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 第2章 心态训练:平衡心态,突破内心的挣扎(2)

第2章 心态训练:平衡心态,突破内心的挣扎(2)

小说: 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      作者:佚名

一个人具有内疚感,多少表现出他对做错事情的承认,这是好的。每个活着的人,不管其多么好与坏,都会体验到这种内疚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悄然的小声音”对你说话的结果,这种“悄然的小声音”就是你的良心。

现在让我们想想: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却没有一点内疚之感,那他会怎样呢?如果一个人在铸成大错后没有内疚的感觉,他就不能辨别是非,或者不了解其行为的是非标准。

人的有些内疚情绪是遗传而来的,而另一些则是在生活中获得的。我们知道,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道德标准,但是,在每一种场合下,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某一特定的道德标准的约束,如果违背了这一标准,他就会感到内疚,或者受到他人的指责。

内疚情绪能使你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当一个人刚刚生下时,他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他逐渐长大时,他会慢慢认识到,这一世界上还有别的人活着,自己必须要顾及他人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当我们了解到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行时,就会产生一种内疚的刺痛。

当然内疚情绪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能激励具有德行的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并非每种内疚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内疚悔恨情绪只有配合积极的心态才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一个人产生内疚,却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时,这就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结果。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这种机器的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发出一个信息,这一信息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你根据自己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来看,似乎可以得出一种结论:你已变成一个坏人。于是,一旦你听到这一信息,便会在现时中感到情绪低落,并为自己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和不安。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他人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即有关信息),你便可以再生内疚悔恨。如果你完全符合我们社会——滋长悔恨的社会的要求,作为悔恨机器,便总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对于我们来讲,内疚悔恨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感到悔恨,就会被人看做是“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内疚,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这一切都涉及到你是否关心他人。如果你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么你就会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内疚悔恨,或者对其将来感到关注。这无异于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必须表现出神经机能病的症状。

在各种误区行为中,内疚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内疚悔恨是你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让压力走开

压力是一种心态,你说有,它就有;你把它看淡,也就没有了。但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许多人身上都仿佛时刻笼罩着一层压力,以至于喘不过气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压力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一定程度的压力对我们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促使我们“内部机制”加速运转。但是,一旦你将压力转化为苦恼,变成紧张和焦虑,它就成为失败的兄弟了。

压力可能来自于我们自身(自我压力),也可能来自外部(外界压力)。当压力(紧张和焦虑)支配你时,你应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控制情绪和反应。其实,你完全能够选择,能够应付任何情形的压力。在这种时刻,你可以做一下深呼吸和放松练习,这种练习能够把你担心会发生些什么的怪念头清除出去,这也是自我调节的最佳武器。

当你完全放松后,就可以估量这种压力了,这时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这一问题:

第一,什么情形使你感到困扰?

第二,从你的整个一生来看,这种情形具有多大重要性?

第三,你的优势是什么?

让我们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吧,看其中的两位主人公是如何应对压力的。

劳拉是一位家庭主妇,她还是一名非全日工作的秘书。她就处在自我产生的压力之下。

她有洁癖,是一个至善论者,可以说,“清洁简直是她的上帝”。由于她每天都在做一些无休止的杂务,生活就显得很平淡枯燥:起床、准备早餐、洗盘子、整理床铺、清理房间、更衣、送孩子上学、上班(打字、归档、接电话、整理记录)、接孩子回家、准备晚餐、洗衣服,然后又是洗盘子,晚上看电视时要熨衣服和缝纫,直到最后瘫倒在床上。

比起丈夫和孩子,劳拉的负担要重得多,她要把这种紧张的节奏一直保持到周末。而到了周末,她则要更加忙碌。为了使亲人们度过愉快的周末,她要去超市和商店采购,还要自己做一些可口的食物,然后又是清洗、整理。到了星期日,全家人又坐上汽车去游览,例如博物馆、展览会、历史名胜等等。

几年以后,劳拉住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她是由于劳累过度而导致身体失调。丈夫和孩子借此从紧张中得以暂时解脱,她本人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以往的生活做一番总结。经过思考,劳拉得出下列结论:

