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老子 > 第34章

第34章

小说: 老子      作者:老聃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1 ]者有志。

不失其所[2 ]者,久。

死而不亡[3 ]者,寿。

【注释】

[1]强行:坚持不懈,奋发努力。

[2]不失其所:所,适合自己的地位,位置。

[3]死而不亡:肉体死去了,然被人们纪念的。

【译文】

能识别他人的人很聪明,全面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通明。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力量强大;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意志强大,意志能控制力量。

懂得知足看淡外物的人总是富有的。

为了达成目标而持之以恒的人,才算有远大的志向。

不失去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长久地安身立命。

去世了还被人念念不忘的人,才叫永生。

【阐述】

老子说:“知人者智”,能识别他人的人很聪明。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大门被一把结实的大锁锁住了,一根强壮的铁杆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打开。瘦小的钥匙来了,它钻进锁眼,轻轻一转,大锁“啪”的一声就打开了。铁杆很奇怪,问:“为了打开它,我费尽了力气都做不到,你为什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打开?”钥匙说:“因为我深入了它的心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大锁,想要强行进入,就是再粗的铁杆也撬不开,只有以诚相见,真心对真心,才能变成开锁的钥匙。

陶渊明曰:“知人不易,相知实难”。虽说知人甚难,但并不是没有人能做到。历史上因知人任人成就功业的人不计其数,比如三国时的刘备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成功。

汉朝后期,群雄并起。刘备是其中实力最弱的一支。最初刘备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猛将,面对曹操却连吃败仗。可是刘备善于识人任人,在徐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后,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在张飞、关羽都已非常不耐烦的时候,他仍能非常谦恭,坚信诸葛亮就是助他完成大业的人,终于感动了自命不凡的卧龙先生。孔明,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冲锋陷阵自不如关、张,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非关张可及。刘备曾感慨 “备得军师,如鱼得水”。诸葛亮感其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为刘备开基立业效犬马之劳,后为托孤大臣呕心沥血,从没有不臣之念,这一切均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文不如诸葛,武不如关、张,但他却能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使得自命不凡的诸葛亮、卤莽的张飞、自负的关羽俯首称臣,任其驱使。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局面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天时;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割据江东,拥有地利。刘备因其能识人、任人,凭借人,建立蜀国,逐鹿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一,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刘备用人自有其独到之处,他的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不愧为用人的典范!对于后人在人才使用上,他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但能知人却并不那么容易做到。白居易诗称:“试玉要烧三日满,辨人需待七年期。”又有俗语“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自古以来,识人就是一项难题。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总要与人交往,所以了解别人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地位有着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用光鲜靓丽的衣装包好了自己的同时,还要戴上一个无形的面具,掩饰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和好恶。人们越来越难敞开心扉,要了解一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难。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们都依靠自己的思想,但人的思想也会靠不住。世间万物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现象并非总是与本质一致。如果有人使用障眼法,以假示真,往往会扰乱我们的视听,加大我们识人的难度。

汉朝的王莽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好手。在把持朝政以前,他勤奋好学,孝顺母亲,尊敬兄嫂,还是个慈爱的父亲。他的伯父重病在床,王莽衣不解带地在病床旁侍候数月,而且亲自为他煎药、尝药,弄得蓬头垢面,比病人还要消瘦。伯父觉得他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孝顺,去世前推荐他做射声校尉。不久后,几个叔父又向朝廷表示愿将自己的户邑分给王莽,朝廷中很多显贵也都称赞他的贤达。王莽很快得到加官进爵,平步青云。他的官职地位不断提升,王莽对待别人越发地谦恭和蔼了,可对待自己人他十分严苛。有一次,他的二儿子杀死了一个家奴,王莽对他进行严厉地处罚,最后更是强令亲子自杀谢罪。对宾客谦和、尊重,将财物分给他们,王莽自己却保持一贯地清贫节俭,对朝廷和皇上更是赤胆忠心。在成功对自己层层包装后,他赢得了社会的称赞,也骗取了朝廷的信任,逐渐将大权揽于一身。直到这时他才撕下伪善的面具,暴露自己的本性,变得贪婪、残忍和狡诈。顺他者昌,逆他者亡,他的野心膨胀到觊觎皇位,最终上演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禅让”丑剧。白居易在诗中大发感慨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逝,一生真伪复谁知?”

可见要想识别人的真伪是多么不容易。当然,现实生活中王莽这样的野心家是少之又少,但是要识人任人仍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尤其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更是十分地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知人的智者呢?

古人云:“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至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可见我们要识别一个人,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全方位地去了解他,不能拘泥于成见。要知道闪着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又硬又冷的不一定是石头;面带笑容并不表示一定幸福,泪流满面并不一定因为痛苦;受人称赞的不一定是君子,遭人诟骂的也不一定是小人,先入为主往往会误导我们。识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普通的人,首先自己要真诚,心境澄明,才能看得清别人。

喜欢《老子》吗?喜欢老聃吗?喜欢就用力顶一下吧!