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伊斯兰教史 > 第58章 二十世纪的伊斯兰教(3)

第58章 二十世纪的伊斯兰教(3)

小说: 伊斯兰教史      作者:王怀德;郭宝华

一系列独立的伊斯兰国家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兰世界的一大特点。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信仰者不仅有阿拉伯人,而且有其他许多民族的人;即使同属阿拉伯人,他们也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那种早期的以哈里发为首的政教合一的统一国家已不存在,也很难设想有谁还能够将所有的穆斯林统一在一个国家之内。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解放的过程中,各国穆斯林虽然相互同情,彼此支持,但他们的斗争基本上都是在本国的范围内进行。所以,他们胜利后各自建立独立的国家是很自然的事。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之上。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仅有4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增至7个,而这些国家中的多数还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共有44个。

在这些国家争取独立的过程中,伊斯兰的意识形态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打的就是“伊斯兰”的旗帜。独立后伊斯兰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有所不同,现在有的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前者奉逊尼派的瓦哈比派教义,国王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的宗教领袖。伊朗奉什叶派教义为国教,取名为“伊斯兰共和国”,设有总统、总理、议会等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伊斯兰教的毛拉,主要是被公认为领袖的大阿亚图拉(真主的象征)。伊朗宪法规定:“只有一个真主(‘安拉是唯一的真主’)、只承认他的统治并归顺他的意向。”“教士依据《古兰经》和阿拉伯的传统发挥永恒的领导作用。”“民法、刑法、财政、经济、行政、文化、防务和政治等所有法律和规章必须依据伊斯兰的准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宪法所有条文以及其他法律,判断法律条文是否符合伊斯兰原则是监护委员会里的毛拉们的责任。”宪法第五条还明确规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由公正的、虔诚的、明于时势的、勇敢的、有组织能力、有远见、为大多数人民承认并接受为领袖的毛拉负责领导,如果不具备有多数人拥护的毛拉,根据宪法规定就由一些具备上述条件的毛拉组成的领袖委员会领导。”作为领袖的毛拉或毛拉组成的领袖委员会拥有批准议会人选,任免总统、最高法院院长、高级将领,决定宣战,媾和和实行大赦的权力。①有的国家虽非政教结合的国家,但宣称伊斯兰教为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内外政策的基础,并且在国内实施伊斯兰法,如巴基斯坦即是如此。还有的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制,部落酋长、封建贵族和伊斯兰教士相结合,基本上仍以伊斯兰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准则进行统治。有更多的国家为共和制,并实行了政教分离,但仍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家首脑必须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中仍起重要的作用。只有土耳其早在1928年就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规定,但它仍是一个穆斯林在总人口中占98%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不可忽视。有的国家宣言要建设“伊斯兰社会主义”(实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国家),这是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下提出的口号,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伊斯兰教在这些国家影响之大。

①《世界宪法大全》,上卷,第49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独立的伊斯兰国家的建立,反过来又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壮大了穆斯林的力量。随着各伊斯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盛产石油的伊斯兰国家经济实力的急剧增长,更令人刮目相看。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它们利用石油武器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伊斯兰世界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出于加强团结,共同维护和推进伊斯兰事业的需要,伊斯兰世界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在哈里发存在的时候,没有出现国际性的伊斯兰组织;1924年土耳其宣布废除哈里发制以后,1926年在麦加成立了世界穆斯林大会,总部设在耶路撒冷,后迁卡拉奇。但它的影响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一度中断活动,1949年才正式恢复。独立的伊斯兰国家相继建立后,情况有很大的变化。1954年由埃及总统纳赛尔发起成立伊斯兰大会。1962年建立伊斯兰世界联盟,总部设在麦加。但当前影响最大的是“伊斯兰会议组织”,这是一个各伊斯兰国家政府间的机构,1970年3月正式成立,它由“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外长会议”、“秘书处”和附属机构组成。会议宪章明文规定:各会员国“确认他们共同的信仰构成了伊斯兰人民互相接触和团结的强有力的因素”,“决定维护和保持伊斯兰的精神、伦理、社会和经济的价值”,“巩固普遍存在的兄弟般的关系和人民之间的精神上的情谊,维护他们的自由,捍卫建立在正义、宽容、非种族歧视基础之上的、共同的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该组织的成员国有46个,为维护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团结,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做出了贡献。它下面设有许多附属机构,如伊斯兰发展银行、伊斯兰工商交流会、伊斯兰教科文组织、伊斯兰教育中心、伊斯兰仲裁委员会,等等。此外,还有伊斯兰国际通讯社、伊斯兰科学院、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协会等机构。许多地区性的组织也应运而生,如1974年成立的世界伊斯兰教组织最高协调委员会又分别在1975、1976、1977和1978年成立了澳洲、非洲、北美和南美以及亚洲伊斯兰教协调委员会。通过上述组织及其活动,加强了伊斯兰教的宣教工作。

