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修心 > 第32章 活佛说佛 (3)

第32章 活佛说佛 (3)

小说: 修心      作者:仁孜尼马

同样,我们过去已习惯放纵自己的心去向外贪求,现在要把心向内安住时,就会发现念头纷飞,一下子想到过去的事、朋友、公司、家事等,种种念头不断浮现出来。有些是合你意的、你所关心的,就会一直想下去。想了一阵子又想道:“我在修禅定,怎么会想这些呢?”勉强再把心拉回来。修习久了,动心也多少息下来了,才能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了。犹如象雄王子一样回来时间久了,他就习惯皇宫里的生活,再也不想过流浪的生活。

但我们的心安住一个固定的位置之上时,心是躁动不安的,如野马的腾跃一样,不肯就范。这时候,我们坚持不懈地把心反复安住在所缘境之上,但我们的心如野猴,野猴关在房间时,困了休息几分钟,又开始不停地东奔西跑,我们的心也一样,没有多久内心的习气又开始作祟,所以念头又跟着散乱起来。这是因为第八识里的东西那么多,顺应第七识的我执力量又那么强,没法说静就静。接着又发现心念跑掉了,勉强自己再扣住所缘境。一次又一次地把散乱的心再拉回到正念上,继续想尽办法使心停留在所缘境上。这种陆陆续续的使心安住的过程,就称为“续住”。

我们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之上时,眼睛也盯上去,那时候,你的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同时心一点儿也定不下来,心里出现很多往事回忆、未来梦想,眼前也出现各种现象,怎么办呢?时间改一改,第一天安住十分钟就休息,反复多次修炼,第二天二十分钟,同样反复多次修炼,第三天半小时就休息,同样反复多次修炼。然后心安住所缘境上,眼视所缘境的时间越来越长,心就越来越安定下来,禅坐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叫做“摄住心”,又称为“正念住”。

续住心和内住心不一样,刚开始时腿和腰痛,心就静不下来,坚持继续修炼有功能,腿腰不痛,心一点点安静下来。这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气堵住胸部或者喉咙;有时非常恶心;身心如小鸟遇见风一般发抖;有时不想离开住所等。

安住心

象雄王子回皇宫了,却又时常想回到过去自己去的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耍,而且皇宫里的人不好交流,也不好管理,人生的因缘很复杂,有时他很想放下皇位,重新过以前流浪的生活,但是家人经常劝告他:“你是皇帝,江山都属于你的,你不能放弃,若放弃的话,你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受到诸多因缘的牵绊,而且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沾染过去流浪时的方式与习惯,他身边的人告诫他:“你是皇帝,别忘了皇帝的身份!”慢慢地,他终于对皇宫里的生活适应下来了,想念外面的次数也减少了,对周围的人事渐渐熟悉了,逐渐变得谨慎起来,逐渐具备了自我约束的能力,管理国家的大事也有分寸了,慢慢就觉得皇宫就是自己的家,不怎么思念过去的环境和人事了,内心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身心自然就能安定下来,即称为“安住”。

没有修禅定的人,心念一向是向外攀求的。别人稍微骂你,整个心都要跳出来,面色都变了,身心都发抖,心里胡思乱想一大堆。比如现在很多学佛人炒股票,股票稍微涨,就开始高兴,想挣很多钱,打算买车和房子等;股票稍微跌下来,整个心都要跳出来。看破了这个世间的虚假不实,慢慢地适应在这样的修道环境里头。对于外面那些五欲,以及障碍禅定的五盖,五盖就是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怀疑、掉举(心思散乱)等能够逐渐降伏,心能安住在所缘境上,即称为“安住心”。

就像象雄王子知道自己正在成熟起来,这种成熟并不是由时间而决定的,而是环境和身份逼迫他不能不多考虑一个皇帝所必须做的是什么,不能不考虑江山,承担国家的责任。于是他逐渐把过去的事情忘掉,一天比一天进入真正属于他的人生轨道,渐渐地习惯这种生活,自然就告别了无忧无虑的从前,舍弃那些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最终身心也都安静下来了。我们依靠所缘境而使心安住下来,不是自然的,而是逼迫使它不能不安静下来,这种心安住叫做“解住心”。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气堵住在喉咙;有时身心如葡萄一般飘摇动荡;身出汗与发抖;脸色变等。

近住心

慢慢地,象雄王子与以往不同的是,生活习惯完全变了,而且还会开始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比如不要穿别人的衣服,不要盖别人盖过的被子,不要用别人用过的餐具等,变得拘谨起来,一点儿也不像过去那样,也几乎没有时间去想过去的生活。不光是他的生活习惯变了,而且他的思想、事业、周围的人、行为和精神面貌都变化很大,但他的这种变化并没使自己产生压抑感,反而有一种肩负神圣使命的幸福感。他就发现,随着因缘的改变,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不会孤立地存在。

象雄王子如果想起过去的事情,很快就可以把心拉回来,不像过去那样经常想,他好像很快就忘记了过去的事情一般,我们实修禅定的心也在变的,你的心意经常安住在所缘境上,顶多是在所缘境的附近打转,或反复强调心不让外散,一外散,很快就把它拉回来与转回到所缘境之上,所以叫做“转住心”。

这样一来,比起第三阶段的“安住”更加进一步,心念不会再向外弛散,若是外散,但不像过去那样,很快就能收回来、比如,在修第三阶段“安住”的时候,你常常想起过去的事,或家人、朋友、公司、婚姻、孩子等外界你喜爱的一切,也想起所恨的一切,所以你的心经常外散,而且跟随外境跑,心安定的时间比较少。你熟练安住之后,你的心意逐渐比过去安定下来了,顶多念头起来以后,很快就可以把它拉回来,甚至同步进行——一方面心思在所缘境上,另一方面还在想以前的事情,但仍然离所缘境不远,所以称为“近住心”。修行禅定时,内住心、续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这四个步骤就是让我们从“摄心守意”开始,一直到整个心意时时刻刻都能保任在所缘境上的四个阶段。

