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伊斯兰教史 > 第47章 近代伊斯兰教运动(2)

第47章 近代伊斯兰教运动(2)

小说: 伊斯兰教史      作者:王怀德;郭宝华

赛努西在麦加创建了第一个扎维亚后,又先后在塔伊夫、麦地那、吉达等地建立了扎维亚。但他觉得非洲更利于他的思想传播,于是将运动中心转移到北非。公元1840年回到的黎波里,公元1843年在利比亚绿山建立非洲第一个扎维亚,成为赛努西教团的总部。公元1846年再度回麦加扎维亚布道,由于他的知识渊博,演讲富于吸引力,听众和求教者甚多。后因遭奥斯曼帝国当局指控,路经埃及逃回绿山。为躲避当局监督,公元1853年将总部迁至沙漠中的贾加布卜绿洲,创立了著名的贾加布卜扎维亚。过去萧条落后的地方,变成了繁荣富足的城镇,赛努西开办了伊斯兰学院和图书馆,藏书8000余册,不仅有宗教学科方面的,也有历史、文学、哲学及其他学科方面的书籍,被誉为继开罗之后北非最闻名的文化中心。赛努西去世时,该运动已有相当规模。其子马赫迪继任领袖期间,运动得到极大发展,其政治目标日趋明朗。马赫迪公开声称:“一手砸烂基督教徒,一手砸烂奥斯曼人。”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曾鼓动奥斯曼政府像对待瓦哈比派运动一样,出兵镇压日益壮大的赛努西运动。鉴于西方对北非的野心及本身力量的衰弱,土耳其政府没有采取大的行动。赛努西教团的势力不断向西非、东非及撒哈拉以南地区延伸。公元1895年马赫迪将总部迁到中非洲交通比较便利的库弗拉。到公元1902年马赫迪去世时,已有扎维亚136个,信徒多达300万,成为西方殖民主义向北非和中非入侵的巨大障碍。

在马赫迪叔父艾哈迈德继任期间,正值法国、意大利向北非大举入侵之际,他率领赛努西信徒英勇抵抗殖民主义者,每个扎维亚都成了反抗力量的基地。在取得一些胜利后,他又指挥赛努西教团武装力量向英国占领下的埃及进军,以消灭异教徒的统治,纯洁伊斯兰教。但被英埃军队击败,遭到重大损失。法国乘虚而入,残酷镇压赛努西教团的反抗,许多扎维亚失陷。公元1918年,艾哈迈德被迫辞职,由赛努西之孙伊德里斯接任,他基本上放弃了赛努西制定的原则,脱离教团广大群众,教团逐渐衰微。

三、巴布派运动及巴哈派

公元19世纪40年代,伊朗兴起了革新伊斯兰教,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控制的巴布派运动。如果说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派运动是要把脱离了伊斯兰原旨教义的信仰及礼仪恢复到早期状态的话,巴布派的学说却大相径庭,它要将伊斯兰教的正统教义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某些革新和发展。因此被正统穆斯林视为异端。然而,正如一位穆斯林学者所说,这毕竟是一种觉醒,它对宗教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公元19世纪前半时的伊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而封建主及什叶派领袖却拥有大量土地,并依靠他们手中的政治和宗教权力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另外,欧洲殖民主义的侵略,使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要是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阶级与民族矛盾日趋激化。巴布派运动是要求变革现实的一种体现。

该派创始人密尔扎·阿里·穆罕默德(1819—1850年),生于波斯的设拉子,幼年丧父,由其经商的舅父米拉扎·赛义德抚养。他学习过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并跟随舅父学做生意。他从小受伊斯兰神秘主义影响,重精神修炼,甚至不顾烈日在屋顶上全神贯注地赞主、画符。过度的苦修,曾使他神志茫然,身体虚弱。舅父担心他的健康,决定叫他去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朝拜,以改变环境,使其恢复常态。然而,这次旅行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在那里他遇到了伊朗前不久出现的谢赫派领袖卡基姆·拉什提·杰拉尼,思想上受到了影响和启发。

该派对当时在伊朗得势的正统什叶派不满,试图对它进行改革。他们批评什叶派的“圣训集”(艾赫巴尔)在许多地方自相矛盾,还对什叶派的主要信条之一“伊玛目”说作了重要补充。基于对什叶派伊玛目实体和理性特点所形成的观念,他们断言,在什叶派信徒中可能出现一个属于信徒与最高领袖——“隐遁伊玛目”之间的一个中介。阿里·穆罕默德回到设拉子后,开始传播谢赫派教义。据说,他还被指定为谢赫派教长的继承人。

公元1844年(伊斯兰教历1260年)5月23日,即第十二世伊玛目隐遁1000年之际,阿里·穆罕默德宣布自己为人类与神的意志执行者伊玛目之间的中介——“巴布”,其意为“门”,即通达真主之门。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宗教派别——巴布派。后来他又自称“努格达”——“点”,即最高点或启示点,又改称“哈里格·哈克”,即真理的创造者。他宣称自己是真主的化身,受命来改革被乌里玛们曲解和败坏了的东西。

