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毛泽东读书治国 > 第53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7)

第53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7)

小说: 毛泽东读书治国      作者:徐文钦

约莫走了半天,来到一个村庄,有户人家大门半开着,差役招呼席方平一起坐下歇歇。席方平便在门槛上坐下来。两个差役趁他不提防,把他推入门里。席方平惊魂稍定,看了看自己,已转生为婴儿了。气得大哭,一滴奶也不吃,三天后就死了。魂魄飘飘荡荡,总忘不了要到灌口去。大约跑了几十里路,忽然看见一辆用鸟羽装饰的车驰来,旌旗如云,剑戟林立,大路都给遮断了。席方平赶忙穿过大路回避,却不小心冲犯了仪仗队,被开路的马队捉住,绑着送到车前。他抬头一看,见车里坐着一位青年,仪表魁伟、神采焕发。他问席方平:“你是什么人?”席方平满腔冤愤正无处发泄,又猜想这青年一定是大官,或许他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祸福,可以替自己伸冤雪恨。因此,就把亲自遭受的苦楚,从头细细说给他听。

车上那青年听后就叫人给席方平解开绳子,让他跟着车队走。一会到了一个地方,有十多名官员,在路旁迎接拜见。车上那青年一个个和他们打过招呼,然后指席方平对一位官员说:“这是下界的人,正想上你那儿告状,应该及时替他解决。”席方平私下向随从人员打听,才知道车子上坐的是玉皇大帝的殿下九王;他所交代的官员就是二郎神。席方平不禁打量一下二郎神,只见他高高的身材,满脸胡须,不象世间传说的那副模样。九王走后,席方平跟着二郎来到一所官署。原来他父亲和姓羊的以及差役们全都在这里了。片刻工夫,来了一辆囚车,从里面走出几个犯人,原来是阎王、郡司和城隍。当场对质,席方平的控告句句属实。三个狗官吓得索索发抖,那丑态就象绻伏着的老鼠。二郎神提起笔来立即判决,一会儿,发下判决书,传令让和这个案子有关的人都看清楚。

判决词写道:“据查阎王这人,荣任王侯爵位,身受玉皇鸿恩。本应廉洁奉公以作下属表率,不应贪赃枉法败坏官府名声。而却耀武扬威,只会夸耀爵位的尊贵;又贪又狠,竟然玷污人臣气节。敲诈勒索,小民的骨髓全被榨干;以强吞弱,微弱的生命实在可怜。应当提取西江江水,为你洗涤肮脏的肚肠,立即烧起东壁的铁床,让你尝尝火烤的滋味。

“城隍、郡司:身为地方官吏,奉上帝命令来管理人民。虽说职位低下,能够鞠躬尽瘁的人就不辞劳苦;即使被上司的权势所逼,有骨气的人也决不屈服。而你们却象鹰鸷那样凶残,上下勾结,全然不念生民贫困;又象狙狯那样狡猾。耍尽奸计,甚至不嫌穷鬼瘦弱。只是一味贪赃枉法,真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狼!对这些狼,就要剔掉骨髓,刮去毛发,先判他们阴间的死刑;还应剥去人皮、换上兽革,让他们投胎作牲畜。

“阴差鬼役:既然沦入鬼藉,便不是人类。本应在衙门里洁心行善,也许会转世为人;怎能在苦海中推波助澜,又犯下弥天罪孽?横行霸道,狗脸生霜,酿成不白之冤;狂呼乱叫,狐假虎威,阻断伸冤大道。施展淫威于阴间,人人都领教狱吏的厉害;助长昏官的残暴,大家说起刽子手就不寒而栗。应当在法场上,剁碎他们的四肢;再在汤锅中,捞取他们的筋骨。

“姓羊的:为富不仁,狡猾奸诈。黄金的光芒笼罩地府,使得阎罗殿上,阴森森墨雾弥漫;铜钱的臭气薰染天空,搞得屈死鬼城,错沉沉昼夜难分。臭钱几个还能驱使鬼役,神通广大竟然左右神明。必须没收姓羊的家产,用来嘉奖席方平的孝道。立即将人犯押往泰山岳大帝那里依法执行。”

