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老妈向左老婆向右 > 第9章 离和谐共处有多远(1)

第9章 离和谐共处有多远(1)

小说: 老妈向左老婆向右      作者:蒋焱兰,王婷

做才德的妇人

老婆32岁生日那天,我送给了她一套她心仪已久的书——郑振铎的《文学大纲》,我在扉页上写下了这一段话后,放在我们的枕头底下:

有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

她的价值远胜过红宝石。

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就不会缺少收入。

她一生的年日,只带给丈夫益处,没有害处。

她搜求羊毛和细麻,乐意亲手作工。

她好像一队商船,从远方运来食物。

天还未亮,她就起来,把食物分给家人,把当作的工分派众婢女。

她选择了一块田,就把它买下来,用自己双手赚得的收入栽种葡萄园。

她以能力束腰,使自己的膀臂有力。

她知道自己的经营获利,她的灯终夜不灭。

她伸手拿着卷线竿,手掌握着纺锤。

她张手周济困苦人,伸手帮助穷乏人。

她不因下雪为自己的家人担心,因为她全家都穿着温暖的朱红色衣服。

她为自己做床毯,她的衣服是细麻和紫色布料做的。

她丈夫与本地的长老在城门口同坐,是众人都认识的。

她做细麻布衣服出售,又供应腰带给商人。

她以能力和威仪为衣服,想到日后的幸福就欢笑。

她开口就说出智慧的话,她的舌头上充满慈爱的训诲。

她监管一切家务,从不白吃闲饭。

她的儿女都称她是有福的,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

“有才德的女子很多,但你比她们更超卓。”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有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愿她享受自己所做的成果;愿她的工作在城门口使她受称赞。

老婆32岁生日日记:

今天最开心的是这套心仪已久的书,看了扉页上的话,我心里感觉有一股蜜在流淌,突然很想流泪,说不出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似是一种相依为命,又似体会到了一种两个人之间很久没有过的默契所带来的幸福感。还有什么比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信任更重要的事情呢?这么多年携手走过,那么困难的日子都度过了,现在这样的幸福,什么也不缺,反倒来了些无谓的烦恼,真是罪过!仔细想想自己的问题也不少,一定心态放端正些,多站在妈妈角度考虑考虑!

添了她,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幸福

没有一蹴而就的爱情,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没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家,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态度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如果你不想引发更大的战争,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只能温柔地变革,因为生活就像是滴水穿石的工程,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当婆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一个拜她的阿弥陀佛,一个念她的耶稣基督,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时候。

对所有老妈而言,有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儿媳,就应该感觉到自己又和年轻女性的世界有了一个通道,常常与儿媳交流应该会感觉自己又年轻了许多。而且特别是当作自己又多了一个女儿,应该心生一种幸福感。妻子见我编写这本书,翻出第一次上我家那天的日记,日记中有这么一句:

晚上跟阿姨睡,阿姨说:“听某某(丈夫)说,找了女朋友,我的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幸福!”听得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要知道,阿姨不过读了五年书,能说出这样诗意的话来,真是让我很感动。

我想我妈妈当时一定是真实的感觉,但愿老妈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炼之后这种感觉还能一如当初。因为有了这种感觉,那婆媳之间的关系岂止只是走得近一点点而已对所有老婆们而言,有了心爱的他,又添了一个妈,也应该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幸福才对。如果你能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爱婆婆当然是建立良好婆媳关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也许并不是每个婆婆都愿意你把她当成母亲。何况我们的母亲有时也不愿意再与你保持二十年前的情感关系,她们更愿意你成为她们的朋友。那么在将婆婆当作母亲的同时也将她当作朋友吧。比如拿送礼来说,你送婆婆一盒脑白金未必让她开心,因为她只要看电视就知道“今年爸妈不收礼”,但是如果你送她一顶时髦的帽子或是一把杭州王星记扇子,再跟她聊聊你出差的见闻,她也许会更高兴一些。

尝试和婆婆走得近一点,但不要太近。也给老人一点自己生活的空间。因为父母已经为我们辛苦了一生,我们不能还在撒娇,把她们榨取得更衰老,因此所有的老婆们都应该清醒:母亲和婆婆也和你一样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女人。女人都需要关爱!

入“乡”随俗

同住一个屋檐下,用佛家的话来说,真不知是前世修了几辈子的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呀,想来还是不简单的。所以不能因为一个家中突然有了两个家庭主妇的存在,有两个统治者要来主宰这个家,就有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理念。

入乡随俗吧!没别的办法了,无论是老婆还是老妈,两个人都不要以为自己理所当然就是当家的主妇。作为老婆们,就视为自己是协助料理家务的媳妇就好了。不要主揽家务大权,指手画脚,老人整理成什么样子也不要去挑肥拣瘦,作为老妈们,别老过问儿子儿媳工资收入、特别是不能说出“你们的钱归我管吧”这样的话来。心理上先有这样的准备,才能减少在同一屋檐下随时将要发生的争执与摩擦。

