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 第23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1)

第23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1)

小说: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作者:花志红 彭敏 李芳

青羊宫庙会、花会著称于世。在蜀期间陆游屡游青羊宫。他在日后回忆云:“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梅花》)

3.昭觉寺

成都北郊凤凰山麓的千年古刹昭觉寺,天下驰名,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誉。陆游入蜀八年,曾数度游昭觉寺。在他的《剑南诗稿》中,就有《访昭觉寺》、《人日饮昭觉寺》等数首诗,可资为证。

《人日饭昭觉》云:

天涯羁旅逢人日,病起逍遥集宝坊。

雪水初融锦江涨,梅花半落绿苔香。

家山松桂年年长,幕府文书日日忙。

自关余生有几许,一庵借与得深藏。

此诗是陆游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时所作。参议官本为闲职,并非陆游所愿,所以他四处诗酒淹留。此诗写阴历正月初七人日这天游于昭觉寺,由于壮志难酬,心情郁闷,虽然眼前景物清新秀美,雪融梅开,但仍然消解不了浓浓的愁绪。

昭觉寺在唐时是了觉禅师宴居之所,宋为圆悟祖师道场。成都佛寺,在唐代首推大慈寺和圣寿寺,宋、明则推昭觉寺。陆游对佛寺净地颇感兴趣,淳熙三年有《饭昭觉寺抵暮乃归》一诗:

自堕黄尘每慨然,携儿萧散亦前缘。

聊凭方外巾盂净,一洗人间匕著膻。

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

潜光寮里明窗下,借我逍遥过十年。

4.鹄鸣山

陆游到大邑行游期间,曾与蜀州教授吕周辅在鹄鸣山中寻仙访道。有《夜宿鹄鸣山》及《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记其事。陆游诗集的自注中,有两处提到鹄鸣山,一在《夜宿鹄鸣山》诗里自注“山盖张天师学道之地,事与史合”;一在《书寓舍璧》注:“鹄鸣一名鹤鸣,在邛之大邑县”。另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说:“予游大邑鹤鸣山,所谓张天师鹤鸣化也。”陆游在诗中的自注是经过他认真核实的,足证持论的可信性。

《夜宿鹄鸣山》一诗写鹄鸣山山林幽静,令人留恋: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

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

苔黏石凳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

安得仙翁萦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5.剑门关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春,陆游被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王炎正在准备收复被金人占领的长安,陆游积极参加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准备工作基本做好,突然王炎被调回临安枢密院,陆游调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这对陆游的情绪打击很大。十一月陆游携家眷由南郑赴成都,路过剑门关作诗数首,《剑门关》是其中一首:

剑门天设险,北向控函秦。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

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

此诗写路过剑门产生“存亡终在人”的想法,以及羁客垂老、凭高怆神的感觉,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有关。

当时陆游还作有一篇著名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程杂酒痕,远游无处不伤神。此身合是诗人末?夜雨骑驴过剑门。”沾满征尘衣服上夹杂着浇愁后的酒痕,山野的景象、飘洒的雨滴让自己生发“此身合是诗人末?夜雨骑驴过剑门”的辛酸和怨愤,为自己只能做一个诗人而悲哀。此外,《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有赋》也是此类代表作。

6.乐山大佛

乾道九年(1173年),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春天至嘉州,40余日回成都,权通判蜀州事,夏摄知嘉州,次年春回成都。嘉州凌云山之大像(大佛寺)乃嘉州最雄奇之胜境,陆游吟咏再三。

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山色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高阁,却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大像依山面水,两江汇合于此,境界阔达,气象雄伟。此诗写江水的澄澈,大佛螺壳状的发髻在水中的倒影,佛像面江趺坐的姿态。由于佛像高大,即便六丈高的铜像与之相比也显得很小。

再如,《雨中登楼看大佛》:“去年寒雨中,骑驴度剑门。今年当此时,卧听边城柝。巍巍千尺像,与我两寂寞。交游阅四海,此老皆可托。但当频自省,诸恶誓莫作。时时一凭高,相望要不怍。桑间戒三宿,坚坐岂渠乐?却应输老夫,新春买芒屩。”写自己在雨中看大佛的感触。

(三)风土民情

陆游许多诗歌写到巴蜀地区的风土民情,展示了一幅幅淳朴生动的民俗画卷。

乾道七年(1171年)正月陆游在夔州有《蹋碛》一诗:

