代表的兴趣,会后常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前往参观考察。1999年末辖区总人口47211人,设28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彩香新村二区1号。

【三元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90年3月。位于苏州古城西郊、金阊区西南部。辖区东起白莲桥浜!与彩香街道为界;西至大运河!与苏州新区相望;南起三香路、里双河,与沧浪区接壤;北至枫桥路,与留园街道相连,辖区面积2.83平方公里。原为郊区横塘乡三元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为居民住宅区!988年6月首批48幢住宅楼交付使用,以后又陆续开发。现辖6个新村,366幢住宅楼。1999年末总人口29161人,设23个居委会。街道有直属企业7家。办事处驻三元二村9号。

(第二节))宣传教育

街道办事处成立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在党员、干部以及居民群众中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一、党员教育

各街道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文件,统一思想,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学习方式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及坚持经常性的学习日活动,举办讲座、上党课、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利用党校阵地,进行专题培训;结合节庆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在建党70周年之际,各街道党委相继开展“学党史、讲传统、比贡献、树形象”的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各街道党委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近几年来的各项主题教育之中。

1993年各街道党委先后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街道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学习张家港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以形成反腐倡廉、端正党风的教育氛围。街道制定有关廉政建设的若干制度,聘请党风监督员,发放征求意见书,举行廉政宣誓,推行政务公开,挂牌上岗,树立街办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50年代初,以居民读报小组、居民俱乐部等形式,在居民群众中发展读报员、宣传员,创办黑板报,向居民开展宣传。在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宣教活动十分活跃。

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街道党组织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帮派势力的干扰,一度搞乱了思想教育阵地。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拨乱反正,各街道党组织认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配合各个时期的思想教育主题,开展演讲会、黑板报联展、印发宣传材料,祭扫烈士陵墓、慰问老红军、组织参观先进典型、参加市举办的“双看”(看成就、看典型)等活动,结合实际,在群众中进行“爱街道、爱企业、爱里弄、爱岗位、爱家庭”的“五爱”教育,使宣教工作更加贴近居民。1999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思想政治工作向社区延伸、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延伸。

三、创建文明单位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