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论语禅 > 第1章 序 (1)

第1章 序 (1)

小说: 论语禅      作者:曾琦云,倪新兵

《论语》解读的书虽然很多,可是要不从源头去探索《论语》的微言大义,那么我们即使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也不能理解孔子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有一种思想,来源于宗教,又高于世俗的一般宗教,那就是“禅”。“禅”是梵语,来源于古老的印度佛教,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禅”是佛教修行通用的方法,作为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核心部分缺一不可。“禅”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中国禅宗来源于释迦牟尼灵山拈花示众的传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因传以涅槃妙心,为禅宗的起源。当时佛陀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突破了文字的束缚,以静寂的心灵为归宿,从静定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从禅的角度来看《论语》,会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入于文字又出于文字之中。中国语言文字可丰富多彩地表达意义,孔子洞彻了人生的真谛,顿悟了宇宙的本末,因此他所说的话具有言外顿悟的特点,其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是文字学和考古学等一般学问所能够说明的。

因此,我们决定从禅和佛法的角度来解读《论语》。中国历史上亦有一位高僧叫做澫益禅师,曾经写过《论语禅解》,其诠释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但是,澫益禅师寥寥几字终究使一般读者仍旧不得其解,特别对于很少接触佛法的人,经大师一点化,反而更如云里雾里。何况澫益禅师是古人,在语言上与今人的距离也已经很悬殊了。鉴此,我们以《论语与禅》为题,对整部《论语》以全新角度进行现代解读。

禅以静寂为人生归宿,它认为,语言有变化,文字有变化,世界的一切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可“道”是不变的。形而上的“道”,它不随物质的生死而生死,这就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也是他一生所要弘扬的。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正含义,因为一旦顿悟大道,就已经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哪还会有“死”的概念呢?所以“夕死”不是死,而是永生。若能从《论语》闻道,然后悟道,从而证入最高的“道”,生命也就进入了“天人合一”的涅槃之中。

从禅来看《论语》,文字的训诂难以找到孔子思想的源头。因为文字它可以代表这种意义,也可以代表那种意义,到底哪里才是孔子的原意,那么就需要有禅的觉悟。解释《论语》的书可以说已经汗牛充栋,仅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引证书籍就达680种。我们今天如果再去看浩如烟海的注解,就会感觉众说纷纭,无所适从。实际上,任何人都有思想,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思想,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思想,而从“禅”的角度来看,都是妄念的组合。如果你回归到“道”上了,那么你不用看谁的注解,也能看懂《论语》。甚至你不识字,一听就懂。就像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学术界称为中国佛教的创始人,他竟然是不识字的人。有人问经,他只要一听经句,就能够给出解释,并且让听者恍然大悟。

这本《论语禅》的特点是:第一,它是从“禅”和佛法的角度来完整解读《论语》的书籍,《论语》每小节解读后都归结为一句禅语。第二,它是从权衡权威的注解(如朱熹等)来重新分析《论语》的,但不是依从权威,而是要从禅的角度去分析,希望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第三,本书注重引用禅宗和佛教故事来说明道理,让学术性变成可读性。

写完全书,我们的心得是,有关《论语》的解读,孔子的语言,除了不能离开具体的时代和背景外,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圣人的境界。圣人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凡人无法知道的,但当圣人出现在尘世时,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与我们相同还是不同,相同为什么他成为了圣人?不相同那与我们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这就需要参禅。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不简单,它是《论语》的书眼。“学习而又经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这样翻译,学生是反对的。因为学生不会认为读书复习功课会很快乐,读书是一件很寂寞和痛苦的事情,哪如玩游戏快乐!“学”本来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就是要你时时观照自己那一颗活泼泼的心,如果你能够时时善念相继,那就是“时习”的功夫了,一旦善念相继,你也就没有恶念了,你也就发起了广大无边的慈悲心,那么你还不快乐吗?你自己有了这种无限的慈悲心,就想要让天下人都得到这种快乐。那么,有朋友从远方来找你,当然也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可是并非大家都达到了这种至善的境界,如果有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他,这样我不就是一个君子了吗?

孔子是一个仁者,更是一个禅者,什么叫做“禅”,简单地说,禅就是观心,就是主宰和把握自己当下一念;禅修就是通过反省观察,去掉一切私心杂念,进入无我的境界。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正象征着禅宗的实践性,类似于神秀禅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的这个禅风,被总结为“渐修”,与慧能的“顿悟”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只有在“渐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就相当于神秀的“渐修”禅。

在中国禅宗的理解上,我们长期以来认为六祖慧能所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顿悟境界,从而贬低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问题是我们大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神秀不先写偈,也就没有慧能的偈。对于神秀的偈,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并非否认,相反他要人人背诵,称赞按照此偈修行可得正果。因此,如果把慧能的偈看作是塔顶,神秀的偈则是塔基。慧能的偈可以接收上根的人,神秀的偈则可以接收中根和下根之人。当然,很多的知识分子自命为上根,所以更希望顿悟成佛,历史上有这些名人的支持才使慧能的学说得以推广。实际上如果老老实实自命为下根或者中根,从神秀那里脚踏实地起修行,不去搞口头禅,他们也许就是上根人,那么他们再去慧能那里大彻大悟也就不在话下了。

孔子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上根的人,所以他提出“学而时习之”。虽然孔子也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他连自己都不承认自己生而知之,还有谁能够生而知之呢?所以孔子提倡“渐修”,但他渐修并非就没有“顿悟”,其七十岁的境界即说明其顿悟了。孔子的顿悟,生动地告诉我们,不管多么有智商的人,都不能自命为上根。踏踏实实渐修,才能真正顿悟。

如何“渐修”呢?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要从家庭孝悌开始修行。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正好说明修身应该从哪里起步。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佛教所说的无念、无相、无住的涅槃,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从孝悌这些日常生活做起,也就是说出世不离开入世的。不过,我们要清楚的是,并非说孝悌就是仁,仁是事物的本质,相当于佛性,孝悌是事物的表象。仁是体,孝悌是用。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人之初,性本善。通过孝悌,只是恢复人本来面目的方法之一,而且是走向仁的境界的最根本的方法。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孝悌,那么他就能够站稳脚跟了,终究会大彻大悟,发现大道的本源。

喜欢《论语禅》吗?喜欢曾琦云,倪新兵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