巴布学说的基础体现在他本人所著的《默示录》(白亚尼)中,信徒视该书犹如《古兰经》一样神圣,说它是天启的产物。他声称,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在公元1844年已经结束,他本人被派往人间执行神交给的使命。天启并没有因《古兰经》所说的“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去世而告终,每个先知都有时间性;只有在所有先知出现后,真主才毁灭世界;在他之后还要出现先知,即“受约人”或“真主的化身”。他要像伊斯兰教废除基督教法一样,废除伊斯兰法,用《默示录》取代《古兰经》;对伊斯兰法所规定的礼拜、斋戒、婚姻、遗产继承及死亡、复活、天园、火狱等等都作了新的解释。

巴布主张,此前存在的国家和社会都应改造,但他把希望寄托在伊朗国王身上。认为国王应结束不公正的封建统治者和贪得无厌的穆斯林教长们的强权势力,建立一个没有外国人的地位的国家;商业和一切交易都完全自由,利息的征收不受任何限制;废除出殡以外的聚礼,每个人都可以在其正常业务活动之余自己感到方便的地方进行礼拜;废除限制穿丝绸衣裳和戴贵重金属饰品的一切规定以及妇女戴面纱的戒律,允许女人与男人交往;在刑罚方面,注重罚款,取消死刑。“19”这个数字被看做是神圣的,因为它代表了瓦希德(wahid)—“独一的神”。一词的数值。①历史上伊斯兰神秘主义者曾极为广泛地玩弄数字,这就形成了他迎合群众口味来解释当时流行教义的方便手段。他取消伊斯兰历法,变一年为19个月,每月为19天。最后一个月称艾阿俩目,定为斋月,因该月气候凉爽,利于斋戒。他还成立了一个由19名社会领袖组成的委员会。

①阿拉伯人过去以字母代替数字,瓦希德是由代表6、1、8、4的四个字母构成,其数字之和为19。

巴布的上述主张基本上反映了伊朗社会中正在萌芽的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反对封建主拥有的无限权利和不受限制的统治,使那些对乌里玛们过分严峻的态度感到厌倦、不满现行秩序、幻想自由平等、期待救世主到来的人们皈依了他,但却遭到伊朗国王的拒绝。

公元1845年巴布派四处传教,运动发展迅速,这引起了当局和乌里玛们的注意,于是下令禁止其传教活动,并逮捕了运动倡导者巴布。六个月后,巴布逃出监狱,来到伊斯法罕省。公元1847年又重新被捕,押到阿塞拜疆的马库。但其信徒的传教活动却有增无减,穆罕默德·阿里·里尔福鲁什和侯赛因·波什鲁耶等深入群众布道,宣称新先知已经降临,《古兰经》与旧法典、旧制度都已失效,无需交税和服役;宣布废除私有制,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许多遭受封建主残酷压迫的穷苦人纷纷加入巴布派。加兹温著名女诗人库拉·艾因改奉该教后,首先把巴布关于妇女问题的教义付诸实行,她不戴面纱,公开传教,轰动一时,还用她那优美的诗歌艺术开创了巴布派文学。

自公元1848年起,巴布派以反对异教徒统治为口号,在马赞德兰、赞詹、尼里兹等地发动了反封建和外国资本控制的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样一来,巴布派从当初的宗教活动转向政治斗争。这使政府感到局势严重,于是派出相当多的兵力去镇压各地的起义。虽然巴布派教徒英勇抵抗,但到公元1850年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为了制止事态继续发展,约于同年七八月间,政府在大不里士处决了巴布。

巴布之死没有使其信徒灰心,相反更加激起对当局的仇恨,他们转而采取了恐怖手段。1852年8月中旬,国王纳希尔·丁从尼亚拉的夏宫出猎,三名巴布派教徒对其谋刺未遂。随后国王对巴布派教徒实行大逮捕和大屠杀,许多人惨遭杀害,女诗人库拉·艾因被绞死焚尸。幸存的巴布派信徒或逃到国外,或组成秘密的小团体。声势浩大的巴布派运动平息了下来。

巴布死后,他的一个忠实门徒密尔扎·叶海亚主持这个教派。据说,这是巴布生前的决定。为了躲避伊朗当局的迫害,叶海亚和一些信徒逃到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格达。在那里,巴布派内部为争夺领导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对叶海亚威胁最大的是他的兄弟密尔扎·侯赛因·阿里。后者出于私欲而皈信巴布派,刺杀国王未遂事件发生后,涉嫌被捕入狱,经奥斯曼帝国政府说情被流放到巴格达。1864年土耳其当局又应伊朗的要求将他们转移到伊斯坦布尔,年底被押送到亚德里雅纳堡。这时,密尔扎·侯赛因·阿里利用教派的困难处境进行了积极的活动,公开声称自己是巴布在《默示录》中所预言的“真主的显身”,自命为“巴哈·乌拉”(意为真主的光辉),还制定了代替巴布派教义的新教义。他的这一举动遭到其兄长和部分信徒的强烈反对。密尔扎·叶海亚自称是巴布学说的保护人,是巴布派的合法首领。巴布派发生了分裂;巴哈·乌拉的追随者被称为巴哈派,继续忠于叶海亚的仍沿用巴布派的称号。两派矛盾日益加剧,以致发生武斗,奥斯曼政府只好将他们分开,巴哈及其信徒被遣送到巴勒斯坦的阿克,叶海亚及其信徒被遣送到塞浦路斯。

