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 第35章 尚贤——墨子的现代人才观(5)

第35章 尚贤——墨子的现代人才观(5)

小说: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作者:秦榆

谢利掌管下的微软在许多地方开始“硬”起来,不过,谢利在微软的好戏还在后头。

1983年,为了抢在可视公司之前开发出具有图形界面功能的软件,占领应用软件市场,微软开始了“视窗”项目,并宣布在1984年底交货。

谁知,直到1984年过了大半年了,“视窗”软件仍然没有开发出来,以致新闻界把“泡泡软件”的头衔“赠给”了视窗。

强烈个性的盖茨愤怒至极。

正在这进退维谷的时候,谢利经过一番仔细调查,找到了病根: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以外,开发“视窗”的组织和管理十分混乱。谢利又一次大刀阔斧地整顿:更换“视窗”的产品经理,把程序设计高手康森调入研究小组,负责图形界面的具体设计;至于盖茨嘛,他“现在的任务”则是集中精力考虑“视窗”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

谢利的这一番部署切中要害,“视窗”的开发立竿见影,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神速。最终在1985年年底,微软向市场推出“视窗”Windowsl.0版,随后是“视窗”3.0版。

当然,在两位助手的帮助下,微软从1995年8月Windows95发布起,正式把微软推向计算机业的颠峰。而1992年IBMOS/22.0销量仅100万套,Windows3.0却达1000万套。

借助强大的市场优势和金钱实力,微软屡屡实施“吸功大法”,将许多其他公司创造的新技术新功能纳入自己的产品,尤其是Windows之中,使其成为无所不能的百宝箱。这种形势下,弱小的软件公司的确无法与微软一起参与这场游戏。

这就是伟大的微软!

企业要用好人不易,其中学问不少,但比尔?盖茨掌握了。

汉森虽然不会发明软件,但他有将软件送到全世界的思路,有思路才会有出路。

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正是谢利“找到了病根”,其实就是找到了可以让“视窗”早点露面的人。还有一点,谢利敢于给盖茨派活,让他的任务集中精力考虑视窗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而别的自己揽下。

正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不如张良,输糖草,保供给,治国安民,刘邦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刘邦又不如韩信。但刘邦的长处就是能把这些人聚拢起来,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能力和长处,为自己服务。

9.赏罚必出于王公

【原文】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墨子·号令》)

【译文】各种赏罚及惩治措施,都必须以国君的名义来制定和颁布。

赏与罚这把双刃剑,自古就受到众多兵家和政治家的重视,如韩非子就将其比喻成治国之用的“二柄”。一柄日“刑”,即今日的罚,一柄日“德”,就是今日所说的赏。认为贤明的君主所用来控制臣下的,就是这两种权柄。无论失去其中哪一柄,国君的处境就会非常不妙。轻者死身,重者亡国。这和墨者的赏罚结合、厚赏重罚的思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墨者十分重视赏罚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所有的赏赐和处罚,都应以王公的名义来实施,也就是以国家的名义来施行,强调赏罚令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墨者所制定的守城军纪和禁令十分细致,也十分严厉,仅该判处斩首的条令就多达几十种。以至于后世有人甚至认为这不是墨家的著作,而是法家所为。与上述处罚相反,对于有功者,墨者也毫不吝啬,并且要求守城主将亲自吊死问生。城邑解困之后,国君也应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慰问家属,犒赏守城将士,这可算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种精神奖励。虽然从墨者赏罚的内容和方法来看较为单一,更多的是物质性的手段,而精神性的则较少,但总的来说,墨者厚赏重罚、恩威并举的治军思想还是较为全面、具体的。虽然墨者在此所提出的赏罚措施是专为守城而拟定,但这种赏罚严明的精神用来治国也是非常适合的。

杨朱和弟子在宋国边境的一个小客栈里休息,发现店主的两个老婆长相与身分地位相差极大,忍不住向店主人问是什么原因,主人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所以举止傲慢,可是我却不认为她漂亮,所以我让她干粗活;另一个认为自己不美丽,凡事都很谦虚,我却不认为她丑,所以就让她管钱财。”

现代企业有多少领导,用人能像这位旅店的老板一样公允分明呢?有很多领导,一看见艳丽出众的女孩子,不管她才能如何,都要尽收门下,给其最轻松的工作和最优厚的待遇,留着养眼呀。而能干、谦逊,但长相平凡的员工,却让其干粗活,工资也低。这样的老板,真的让人很寒心。你要用华而不实的东西,你就全部去用吧,看以后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谁来帮你做?

以貌取人的领导,最终会伤透下属的心,长期下去,务实之人定然会悄然离别,而花瓶也不可能为你带来效益,最终你就等着关门吧。到时候,不但江山没了,美人也弃你如敝屣,哎,赔了夫人又折兵呀。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要力争摆脱这种以貌取人的传统方式,对人才的甄别,应从本质上去认识。这样,你才不会错失千里马,朽木当块宝。

恃才傲物,不守规矩的“特殊”员工,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战斗力。

10.用人当知人善任

【原文】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钧其分职,天下事得;皆其所喜,天下事备;强弱有数,天下事具矣。(《墨子·杂守》)

【译文】用人若能发挥其长处,天下的事情就能办得妥当;若能使其各得其所,天下的事就能办得合理;若各人都能得到自己得心应手的职务,天下的事就完备了;若能依其才华量材就位,天下的事情就没有遗漏的了。

墨子,与儒家所倡导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颇有相通之处。不过一个是从用人者的角度出发,要求用人者要善识其长,善用其长;一个是从被用者自身的角度出发,要求被任用者自知自觉,不勉为其难。二者都体现着一种量材而用的思想。为了做到知人善用,墨子曾区分了“谗人”、“利人”、“恶人”、“善人”、“长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内人者”、“外人者”、“善人者”、“善斗人者”等十三种各有特点的人物类型。并要求用人者仔细考察他们所具备的是哪种品质和特长,名副其实者就应接纳任用。在墨子的眼中,世上只有因安置不当而导致没有被充分使用的人材,没有任何一无是处的庸人。无论三教九流,只要使用得当,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想当初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不也正是靠了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才逃得一命的吗?一架机器,大小零件各居其位,运转起来就会精确无误,一旦有零件被安装错了位置,整架机器就将运转不灵,甚至瘫痪。

墨子这一“量才而用,各尽其长”的用人观是经得住历史推敲的,对于我们今天合理利用人材资源,促进社会发展来说仍是有可借鉴之处和重大意义的。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可能像燕昭王一样筑“黄金台”,但是,我们难道不可以借用报刊一角,筑起“招贤台”,招聘贤才么?

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喜欢《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吗?喜欢秦榆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