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老子 > 第50章

第50章

小说: 老子      作者:老聃

【原文】

圣人常无心[1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2 ]焉,为天下浑其心[3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释】

[1]常无心:这个心指私心和偏见。

[2]歙歙:统治者收敛自己的意志。

[3]浑其心:使自己的心思归于淳朴。

【译文】

圣人常常没有个人私心和成见,百姓怎么想的他就是怎么想的。

对那些善良的人,我以善良相报;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报之以善良,这样可以导恶从善,是高境界的善良。

对于守信用的人,我以诚信相待;对于不守信用的人,我也以诚相待,这样可以引导社会的品德归于诚信,是高境界的诚信。

圣贤之人治理天下,常常收敛自己的的意志,而让自己处于最原初淳朴、至真的状态。百姓只关注自己有形的身体的需求,眼中见的,心里想的都是和眼前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圣人就把他们当小孩一样爱护,耐心地加以引导。

【阐述】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是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个领导,因为只有如此,自己干起活来才来劲,才安心,才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只有让下属舒服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只有让百姓富足的治者才是好治者。两千多年前的有人就懂得这个道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老百姓都富裕了,国家能不富裕吗?老百姓都一贫如洗,国家又能富裕到哪里去呢?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君民一体,民富则君不至于独贫,民贫则君也很难独富。

理想的领导应该是收敛的,没有那么多的自我表现欲,破除自我中心,与人打成一片的。一般人总是固执己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问题很“绝对化”,而“圣人”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对待万物都一视同仁,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能够真诚、实在,不偏执。因为心里有一份原始、根本的存在,所以能保持这种无知无欲的态度。

对那些善良之人,我善待之;不善良之人,我善待之,这样可以使人向善,导恶从善。僚属对待领导,一方面需要以柔克刚,这就需要顺从和服帖,因为领导毕竟是主,僚属是从,主次一定要分明;另一方面,下属必须辅佐领导让他去坚持一个大原则,在必要的时候宁可与领导发生冲突。这是对领导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这是向善之举,大方向是好的。

一天,齐景公到渤海游玩。眼前是蓝天碧水美景怡人,耳畔吹来清爽的海风,齐景公顿觉舒畅,玩得十分痛快,久久都觉得不尽兴,可又担心臣子劝他回去,就对随行的各位大夫说,谁敢说回去,就立即处死他!

颜涿聚听了,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直接上前劝诫道:你只顾着在海上游玩快乐,一旦臣子中有人图谋篡国该怎么办?只图一时的快乐,真到了国家危亡之时快乐该从哪里找呢?

齐景公听了这话大怒,厉声说:我已明令,谁要敢说回去,就立即处死。现在你有欺君罔上之嘴,应马上被处死。齐景公一边说,一边拿起长戈就刺过来。颜涿聚一点也不畏惧,正色道:“从前桀杀了关龙逢,纣杀了比干,现在你又要杀我。我用性命换取对国家的忠诚,可以称得上第三个忠臣了,虽死而无憾。冒死进言是为了国家,并非为了我自己!”说完,就伸出脖子,走到齐景公面前让他来斩。齐景公见他这忠直的样子,就不好再说什么,放下了手中的长戈。没有办法,只好下令立即回朝。回到朝廷才三天,就听说有人图谋不轨,谋划着不让齐景公回来了。因为有不畏死亡、直言进谏的颜涿聚,齐景公才能安定地统治齐国。

一个直言敢谏的下属往往是对集体、对领导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当有人犯错误的时候,他就站出来予以指正,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让集体受益。所以,即便是下属的语气有强硬的地方,方式有毛糙的地方,大度的人也应该原谅。因为一个懂得坚持原则引人向善的下属,胜过一打跟屁虫。

喜欢《老子》吗?喜欢老聃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