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伊斯兰教史 > 第25章 伊斯兰教教法(4)

第25章 伊斯兰教教法(4)

小说: 伊斯兰教史      作者:王怀德;郭宝华

4.天课,即法定的施舍,阿拉伯语称之为扎卡特(Zakāt),是穆斯林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据统计,《古兰经》中有80多处谈到天课,许多地方将它与礼拜相提并论,要信众“谨守拜功,完纳天课”(9:5;2:43、83、110;5:13等)。关于天课,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公元623年即希吉来历的第二年,开始规定了“天课”制。当时施舍是一种自愿的慈善行为,所以天课又称为“济贫税”。例如,《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分舍自己所获得的美品,和我为你们从地下出产的物品……如果你们公开地施舍,这是很好的;如果你们秘密地施济贫民,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这能消除你们的一部分罪恶”,“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并且要求“施后不责备受施的人,也不损害他”(2:262—271;3:92)。应该施舍什么呢?《古兰经》明确指出,要“施舍剩余的”(2:219)。表示这种施舍的“扎卡特”,原意是“净化”,它建立在这样一种思想基础之上:这个世界的财产是不洁净的,只有将它部分地施舍,使其洁净,才能更好地占有和使用它。后来,“扎卡特”发展成为一种包括货币、牲畜、谷物、果品、商品、矿产等在内的财产税,成为哈里发国以宗教形式向穆斯林征收的赋税。此外,中世纪的哈里发国还征收一种“什一税”(‘ushr,欧什尔),即规定穆斯林缴纳的农业税、商业税以及为非穆斯林规定的入境关税。

伊斯兰教规定,每个身心健康而财产又达到一定数额的穆斯林,都要完纳天课。不过,《古兰经》的规定并不具体,只是说:“如果你们无物可施,那么,不施舍也无罪”(85:12),具体限额和征收办法是穆罕默德去世后由艾布·伯克尔定下来的。据说,有一次,他派艾奈斯去巴林征税,规定对拥有24峰骆驼以下者,每5峰收一只羊,若到了25峰,则收一峰驼;放牧的羊,达到40只者征收一只;银每200第哈姆征收5个。拥有的骆驼不到5峰,牛不到30头,羊不到40只,银不足200第哈姆,海枣和谷物不到5但者,则不征天课,实行自由捐输。由此可见,应纳税的最低限额和各种东西的纳税率是有差别的,一般为四十分之一。另外,还规定,贵重物品在一个人手中存放不到1年的不征天课,结果有时就出现转移财产的舞弊行为。

天课使用的范围,《占兰经》做了规定,这就是:“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贫穷者;这是真主的定制”(9:60)。从上述内容不准看出,当初天课主要是慈善性质的。但随着伊斯兰国家的建立与扩张,逐渐发生变化,成了国家固定的税赋,征收的份额乃至名目都有所增加。课税交给国库,由统治者支配,除少部分用于施舍外,大部分为国家开支和统治阶级所享用。至于自愿捐输,也往往变成变相征收。对穷人的施舍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十分明显,凡不持偏见的有识之士一眼就能看出,天课是在不损害富裕者的条件下,能够减轻贫穷苦难的制度。贫穷这个灾祸,是导致许多国家的贫穷者反对国家制度,破坏繁荣和安全的思想根源”①。

①〔埃及〕穆罕默德·胡泽里:《穆罕默德传》,第10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伊斯兰教还对施舍做了十分广泛的解释。据传,穆罕默德曾经说过:“赡养家人当算施舍”,“协助一个人乘骑牲口、或驮好他们的行李,这当是襄助者的施舍。善言好语,为去礼拜所行的每一脚步是施舍,向人指路也是施舍”,“扔掉路上的障碍物算施舍”,“善言善行都是施舍”。凡在斯林均应施舍,无物可施者,“行善止恶,这当算他的施舍。”这些无疑是贫穷者可以做到的,这种说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穆罕默德还说过:“施舍之手比乞求之手为贵。”②

②《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第57、84、109、169、2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朝觐,阿拉伯语称之为Hajj音译“哈吉”,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古兰经》说:“凡能履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伊斯兰教规定,凡身心健康的成年穆斯林,在经济条件允许,旅途方便的条件下,不分男女,一生中须在教历12月朝觐麦加一次。妇女要有男亲属陪同。不能亲身履行者可派人代行之,不具备上述种种条件时可以免除这项义务。在规定的时间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的朝觐称为“大朝”或“正朝”。在朝觐月(教历11月和12月)以外的任何时候,穆斯林都可以单独到麦加朝觐,这称为“小朝”,又称为“副朝”或“巡礼”。