二郎神又对席廉说:“带念你的儿子有孝心,有义气,你自己也秉性善良忠厚,所以再赐给你三十六年的阳寿。”就叫两个差役送他们父子回家。席方平这才抄下那份判决词,在路上父子两人一同阅读。到了家,席方平先醒过来;叫家里人撬开他父亲的棺盖,看到尸体依旧僵直冰凉,等了一天,才渐渐回温苏醒过来。待要寻找抄录的判决词,却已经没有了。从此,家道一天天富裕起来。三年间,良田遍野。而姓羊的子孙却衰落下去,楼阁田产,都落到席方平家了。同村有人买了羊家的田地,夜里梦见神灵呵斥说:“这是席家的产业,你怎敢占有它?”起初还不大相信;待播种后,整年收不到一升半斗,于是只好转卖给席家。席方平的父亲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死。

异史氏说:“人人都谈论极乐世界,而不知道生与死隔着两个世界,意念全都迷惑,况且一个人不知道他来到这个世上的原因,又怎么知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呢;何况死了再死,活了再活呢?忠孝意志坚定,万世不变,真奇异啊席方平,他是多么伟大呀!”

毛泽东还说:《聊斋志异》是反对八股文的。它描写女子找男人是大胆的。

后来,毛泽东还以《狼》为例,说明蒲松龄能够深入生产生活。

毛泽东给他们讲了《狼》的故事。一个屠户在黄昏中行路时,被一只狼追踪了。道路旁边有晚上耕地的农民搭的窝棚,屠户就到那里面去躲。狼把前爪伸进窝棚。屠户赶快捉住它,不让它逃走。但又没有办法杀死狼。屠户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刀子。后来他就用这把小刀割开狼的前爪皮,用吹猪的方法使劲吹。吹了一阵,狼不大动了,才用带子绑住。他出窝棚去看,狼已经胀得像小牛一样,腿直伸不能弯,口张开不能合了。于是他就把狼背回家去。讲完这个故事以后,毛泽东笑着对他们说:蒲松龄有生产斗争知识。

借《小谢》表达“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和平等的”

毛泽东读《聊斋志异》时,对于《小谢》一篇特别有兴趣。《小谢》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人鬼故事。

书生陶生清贫而正直、仗义。他与好友姜部郎闲谈中得悉姜家有一大片宅院因常闹鬼无人敢住,渐渐荒芜。陶生胆大,便向部郎借住此宅避暑攻读。每到深夜便有两个姿容秀美的女子飘然而来,与陶生嬉戏玩耍,陶生虽知是鬼并不胆怯。二女子为陶生做饭、打扇、磨墨,相处得非常和谐,但每至鸡鸣天明之时,均匆匆离去。久而久之,陶生便与二女子结为兄妹。这两女子原是屈死的冤鬼。大的叫秋容,原是富商贾老爷家的女婢。贾家为给病危的九岁儿子贾德福冲喜,遂娶秋容为媳,贾夫人得知秋容与马夫常大鲁相爱时,便用毒肉包加害,不料被她的儿子抢去吃了中毒而死。贾家遂诬秋容串通大鲁合谋害死了德福,县吏受贿,判秋容死刑,常大鲁入狱。小的叫小谢,原是天真烂漫的村姑,被80岁老财主强娶为妾,小谢至死不从,遂头撞石狮身死。小谢、秋容的悲惨遭遇,陶生非常同情,发誓要为她们伸冤报仇。他写了状子赴县衙告状,但县官受贿,反将陶生打入狱中,并企图杀人灭口,被小谢发现,巧取腰牌,装扮衙役提走了陶生。秋容也在“小包公”赵巡抚处呈上了状子搭救了陶生。恶人被除,陶生与二位姑娘十分愉快,但小谢与秋容想到自己早已向陷鬼域,不能享受人间天伦之乐时,万分伤心。陶生决心救两位妹妹重返人间。他想起不久前有位黄髯道士曾两次劝说自己不要管鬼域之事,料定道士不是凡人,便上城隍祠叩首祈祷,果然又遇道士。这位道士见陶生心诚,帮助他成全此愿,授予他一张符篆,但只能救得一命。二姊妹便互相推让,小谢用计使秋容还生与恋人团聚,而她自己孤单地留在鬼域。患难中,小谢与陶生建立了深沉的感情,不能结成良缘,更是悲痛。陶生决心以自己性命换得小谢重生,他走遍天涯海角重访神道,终于找到道士,破例使法,让小谢也重返人间,与陶生欣喜相逢。