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和穆斯林生活水平的提高,赴麦加朝觐的人数大为增加。据统计,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平均每年朝觐者约17万人,有时只有几万人。到了50年代,朝觐人数在数十万到100万之间;70年代后,每年都在200万人左右。除沙特阿拉伯本土的70余万人以外,其余的来自世界各地,比较多的是巴基斯坦、伊朗、埃及、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各国每年都在七八万人以上。据说,沙特阿拉伯还在增加各种设施,今后朝觐期间每年接待三四百万人都不成问题。此外,在非朝觐月进行“小朝”的人也在增加。

(二)发展中的伊斯兰世界

独立后的伊斯兰国家,不管其政权构成的形式如何,毕竟为本国的进步创造了先决条件,穆斯林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和发展时期。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压迫,造成了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许多伊斯兰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国发展的水平很不平衡,人均国民收入相差颇为悬殊,多的达一二万美元,少的只有100多美元。然而,从综合国力来讲都还不够强大,都属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整个伊斯兰世界不时出现动荡不安的局势,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外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威胁,各国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和各种各样的矛盾,还有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70年代以来,伊斯兰各国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区,巴勒斯坦问题是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核心。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以色列国以后,使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出家园,流落他乡,过着十分艰难悲惨的生活。以色列还通过四次战争侵占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屠杀阿拉伯人民,使这些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1978年3月14日它又借口反击巴勒斯坦游击队入侵黎巴嫩,公然支持黎巴嫩基督教分裂分子的活动。使世界穆斯林更加难以容忍的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旧城被犹太人占领,阿克萨清真寺于1969年8月被烧毁。全体穆斯林一致谴责以色列的侵略罪行,决心为收复圣城、维护穆斯林的权益而斗争。

苏军入侵阿富汗,激起伊斯兰国家的普遍反对,穆斯林在“圣战”的口号下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迫使苏军撤出阿富汗。但阿富汗国内的战争仍未停止,人民生活在战乱之中。

黎巴嫩于1975年4月爆发全面内战,一打就是十几年,除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外,教派冲突是国内矛盾的根源。该国居民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但他们却分别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而这两大宗教在黎巴嫩又各分为若干派别。1943年各派达成协议,规定总统应属天主教马龙派,总理应属伊斯兰教逊尼派,议长应届伊斯兰教什叶派,副总理和副议长则属希腊东正教,议会议员和政府部长也按教派分配席位。总共只有300多万人口的国家,教派团体林立,各自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拥兵自固,雄踞一方,而大多数黎巴嫩人往往也把忠于教派和家族看得高于一切。政权建立在教派基础之上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而随着各派信徒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矛盾就更加突出。

