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金阊区志 > 第81章 党派社团(1)

第81章 党派社团(1)

小说: 金阊区志      作者:《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

民国三年(1914),孙中山以部分国民党员为主组成中华革命党,八年改为中国国民党。十六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驻苏州,国民党苏州市党部公开,并筹建吴县党部。二十六年11月,苏州被日军侵占,党部成员四散。抗战胜利后,吴县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复会。1949年4月苏州解放后被取缔。因资料有限,国民党吴县县党部在现金阊区内的组织及活动情况不详。

民国十年(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四年中共上海地委在苏州发展组织,建立中共苏州支部,9月,建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后改建为苏州县委。十六年在金阊区内建有中共阊西区委,后改为城西区委,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民国十九年因组织暴动失败,区委组织被迫撤销。抗战爆发后,苏州重建党组织,但大多在吴县农村开展活动。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州城区党的组织又有新的发展。抗战胜利后,成立中共苏州县委,下建有若干支部,但在现金阊区内是否有未见记载。1949年苏州解放后,建立苏州市委,1951年11月,建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委,其中西、北两区在现金阊区内。嗣后,区委机构多次调整、更名,1979年6月定名为金阊区委,直至今天。

苏州市的民主党派组织,除中国民主同盟地方组织建立于民国三十六年947)10月外,其余党派的地方组织均在苏州解放后陆续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主党派都有较快的发展,先后在金阊区内建立支部(小组),至1999年末,设在金阊区内的民主党派组织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等7个党派13个支部(小组),共有成员249名。民主党派各个基层组织在各自的市委和中共金阊区委的领导下,围绕金阊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有力地支持政府工作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苏州阊门一带商市繁华、万商云集,外地客商纷纷来此设立会馆、公所,作为行业交易、贮货及旅居之场所。民国期间先后改组为同业公会,解放后陆续并人工商联。由于工商业的发达,设在金阊区内的行业工会亦为数不少。解放后,苏州市建立总工会、青年团及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并在各区建立派出机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类社会团体亦纷纷建立。各种群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团结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和社会各界群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苏州市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已有共产党员活动。今金阊区境内的党组织从民国十六年(1927)10月建立阊西区委起,一直到解放战争,先后遭多次破坏,但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持续不断。苏州市解放后,中共金阊区(西区、桃坞区)委领导全区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胜利,并不断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努力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共同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而努力。

(第一节)早期组织及活动

民国十二年(1923)10月,成立于民国六年的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在留园召开,邓中夏、恽代英、刘仁静等17人参加会议,会议发表的宣言明确提出“到青年中去……切实进行民族独立的运动事业”的正确主张。该学会系“五四”时期最大的群众性进步团体,李大钊、毛泽东、张闻天等均系该会会员。这是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在金阊区进行革命活动的最早记录。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的活动

民国十四年6月1日,当时任苏州工专学生会主席和苏州学联主席的秦邦宪(博古)在组织支持上海工人反帝斗争(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后,抱病冒雨前往萃英、显道、桃坞3校演讲,发动学生联合行动,抗议帝国主义者野蛮枪杀中国人民的暴行。

中共苏州地方组织的建立,始见于民国十四年上半年中共上海地委的记载(苏州支部,陆秋心为候补党员。”中共上海地委所属支部共26个,其中有11个为外埠支部。是年6月,中共党员侯绍裘、张闻天应聘至苏州乐益女中(在今体育场路4号,属沧浪区)任教。9月初,与原在该校任教的叶天底一起,组织成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简称独支),属中共江浙区委领导。叶天底任书记兼组织委员,张闻天任宣传委员。10月,张闻天去前苏联学习。民国十五年1月,乐益女中校方迫于军阀政府的压力,借口经费困难,解聘进步教师侯绍裘、叶天底,独立支部被迫撤离乐益女中。8月,由纯一小学(在今金阊区景德路)教师汪伯乐接任独支书记。10月,独支下设支部5个,党员共37人。是年秋冬,根据中共江浙区委部署,独支积极发动各界做好迎接北伐军的准备,发起成立商民协会,秘密成立总工会,并建立武装策应组织。由于体专学生唐觉民在通信中泄密,12月14日正在医院治病的汪伯乐被苏州军警督察处逮捕,16日被军阀孙传芳杀害于南京。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的活动