1.使她感到烦恼的是,她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干她应该干的事情。

2.把这种压力(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干应该干的事)和她以后的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抚养孩子,满意的事业前途)联系起来,劳拉得出了符合逻辑又非常简单的结论:房间只需要一般的清洁,裙子不用自己熨,也不必亲自做蛋糕和面包,因为这些旨在尽善尽美的事同人生的主要目标比起来,没有多少意义。认识到将一些工作交给他人去干,以及降低她对自己和家人提出的要求的重要意义,对于劳拉来讲,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说上例中的劳拉因为自我压力导致身体失调,那么,下例中的马科斯先生则属于另一种情形了。

马科斯不得不承受一种外界压力。当他获得会计学学位后,便从纽约搬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城居住,并在当地的银行里找到了一份工作。马科斯喜欢小城的生活,但同事们对他的敌意却使他感到愤恼。干了几个星期后,马科斯就发现,当银行经理用幽默而又狡诈的口气谈论他这个“纽约人”时,已经暗中破坏了他和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马科斯,这个既有头脑又有自信心的年轻人,决心不理睬他们的奚落。后来,由于这种情况更为糟糕,他试图和同事们把话谈开,最终要求经理终止他那没完没了的奚落和非难。然而,事情进一步恶化,并引起了争吵。

马科斯针对这种形势,得出了下列结论:

1.最使他感到烦恼的是,他必须时刻防备他人的暗算;2.他在银行的工作不是永久性的职业,而是他不断发展的事业的第一级台阶,目前的状况对他的事业发展是有害的。所以,马科斯辞掉了这份工作,并在另一家银行中找到了工作。

可以说,上面两个例子很具代表性,我们很多人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感受到这种压力,使自己在压力下产生无尽的悔意。当你遇到类似情形时,是否也能思考一下,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做出打算。

压力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自我导致的压力

自我导致的压力与挫折引起的压力不同,自我压力是由自身被干扰和物质占有带来,两者都可以使人陷入情绪冲突的压力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气氛和干扰因素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受到外界干扰,不可能躲到无人居住的孤岛上去。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紧张的世界中,尽管没有人能够强迫我们参与激烈的竞争。我们一旦认识到造成紧张的限定性因素,就应该努力去利用那些无谓地消耗在压力中的精力,如果这些精力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它们将会成为力量的源泉。我们首先必须发现生活的哪一方面最具紧张的趋势;其次,发现可以采用的克服办法。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机器和计算机的应用并没有给予我们享乐的空闲时间,反而日益给我们增加压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必须应对连续不断的干扰,它暗中损害着我们的健康,使我们在后悔中度过。

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财物的追求欲望,以及同样增长的通货膨胀,诱使人们都去寻找第二职业,由此,第二职业比第一职业具有更多的规则要求。

这样,妇女们就要承担双重责任:既要料理家务,又要上班挣钱,所以,她们更感到有压力。高生活水准也把重负压在妇女肩上,她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采购、清洗,还要设法保持她们的祖母在50年前无法具有的魅力;而且,由于大多数是职业妇女,所以她们力图用较少的时间干更多的事情。

大多数职业妇女很少得到丈夫的家务帮助,甚至分担一些家务也达不到,只能是她们自己来承担更多的工作。妇女成为早期心力衰竭的主要候选者,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更糟糕的是,如此多的妇女把自己当做女强人,她们竭尽全力去完成宣传舆论为她们描绘的不现实的图画,而男人则往往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

现在,我们又受到化妆业广告电视节目的攻击。电视屏幕上的妇女既然这样美丽动人,那么,她们在干这一重要工作的同时,一定也把她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我们都清楚,这种妇女形象只不过是广告商的一种虚构,但我们仍然乐意落入他们的圈套。当一个妇女打断11点钟的新闻,向我们介绍唇膏产品时,我们对她羡慕极了,渴望自己的存在也能像她们那样具有价值。

