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60章 宪问 (2)

第60章 宪问 (2)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溺爱,让他们娇生惯养,不知艰苦变成社会的寄生虫,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即使家里富贵,也要让后辈知道艰苦,要让他早日自立,从小就吃苦耐劳。太宠爱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比如说什么都不让他们做,结果是使他们毫无生活能力。据报道,天津有个家长的儿子读书倒不错,一直读到研究生了。可是有一次却失踪了,让家人急得不得了。原因是这一天,他父亲没有接他回家,他因此迷路而走失了。原来从他一开始读书,就由家人接送,从来没有间断。这次迷路后,后来被派出所收留,警察打电话,他父母一听,马上对警察说:“千万不要让他走动,我马上过来接。”这样的人说不聪明吧,已经读研究生了;说聪明吧,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这都是父母溺爱而引起的。

中国历代禅师对待他的弟子,首先都是考验他吃苦的定力。六祖慧能见到五祖弘忍,五祖让他去厨房做苦力。禅宗二祖惠可在大雪纷纷的天气中向达摩求法,达摩见他立于雪中几天都不走,就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你还是走吧,你现在这样仍旧不明什么是法。你要求得法,除非天下红雪”。雪都是白的,哪里有红的雪?慧可一听,即断臂滴血,然后对祖师说,雪变红了。达摩这才为之感动,并趁机开示使慧可顿悟,收为弟子。“雪中断臂”就成为禅宗一个有名的故事而广泛流传。

“忠之,能无诲乎?”是对朋友来说的。是好朋友,就不要怕得罪好朋友,好朋友有缺点就应该及时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忠”。如果看见好朋友不对或有不妥当的言行时,因面子关系不去劝勉他、教诲他,使他改正,就会使他渐渐堕落,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忠于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帮助也包括让对方改正错误,诲人不倦。这才是真正忠于朋友,爱护朋友的做法。

论语禅:

爱他就要让他吃苦。

人尽其才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家的总管,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子路问什么人才算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就可以算完人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可能有这方面的才能,却又有那一方面的权限,而作为领导者就是要善于使用人才的长处。这里孔子谈到孟老这样的人,他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的本事可以做晋国赵氏、魏氏的总管,却不能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朱熹集注》说:“公绰,鲁大夫。赵魏,晋卿之家。老,家臣之长。大家势重,而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无官守之责。优,有余也。滕薛,二国名。大夫,任国政者。滕薛国小政繁,大夫位高责重。然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也。胡氏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则为弃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则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朱熹认为孔子是很能识人和用人的,诚然如此。像孟老这样清心寡欲的君子,应让他做官家大族的总管,不要管具体事务,也就是让他做顾问,那么他的才能是绰绰有余的,大家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是不会错了。可是要他去做一个小国的实际行政长官,那他反而有点力不从心了。也就是说,孟老这样的人是管大事的人,你不要让他管小事。一个皇帝可以管理全国,但你要他去种田,他就没有这个才能。所以,我们不能就此轻视孟老的能力。

子路问什么才是完人,实际的生活中是很难有完人的,但子路要问,孔子也就姑且回答,他把四个人的才能加起来,然后再有礼乐的修养,那么就是完人了。这四个方面就包括了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孔子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这四种才能单一地表现到这四个人身上,那这四个人就是不完美的。但是就某一方面来说,他们又是完美的。

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氏,名纥(hé),短小多智,号称“圣人”,官司寇。卞庄子,春秋卞邑大夫,以勇著名,尝刺虎,一举而获两虎,齐人惧之,不敢伐鲁。

因此,在当时臧武仲以智慧而有名气,卞庄子以勇敢而有名气。但是臧武仲的智谋如果不用在正当的地方,反而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再如勇敢,子路本身也是具备的,但是如果没有智慧的指导,勇敢就可能变成坏事,不能够让勇敢发挥在正当的时间和场所。还有像孟老寡欲,他就没有私心,他做事说话就会是公正无私的,按照他的话去做就不会有错。但你让他做行政长官又不行,他这种无欲之人是不适宜进入官场的。冉求这个人我们已经谈论很多了,他的才能大家都知道。可他的才能用在不正当地方,为虎作伥,也会给百姓带来灾难,所以孔子曾经抨击他。

论语禅:

不管有多大的才能只要能够利益众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菩萨。

不失诺言

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说:“现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遇到危难时,接受任命;一辈子也不忘自己许过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某个方面的专长是不能成就君子完美的人格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成就完美的人格必须注重道德上的修养,而不是仅仅具备每个方面的专长。真正的完人,我们也不要去苛求他,他只要做到“见利思义,临危受命,久要不忘”这三点,也就差不多了。

我们在这里重点说说“久要不忘”。

什么是“久要不忘”?