民国十六年6月,中共江浙区委根据中央决定,改组为浙江、江苏两个省委。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改建为县委,隶江苏省委领导。10月,苏州县委辖有平江、胥盘、阊西3个区委,有支部20余个,党员160人。其中阊西区委即在今金阊区内,但所辖支部、人员不详。“四一二”事变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至民国十七年2月,苏州城区设城东、城西、城南、城北4个区委,共16个支部;其中城西区委即在今金阊区。10月,枫桥成立直属县委的特别支部,负责当地驻军的士兵运动。

民国十九年夏秋间,中共苏州县委改组为中共苏州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常熟、昆山、太仓等县的党组织。在“城市中心论”的指导下,苏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成立行动委员会,决定在农历十一月初九日2月8日),由纱厂工人和狱中政治犯配合阊门外伤兵进行攻城暴动。由于当局事先得到情报,预作防范,当伤兵队伍来到阊门口时,就被军警阻挡,开枪打死十几人,抓走一些人,暴动失败。嗣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白色恐怖笼罩苏州,城区党的组织被破坏殆尽。

三、抗日战争时的活动

民国二十六年11月,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重建,并在苏州恢复建立党组织。二十八年4月,在苏州城内成立中共吴县支部。支部发动工人、店员、青年学生等成立“吴县各界抗日救国会”,组织读书会,开办工人夜校,出版刊物《倔强宣传抗日。12月,吴县抗日救国会出了变节分子,党支部负责人被捕,其组织因此撤销。

民国三十四年8月,在中共苏昆段特派员徐懋德领导下,由县中学生、党员唐崇侃,进步教师吴石牧,进步学生夏锡生等发起创办“文心图书馆”,于10月6日正式成立对外开放。文心图书馆通过出借进步文艺书籍和社会科学著作,在《苏州日报》上开辟文艺副刊,刊载抨击时政的文学作品,经常举行座谈会、联欢会等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的活动

民国三十五年冬,苏州“文心图书馆”的地下党人酝酿在阊门外建立“大地图书馆”,以团结青年学生、职工和社会青年开展进步文化活动,至次年2月在阊门外大马路乐荣坊3号正式开放。直至解放初期,仍发挥其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该图书馆于1951年秋撤销)

民国三十六年1月,中共上海分局组织部长钱瑛派南方局青委领导成员赖卫民等人到苏州开展工作。5月,成立中共苏州学委,陈邦幸任书记,范文贤、刘淑文为委员,赖卫民为学委的上级领导人。时赖卫民、范文贤均在苏州光华中学(今苏州二十四中学,位于久福里)执教。工委在开展学生运动中发展党员,翌年,在光华中学成立党支部。支部在发动募捐、筹建图书馆、增添进步文艺书籍、建立学生会、传播革命思想和联系革命群众等多种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在苏州开展的一场解放战争期间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筹募助学金运动,就是由光华中学及慧灵、苏中、苏高工等4所学校发起的,光华中学成为苏州学生运动的主力之一。

民国三十六年7月,成立中共苏州县委,隶中共上海局领导,所属支部有:文心图书馆支部、东吴大学支部、面粉业支部、职业青年支部。苏州县委成立后,继续深人开展职工和青年学生工作。民国三十七年1月,因县委大部分领导人调离,改建为中共上海局外县工委苏州工作委员会,是年秋冬,苏州工委建立职工区委,辖面粉、职青两个支部,丝织、娄门地区两个小组和虎丘地区及单线联系的党员。1949年1月又建立文教区委,辖伯乐中学、苏女师两个支部,小教小组以及其他中学和医务界单线联系的党员。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前夕,苏州工委共有党员208人。

中共上海局外县工委苏州工作委员会建立后,正面临国民党当局在内战战场节节败退,国统区经济陷于崩溃,人民群众奋起反饥饿、求生存斗争的局势,苏州工委组织开展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斗争,工人怠工、罢工此起彼伏,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教师也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索薪斗争。自民国三十七年下半年开始,中共苏州工委团结和组织群众,巩固扩大反蒋统一战线,用各种方式向上层人士展开宣传。在工厂、学校组织护厂、护校队,当时在南新路上有几十家小型五金机械加工厂,是苏州解放前夕的工业地区。党组织派党员深人工厂,发动群众开展护厂斗争。将工厂的机器拆下,埋人地下隐藏,还挖出一条防空濠,从而完整地保存工厂的机器设备。苏州解放后得以尽快恢复生产。

