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纪实文学 > 毛泽东读书治国 > 第54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8)

第54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8)

小说: 毛泽东读书治国      作者:徐文钦

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前途,毛泽东有胆量有意志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靠大无畏的斗争而得来;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反扑,毛泽东义无反顾,果断选择出兵朝鲜,这让美国杜鲁门政府完全出乎意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毛泽东毫不犹豫,果断决定炮击金门。

毛泽东曾说:“第一,我们不要打,而且反对打;第二,但是我们不怕打,要打就打。”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毛泽东旗帜鲜明,“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该斗就斗,不斗争就不会有国家安宁,不斗争就不可能抵御外侮。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与中国为敌,面对这种险恶的国际政治环境,毛泽东举重若轻,从容应对,“居安平两路”。在毛泽东那里,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统统不在话下。

《聊斋志异》成书于清朝初年,它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虽然以描写妖狐魑魅、幽冥鬼怪、畸人异行著称于世,但作者蒲松龄笔下的离奇诡谲的故事情节,异彩纷放的人物现象皆有悖于儒家正统美学观点。他借助一个个鬼狐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特别是清朝的全面目,强烈表现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上的追求。蒲松龄虽然是清朝的人,但他的思想无疑与毛泽东是相通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一生中才会多次借《聊斋》故事教育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借《聊斋》故事表达自己的人际关系理想,借《聊斋》故事谈现实问题,借《聊斋》故事谈国内国际斗争。

表面上,毛泽东时代各种各样的激烈斗争已经远去,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的斗争依然非常激烈。不管社会多么进步,各种矛盾斗争总会存在。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可是,现实中,你希望与别人和谐,别人却不会轻易地给你和谐。你不侮辱别人,别人总是想侮辱你,你不侵犯别人,别人总是想侵犯你。各种社会偏见,各种阶层偏见和斗争依然普遍存在。

我们只有像毛泽东启发我们的那样,“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和平,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团结,只有斗争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和谐,只有斗争才能赢得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只有斗争才能赢取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

毛泽东提出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

1959年春季,帝国主义国家、各国反动派和某个超级大国联合掀起反华浪潮。毛泽东便提出要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何其芳承担了这个任务,何其芳编成这部书以后,毛泽东还要他写个序文。1961年初,毛泽东邀请何其芳到他的住处谈序文的修改。

毛泽东对何其芳说:“你写的序文我加了一段,和现在的形势联系起来了。”

毛泽东修改的序文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处:一处增加了这样一段:“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欢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另一处增加了这样一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向着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毛泽东还对何其芳说:“你这篇文章原来政治性很强,我给你再加强一些。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工具。”他还让何其芳在序文中增加几句讲半人半鬼的话。他说:“半人半鬼,不是走到人,就是走到鬼。走到鬼经过改造,又会走到人。”

1961年1月24日,毛泽东收到了何其芳的修改稿,当天看完并写下以下批示:“此件看过,就照这样付印。此书能在2月出版就好,可使目前正在全国整风运动的干部们阅读。”在退稿中他把上次增加的这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改成:“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斗争同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就是说事物的转化除了其他条件外,还需“通过斗争”这个条件。这是他根据当时国内整风和国际斗争总结出的重要经验,这一修改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微和周密。

《左传》对毛泽东的思想的影响

《左传》是怎样的一部书?它对毛泽东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哲学思想等方面都产生过哪些影响?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故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传”,即解释的意思。《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书中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描写,生动翔实,许多人物栩栩如生。书中表现的主要是儒家思想。例如它反对迷信天道,而重视民众意愿。对统治者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冲突的记录描写,也是忠于史实,同时又很有文采。尤其是它对当时的谋臣和外交官等人的辞令写得十分委婉,表现出很高的说话艺术,又很善于描写战争,它不是简单地叙述战争的过程,而是分析展示影响战争胜败的政治、经济、人心等诸多因素,把战事写得深刻、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详备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是毛泽东一生很喜欢阅读的古典作品之一,他从中汲取了极为丰富的养分。《左传》对古代战争的描写,对政治事件的记述,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毛泽东选集》四卷中引用的成语典故和史事,属于《左传》的约有40条。从他对《左传》内容的熟悉,分析的详尽,以及引证次数的频繁,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对《左传》研读的精深。

毛泽东在湖南老家读私塾时,就十分喜爱读《左传》。后来,他到长沙读第一师范的前期,又一次读《左传》时,理解自然就更深了。后来在革命战争岁月,他的言谈、撰述,到处都可以看到《左传》的影子。

例如,毛泽东曾经借《左传》中的文字总结自己的逻辑思想。毛泽东编了一个十六字诀,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清楚、明白多了。毛泽东这十六字诀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运用它就能帮助人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就能帮助人们避免思维中的混乱。毛泽东十六字诀中的“去粗取精”即来源于《左传》。在《左传·昭公七年》中写道:“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宏矣,其取精也多矣。”意思是说:郑国虽然不很富裕,还是有句谚语说:小国家,却已三代掌握政权,日常用品也较丰富,可供选取的精美东西也很多。