“久要不忘”已经成为一句成语。

《朱熹集注》:“久要,旧约也。”孔安国亦是此注。“久”可同“旧”,即“从前的、先前的”的意思。“要”的词性变化,它本身有“约言”的意思,即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亦指所订立的誓约。

刘宝楠《论语正义》里面说到这个“久”是“少时”的意思,说是幼时的约。杨伯峻“约”译为“贫困”,这句话变成“经过长久的贫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显然错了很多地方。“约”没有贫困的意思,“久要”也不是经过长久的贫困日子。

正确的解释就是,“久要不忘”就是不忘记自己曾经许过的诺言,自己有过的承诺,或者为某事发出的誓约。孔子多次说过诚信是君子不可或缺的品德,一个国家没有兵和粮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信,而“久要不忘”实际也是包含在诚信里面的道德修养。

如果自己承诺过事情,或者订立过誓约,以及许过的愿,不去实现,甚至忘记了,这在宗教里面的修养是严格禁止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失约是要有因果报应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正反故事,一个失约的报应,一个是不违旧约的美谈。

先看一个许诺不兑现的故事。《宋鉴》记载:

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达成了和议,显仁皇后将要回去。钦宗挽着她的手哭道:“我如果能够回去,做一个太乙宫使就心满意足了,并没有其他什么奢望。”皇后发誓说:“我回去后如果不来迎接您的话,我就要变成瞎子。”等到她回去后,高宗很不愿意迎回钦宗,皇后很失望,但又不敢多说,不久就双目失明。到处寻访名医治疗,没有哪个能治好。后来有一个道士进宫,用金针一拨,左眼顿时复明。皇后很欢喜,请他再治疗右眼。道士说:“皇后用一目看视,用一目报应誓言。”她一听,非常震惊,起来道谢,道士突然不见了。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末代皇帝,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一直到钦宗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北宋末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宋统治者一味投降,苟且偷安,使金兵大军南下,连宋钦宗也成了俘虏。继承者宋高宗也同样不思进取,只能退居南方,偏安一隅。

宋钦宗不能回来,显宗皇后也无能为力,可她已经许诺了,就得兑现。假使当初她能够在高宗面前痛哭流涕,虽然皇上的意思不能勉强,但皇后却没有负心的责任了。

佛教分析这个故事,因为她没有尽心,所以就瞎了一只眼睛。如果完全没有履行诺言,就一定双目失明,不可救药了。

这个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易许诺,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信誓旦旦,如果结果不能实现,就会招来怨恨,甚至杀身之祸。

杭州有一个“三生石”的故事,三生石在西湖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说的唐朝圆泽和尚去世前与好友李源相约在十三年后杭州西湖相会,李源应约而至,果然见到相貌酷似圆泽和尚牧童,他唱歌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论语禅:

诺言必须来自真诚的内心,一旦许诺就要用生命去捍卫。

大仁与小节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殉主,但管仲却没有自杀。”他接着说:“管仲不是仁者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举行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仁者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号召诸侯尊重周王室,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给予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就得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着,被落后民族所奴役。他哪能像普通男人、普通女人那样恪守小信小节,吊死在小山沟里,谁也不知道呀?”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五霸之首,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什么是仁者,仁者就是利益众生的菩萨。有人提出管仲是不是仁者?因为公子纠在鲁国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他不仅不忠于其主,而且他做了齐桓公的宰相。所以问者认为管仲不是仁者。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在国内实现了大治,在国外又实现了不依靠武力(非暴力主义)的诸侯会盟。同时他又劝谏齐桓公“尊王攘夷”,即尊重周天子又帮助周天子抵抗外来侵略者,这是有很大的功劳。所以,孔子认为管仲有仁德,值得称赞。

孔子也曾批评管仲,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是儒家王道。同时他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如果被夷化,中国文化就要倒退,国人就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着,离开文明社会。所以,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管仲若死了,他一点价值也没有。他没有死,不是他的才能没有被埋没,而是他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可要能够为百姓造福,为苍生立命,却不是很多了。所以管仲的价值就在这里,他没有顾全个人的小节,而让天下人得到了福祉,这是孔子赞扬他的地方。他是失小节而得大仁,失小信而得大信,失小忠而得大忠。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