(第二节)中共金阊区委

一、组织沿革

【中共苏州市西区、金阊区委员会】1951年11月西区成立时,即建立中共苏州市西区委员会,隶属苏州市委领导,办公地点设在新民桥南堍,营坊场小学二院。1955年10月,改称中共苏州市金阊区委员会。1955年3月开始设立常务委员会,委员、常委、正副书记由上级任命。1961年10月召开金阊区首届党代会,选举产生首届区委。

1958年11月至1962年5月建立金阊区人民公社期间,金阊区委同时称金阊区人民公社党委,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63年3月,区委迁至横马路119号(现金门路君怡大酒店)办公。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金阊区各级党组织即受到冲击。8月中旬,金阊区小教系统的部分教师贴出要求开始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并组织串联,成立“造反”组织,继而走上街头,“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砸商店招牌,捣毁雕刻艺术品,查缴旧书字画,许多街巷、桥梁、学校被改变名称,金阊区也改称延安区。此后,斗争矛头逐步指向区委、区人委及各级领导。11月,区党政主要领导遭到公开批斗。在小教系统的“造反派”行动的影响下,区商业系统、街道和区机关也相继成立各种“造反”组织。翌年1月“造反派”宣布“接管区委、区人委一切权力机构”,领导干部被戴上“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帽子游街、审讯、批斗,广大党员被停止组织生活。

【中共苏州市延安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67年1月,金阊区委瘫痪。1968年4月,成立延安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8月,建立延安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代行部分区委职权,办公地点设在金门路100号。

1970年10月,召开中共苏州市延安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该届区委,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同时撤销。

【中共苏州市金阊区委员会】1970年10月,召开中共苏州市金阊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当时称“中共苏州市延安区第一次代表大会”,1979年6月,恢复金阊区后确定为二届区委),恢复建立区委组织,撤销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至此,“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组织上的混乱局面逐步得到扭转。

1979年4月、1984年8月、1988年3月、1991年3月、1996年3月,分别召开中共金阊区第三至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届区委。

【中共北区、北塔区委员会】1951年11月,建立中共苏州市北区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祥符寺巷91号。1955年10月改称中共苏州市北塔区委员会。1958年初迁至花驳岸6号(今轻工技校),1958年7月撤销。

区委建立初有委员4人,1955年3月开始设立常委。委员、常委、正、副书记均由上级任命。1955年7月召开中共苏州市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首届区委。

【中共苏州市桃坞区委员会】1960年7月27日,市人委决定,将原属金阊区(公社)的金门、桃坞分社划出成立桃坞区(公社),同时建立中共苏州市桃坞区委员会,亦称桃坞公社党委,隶苏州市委领导。委员、常委、正副书记均由上级任命,办公地点在西中市94号。1961年10月,召开中共苏州市桃坞区首届代表大会,产生首届区委。1963年2月底,撤桃坞区,划归金阊区,中共桃坞区委亦随之撤销。

二、领导人名单

三、党的代表会议

【中共苏州市西区委员会代表会议】于1955年7月21日至25日在义慈巷10号内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人,列席代表21人。区委常委、区长王殿斌作《区委上半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区委书记许为峰作《区委第三季度工作任务》的报告,通过相应决议,选举出席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5人。

【中共苏州市北区第一次代表会议】于1955年7月19日至23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66人,列席代表15人。检查当年上半年工作,讨论下半年的工作任务。最后通过了《全面开展节约、反对浪费运动的决议》及《关于坚决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决议》。

【中共苏州市金阊区首届代表会议】于1958年12月25日至26日召开,区委书记刘展翼作《1958年工作总结和今冬明春工作步骤》的报告,通过会议决议,产生出席市第二届党代会代表51人。

【中共金阊区党的代表会议】于1989年10月17日在区机关一楼会场召开,87名党员代表(实到79人)出席会议,经过差额选举产生出席市第七次党代会的代表13人。区委书记郭学祺作《统一思想、团结奋斗,推动全区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的讲话。

四、历次党代表大会

喜欢《金阊区志》吗?喜欢《金阊区志》编纂委员会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