巴哈在阿克继续广为宣传自己的学说,向各地的巴布派团体发出专门的宣传品。公元19世纪70年代,他在这里写成其主要著作《基塔布·艾哥达斯》(Kitābal-Agdas),意为《至圣书》,充分表达了他的各种主张。他宣称这部作品是天启圣书,将取代《古兰经》和《默示录》。

巴哈认为,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高低,大家都是兄弟,应真诚相爱,相互信任;他宽容异教和异教徒,废除伊斯兰教关于“圣战”的教义,主张通过“和平手段”建立“正义王国”;信徒要完全服从其最高宗教领袖和绝对服从现存政权。

巴哈派主张简化宗教礼仪,甚至主张废除清真寺的聚礼,认为每日早、午、晚朝向阿克礼拜三次就够了,族途中还可将整个礼拜仪式简化为一个叩头礼,或只口诵“赞美真主”即可。净礼程序也大为简化,如果没有水,也可以不洗。

在日常生活中,他认为追求舒适和豪华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认为使用金银器皿是一种罪孽;允许穿丝绸等贵重服装,允许使用玫瑰露和上等香水,允许听音乐,反对独居修道、苦行及其他禁欲主义的表现。

巴哈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对偷盗者,初犯时要驱逐出教门,或关进监狱;但第三次落网者,要在偷盗者脸上打上标志。故意纵火者,要用火烧死;故意杀人者要偿命。

巴哈的主张对许多劳动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人惨遭社会压迫,巴布派起义失败后,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出现低落,他们渴望平等和正义,容易接受巴哈派关于普遍和平,幸福生活和勿抗恶等教义。然而,他的教义更加符合伊朗成长中的资产阶级以及外国殖民者的利益,因而得到国内商人、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赏识。

公元1892年巴哈死亡(据说是被其兄的支持者投毒所致),由其子阿拔斯·埃芬迪(1844—1921年)继位。此人自称阿布杜·巴哈(意为真主光辉的奴仆),宣布自己是救世主和真主的儿子。在阿拔斯·埃芬迪时期,巴哈派教义的世界主义与和平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他主张取消国界,筹建“世界议会”,推行世界语,组织统一政府。巴哈派的学说在美国和西欧得到传播,且获得了少量信徒。但其思想体系与伊斯兰教已几乎毫无共同之处。

四、马赫迪运动

马赫迪运动是公元19世纪80年代在苏丹兴起的具有神秘主义特色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近代苏丹及伊斯兰教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创始人穆罕默德·马赫迪(1843—1885年),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本·阿卜杜拉,生于北苏丹栋古拉附近一个造船工匠的家里。据说,该家族是穆罕默德的后裔。穆罕默德·马赫迪自幼接受伊斯兰教育,曾在喀土穆、柏柏尔、吉齐拉等地的宗教学校学习,并从事苏非派思想的研究与探讨。他喜欢静坐苦修,是一名宗教知识渊博、虔诚笃信的苏非派信士,他拜师求教的最后一位教长指定他为哈里发(继承人)。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苏丹名义上受土耳其-埃及封建主统治,实际上逐渐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公元1877年,经英国政府同意,埃及赫迪夫任命英国人戈登(曾参加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为苏丹大总督,这就为英国控制埃及、占领苏丹铺平了道路。苏丹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和剥削,苛捐杂税,横征暴敛,逼得许多人倾家荡产。严酷的社会现实刺痛了马赫迪的心,激起了他对现行秩序的强烈不满。他立志“从污秽中纯洁宗教,从压迫与蹂躏下解放民族”,铲除邪恶,驱逐外敌,建立一个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的苏丹人的独立国家。

为实现其目的,马赫迪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他首先以其新居地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为基地,利用布道的机会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信徒和支持者。在布道中,他除传授苏非派的信条、礼仪外,还大讲苏丹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与不幸,诅咒外来统治者的专横不义,揭露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他主张恢复早期的伊斯兰精神,净化被“背信者”玷污了的伊斯兰教。演讲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从而使他获得了一批忠实的信徒。

他效法接受天启前的穆罕默德,时常在阿巴岛的一个洞穴里进行修炼。公元1881年6月,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宣布自己是真主派到人间的马赫迪(救世主),号召人们团结在他的周围,进行圣战。马赫迪学说早在伊斯兰教初期就已出现,它对于受苦受难的下层穆斯林很有吸引力。世人盼望有马赫迪出现,为世人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在当时的苏丹,马赫迪思想颇具号召力,它对于动员和组织人民的反抗运动有很大的作用。

喜欢《伊斯兰教史》吗?喜欢王怀德;郭宝华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