读完这个故事,毛泽东在旁边满含感情地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一篇好文章,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平等的。”

从《小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陶生与小谢和秋容的关系不是商品的买卖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心心相印、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忠诚相待的民主和平等的关系。毛泽东的批语反映出他希望在新中国建立并巩固这样同志式的平等和民主的人际关系。

“我们要降妖灭怪,为民除害,才能国泰民安,国殷民富”

1959年毛泽东上庐山开会途径衢州。当专列的滚滚车轮在衢州站徐徐缓停,毛主席将头探出窗外,一座寥郭古城在气势茫茫的蓝天下展现明眸与原始的神韵。忽然,主席想到了什么,便询问陪同他一道前行的浙江省委书记江华:“现在列车停在什么车站?”“衢州”。江华很自信地回答主席。

“衢州!”主席眼睛一闪,射出了两道润泽的光芒:“衢州有‘三怪’,你知道吗?”

“不知道。”江华红着脸露出了窘态。在场者也无人应答。

接着,毛泽东就讲述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第十一卷中《衢州三怪》的故事。

“衢州三怪”分别为:位于衢州城北门街钟楼的大头鬼、县学塘的白布鬼和蛟池的鸭鬼。衢州在夜深时,人不敢在街上独自行走。因钟楼上有鬼,称大头鬼,头上长一角,听见人声即下来,人见了,吓得逃走,鬼亦逝去。可是见到的人都要生病,而且大多死去。又城中有一塘叫县学塘,夜里常有一匹白布横铺在塘沿,称白布怪,如人们过此去拾,即被卷入水中。又鸭鬼在蛟池,夜静时,池边一点声息都没有,如果听到鸭叫,人就要生病。

讲完上面的故事以后,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降妖灭怪,为民除害,才能国泰民安,国殷民富。他还勉励大家多读些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现如今,昔日“三怪”出没的地方,环境大有变迁,都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这三怪故事的发生地,后来都进行了修复。现钟楼为省级文保单位,县学塘和蛟池塘为市级文保单位。

“高饶事件”后借《聊斋》故事启发陈毅

十多年来,饶漱石一直在和陈毅较劲,明里暗里“整”陈毅,多方破坏陈毅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饶漱石这种卑鄙的做法最终被揭露出来。1953年12月,中央通知陈毅来京议事。

在陈毅抵达北京的第四天,毛泽东叫他到西郊玉泉山别墅去谈话。

其实,在此之前多年,陈毅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他尽量克制自己少说话,以免言多有失。

在毛泽东和陈毅的谈话中,毛泽东向他询问了华东执行“总路线”的情况,相互间就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和国家领导体制交流了意见。接着,毛泽东突然向陈毅问起了饶漱石。

由于饶漱石长期与陈毅作对,陈毅对饶漱石到中央任职以后的情况,比如饶漱石与中同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并不了解。

基于这种原因,所以,当毛泽东向陈毅问起饶漱石的情况时,陈毅不但没反映自己这个老对头的问题,反而说了几句新天地饶漱石的好话。

听到这里,毛泽东不觉眉头一皱,表情显得非常失望。

陈毅从毛泽东的表情中看出了异样的感觉,便告辞出来。出来后,他便问一位中央机关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说:“主席问你,是为了听你真实情况!”

