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职场励志 >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 第24章 装傻NO9.脸厚为盾,不战自胜(2)

第24章 装傻NO9.脸厚为盾,不战自胜(2)

小说: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作者:靳会永

萧何为了消除汉帝对自己的疑虑,忧君之所忧,急君之所急,务君之所需,赢得了满朝文武百官的一片赞誉声。汉帝见此,又有些闷闷不乐。召平又及时提醒丞相说:“公不久将要满门抄斩了!”

萧何问他其中的缘故,召平说:“昔日汉帝征讨英布时,您每次把粮饷及时输送到军中,刘邦都暗中查问,萧何近来都作了一些什么事情。当有人说,萧丞相爱民如子,除督办军需外,还为圣上抚恤百姓,使万民称颂时,刘邦总是眉头紧皱,似有所思,证明对您早有提防,如今您誉满朝野,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什么官爵可封给您了呢?如今主上见您久居关中,深得民心,怕您闭关称尊,使主上进不能战,退不得归,这块心病汉帝早晚要除掉的!”

萧何听后连连点头。从此,他入朝唯皇命是遵,不敢出半点差错,并日显龙钟老态,越来越糊涂,以此来消除汉帝的疑虑与戒心。同时,为了毁誉以自保,萧何违心地干了些侵夺民间财物的事,使自己的威信日益下降。有一次,汉帝大驾亲征在回京途中,百姓跪在地上上书,控告萧何强买民田。汉帝见丞相名声每况愈下,暗中高兴,仅令萧何向百姓认个错,归还田地或补偿田价就是了,没有深究。

萧何以侵夺民间财物,赢来了个坏名声,释了君疑,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但无时无刻不受到良心的谴责。他见一些御苑之间有些闲地无人耕种,许多百姓又无地种,便想奏请圣上,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但又怕圣上误认为自己取悦于民,怪罪下来。便有意到御苑间隙地去兜风。给百姓造成一种丞相不关心民众疾苦的假象,然后对一位与己要好并能在汉帝面前说上话的王卫尉说:“现在老百姓对丞相怨声载道,趁此机会,圣主将御苑间空地分给百姓种,百姓定能无限感激!”遂上奏汉帝。

正在病中的汉帝接到奏折后,果然恨萧何又取悦于民,下令将他关入狱中。王卫尉寻机去见汉帝,问他为什么捉拿丞相入狱。汉帝怒气冲冲地说:“当年李斯当丞相,有好事都归于秦王,有不好的事都揽到自己身上。萧丞相却哗众取宠,上贿赂群臣,下讨好百姓,这次奏请分御苑间闲地,不就是要讨好百姓吗?”

王卫尉将萧何上奏折之前的良苦用心,为了使百姓感谢圣上之英明,他怎么样去败坏自己的名声,一五一十地都向皇帝讲了。最后说:“圣上多次御驾亲征,如果萧丞相是个不轨之徒,汉朝早不存在了。圣上能有这样的良相相助,此乃天意呀!”汉帝听了这番话,反复思量,觉得不无道理,终于打消了杀萧何的念头。

三、荣辱毁誉不上心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也不乏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也还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为奴隶而不可得的人。