再如,毛泽东曾借《左传》“退避三舍”的故事谈对付国民党的军事策略。1945年,毛泽东说:我曾经对国民党的联络人员说过,我们的方针,第一条,就是老子的哲学,即“不为天下先”,不打第一枪。第二条,就是《左传》上讲的“退避三舍”,你进攻,我们暂时向后转。先让你一下,然后待机反击。第三条,是《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也非礼也,就是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还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曾以《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来说明主观指导对战争的影响,又曾用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结果败于楚军的事例,嘲笑了“蠢猪式的仁义道德”,阐述了出其不意、战而胜之的道理。

最后,再举一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用《曹刿论战》来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的例子。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精短而有名的一篇。它记叙的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公元前684年春,齐国发兵攻鲁,齐鲁两国会战于长勺。鲁国国君庄公欲先行攻击,谋士曹刿根据当时齐强鲁弱的客观情况,劝鲁庄公要以逸待劳,待齐军疲劳后再伺机攻击,后发制人。当时齐军自恃强大,擂鼓三通,攻击鲁军三次,均无功而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齐军士气不振,鲁军抓住战机,全力反击,把疲惫的齐军打得大败。在齐军溃退时,曹刿又提出不要马上追击,待他下车认真察看,确认齐军辙乱而旗靡,并非佯败诱敌,才下令追击,取得长勺会战的全胜。

1936年,毛泽东在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几乎引用了曹刿论战全文,用来说明他所要阐述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对这一历史的材料,作了现代意义的科学的说明:

“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请看历史家左丘明的叙述:……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面前,因为照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着重就凭什么去作战和为什么追击,记叙曹刿的论战思想,而对双方具体的打杀,未着一字。文章一波三折,很有韵致。体现了《左传》的特色。

从1931年秋到1933年3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依靠人民,以弱击强,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三次、第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创造了世界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军事思想,在后来毛泽东指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就更加发挥得得心应手,淋漓尽致。毛泽东利用“曹刿论战”来阐发的战略防御原则,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军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军由弱转强、最终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法宝之一。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政治、外交思想,包括他的哲学思想等从《左传》中得益都很多。

借《三国志》的《吕蒙传》。

谈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毛泽东一向重视干部教育,他读《三国志》中的《吕蒙传》,读出了高级军官都需要加强学习的迫切感。那么,毛泽东是如何用历史人物吕蒙启发、号召广大干部学习文化知识的呢?

1958年9月,毛泽东视察安徽,同行的有民主人士张治中和当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

一天,毛泽东正在车上阅读《三国志》,张治中和罗瑞卿进来。在闲谈中,毛泽东说起吕蒙发奋读书的故事。

孙权手下的吕蒙,15岁就当兵打仗,以骁勇著称。有一天,孙权对他说:你也算是管事的人了,应该读书长点学问。吕蒙回答说:军机事务都穷于应付,哪有时间读书?孙权一听不高兴了,就说:我难道是让你穷首皓经去当博士吗?只是要懂点历史罢了。要说事多,你比我还多吗?我自统领江东以来,读了历史和诸家兵书,大有收获。你很聪明,难道可以不读?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从此发愤读书。几年后,议起事来,他的上司、读书人出身的鲁肃,有时也得让他几分,并赞扬道:你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而当“刮目相看了”!

讲完故事后,毛泽东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毛泽东后来也曾经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吕蒙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才成为了孙权鼎足江东过程中一个了不起的重要人物。

顺便提一下,毛泽东读《三国志》时,在《吕蒙传》里有一个批注。书中说:吕蒙上书孙权说,关羽正带兵攻打樊城,为了防备我率兵从背后袭他,在荆州留下不少兵马。我们可以撤走一些自己的部队,我也以治病为名回到建业,这样关羽就会把他的荆州之兵调往樊城前线,我们再突袭他的后方。

读到这里时,毛泽东在这段话旁批了两个字:“诡计。”

“武圣”关羽果然中了后起之秀吕蒙的这一计谋,终至败走麦城,遭吕蒙擒杀。可见读书之益。

吕蒙最终取得了策划并领导袭取荆州战役的胜利,使孙权的势力从局促的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获得了一片宝贵的战略缓冲地带,同时也解除了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为孙权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由于孙权掌握了荆州,使刘备继续扩张的趋势骤然停顿,孙、刘的长期稳定的联盟才成为可能,三国鼎力的局面才基本确定,吕蒙对孙权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此,所以孙权后来对吕蒙的早逝十分惋惜并深感沉痛。

毛泽东还对罗瑞卿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罗瑞卿回京后,挤出时间熟读了《吕蒙传》,又请人将它译成白话文,印发公安部门各级干部学习,用以激发大家学习文化的热情。这对公安系统干部队伍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的领导干部大多行伍出身,在革命战争时期能够冲锋陷阵,其大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优秀品质。革命胜利后,他们的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仍是片面倚重“枪杆子”,深信“战争解决一切”。长期的农村环境,使得一些人沾染了不少小农习气,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一些相当级别的干部,不但不懂得经济,而且经常做出破坏经济发展的事情。毛泽东早已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觉得干部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政策应该有相应地转变。对于“干部的准备”,除“依靠老的解放区”以外,“必须同时注意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中去吸收”。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区大城市中有许多工人和知识分子能够参加我们的工作,他们的文化水准较之老解放区的工农分子的文化水准一般要高些。国民党经济、财政、文化、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除去反动分子外,我们应当大批地利用。”为了掌握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用一切可用的社会现成人才,说服党员同他们合作,向他们学习技术和管理的方法,非常必要。”

喜欢《毛泽东读书治国》吗?喜欢徐文钦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