听了这句提醒的话,陈毅不觉为自己刚才顾虑重重的回答感到懊悔不已。

于是,陈毅立即重新返回到毛泽东的房里,主动检讨了自己刚才的顾虑,并把自己曾经接触到的和怀疑的饶漱石的言行和盘托出。

在谈话中,毛泽东曾告诫陈毅“不要伤风”,不要失去灵敏的嗅觉,要警惕饶漱石的非法活动。

1954年2月6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开幕,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刘少奇向全会作了政治报告。经过认真准备,陈毅也作了题为《为增强的团结和巩固与提高党中央的威信而斗争》的发言。陈毅在发言中谈了自己对围绕“高饶事件”展开的这场党内斗争的认识,提出不仅仅人处分几个人,而且要达到澄清思想的目的。同时,也坦诚地作了自我解剖。

会后,刘少奇亲自到陈毅住处,向陈毅道歉,他说:“过去我看错了人,信任了饶漱石,使你受委屈了。”刘少奇的前来和谈话使陈毅十分感到和振奋。

1954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太湖疗养院又一次邀请陈毅前来谈话。在这一次谈话中,气氛显得格外融洽。毛泽东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陈毅,他说“伸手岂止高饶”。又说,只是目前不必如此提出,以免有扩大化的嫌疑。

毛泽东有一个用人的原则,在任用之前,他往往对他将要任用的人作细致的观察。他不但认真看了陈毅在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而且认真阅读了陈毅在华东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1954年6月8日夜,中央在颐年堂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当着众多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会面,对陈毅的发言和报告大加赞许。毛泽东说,陈毅在华东局扩大会上的发言已能概括,有点理论了,只是其中有一点尚须与他谈一谈。又说陈毅在四中全会上的发言他也看了,认为很好。

6月22日,毛泽东再一次邀请陈毅到玉泉山别墅共进晚餐,谈论工作。毛泽东谈到了山东、福建问题,反党阴谋案件问题,并同意陈毅在山东检查工作的方针。这一次谈话气氛融洽,话题广泛,连《聊斋志异》中《席方平》、《公孙九娘》故事的精妙之处也谈到了。

《席方平》的故事见前文介绍。毛泽东认为,《席方平》这一篇就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来读,小说虽描写幽冥,其实正是封建社会对现实生活的投影。作者笔下的席方平这个人物形象鲜明,对现实社会的黑暗揭露得淋漓尽致。对于这篇小说,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这天还特意讲给陈毅听。毛泽东对席方平受锯刑时忍而不号特别赞赏。他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觉得,阴曹之暗味尤甚于阳间。

《公孙九娘》说的也是一个性格刚强的女子遭受冤狱而自杀的故事。

毛泽东之所以谈到《公孙九娘》和《席方平》的故事,是想告诉陈毅,老实的人、按科学办事的人,虽然要历经磨难,冤案终能昭雪。他说,干部要有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大事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要有“六不怕”的精神,即不怕撤职、劳改、开除党籍、老婆离婚、坐班房和杀头。只要准备好这几条,看破红尘,就什么都不怕了。

在陈毅回华东之前,毛泽东对他说了两句谚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此时,“高饶事件”已被彻底查清,毛泽东在此时向陈毅说这两句话,含义深远,不言而喻。(1)

“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对胜利和成功要靠斗争得来,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在他那里,斗争绝不是在逞匹夫之勇,而更多是一种智慧,一种给自己增添勇气、而使敌人丧失斗志的方法。

1959年4月,在一次党的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聊斋志异》里“狂生夜坐”,一个书生晚上与鬼斗法的故事。

故事说,有一天晚上,狂生坐在屋子里。有一个鬼站在窗外,把头伸进窗内来,很难看,把舌头伸出来,头这么大,舌头伸得这么长。狂生怎么办呢?他把墨涂在脸上,涂得像鬼一样,也伸出舌头,面向鬼望着,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望着鬼,后来鬼就跑了。

而后,毛泽东总结说:“《聊斋志异》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我们不怕鬼,所以炮击金门、马祖。这一仗打下去之后,现在台湾海峡风平浪静,通行无阻,所有的船只不干涉了。”

他还说:“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喜欢《毛泽东读书治国》吗?喜欢徐文钦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