作为老婆们,即使看到老人有与自己母亲不同的习惯与理家方式。作为老妈们,即使看到儿媳与自己的女儿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与脾性,不要感觉不称意而如同鱼骨头鲠在喉咙,老是想着一吐为快,而觉得事事不顺眼,在心底里落下一根拧不过弯来的钢针,全身心每一个细胞都似乎在发出反抗的命令,那可就难以创造出和谐的一家,只会让我们这些作夹心的左右为难,不得安身了。

因此,对于家务活,比如:买菜、切菜、洗衣服、拖地板、扔垃圾、洗大件床单被套……等等,也不要有太多的分工,想做时都说一声,别本来是老妈们做的事情,你做儿媳的一声不吭地就代她做了,好心是好心,可是老人有时不这么看,她会在心里犯嘀咕老半天,“是不是我没有做好呀?”虽然她不会跟你说,但有时跟我们这些夹心说话时,会不经意又让你感觉是很刻意地说出来。儿媳妇房间里的收拾,如果老妈们收拾后,儿媳挺高兴就没问题。若是儿媳不太高兴你整理她的东西,你就要置之不理,看不顺眼你也就关门别看即可,别费心思给她收拾,还得不来好脸色。

千人干面,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与脾性,不是别人能调整过来的,“存在即合理”,别总试图想去改变什么。有了这种意识,入乡随俗,就不会只顾坚持己见,而不管别人的感受,为了一些无谓的小事而“暗自较劲”了。

做到这些,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心,肯定都是舒坦得能容下一切心外之物了。

家和才能万事兴

婆婆媳妇来自不同的家庭,不论在生活习惯或思想观念各方面都有千差万别,在一起生活,哪能永远像一幅完美的画那般美好,婆媳间偶而发生一点不愉快的事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双方遇到问题时一定要互相沟通,晚辈要尊重老人,老人要体谅晚辈。大家互相关照,相亲相爱。还是那句话:家和才能万事兴!

事实上,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并非不可解决,实践证明,婆媳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睦,正如俗话所说,“婆媳和,全家乐”。

老人陈洪两代婆媳融洽共处数十年的故事相信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都说十对婆媳有九对是难处的,一个家里有一对婆媳就够这家男人头痛的,可是在77岁老人陈洪的家里,两对婆媳数十年来相安无事,实在是叫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母亲102岁的王云珍,70岁的妻子张静琴以及40岁左右的儿媳方燕钗,三代女人,两代婆媳,和睦融洽得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为什么他们家婆媳没矛盾,为什么老人如此健康长寿?陈洪道出了秘诀:“百事孝为先,万事和为贵。”虽然是宁德人,但定居福州四五十年,福州的习俗也基本入心了。这不,昨天记者来到他们家时,方燕钗正在为婆婆和奶奶精心熬制拗九粥呢。陈洪夫妻俩则陪着老母亲观看去年老人101岁生日时拍的录像,一道回忆当时的快乐场景。

陈洪说,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两对婆媳长期共处一室,矛盾偶尔也会有的,但本着孝顺老人的出发点,凡事多尊重老人的意见,矛盾总能很快就解决。

既是媳妇又是婆婆的张静琴说:“我们家四代七口人居住在一起,我对婆婆的一言一行,儿媳妇都看在眼里,我的行为就是她的榜样,如果我自己对婆婆做得不够好,我又怎么有资格要求媳妇孝敬我呢?”她一边给老人掰橘子吃,一边不时帮老人理理衣服,对老人一脸关切。她还说,如今他们三个老人全靠贤惠的儿媳照顾,本来儿媳可以去外面工作,但为了照顾老人,她就在自家楼下帮居民做缝纫活,老婆婆一周一次洗头洗澡,每天的梳头和洗衣,全家人一天三顿饭,全靠儿媳妇方燕钗一手打理。王云珍老人也不时插着儿媳妇的话说:“很好啊,晚辈们都很孝顺我,媳妇对我很好,孙媳妇也很好。”

在厨房里忙碌的方燕钗面对婆婆和奶奶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了,她走到客厅里摆碗筷,红着脸说:“不要再讲啦。”看到孙媳妇只穿着一件毛衣,王云珍老人忙上前拉着她说:“干嘛穿这么少?快去加一件衣服,不要感冒了,”陈洪笑笑,说:“晚辈孝顺她,她也很疼晚辈。每天心情都舒畅,所以她才能活到百岁啊!”