二、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也是最容易形成压力的因素之一。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追求完美只不过是自寻烦恼,自我后悔,因为不管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干得多好,你那颗追求完美之心,总是使你觉得不够完美。

一个人要公正一些,不要力争那些不现实的东西,既然你无论如何都得不到它们,那又何必自寻烦恼呢?完美仅仅是一堵墙,人们躲在后面以回避自己的现实能力,并以这样一句古老的谚语来掩盖自己的胆怯:“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都应该好好去做。”追求上进,这是一个积极的方面,但如果过于追求完美,有时甚至苛求他人与自己,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因此,对于这一点,你应该把握好一个尺度:

1.要有洞察力,从总的事业目标和全部生活的角度来认识目前计划的重要性;2.应用80/20法则,即全部努力的20%将会产生80%的效果,换句话说,任何活动都有一个分界点,超过这个点,投入的时间所带来的效益就会减少。如果你目睹过一次会议,就会同意这一原理:只有大约20%的时间花费在有价值的讨论上,而其余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另一种情况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当婆婆要到小家庭看看时,儿媳激动不安,彻底打扫了整个房间,甚至即便她知道老夫人根本就不会踏进楼上的卧室时,她也要一丝不苟地去打扫。所以,应该把你的所有努力集中到给予你高报酬的20%之中,而对于剩下的80%,你应该考虑一下:“我怎样才能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效果?”

3.不要担心把某件事干糟。要记住,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都必须从一定的起点开始,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精神压力

我们总要抱怨那些使我们处于某种压力下的人和事,如我们的老板、我们所爱的人、我们所处的环境等等,而从来不去检查一下压力的承受者——我们本人。确实,压力不是由我们造成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恰恰是我们自己招来的压力。我们有自我拆台和被压力激怒的习惯,卓有成效地将自己置于压力之下:

1.改掉拖延的恶习。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拖到明天,尤其是棘手的事。你应该及时处理令人不愉快的工作,并设法去解决它。然而,不要试图立刻完成一切,而要一步步前进、一点点排除,这样你的计划将会完成,而且比你料想的要快。一位演员曾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抱怨说,他不能背出一句莎士比亚话剧的独白,而对现代话剧中的每一句对话却应付自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演员说:“在现代话剧中,我一次只需要说短短的几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一段莎士比亚话剧中的独白,只不过是短短的几行的组合。”这一精彩的见解,对于你必须克服的困难和必须完成的烦人工作来讲也同样适用:把难分解为易,一点一点地解决就是了。

2.要做计划。时间支配专家阿伦·莱克思说过:“不做计划就意味着计划去失败。”

你努力去干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计划,你要完成的大多数任务都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计划。每一星期都应提前做出计划,但要注意不要使自己负荷太重。如果到了周末仍有些剩余工作未完成,应把它们列入下一星期的计划。你应该列一张表,以便随时检查进度。所有的时间支配专家都同意,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之有效的计划。一天之中有一段时间是你的精力高峰期,而其余时间你则处于不振状态,要尽可能找出这段高峰期,将重要任务放到这段时间去完成。

过于关注他人的需求,这也是形成紧张感的主要原因。只有你自己才能够让其他人占用你的时间,正是你本人造成了有压力的紧张局面。大多数成功人物都牢牢把握自己的时间,他们清楚,时间属于自己,可以同其他人共同支配时间,但决不浪费一寸光阴。他们知道,时间是自己最有价值、也是最有限的财富,不论自己能活多久,都只有一定量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

3.减少和消除那些浪费时间的事务。现实中有许多会议、会见、交谈、电话等毫无意义的事务,将它们列成表,尽量减少花费在每一项事务上的时间总和。你会愉快地发现,这样你每个星期又获得了多少额外的时间。

4.规定界限。在工作时间内,要力求避免任何非正式的会见。不要让电话打扰你。如果没有秘书替你接电话,就买一个自动答话装置。许多人都发现,自动答话装置是监听来话的最理想的设备,重要的电话可以及时答复,其余的可以缓缓。

喜欢《用学习代替拼命——给成年人的训练计划》吗?喜欢佚名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