这时候,有些人如火镰(过去藏族取火的用具,应用白石和白艾花来取火的,但有时能取,有时不能取),禅修的心识有时候能够定下来,有时候定不下。有时可能会有身体发麻,有时想笑;有时不知不觉离开住所等的现象。

伏住心

象雄王子继承王位之后,他完全变了,而且他应用政权来治理社会,社会要安定,经济要发展,所以象雄王子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持续地教育人才,用残酷的手段来镇压造反的敌人等。王子完全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方式,他要是非、黑白、对错都分清楚。王子发觉自己的心理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有勇气、有地位、有威力,做事情都很有分寸,江山稳定,人们生活快乐,王子内心感觉安详、快乐与满足,而且对皇帝的地位越来越喜欢。

禅定也一样,从第五阶段开始,就能做到西藏古老佛法雍仲本教所说的“四正勤”,四正勤是追求智慧而进入涅槃的境界,修行的阶位分成三十七项,四正勤即是其中的一项。四正勤即:增长善、生起善、断除恶、不起恶。

增长善:佛经里被称为“已生善令增长”,就是说,心里所起的善念或已经做的善行,持续地令它增长,以加强它的功效。

生起善:又称为“未生善令生起”,就是说,应该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善念,但老是发不出来,所以要使它生起来。

断除恶:又称为“已生恶令断除”,就是说,已生的恶业要立即斩断,不能让它继续生长、膨胀。

不起恶:又称为“未生恶令不起”,就是说,未生的恶业不能让它发展起来。恶的念头一动起来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就要立刻消灭它。

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场,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有效地断除我们烦恼习气的,也能够降伏我们外散的心,自然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之上,所以称为“伏住心”。

在第五个阶段,要把我们的心情调整好,比如,我们过去看到外界色、声、香、味、触时,会感受到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例如看到可爱的境界,立刻就强烈地生起想要占有的念头,这是内心贪;当看到恶劣的境界,立刻就强烈地生起消除与毁灭的念头,这是内心嗔;是非不明,黑白不分,一种愚昧无知的念头,这是内心痴,这样三毒展现。这些诱惑境界的现前很容易让我们心动,让我们的第六识一直起分别,妄念纷飞,进一步采取手段去追取。我们应用自己的智慧,修炼上面讲的四正勤,把心情调整回来,情绪也逐渐会变好的。

而现在禅定修到了第五住的阶段,发觉心理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脾气比较不冲动、不激动,对物质的东西不那么贪恋,对事情也不那么计较,内心感觉很安详、很宁静、很快乐、很满足。思想和行为也开始有一些改善,觉得安住在所缘境时身心比较能放松、轻松、安静。这时你已经品尝了到修禅定时那一份微妙的快乐,这种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那时候,我们能够体会到的外面的种种五欲、六尘虽然偶尔也能给人快乐,但毕竟是一种相对的快乐,不是自然的快乐。

而且人间的快乐也是暂时的,境界过去以后快乐很快就消失了,而且还会乐极生悲。世间的快乐、兴奋到最后,就是累得要死。不像禅定那样从内心生起安祥、自由、寂静的快乐,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副作用。如果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禅定的功德是那么好,那样微妙,就会放弃外面的很多事,比如贪心、嗔恨心、嫉妒心等,愿意回归到自己内心所扣住的所缘境。所以外境的强烈诱惑力一旦现起,就可以用对禅定快乐的向往来克服五欲,不再妄求。能够“调”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随“顺”所缘境,所以称为“调顺”。

大家在实修禅定的过程之中,慢慢都会有这种进步的体验,知道修禅定能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念所在。所以这个阶段的心念比起以前来,还要更敏锐、清晰、明显,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当中的“明心”阶段,“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显显的,很透明犹如擦净的镜子。这个阶段还有可能会出现念头,但念头究竟是清净或杂染的,马上就能做出分别,而且心意能马上归回到所缘境上,回归时很自然、纯净、自由地对禅定产生欢喜心。

这时候,有些人打坐很长时间,感觉没有多长时间;有些人的定如管子引水一般,一个跟一个,接连不断,心几乎不外散,心里开始生起欢喜心。

静住心

象雄王子领受皇权之后,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比如说,打败了腐败和敌人、经济发展了、社会安定了、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快乐。他有能力治国安民,他完全变了,而且他应用政权来治理社会,社会要安定,经济要发展,所以象雄王子千方百计地去发展经济,持续地教育人才,用残酷的手段来镇压造反的敌人等。王子调整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方式,王子发觉心理已经有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更加有勇气、有信心、有威力,处理事情也都有分寸,江山稳定,人们快乐,王子内心感觉安详、有意义、快乐与满足,而且王子对皇宫也越来越喜欢了。

前面第五“伏住心”是指内心能够调伏外境的诱惑力,顺入所缘境。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静的阶段,这时已经开始有禅定的力量,心完全可以扣住在所缘境之上。所以对与禅定不相应的杂念、散乱和妄念等一现显现出来时,自然就能够明白地分别,并且能清晰地斩断它。因此这个阶段是专门分别内心的起心动念究竟是好是坏、是净是垢、是正是邪,而且能够清晰地断除它。更重要的是,佛经指的“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思念的法对禅定来说都是不善之法。

喜欢《修心》吗?喜欢仁孜尼马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