由上述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说念、礼、斋、课这四项功课是每个穆斯林必须而且能够无条件地加以履行的话,那么朝觐则不是都能够做到的和非履行不可的,因为它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管怎么说,能到麦加朝觐的只能是少数人,今天8亿多穆斯林不可能都亲身前往。当然,也有人在一生中多次朝觐的。朝觐人数最多的是邻近“天方”的几个国家。过去,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每年都制有装饰得华丽的驼轿,由一峰骆驼驮着,没有人骑在上面,只有人在前面牵着走,以此作为本国威望的象征。后来,伊本·沙特把这当作异教的东西废物废除了。

以前,去麦加的交通很不发达,路途也常带有危险性,所以从世界各地去朝觐的人相对地讲不那么多,一般情况下从半岛以外来的只有几万人。不过,朝觐期间的经济收益是麦加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所以那时麦加当局往往与贝都因各部落签订协议,付给他们一定的金额,以换取朝觐者的安全,让更多的人来朝觐。也有一些虔诚的穆斯林,在完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硬要前往,他们成群结队,有男有女,有的步行,有的乘骑;有的沿途做买卖,有的则卖掉随身带来的物品甚至乞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圣地麦加,完成自己平生的夙愿。也有的人因条件艰苦,身体不支,死于途中,既没有见到朝思暮想的天房,也再不能返回家园与亲人团聚。但他们死而无怨,认为这是为主道殉身。20世纪30年代以来,朝觐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开发以后,更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现在吉达修建了规模巨大的航空站,陆上有汽车运输公司,各圣所之间修了宽阔的公路,住宿条件也得到改善。加之目前世界伊斯兰国家相继成立,穆斯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朝觐的人数大增,近几年来每年的朝觐者都在200万左右。

朝觐圣地是闪族一种古老的习俗,麦加是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人早就朝拜的圣地,“每逢一年一度的朝觐节期间,他们便要涌向麦加。这时,市场已经开业,许多人聚拢在一起”①。公元629年,即教历7年,穆罕默德参照以前阿拉伯人的朝觐仪式,制定了伊斯兰教的朝觐制度和仪式。在这些仪式中,接受从前阿拉伯半岛的习俗最多。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为当时伊斯兰教的巩固和发展所必需。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穆罕默德刚迁居麦地那时,曾定耶路撒冷为朝向,也曾想在麦地那建立与麦加克尔白殿相匹配的大殿。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初兴的伊斯兰教必须首先扎根于阿拉伯人之中,麦加的地位和古老的宗教仪式是防护和发展伊斯兰教可靠的屏障,与政治和经济实力雄厚的麦加贵族改善关系是其自身利益之所在,于是在希吉来十六、七个月之后,毅然决然地抛开犹太人的影响,改朝向为麦加。从这时开始,麦加就是全体穆斯林所向往的圣地。631年朝觐月期间,宣布4个月后非穆斯林不得进入麦加;632年穆罕默德在没有任何非穆斯林参加的情况下进行了“告别朝觐”。这次朝觐中听实行的一系列仪式,就成了以后穆斯林朝觐时遵循的范例。“这些仪式实际上分为两类。一方面,原始的朝觐还保留在仪式(乌姆拉、即小朝)程式之中,这种仪式可以在一年中两个朝觐月(伊斯兰教历11月和12月)之外的任何时候单独履行。至于哈吉(本来意义上的朝觐),那么它把乌姆拉(小朝)的仪式同对附近各圣物的朝拜仪式结合在一起了。这是过去曾经分别进行的各种仪式的混合”①。下面我们分别就麦加的圣所作一简要的叙述。

