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老子 > 第64章

第64章

小说: 老子      作者:老聃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1 ]。

大小多少[2 ],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3 ],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4 ],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5 ],故终无难矣。

【注释】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是在重申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河上公注:“因成循故,无所造作,不预设备,除烦省事也,深思远虑,味道意也。”

[2]大小多少:以大为小,以少为多。苏辙注:“世人莫不畏大而诲小,难多而易少。至于难而后图,大而后为,则事常不济矣。圣人齐大小,一多少,无所不畏,无所不难,安有不济者哉。”

[3]图难于其易:解决困难从容易处着手。图,图谋、解决。河上公注:“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成也。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

[4]终不为大:好大喜功,夸夸其谈。冯达甫注:“终不为大,谓始终不忽于为其细,始终不放过事物始作之时。不待酿成大问题才着手,所以能完成大计,‘天下’二句,正诫人防微杜渐。”

[5]犹难之:把事情都想得很困难。王弼注:“以圣人之才,犹尚难于细易,况非圣人之才,而欲急于此乎?故曰犹难之也。”

【译文】

以不干涉的态度态度做事,以不生事端的心里去处理事情,把恬淡寡味当成美味。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善德回报别人的仇怨。解决疑难问题,要从容易的部分着手;做大事要不避小处,注意细节。所以圣人从不夸夸其谈,说要成就大的事业,却往往能成就大事。

那些轻易许诺又不兑现的人,一定很少有人相信他,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容易,而贸然行事的人,一定会遭遇很多的困难。所以,圣人把什么事都看得不简单,并且认真对待,反而没有什么能难倒他。

【阐述】

之前并不理解什么叫“君子之交淡如水”,以为“淡如水”就是少来往,尽量不表现出热乎劲儿。现在,按照老子的思想来解读“淡如水”的话,就可以理解为在内心里做到自然而然,日常里不没事找事做到清静无为,但有事的时候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要内心别有挂碍就好。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传达的境界是很高的。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为作为味,这提供了反向而动的可能性。如此思路走下去,水是无味的,是淡淡的,交往像水一样无味无碍无牵无挂,人与人之间又可以有多少作为和热情啊。

老子并非只讲“空空如也”的大道理,同样告诉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应该注意到哪些细节。比如处理艰难之事,就从容易处着手;面对细小容易的事情,则不可轻视大意。

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冷静深沉,目光锐利,善于从常人忽略的细微之处,发现重要的端倪,从而根据已知推断出未知的事情,作出准确的预测。如果事关重大,沉着谨慎的人即使心里十分清楚,也不会向你和盘托出,总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斟酌利弊的有所保留。所以,当从别人那里接受信息时,为了安全起见,觉得对自己有利,就宁可信其无;觉得对自己不利,就宁可信其有。古往今来,哪怕是我们周围,总不乏这样的聪明人,他们很会察言观色,从细微出准确地窥探他人内心,从容地予以应对。

任何事物都是经历由弱到强的过程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绝不可以轻视看似弱小的事物,小可以变大,少可以变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如果不想让事物变质,就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毛泽东常常教导我们:凡是都有两种可能,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就是要争取好的可能,同时要准备好应对坏的可能的办法,甚至往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难,但是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

《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也常听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细微之处不可小视。所以事情开始时就要非常谨慎,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时也容易将不幸消灭于无形。等不想要的局面发展一定程度,形成定局,就来不及挽回了。

喜欢《老子》吗?喜欢老聃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