鬼门关外逢人日,蹋碛千家万家出。

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

行人十有八九瘿,见惯何曾羞顾影。

江边沽酒沙上卧,峡口月出风吹醒。

人生未死信难知,憔悴夔州生鬓丝。

何日画船摇桂楫,西湖却赋探春诗。

夔峡一带逢人日(正月初七)有蹋碛的习俗,千家万户都出游,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岁在人日,郡守宴于溪滨,人从守出游,簪花歌舞,团聚而饮,日暮乃归,谓之蹋碛。”诗歌除了表现人日这天夔民千家万家出动,竹枝歌舞的热闹场景外,还抒发自我情怀,有一种悲凉的色彩。竹枝歌的“惨戚”感人,让云为之不动,剑器舞“联翩”,一直到夕阳已西下。出游行人很多,却十有八九患“瘿”病(粗脖子),既让人感到夔州民风之淳朴,更感叹到瘿疾的严重。诗歌用蹋碛活动的热闹与自身的憔悴、多病相对比,深刻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增添了怀念家乡、老大无成的惆怅。

《寒食》一诗写自己在夔州过寒食节的情形。又作《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感怀》两首,写寒食立夏之间省坟、祭先人的风俗。《夔州重阳》写重阳节的感怀。陆游的这些诗歌,虽写当地的风俗,更多的却是自我情怀的抒写,没有单纯记述民情风俗的。如“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感怀》,其二)用苏秦说秦的典故写自己的潦倒失意;《夔州重阳》云:“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表达自己流落天涯、难展抱负,忧心衰老苦痛;再如《寒食》:“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表现悲老思乡之情怀。

夔州妇女特别的发髻装饰和汲水、卖酒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入蜀记》卷六中详细写到:

妇人汲水,皆背负一全木盎,长二尺,下有三足。至泉旁,以杓挹水,及八分,即倒坐旁石,束盎背上而去。大抵峡中负物率着背,又多妇人,不独水也。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陆游笔下还写出各地老百姓的生活情态:

入荣州境

一起一伏黄茅冈,崔嵬破丘狐兔藏。炯炯寒日清无光,单单终日行羊肠。村落聚看如惊獐,亦有银钗伏短墙。黄旗翻翻鼓其镗,画角呜咽吹斜阳。长筒吸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傍。渺然孤城天一方,传者或云古夜郎,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闭合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

“长筒吸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傍。”是说用竹筒从盐井中汲盐水熬盐。诗歌写了荣州沿途可见辘轳咿哑,长筒汲水,熬煮成霜雪般洁白的食盐的情形。

岳池农家

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

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描绘岳池农家的生活场景。前四句写田野所见,写出农村大忙时春耕景象:农夫在田地里叱喝黄牛耕作,新翻的泥土与水浑融,细雨之下的秧苗分外翠绿。“绿秧分时风日美”四句写风和日丽之下,秧苗已成行,忙过了农时,官府也无别的劳役差遣,农民们心情舒畅,只见他们东邻西舍地串门,或是买花庆人新婚,或是持酒贺人生子,处处洋溢着祥和气氛。“谁言农家不入时”四句写农家姑娘的漂亮和能干,她们爱美,时髦,有着城里流行画眉装饰,特别是那一双纤纤玉手,不仅美丽还会缫丝抽茧。最后四句诗人不由得强烈感慨:与恶浊不堪的名利相比,这岳池农家是多么可贵,自己三年前在故乡山阴也曾置身在这种美丽的氛围之中,而这三年里,却混迹宦途,抛掷了这美好的田园生活。

社日

百谷登场酒满卮,神林箫鼓晚清悲。

蝉依疏柳长言处,燕委空巢大去时。

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

伤心故里鸡豚集,父老逢迎正见思。

此诗写于乾道九年,写了嘉州社日的民间活动。“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饮酒是社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天百谷登场,箫鼓齐奏,禅鸣疏柳,乡人四处云集,虔诚祈祷,祭祀完毕,尽情喝酒,一派热闹场景,并且民间还有社酒治聋的古俗。

成都是游乐、繁华的都市,当陆游从南郑到达成都,不禁写下此地的游乐情形:

汉宫春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词中提到了成都重阳药市、元夕灯会、浣花节的游乐。重阳药市,《老学庵笔记》卷六:“成都药市以玉局观为最盛,用九月九日。杨文公《谈苑》曰七月七日,误也。”元夕灯山,《诗稿》卷八有《丁酉上元》(其二)云:“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花时”指浣花日,《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陆游在《入蜀记》卷六中记叙了峡中民间茶市的繁荣:“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菜者甚众。”还写了他所喝的茶的味道:“茶则皆如柴枝草叶,苦不可入口。”(5)他写的三峡诗篇不乏咏茶之作,如《荆州歌》:“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芙茶”;《三峡歌》:“锦绣楼前看卖花,麝香山下摘新茶”。

在西陵峡口的三游洞,陆游曾亲自取岩下山泉水煎茶细细品味,并即兴作《三游洞前岩下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云:

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柳得据胡床。

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

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珮声长。

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四)怀故忧思

1.对杜甫遗迹的追寻

杜甫和陆游虽处在不同的时代,但在经历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有着相似的遭遇和抱负,因而杜甫是陆游夔州期间的精神支柱和旷世知音。缅怀杜甫是发不平之音。乾道七年(1171年),入川的陆游在夜里登上夔州白帝城城楼,有诗《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夜阑鸥鹭起沙边。

白帝城楼在州府东侧,是当年杜甫多次登临怀古之地,曾写过《白帝城楼》、《白帝城最高楼》、《白帝楼》诸诗。陆游慨叹杜甫晚年流落巴蜀的悲凉处境,悲叹其报国之志难酬,不禁萌生了知音共鸣。而今登上白帝城楼,却已是物是人非,触景生情,引发了关于人生哲理的思索,不得不感慨人的生命是如此有限,自己的远大抱负向谁倾诉,何时才能实现?只有看着江边的鸥鹭,独自品尝凄凉,这又何尝不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呢?夜色中,明月依旧而昔贤不再,“此意凄凉谁共语”,写尽陆游愿引杜甫为千古知音的迫切感受。“零落歌诗遍两川”一句后来也成了陆游本人的写照。

陆游在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还专门拜游了杜甫在夔州曾居住过的高斋,作《东屯高斋记》,其中谈到杜甫的遭遇:

予太息曰:少陵,天下士也,早遇明皇、肃宗,官爵虽不尊显,而见知实深,盖尝慨然以稷、禼自许。及落魄巴蜀,感汉昭烈、诸葛丞相之事,屡见于诗,顿挫悲壮,反复动人,其规模志意岂小哉?……比至夔,客于柏中丞、严明府之间,如九尺丈夫,俯首居小屋下,思一吐气而不可得。予读其诗,至‘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之句,未尝不流涕也。嗟夫,辞之悲乃至是乎!……少陵非区区于仕进者,不胜唉君忧国之心,思少出所学佐天子,兴贞观、开元之治,而身愈老,命愈大谬,坎壈且死,则其悲至此,亦无足怪也。

《东屯高斋记》写于陆游通判夔州任上。杜甫曾居夔州东屯高斋,陆游睹物思人,感慨涕流,缅怀杜甫“爱君忧国之心”,“兴贞观、开元之治”,悲叹杜甫“落魄巴蜀”,“坎壈且死”,寄寓陆游自己避处夔州,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一腔悲愤。这其实是陆游对杜甫的惺惺相惜,既为杜甫而悲,又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悲,同时也夹杂着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心情。杜甫在蜀中还有严武、柏茂林两个地方大员的提携,而陆游则是无所依傍,苦况尤其。因而凭吊遗迹,生发叹息。陆游对杜甫遭遇的同情,其实也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伤。

乾道八年九、十月间,陆游拜访了阆中县锦屏山上的少陵祠。写《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全诗写登临所见所感。诗人认为杜甫能永垂千古,不仅是他的诗篇有巨大影响,还在于其忠义气节令人崇敬。借写杜甫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虚堂奉祠子杜子”八句是全诗的中心,赞颂杜甫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迷惘与悲愤。

淳熙四年(1177年),陆游在成都参谒完杜甫草堂,写了这首《草堂拜少陵遗像》,诗中说:

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厄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

杜甫成都故宅唐后已不存,北宋元丰年间,重建茅屋,立祠纪念,称“杜甫草堂”,随着杜甫名声在宋代的提高,草堂更成为成都之名胜。这首诗竭力称颂杜甫高尚的品格和影响深远的诗歌创作。面对自己崇拜的诗人的遗像,陆游同情杜甫活着时的艰难遭际,相信他的人格和诗歌成就必会长留天地间,“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

淳熙五年四月,陆游在去蜀东归途经忠州时,还专门拜谒了杜甫曾居住过的龙兴寺,写了《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此诗原注:“以少陵诗考之,盖以秋冬闲寓此州也。寺门闻江声甚壮。”真可谓闻江声、吊杜甫、伤时事。

离开巴蜀,陆游还时时回忆起有关杜甫的遗迹。庆元四年,《感旧》之六曰:“我思杜陵叟,处处有遗踪。锦里瞻祠柏,绵州吊海棕。蹉跎悲枥骥,感会失云龙。生世后斯士,吾将安所从?”

2.对诸葛亮的推崇

陆游出生于士大夫之家,从小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有感》)之志。但事与愿违,未能一展平生理想与夙愿,只能空怀抱负。诸葛亮则正是儒家兼济的典范,是致君尧舜的最佳范式,怀才不遇的诗人到巴蜀后凭吊遗迹,触景生情,自然就会生出无限的感慨。

自幼就有收复大志的陆游,深为诸葛亮的奇才和胸襟所打动,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推崇备至,“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喜欢《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吗?喜欢花志红 彭敏 李芳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