1979年2月伊朗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的成功,是国内矛盾和斗争发展的结果。这次革命具有全民起义的性质,同时有着明显的什叶派特点。它震撼了世界,也惊动了周围逊尼派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特别是伊拉克。因为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期存在着边界,民族和教派矛盾。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少数派,人数只占全世界穆斯林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它却是伊朗的国教,该国居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什叶派信徒。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约占居民的百分之六十,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这里有什叶派的圣地纳贾夫和卡尔巴拉,1964年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被巴列维国王驱逐出境,曾在纳贾夫居住和活动达14年之久。1978年伊拉克应伊朗国王请求责令霍梅尼离开伊拉克,迁居巴黎。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霍梅尼鼓吹要输出革命,公开号召伊拉克人民起来推翻掌权的逊尼派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两国关系趋于紧张。而萨达姆·侯赛因又想利用伊朗革命后遇到的严重困难,乘机夺回阿拉伯河的主权和波斯湾有争议的三个岛屿,遏制伊朗的泛什叶派政策。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伊拉克得到逊尼派执政的阿拉伯国家特别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有力支持。它们不仅向伊拉克提供数百亿美元,而且允许它使用其港口。战争打了8年,1988年8月20日停火,双方“伤亡150万人之多,消耗8000亿美元之巨”①。两国穆斯林兄弟相厮杀,造成如此巨大的牺牲和损失,这不能不说是令人痛心的事。

①殷罡、秦海波:《萨达姆。侯赛因》,第139页,警官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两伊战争刚刚结束,一场更大规模的危机和战争又在悄悄地酝酿之中。1990年8月2日凌晨两点,伊拉克10万大军突然入侵科威特,当天就占领其首都科威特城。8月8日伊拉克宣布“彻底地、不可逆转地”吞并科威特。8月10日萨达姆又发表广播讲话,号召阿拉伯人起来推翻沙特阿拉伯的统治者,甚至声称:“真主已选择伊拉克在全世界传播伊斯兰教义。”这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蓄谋已久的行动,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白其泛阿拉伯主义和扩张主义思想,一心想当整个阿拉伯人的领袖。为此他不惜耗费巨资,在仅有1700万人口的国家武装起百万大军。至于他提出的侵占科威特的理由,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违犯了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起码准则。联合国安理会在其入侵的当天就以14票对零票通过谴责伊拉克的决议,要求它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安理会就这件事连续通过12项决议;伊斯兰会议组织、阿拉伯联盟理事会和各伊斯兰国家也发表声明,谴责伊拉克的行为,要求它无条件撤军,呼吁在阿拉伯或伊斯兰的范围内解决伊、科争端。然而,伊拉克对上述谴责和呼吁置若罔闻。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应沙特阿拉伯政府“要求”派兵进驻沙特,帮助它“保卫家园”。8月10日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决定向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派驻阿拉伯部队,第二天埃及、摩洛哥军队就抵达沙特阿拉伯。接着其他一些国家也派兵进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应邀派兵参加“伊斯兰部队”。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说:“沙特邀请外国军队纯粹为了防御。”

由于伊拉克拒绝一切撤军决议和建议,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进攻。伊拉克虽然一开始就以“圣战”的口号来号召阿拉伯穆斯林相助,但毕竟理亏,没有引起大的反响。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就它入侵科威特通过的所有12项决议以后,双方宣布停火。在总共43天的作战中,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10.6万多架次,还动用了大量的地面部队。战争给科威特和伊拉克造成巨大伤亡和损失,也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详细讨论这次海湾危机和战争不属于本书的范围,这里要指出的是:这场战争是由一个伊斯兰国家入侵另一个伊斯兰国家引起的,扩张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压倒了穆斯林兄弟情谊。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为了本国的利益,请求美国等非伊斯兰国家出兵相助,这说明国家利益压倒了穆斯林不与非穆斯林结盟的宗教原则。而美国则乘机进一步扩张其势力,加强了它在中东的地位。

海湾战争结束了,现在阿拉伯国家和所有伊斯兰国家都在呼吁和平,在阿拉伯或伊斯兰的范围内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但我们前面谈到的各种矛盾并未很好解决,今后的形势仍是严峻的。

(三)几种主要的伊斯兰思潮和运动

喜欢《伊斯兰教史》吗?喜欢王怀德;郭宝华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