有人以也身显赫作为自己的荣誉,就像电视剧《那五》中的那五,明明其家世早已败落,连吃穿用都要依赖他人,却仍然“倒驴不倒架”,硬充“凤凰蛋”、“金枝玉叶”,沉醉在满族贵族的出身中不自觉。所谓“八旗子弟遗风”的酸腐气就是那五那份德性,尽管那五并非坏人。有人以出身低下而羞于说出自己的出身和家世,深为自己的父母没能耐,抱怨上帝让自己投错了胎,甚至有人不惜弄虚作假,谎报出身和家世。并且这种人的“出身”、“家世”常因社会行情变化而不断变化。解放初期,人们敬仰革命先烈,他就报自己是“烈士遗孤”,竟让他虚构的“烈士遗书”赚去许多善良人的眼泪。“官本位”吃香,有人竟不惜谎报自己是某某中央首长的亲戚、某部长的儿子。经济大潮中又出现了新花样,为了争得荣誉,某志愿兵竟说自己国外有一亲属决定送给自己500万美元,他慷慨地准备将其全部捐给国家。上述几例,显然是以身世作为荣辱的标准。出身、家世肯定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包括荣辱有重要影响,甚至有时会有“致命”影响,比如“文革”中不少人荣辱毁誉都拴在“出身”、“家世”的绳子上,随风浮沉。那时,假如有谁有海外关系,就连亲友、同事、邻里都心存介蒂,自己也自视倒楣,羞辱。而改革开放的今天,整个转了180度,谁要有海外关系,连过去最“阶级斗争脸”的人也见你三分笑,自己自然没了负担。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荣辱观确实在金钱诱惑下发生了变异、动摇、失落。以往大小学生中有人在一起“比爹”,看谁爹官大,就服谁,现如今,“官本位”动摇了,“官”大不压人,钱多才好使,一群小学生手持父母名片,令孩子们咋舌的是某某公司总经理、某某个体户、百万富翁的子女。甚至有些大人吓唬孩子:“好好读书啊!不好好读书,将来送你坐机关!”——观念真是大变,曾几何时人们还在为争个科、处长闹得不亦乐乎,为给大学毕业的孩子找个“大机关里的小职员”而削尖了脑袋,而今党政官职已不再为人羡慕,腰缠万贯,自觉毫光万道,人也瞧得起。更有人“笑贫不笑娼”,你别管钱道光彩不光彩,有钱就是好家伙,金钱万能,那是本事;贫穷,是无能的表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有钱者荣,没钱叫人看不起,这就是商业社会以钱财取人的荣辱观。

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以摆脱。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他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缮性》)。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至乐》)。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物、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欲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见钱眼开、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致,生活中这类例子几乎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真乃是欲壑难填!真乃是人心不古!虽说是市场经济中的副产品、副反应,但确不可小视。

贪心不足蛇吞象。历史上、现实中这类例子太多了。某大学讲师,因多次剽窃国外学者论文造成恶劣影响,受到开除留用察看的行政处分,其申报教师高级职称资格被取消,并被调离教师岗位,由一个学业尚好的知识分子演化为一个科学骗子。此人所以走上这条行骗路,当初就是因为急于晋升,急于成名,于是便斗胆逐字逐句抄袭外国某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更换了一个题目,寄至另一国际著名刊物,竟真的被采用了。尝到甜头后,又屡屡作案得手,并骗得某些不知情的学术界前辈的赞赏。本人不以为耻,反以剽窃而获得的虚荣傲视同事,蒙骗青年学子。终于有一天尾巴被人揪住了。土耳其科学家最先揭露了他的丑行,接着《新试验》、《数学物理杂志》纷纷发表声明,谴责其丑行。在1991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此人竟填写自己在国外发表过25篇论文。其实,其中3篇纯属抄袭,19篇根本属于子虚乌有。事发后,原工作单位调查,他在图书馆中曾撕走过45000多页资料据为已有,使55种230多部中外文书籍期刊严重缺损,有人计算这些被他撕去的资料可铺满6个篮球场。真是罕见的科学骗子。事发后此人忏悔,这一切都是因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名利欲望使自己在为目的而努力的过程中不择手段和不计后果,使自己一步一步走进了泥潭。功利主义和名利欲望是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招魂幡。这种人在他一时得胜时,一面夸耀卖弄自己的“荣誉”,一面在灵魂的地狱中熬煎,没有一个巧取豪夺者灵魂会得到一时安宁。沽名钓誉者最怕人揭老底,聚敛钱财的必是守财奴。忧郁、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正是这些名利欲望者的“荣誉症”和“富贵病”。在局外人看来,这种人其实活得很苦、很累,生比死还难受,可他们自己却执迷不悟,越陷越深。人们不禁要问:何苦呢?

喜欢《有一种境界叫糊涂》吗?喜欢靳会永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