心理学家认为,要处理好婆媳关系,要遵循互相尊重、互相亲近、互相帮助、互相善待、互相理解的原则,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做父母的要摆正与儿子、媳妇的关系。有一位老人对我说:“我现在有一种不正常心理,希望儿子不要长大,因为儿子越大越不听话,尤其在结婚后,就像是失去了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就要想开些,要求儿子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是不现实的。只有明白这个道理,老人才能摆正与儿子、儿媳的关系,度过美好的晚年。

其次是小辈要尊重老人。有不少老人上了年纪后,离开了工作岗位,子女们相继分居和外出;有的老人丧偶,亲人的关怀与体贴少了,这些都可能使老人产生伤感、孤独、抑郁、寂寞等情绪,当媳妇或晚辈的,都应该设身处地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尽量将婆婆当作母亲看待,积极地去关心她、体贴她,丰富和充实她的精神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决婆媳冲突时,丈夫(儿子)切不可偏袒任何一方,否则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把关系搞僵,应在中间起劝解作用,以理服人。

再次是平等对待媳妇。老人要多体谅小辈,不要把媳妇当外人看,对后辈和媳妇应一视同仁不要有亲有疏,更不要摆“婆婆”架子,过严要求媳妇。遇到矛盾冲突时,双方应从对方角度多考虑,一切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小辈们在外工作也不容易,有时他(她)们在外遇到一些挫折,做长辈的应尽量给予关心和帮助。

35岁的林女士诉说:“我在外已是十分辛苦,一回到家,见到婆婆那张绷紧的脸,怎么能笑脸相迎?”这样的婆媳关系怎么能和睦呢?

最后是双方互相沟通。宜心胸开阔,常常谈心,有事多商量,非原则性问题不要太计较,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不要说有伤感情的话。遇到矛盾时彼此忍让,切忌赌气不说话。

夫妻感情VS婆媳矛盾大PK

之一。

他是我的朋友,确切的说是位仅见过一面的网友,但相识却已将近三年。那时,他爱人放弃了北京的工作,陪伴他远去日本。那时候,他的父母很是关心他们小两口的情况。电话里满是殷勤的问候和牵挂,两个人在日本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幸福快乐。后来,孩子快出生了,为了孩子,他们结束了在日本的漂泊,回到了家乡北京,毕竟这里有他们太多的亲人,他想都会来宠爱他们的孩子。

他的孩子是个极漂亮的小公主。他很快就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因为刚回来还没有房子,老婆也同意和公婆住在一起,而且在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原本,这应该是幸福的一家。我们仍然通信,聊家庭、聊孩子,慢慢的,他的信中流露出焦躁,不满来自于妈妈和老婆的矛盾,妈妈的重男轻女,老婆的刻薄和咄咄逼人。最后,他老婆终于跟他商量可否一家人搬出去租房住,反正女儿住在爷爷奶奶家却也得不到他们的疼爱,自己还夹带着受气,可他能同意吗?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呀。最终在无奈之下,她带着女儿搬到了娘家去住。他开始还想从中协调一下,至少能给她些安慰,考虑一下她的意见,毕竟他们曾有着在日本同甘共苦的感情,还共同拥有着一个女儿。然而婆婆却把过错全推到媳妇一人身上,不允许他对她的离去有所关心,最初他一个月还偷偷地来看两次女儿,到后来,妈妈每天的唠叨起了效果,他开始觉得应该另找一个媳妇,再要一个儿子,于是,几个月去一次,再到后来一次都不去了,最后去的一次就是拿走了离婚协议。

她开始恨自己的丈夫。她说,她一直以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可以一起来抵挡许多风风雨雨,却没想到他会如此无情,无情到连女儿都不会来探望,她不怕离婚,她只怕女儿那么小就享受不到父母之爱,她仍想为女儿争取先生的回心转意。但倘若先生离婚之意已决,如此无情的先生不要也罢,也许他的存在只会为女儿带来更多的深害,她说,她已开始找工作,她有学历,她相信自已一定能让女儿过上最好的日子,她亦相信自已对女儿百分之百的爱能弥补那遗失的父爱。他却是始终不肯讲话。我想其中的苦衷,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之二。

他是我邻居,平时带孩子在小区玩时常能碰面,便也因此认识了。他不爱多说话,眉眼间常流露出丝丝忧虑。也许是因为我们同来自外地吧,也或许是因为我总是嘻嘻哈哈吧,他慢慢地愿意和我多谈谈于是我便知道了他的烦恼来源于他的家庭,婆媳的不合。当婆婆的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有了孙子后自然与他们住在了一起,不知为何,做婆婆的总是不喜欢媳妇,还教唆着小孙子不与她亲近,小孙子与奶奶待的时间毕竟多些,以至于快两岁的儿子到现在也与妈妈亲热不起来,他觉得家中气氛不好,夹在中间为难,便总借口工作忙经常故意不回家,即便回家了,夫妻两人也是无话可说。

我这位邻居朋友心中难过,却又无从诉说。矛盾终于在一个夜晚暴发,晚上,我们刚吃过晚饭,我正准备上床睡觉,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开门只见邻居朋友抱着他的儿子仅穿一身保暖内衣站在门外,寒冷的天气里,冷的直发抖,大男人进门便流泪,大人哭,孩子也哭,顿时我家里是“热闹”极了。好不容易等他们冷静下来,才知是婆媳因为孩子户口问题吵了起来,婆婆便要带着孙子走,媳妇过去就抢,结果打了起来,两个人最后都跑了,他要赶紧把孩子安顿下来,再出去把妈妈和媳妇找回来。他呆呆地说,这日子怎么过呢?怎么办呢?我也无话可说,只能陪着他难过。

之三。

喜欢《老妈向左老婆向右》吗?喜欢蒋焱兰,王婷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