①〔巴基靳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第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法〕昂里·马塞:《伊斯兰教简史》,第127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克尔白殿是穆斯林朝拜的主要圣所,它的名称源于这一建筑物的形式——一个立方体,实际上是一个矩形建筑。禁寺就围绕这个大殿建立。不管是克尔白殿还是禁寺,都是经过历次修建才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在穆罕默德时代,天房高不过丈余,上面用旧木料搭成。殿外连围墙都没有,民宅建筑挤到了殿的跟前。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买下那些住宅,拆除后,扩建院落,奠定了禁寺建筑的雏形。公元683年,与倭马亚人为敌的阿卜杜拉·伊本·祖白尔躲进麦加禁寺,倭马亚王朝派兵围攻,克尔白殿被焚毁。事后,伊本·祖白尔进行了重建。公元692年,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又派哈查吉围攻麦加,用弩炮攻打禁寺,致使克尔白殿破裂。后来阿卜杜勒·马立克下令重建。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们,埃及马木鲁克王朝的国王们,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素丹们,也曾先后修缮过克尔白殿。公元1630年,麦加大雨滂沱,整整下了两天两夜,雨水灌进天房,致使这一建筑物有塌毁的危险。因此,在奥斯曼帝国素丹穆拉德四世(1622—1639年)执政时,不得不拆除重建。现存的就是这次重建后的克尔白殿。不过,还经过一次修复,这就是:1956年扩建禁寺时,发现天房的顶部和墙壁出现裂缝;1958年费萨尔国王主持了修复天房的典礼。这次修复中,换了屋顶,修整了墙壁。天房高约15米,宽约10米,深约12米,用麦加近郊山上采来的灰黄色石头建成,底座有高25厘米的大理石,4个角依其所朝的方向分别叫做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黑色角(因黑石而得名)。殿内有3根大木柱支撑着房顶,地面用大理石埔成,没有任何家具,只有许多灯和题词。克尔白殿的门离地面大约两公尺,门槛和两扇门都是用银皮包的,外面镀着一层金。开放时门口放一个木梯,不用时就将它拿掉。每年天房要洗刷两次,一次在教历7月,另一次是在朝觐月大批朝觐者到来之前。这件事由克尔白殿的司事主持,政府官员、知名人士和各国哈吉中的名流都应邀参加这一盛典。殿的外面经常罩着黑色的锦缎帷幔(基瓦斯),在帷幔中间偏上部分织着宽约一米的圈带,上面用金丝线绣着《古兰经》的经文和装饰性的图案。在朝觐季节,帷幔底部卷起,露出天房的基部和门,以便朝觐者能看见天房的本体。天房的帷幔每年都要更换。换下来的被裁成小块,作为圣物全部出售。殿的外部东南角离地1.5米左右的地方安放着黑色的“圣石”,直径约3分米。因为黑石有裂缝,所以于184年制做一个银框将其镶了起来。“朝觐者都渴望摸它、吻它,仿佛这是真主的手;握着它,就意味着再次向真主订立誓约”①。但“哈里发欧默尔在吻玄石的时候说:‘你确实只是一块石头,无益也无害,要不是我见先知吻你,我是决不会吻你的。”①

①穆阿·拉乌夫:《麦加朝圣记》,载美国《全国地理月刊》1978年月号。

①〔巴勒斯坦〕穆斯塔法·穆拉德·代巴额:《阿拉伯半岛》,第92页,贝鲁特先锋出版社,1963年阿拉伯文版。

在克尔白殿前石铺路面上有一个深凹处,据传说,这是易卜拉欣和易司玛仪建造该殿时调石灰浆的一个滤灰坑。易卜拉欣站过的那块石头(“易卜拉欣的足迹处”)放在院子中一个不大的建筑物里。离此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个白色大理石的讲坛(敏拜尔)。院子里有渗渗泉,在这干旱少雨的地方,它可能是圣城最古老的部分。围绕着渗渗泉有一些传说。古代的一种传说认为,易卜拉欣之妻哈哲尔为了维持自己和幼子的生命,悲天怆地,感动了安拉,于是真主派天使挖了这口井。穆斯林视里面的水为圣水。据传,穆罕默德曾说过:“地上最好的水乃是渗渗泉水,可以充饥,又可以治病。”传说还认为,易司玛仪和他的母亲哈哲尔就安葬在禁寺院内;克尔白殿周围埋葬着数百名古代先知。

这里还应提到的是附近的萨法和麦尔瓦两座小山,它被看做“真主的迹象”。据传说,易卜拉欣的妻子哈哲尔带儿子初到麦加时,无水可饮,就是在这两座山之间为寻水而七次奔走,安拉怜悯他们,才放出清泉,即渗渗泉。

整个禁寺也经过多次扩建,现在的规模是沙特阿拉伯王国拨款于1956年开始修建的。“寺的面积由2.7万平方米扩为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人同时礼拜。这次扩建,一是把原来寺外的萨法和麦尔瓦纳入寺内,建起了‘奔走大厅’;二是将寺的建筑改为二层长廊大楼;三是把寺院中、渗渗井的建筑拆除、改建地下,寺院的面积由原来的4500平方米扩展为1万平方米;四是改建了周围的马路和防洪水道。建成后的禁寺就形成了一座以天房为中心,外由两层大楼围绕起来的近似方形的城堡。并把原来的20多道门,增为现在的64道。进门后,两侧全是由大理石柱子分隔开的一座座的礼拜殿,地面全铺着地毯,供人们礼拜和休息用,上下两层的大殿内挂满了长柄电扇,昼夜不停地为朝觐者驱热消暑,具有东方传统艺术特色的玻璃吊灯,既供照明,又供观赏。环绕这个建筑,分散建有七座各有三级楼阁的棱锥形尖顶塔,每座高达92米,塔顶都竖有一个高5.6米的铜制镀金的新月,在阳光照射下,熠熠放光。整个寺的墙壁、柱子和地板全用大理石和雪花石覆盖着,覆盖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现在禁寺的建筑相当壮观,但改建工程还没有结束。据说沙特政府计划要将庭院里的黑色大理石全部换成不吸热的白色大理石,并在底下铺上喷水管,以让巡礼天房的人白天赤脚踩在地上无灼热之感,等等。”①

①马贤:《在朝觐的日子里》,载《中国穆斯林》1982年第1期。

喜欢《伊斯兰教史》吗?喜欢王怀德;郭宝华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